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7766
阿丁《软体动物》修订升级版全新面世
大幅度修订 增加“胡天黑帝”部分内容
一本书囊括中国古代五十一位文人的荒唐与丑态
各种猛料 幽默犀利,可以笑着读完的“无行文人行状录”
中国古代无行文人如过江之鲫,在历史留下恶名的文人数不胜数。在《也曾酒醉鞭名马》一书中,阿丁从中挑选出五十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生平的荒唐与丑态,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呈现出来。堪称一本“无行文人行状录”。
这部书的记录忠实、准确,既记录了“青词宰相”“吃屎御史”“苏模棱”“三旨宰相”等人的荒唐行状,又在他们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公允的评价。文笔犀利、幽默,文风简洁轻快,能够在笑着读完后引发思考。
何〓晏………1
潘〓岳………5
王〓衍………8
王〓戎………14
陆〓机………18
宋之问………25
苏味道………28
杜审言………30
郭〓霸………32
卢藏用………35
崔〓湜………38
杨再思………41
裴〓矩………44
苏世长………48
许敬宗………52
李义府………57
祝钦明………62
宗楚客………64
阎知微………67
窦怀贞………70
卢〓杞………74
王及善………79
冯〓道………81
章〓惇………85
沈〓括………90
蔡〓京………93
万俟卨………98
秦〓桧………102
王〓珪………111
黄潜善………114
张邦昌………116
李邦彦………119
汤思退………124
朱〓熹………127
赵孟………132
留梦炎………137
方〓回………140
万〓安………144
解〓缙………149
顾可学………155
严〓嵩………158
赵文华………170
董其昌………175
顾秉谦………181
崔呈秀………184
冯〓铨………187
孙之獬………192
周延儒………198
龚鼎孳………204
钱谦益………212
阮大铖………223
附:胡天黑帝
夏〓桀………234
商〓纣………237
周厉王………240
胡〓亥………243
汉成帝………246
汉哀帝………251
吴主孙皓………254
中国人可以说不
阿丁身材高大,看上去很威猛,但侠骨柔肠,基本上是个不会跟朋友说“不”的人。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有的时候,知道一件事情答应下来,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烦恼,甚至利益损失,但“不”字还是生生卡在嘴边,然后吞回肚子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有时候不但自己为难,最后还会失去朋友——当然了,能失去的“朋友”,就失去吧,也不算什么。
另一方面,阿丁和这个时代很多让人喜欢的一样,是个能够说“不”的人。其实,除了对朋友以外,能不能、会不会、敢不敢说“不”,是检验知识分子的条件之一。
为什么要说“不”?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知识分子。几十年前或者更早,高小毕业的人,在中国就算个知识分子啦,甚至,你会记个账,打打算盘,能说清父亲和邻居在一桩卖大葱的生意里各该分得多少利润,都会被夸成知识分子。现在不能这么算了,知识分子,其实,就是能对公权力说“不”,并能说清楚——至少自己以为清楚为什么该说“不”的那部分人。医生、律师、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有知识,但如果从来跟朋友之外没说过一个“不”字,是不能算作知识分子的。
为什么要说“不”?原因很简单,公权力膨胀过快,并且还在加速,知识分子有责任有义务把“不”字说出来,说得响亮些,限制这种速度,尽量让公权力在规则之内运转。不是要创造和谐社会吗?最和谐的事情,莫过于公权力、私权利各安其事、各行其道、互不侵犯,如果难以让公权力完全彻底服务于私权利 ( 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家族的私权利 ) 的话,也该提醒他们:不,不能这样,你过界了。
所以,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阿丁笔下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就是那些从不或很少说“不”的软体动物。假如,只是假如,这些动物里的一半,脊梁能硬起来,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副面目了。
但他们不敢说“不”,怕什么?自汉武董仲舒以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对权力结构的精密划分使得说“不”在思想上就成为异端,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中,很多人注意的只是“中国的脊梁”,其实,这句话传达更无奈的意思是,虽然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但确实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谱在做“正史”。这种结果,儒家思想“功”不可没。你觉得是在“为民请命”,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君权。民本思想虽然在个别思想家著述里有过一些头角,但不得重视,总归于无。只有宪政思想传播之后,真正的敢于说“不”的现代知识分子才终于出现,虽说刚刚开始,但才有希望逐渐覆盖阿丁笔下的主角们。
敢于,甚至勇于说“不”,也只是一个开头,如何说“不”,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阿丁这本书中对历史上各时代知识分子的梳理是良好的尝试。虽然说中国历史,过去只是中国史,未来才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不好好梳理过去,对未来则无从把握,必然会将过去的种种不堪重新来过。看看吧,中国过去“知识分子”的德行,就该知道现在以至更加宽广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避免重入窠臼——说实话,读书稿时,我不时在为祖宗脸红,希望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做得能比祖宗强点。
对朋友难以说“不”,虽然算不上美德,总能算得上厚道,但对公权力,莫说依附,即使是过于纵容,也是在对未来犯罪——
与其他自认知识分子的,共勉。
王小山
何 晏
魏晋·何晏【 言志诗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何晏,字平叔,现在的河南南阳人,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孙子。《 魏略 》认为他是何进的弟弟何苗的孙子。姑且采信前者。
话说他爷爷何进被张让等十常侍干掉后,何家衰落。何晏他爸叫何咸,很早就死了,因为新寡之妇的常态是梨花带雨颇为动人,再加上曹家有收寡妇的优良传统,曹操就将尹氏纳为妾,因此当时还是胚胎的何晏呱呱坠地就成了魏武养子。
《 世说新语 》中的何晏当仁不让是个男主,在“言语、文学、识鉴、赏誉、品藻、规箴、夙慧、容止”各章节中都有露脸。“夙慧”中,何晏七岁,明慧若神,曹操有意收其为子,随他家姓曹。某日有人见何晏蹲在地上画了个方块,把自己圈在里头,就问他何故,何晏说:此乃何氏之庐也。潜台词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以说很小的时候何晏就怀揣拥有私密空间的梦想,以及素朴的私权意识。这个想法拿到今天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甘当房奴,宁可喝风拉烟也要在京城买套房。那时候少年何晏或已知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他那个何氏方块在数学上可以叫作“独立人格”。
曹操的智商就不用说了,听说此事后就礼送何晏至府外另辟寓所居住。有人因此判断曹操看出何晏有篡权自立的想法,纯属扯淡,一个七岁男孩的终极梦想最多是抱抱娇俏可人的邻家女孩,说他胸怀天下不是扯淡是什么。靠谱些的说法是,曹操见何晏小小年纪便如此向往独立,忍不住点个赞,方尊其意,足其愿。
长大后的何晏不仅不俗,还开了风气之先。饮酒泡妞开办文学沙龙,还率先服用五石散,算是中国历史上嗑药第一人。苏轼说嗑药肇始于何晏,此话有些根据。又因何晏是大名士,当时的天王级人物,时人难免趋之若鹜争相效仿。至于吃了这种药的效果,何晏自己说“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看来服了五石散还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若放在现代,吃了这药的人多半过不了兴奋剂检测关。
另有人说,五石散的作用不止提神,还可壮阳,可称现代伟哥,服用后夜御数女若等闲。这一药效的宣传效果远超神明开朗什么的,比如五石散在文人圈子的普及,就亏了学者皇甫谧的广告,谧曾经曰过:“晏耽爱女色,服五石散体力转强。”至于如何强,儿童不宜,有想象力的你可自行脑补。
然而是药三分毒。有关五石散的毒副作用,苏轼的考证是:“凡吃过这药的,背生痈疮并伴随呕血,等于服毒,当世之人不可能不知。”从魏晋时举国知识分子集体服毒现象之广泛,可窥这一时代的士族颓废、绝望之一斑。有史家将世人多嗑药列为末世景象之一,是很有些道理的。
弱冠之后的何晏越来越招人烦,曹丕就骂其为“假子”,因为何晏经常故意和他穿一样的衣服招摇过市,被屡屡撞衫的曹丕严重不爽。到曹叡继位,人皆言“何郎傅粉”,曹叡就想看看这何晏是不是真的扑了粉,便在某个炎炎夏日的正午召其入宫,赐热汤饼,也不开电扇,身处“桑拿房”中的何晏坦然啖食,吃完满头大汗,以袖揩面,曹叡一看,还是粉白滑嫩,肤色纯天然,始知传言为虚,人家并未傅粉。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依附曹爽的名士尽入司马氏之狱。《 魏氏春秋 》记载,司马懿以一个轻飘飘的手段就摧毁了何晏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名节——下令由何晏司审,这个决定让何晏产生了错觉,以为此乃苟活之机,这位魏晋谈玄第一人此时却务实得令人发指,“穷治曹爽一党,不惜株连”。案件审结后,何晏呈上乱党名单,司马懿不动声色,问:就这些?何晏连忙又数了一遍,诚惶诚恐地答,对,就这七姓。懿又问:不是八姓吗?这时何晏方醒,问莫非还有我?司马懿笑:恭喜你,答对了。
不日何晏三族被诛,可怜傅粉何郎,死得像个冷笑话。
仕途就是凶途,做官就是坐棺。今天锦衣玉食明天就箪食瓢饮,方才断人生死转瞬大好头颅就为人所断,何晏叹息命如转蓬,却不知抽身,更学不来阮籍的“至慎”,岂止评论时事臧否人物那么简单,不怵惕惊才怪。何晏的老婆是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何晏赐爵列侯之后,愈发骄矜,主选举,其宿与之有旧者,多被拔擢。公主去问母亲,说何晏为恶日甚,将来上哪寻条活路啊!老太太笑答:何晏死了,你不就放心了吗?省得天天担惊受怕他被别的女人抢走了。事实证明,这位何夫人是有先见之明的,不久何晏被夷三族,司马师派手下去抓孤儿寡母,公主一手搂住孩子,另一手“搏颊”,自抽嘴巴血染粉腮,泣求放条生路。司马懿听完汇报后,觉得这女子有些远见,主观上也想尽早与何晏划清界限,加上他与公主兄长沛王曹林的关系还不错,就把这对母子放生了。
对何晏的命运做出准确预警的,除了他媳妇,另一个就是三国第一神人管辂。某次何晏做了个梦,梦中有几十只青蝇趴在鼻子上,怎么轰都轰不走,就请来管辂解梦。管辂占了一卦说,鼻子在人脸中所处地势最高,等于人脸上的珠穆朗玛,苍蝇逐臭,聚集在阁下的鼻子上,说明位峻者颠,轻豪者亡。至于怎么破,您您您自己想想吧。
管辂回家后跟他舅舅聊起这事,老头觉得管辂的话太重了,怕外甥触怒何晏惹来祸端,管辂则撇撇嘴,道:切,跟一个死人说话,有什么可怕的……
第二天洛阳西北就起了沙尘暴,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人皆掩门闭户。十几天后消息传来,何晏被杀,三族尽戮,管辂的舅舅才知外甥不是人,是神,Oh,nephew,my god。
潘 岳
西晋·潘岳【 悼亡诗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潘岳,字安仁,后人把他叫成了潘安,西晋人,祖籍荥阳中牟( 今河南中牟 )。魏晋第一美男子。有关他长得帅的典故很多,《 世说新语 》中有浓墨重彩的几笔,比如“掷果盈车”,潘帅每自驾游,就有狂热的女粉丝把时鲜水果扔满白羊小车,一趟回来就能开个水果捞。
不驾车出行的时候,美少年就有遭遇非礼的危险,当时的洛阳女子很开放,“莫不联手共萦之”,手拉手以玉体为牢,合伙观赏帅哥潘岳,眼瘾过够了才肯放他走。另一个故事则反证了潘岳的美姿容,写《 三都赋 》的左思也学潘岳驾车游街,却因为生得丑陋招致满脸唾液。《 晋书 》里说搞潘帅模仿秀的是张载,此人收获的是一车石头瓦砾,返家时灰头土脸,活像个搞拆迁的。
在西晋,潘岳的文章一流,强过同侪。贾谧的二十四友中,潘岳居首。潘帅哥最擅是作得一手好哀诔文,当时谁家死了人都请潘岳作悼亡诗,认为这是给死者最大的哀荣。其实大部分死鬼潘岳连面都没见过,可人家照样写得撕心裂肺意切情真如丧考妣,就跟死的是他至亲似的。这工作有点像职业哭灵人,哭灵人士修炼得泪腺发达,潘岳则是天生悲伤逆流成河。他作得最情真意切的一首诗,是悼念妻子的。须知当世四大喜之一便是中年丧妻,潘岳还伤心得什么似的,而且这位史上最帅的河南人竟然没有养个小三儿,真可以被当代官吏鄙视一下子了。
魏晋当然不是太平年代,死人这种事常见,擅写悼亡诗的潘岳不愁揽不着活,不过他显然志不在此,一双美目盯着的是上层路线,因此“拜路尘”这个千古污点就洗不掉了。话说权臣贾谧某日经过潘岳蜗居的街道,车马经过时尘土漫天,潘岳赶忙一揖到地拜下去,直至尘霾散尽才直起腰来。其勇可跟如今在重度雾霾里跳广场舞的大妈一拼。此之谓“拜路尘”。
贾谧是谁?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他姨,弑杀高贵乡公曹髦的贾充是他外祖父,魏晋老牌美男子韩寿是他的亲爹,偷香的典故指的就是贾谧母贾午勾搭韩寿的故事。所以本名应该叫韩谧,因其舅父无子,过继后改名贾谧。当时有个姓贾的姥爷相当好使,仗着贾充的名头和丑八怪姨妈的宠爱,贾谧势焰炽盛蟹行宫闱,此后又帮贾后废掉愍怀太子,不是什么好鸟。潘岳拜他的路尘,肯定不是有喜吃沙尘的异食癖,所图的,自然是一条晋身之阶。
民间大多管潘岳叫潘安,潘岳的老乡,某河南教授说那是古人为了押韵而省一字,另有一种说法是:潘岳字安仁,因为他伺候过贾谧和贾南风,傍权势而苟安,跟“仁”实在扯不上,就干脆叫他潘安了。看后人对他的菲薄,这理由似更可信。对潘岳持高度怀疑态度的,还有金人元好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人如其名果然好问,这一问就戳到了潘岳和千古文人的共同痛处:做人和作文怎么就那么难以高度统一呢?
贾谧的车驾经过时,尘霾中的潘帅哥连忙弯腰撅臀,这就跟宁可打铁也不出仕的嵇康之境界的确差了老远。不过潘岳没白当人肉吸尘器,他的生花妙笔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贾后共贾谧欲废太子,先灌醉了司马遹,然后逼其抄写一篇祈祷惠帝早死的诅咒文字,这篇文字的作者就是潘岳。身为文人,写马屁文章当肉喇叭就够为人不齿了,连构陷文章这种活儿也接,弑储君这种忙也敢帮,名节尽毁也就别怪别人了。所以他的结局也并不比嵇康美妙,嵇康是一人被杀,潘岳却被夷了三族,父辈、他这辈,连带子侄都惨遭屠戮。
潘岳的母亲是位极有前瞻性的老太太,曾多次嘱咐儿子“止足”。这两个字聪明如你单从字面理解就够了,政治圈子不是潘岳这种文人涉足的。潘母劝儿子别陷溺太深,潘岳不听,文人总是太轴,有才华的文人尤其轴。老把祖国当母亲,连国家不能生孩子这种常识都忘了,其实生他的女人才是亲妈呀。可怜潘帅哥身边无诤友,就缺个人喊一嗓子:潘岳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兴许还有救。
有人说潘岳主观上是真想修齐治平,可是这种理想太害人了,尤其是身处乱世的时候。因此几乎可以说潘岳之死是一起自杀事件。
直接干掉潘岳的是孙秀。赵王司马伦的“智囊”,史上杰出小人之一。据传孙秀是五斗米教的道徒,很有些手段,否则也不会哄的司马伦言听计从。小人这种生物的最大特质就是睚眦必报,孙秀早年曾侍候过潘岳,因为人猥琐多诈,潘岳看不上,总羞辱他,结果种下了祸根。贾后和贾谧被诛后,潘岳居然去已当了中书令的孙秀府上试探,问:“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秀一开口,潘岳就听到了他一生中最恐惧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潘岳一定很熟悉,出自《 诗经·小雅·隰桑 》,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元好问为潘岳千年一叹,说什么“心画心声总失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可这元大词人给后世也留下了“失真”的口实。譬如他给降元的崔立写表扬信立功德碑,并不比潘岳干的那点儿事光彩多少,唉,元大诗人,您还是闭嘴吧。
王 衍
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王衍,字夷甫,西晋名士,出身著名的琅琊王家,魏晋望族,所以小时候名人就一坨一坨地见,搁现在这帮人上微博都是加“V”的,一点儿也不新鲜。譬如王衍总角之年就去山涛府上串门,在大名士家丝毫不怯场。王衍走后,山涛感叹:“何物老媪,生宁馨儿!”
前阵子某同事得子,收贺卡一张,上写:喜得宁馨儿,贺之。送贺卡的那位不知从哪翻出这两个字,可能觉得非常之美好,就用上了。实际上宁馨这个词是魏晋口头语,就是“这样的,这般的”意思,谈不上褒贬。也就是说,假如你穿越到魏晋,需要骂某人“你怎么这副德性”时也可以用“宁馨”代替。更何况山涛评价王衍的话后面还有一句:“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山巨源看人很准,多年以后,王衍误了不少苍生,还误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您说这“宁馨儿”,算是好话吗?书袋掉掉无妨,但需谨慎。好歹谷歌一下啊。
要说王衍姿色确实不错,否则山涛也不会感叹哪个女人能生出这样的儿子。顾恺之曾给王衍造像,引了王导赞王衍的话,说“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说明王衍是个修长身材,长得比较挺拔。至于长相更没的说,《 世说新语 》里随便扒拉扒拉就能找到一堆夸王衍美貌的段子。比如王衍去探望患病在家的裴楷,前者走后裴令公说:“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如此说来王衍不光身材好,还生了一双跟袁世凯似的美目,盼兮电兮的,搞得老朽的裴楷都嫉妒了。“容止”一章里,还提到王衍的肤色,说他平时谈玄,持白玉做柄的麈尾,手与白玉你根本就分不出来。魏晋时肤色流行白皙,其他美男子比如何晏卫玠也都是小白脸,相比之下嵇康的皮肤更健康、更阳刚些,打铁硬生生打出了一身古铜。
翻《 晋书 》和《 世说 》,夸王衍的多是他们琅琊王家自己人。大将军王敦是王衍族弟,他说他叔伯哥哥王夷甫搁人堆里,就好比珍珠玉石置于瓦砾中。竹林七贤里的王戎是王衍的堂兄,夸本家兄弟“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晋武帝司马炎都被王戎忽悠了,曾经很好奇地问:你兄弟王衍那么牛逼,当世还有跟他差不多的人吗?王戎说:那您上哪找去,皇上您要真想找个跟我老弟能比的,只能去古人堆里翻翻了。
司马炎一听,哇塞,这么不可复制,升官!
以上事例,除了能证明王衍确实长得不错,还说明琅琊王家的人都很会营销,事先一定拟有团队炒作的预案。
魏晋时能搏出位的,除了长得帅,还得口活好,王衍就是其中佼佼者,堪称意见领袖。《 晋书·王衍传 》记载,王夷甫“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效仿”,傅畅所著的马屁书《 晋诸公赞 》里也说:“夷甫好尚谈称,为时人物所宗”,假如有个名士排行榜,王衍肯定毫无悬念地周冠军、月冠军、年度总冠军全搂。因此当时的年轻人,都模仿王衍的谈吐,人手一麈尾,弄得全国的麋鹿尾巴都秃了( 作者注:晋文人以麋鹿的尾毛制成麈尾,驱虫掸尘之用 )。
在玄学上王衍是何晏的继承人,当时望族府上经常开文学派对,王衍每每在酒席上高谈阔论,谈虚无、论时事,说错了也不脸红,有人指正了马上改口,所以时人都说王衍“口中雌黄”。顺便解释一下,西晋时造的纸颜色发黄,写错了字就用雌黄矿粉覆盖,功用类似今天小学生常用的涂改液。成语“信口雌黄”就来自王衍。
王衍言必提老庄,自比子贡,搞得长眠地下的子贡一个劲儿打喷嚏。他和子贡显然没法比,单从对钱的态度上来说,王衍就伪得可以,平素自命清高,耻于谈钱。连他那泼妇老婆都看不惯丈夫装13,某日趁王衍未醒,吩咐仆人搬来铜钱堆在他四周,然后抱着肩膀围观清高老公一会儿怎么下床。王衍醒来,一见被钱围了城,杀猪般大喊:举却阿堵物!这一喊,就喊出了中国历史伪清高的极致。后世有大人物据称口袋里从不带钱,愚夫愚妇们就感动了,以为大人物不爱财,高洁得宇宙没生物可比。这些人的脑袋永远想不到大人物当然不必随身带钱,要不怎么叫愚夫愚妇呢?其实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是他的,还用亲自带钞票?
至于子贡,这位孔门高徒被太史公列入《 史记·货殖列传 》,除了范蠡化身的陶朱公,就数他最有钱了,但也没像王衍那么装吧。《 晋书 》注引里有句话很坏,说“夷甫求富贵得富贵,资财山积,用不能消,安须问钱乎?而世以不问为高,不亦惑乎!”这个点评针一般锋利,呜呼!王衍的伪清高活活被戳漏了气。
年轻时的王衍不光谈玄,也谈时事,这是跟他堂哥王戎等人学的。不过如你所知,无论今古,“妄议”时事都是危险的。尚书卢钦也听过王衍臧否时事,觉得这是个经世之才,就举荐其为辽东太守。王衍吓坏了,他也清楚空谈和实干是两码事,自忖口活虽好,但真刀真枪是玩不转的,因此坚辞不就。此后也不大敢评议时事新闻了,改聊娱乐新闻。平日跟一群王公贵族扯淡打赌,某次王衍和彭城王司马权比射箭,赢了后者一头牛,该牛是司马权最爱,生怕王衍杀了吃肉,就说你要是骑着玩无所谓,要杀牛就算了,我宁愿给你二十头肥牛来换。没想到王衍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把牛牵回去就做了红焖牛肉。夺人所爱不行还吃了人家所爱,唉。这人性。
话说青年王衍名动京城时,被当时的国丈爷杨骏瞄上,想把小女儿许配给他。这杨骏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彼时是第一号权臣,势焰熏天。按说被此老看上,寻常人一定美得不行,飞黄腾达的好机会来了能轻易放过吗?
然而王衍婉拒,为此还装疯卖傻了一阵,才把这桩婚事搅黄了。其实王衍不仅不傻,而且很贼,那时他就看出杨骏擅权不能持久,依附了他早晚要倒大霉。果然,贾南风携贾谧搞政变,杨骏在马厩里被杀,党羽皆被夷三族。闻讯王衍出了一身冷汗,随即感叹自己当初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这之后,王衍果断地娶贾南风的表妹郭氏为妻,自此官运亨通。
《 晋书 》中记载的郭氏不是什么好鸟,“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所以王衍不谈钱也是有经济基础的,有个贪鄙的老婆往家里搂钱,自己就得装着点。一是维护名士风度,二是给外界造成自己清廉的假象,以趋避纪检部门的审查,此乃一石二鸟之策。话说郭氏还有干预人事的爱好,凡是王衍的事总插一杠子,王衍也拿她没辙。某日郭氏惩罚婢女挑粪,王衍的弟弟王澄看不下去了,就跟嫂子说你这样欺负弱势群体忒不地道,郭氏就泼妇本色毕现,破口大骂:你妈死前把你托付给我,不是把我托付给你,小屁孩子再瞎掺和你信不信把你赶出去!骂完还要撸胳膊挽袖子要揍小叔子。
王澄就不敢说什么了,那年他才十五,尚无力独立门户,只能托庇哥嫂。毕竟手足情深,王衍得知后很上火,但苦于老婆有河东狮吼之悍勇,又兼是贾南风的表妹,不敢动她。就假托幽州刺史李阳也对她不满,郭氏听了多少有所收敛。李阳素有“京师大侠”之名,郭氏颇为忌惮。
维持后院之余,王衍还把女儿作为政治筹码,铺就青云之路。大闺女许给了权臣贾谧,贾南风的亲外甥;小女儿嫁给了太子司马遹。不久太子被贾后找潘安配合着诬陷了一道,彻底失势。王衍见状赶紧上表,乞求准许小女儿和太子离婚,此举相当猥琐。太子写信给王衍求他助自己洗冤,他居然把信藏起来以求自保,猥琐的二次方。像这种猥琐男也敢称名士,跟如今骗子自称博士后一样不要脸。
相比之下,王衍的女儿王惠风比他爹有人味得多,她和太子被拆散后,几欲哭死,后被匈奴掳去,惠风持剑痛斥敌将,“义不为逆胡所辱”,自刎而死。
此事《 晋书·列女传 》中有载。按当世的标准,当然不该有华夷之辨,更不该轻生,不过这么要求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她就是纯扯淡了。八王之乱平息后,韬光隐晦的王衍又发迹了,从尚书仆射做到了司空司徒的高官,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一个空谈家转行实干家,也就离死不远了……
坐稳宰辅之职后,王衍的第一要务不是整饬国务抚恤百姓,而是给俩兄弟安排工作。亲弟弟王澄被委任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当了青州刺史。此前他跟东海王司马越说,国家大乱,应该选用能文能武的人担当重任——这种能人哪有?当然是他琅琊王家的子弟。嗯哼,他倒内举不避亲。
王澄王敦临赴任,王衍召集二人嘱咐了一番,说荆州有长江汉水两道天堑,青州背靠大海,你哥我在京城稳坐宰相之位,形成一个铁三角,咱王家就安全了,这叫狡兔三窟。此举果然对王家有功,后世的琅琊王家人丁兴旺杰才辈出,王羲之兄弟就是王导的侄子。
话说这哥仨的私密谈话泄露,连王衍的名士朋友们都暗地竖中指。不久石勒、王弥来犯,王衍第一仗指挥得不错,成功退敌,因功被加封太尉,授他侯爵,王衍辞封。彼时战事吃紧,许多大臣都建议迁都,王衍的名士范儿又出来作祟,把自己的牛车卖了,摆出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架势。
司马越死后,朝臣都推举王衍当大元帅,王衍慌神了,赶忙说,我这官是一步步逐级升上来的,其实我根本不想当领导,我又没啥军事才华,让我当元帅不是找着亡国吗?朝臣们齐声说:不行,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王衍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上。
很快石勒破城,王衍被俘。据说石勒十四五岁的时候曾经到过晋都洛阳,王衍无意中看到石勒,觉得这小胡人面相不俗,将来必成大患,就回府叫人捉拿,却扑了空。再见石勒时,王衍已是阶下囚。无常啊无常。
时年王衍五十六岁,依然风度翩翩,石勒不忍杀,就跟他聊天,王衍软骨病犯了,就劝石勒称帝,顺便撇清责任,称自己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参政议政。石勒听了大怒,说你装什么蒜啊,这么多年你一直被重用,当官当到了国家总理,还敢臭不要脸地说不喜欢政治?当晚,吩咐卫士推倒墙,把王衍砸死,算是赐了个全尸。现场很是悲壮,酷似私产捍卫者抗拆迁未果。周作人的学生作家废名有篇小说,叫《 石勒的杀人 》,里面的王衍,是被石勒一声狮子吼震倒了墙砸死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读。
山涛的预言应验了。王衍的表舅羊祜的预言也应验了,多年以前羊祜指着少年王衍的背影说:祸乱天下的,肯定是这小子。
临咽气前,王衍留下一句名言: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翻译成白话就是:唉,我跟古人比是差点儿,不过要是不装,踏踏实实地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像今天这么惨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