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30860
★ 美国亚马逊优秀教养类图书,蝉联七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 《纽约》杂志资深编辑、TED百万点击演讲者、畅销书作家珍妮弗辛尼
★ 冷静分析孩子到来之后,父母们与自我、时间、爱人、家庭、社会关系的崩塌与重建
★ “有时候,我真想丢下孩子,远走高飞。”完美父母也曾在心里这么想过
★ 美国读者在图书馆彻夜排队借阅,所有父母及准父母都能在此找到共鸣与慰藉。
孩子的到来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成千上万的书研究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孩子的到来如何改变你的生活》一书中,《纽约》杂志屡获殊荣的资深记者、特约编辑珍妮弗现在反问:现代的孩子对父母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因为孩子的到来,父母间的婚姻关系,工作,习惯,爱好,友谊和其内心的感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试图从为人父母的经验中,系统地,分阶段分步骤地对育儿的意义给予量化,找出为何今天做父母如此艰难的答案。本书让作为家长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共鸣,也引起了对育儿更多的社会性思考。
本书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阐述。*章和第二章聚焦孩子诞生之初带来的两大巨变 :打破重建的自律观念和重新修订的婚姻规则 ;第三章集中于幼儿带来的独特乐趣 ;第四章描述育儿中期(小学期间) ,父母认识到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如何转变为孩子们放学后、周末里冗长的课外活动 ;第五章则关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对父母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一直保护他们,照料他们,他们从少年到成年的生理变化期也与我们一同度过。本书第六章,即*后一章将探讨育儿对于人生更广阔的意义——满心喜悦,赋予自我更高的责任,以及讲述、记忆并塑造全面自我认知的感受。我们的经历塑造了我们,育儿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某些人来讲,跟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已然成为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珍妮弗以美国中产阶级家长为蓝本,通过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各种渠道剖析了永恒的育儿压力,并且有了一些新发现。她通过对幼儿到十几岁青少年研究结果绘出了一副令人难忘的家庭成长史,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剖析,给身陷育儿水深火热中的父母者以*好的慰藉。
译者序
前 言
章关于自我管理
本章聚焦孩子诞生之初如何使你的生活完全失控。
你一直是位意志坚定的楷模,来去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 ;突然有天就套上了家长的角色,满负荷运转,从此告别正常生活的节奏,身材走样,睡眠不足,收入减少,社交归零。
第二章关于婚姻
本章分析孩子给父母的婚姻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统计孩子到来后夫妻性事会直降三分之二,两人间的家务及育儿纷争并不仅仅关于公平,还包括“付出感谢和得到认可”。 父母在孩子面前会更加激进,因为孩子本身就是险峻人生毋需多言的证明。
第三章 简单的礼物
本章介绍幼儿带来的独特乐趣。
大多数成人生活的世界缺少宽恕和无条件的爱,除非他们家有幼童。这些欢乐让我们从规矩中
暂时脱身,让我们搁置禁忌,隐藏循规蹈矩的自我,努力慷慨地去爱。
第四章协作培养
本章描述育儿中期(小学期间),父母认识到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就转变为孩子们放学后、周末里冗长的课外活动。
功课好的都是“虎妈”的孩子!所以孩子们要上钢琴课、滑冰课、绘画课、外语课……父母们正试图让孩子为任何有可能的未来做准备,但并不确定未来是什么。
第五章青春期
本章关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对父母不容忽视的影响。
养儿育女痛心的事莫过于子女的忘恩负义,在青少年时期,这种无情还要佐以蔑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据统计与家人的相处时间从35%下降到14%,他们让父母情绪受挫,自我价值感降低,身体状况也随之增加,比如胃痛,失眠和头疼。
第六章 快乐
本章将探讨育儿对于人生更广阔的意义:满心喜悦,赋予自我更高的责任,以及讲述、记忆并得到救赎。人生经历塑造着我们,育儿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某些人来讲,跟孩子一起度过的时光已然成为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言 孩子的到来将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为人父母的生活,一边是幻想中的七彩斑斓,一边是现实中的平庸无奇和脚踏实地。安吉丽娜侯德正卡在哪一边并不难判断。她三岁的儿子伊莱刚刚宣布他尿裤子了。
“是吗?”安吉丽娜匆匆地敷衍着,连头都没抬一下。她的时间很紧,速食芝士烤鸡可不会自己端上桌,医院下午3点的晚班也不等人。“自己上楼换一下吧。”
闯了祸的伊莱小朋友一动不动站在厨房的椅子上,手指拨拉着盘里的黑莓 :“我不去。”
“为什么不去?”
“我不会换衣服。”
“我知道你会换,你是男子汉嘛。”
“我不会。”
安吉摘下手上的烤箱手套 :“妈妈在做什么?”
“给我换衣服。”
“不,我在做饭。所以这可难办了。”
伊莱发出了一阵小声的啜泣。安吉终于停下了手上的活,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她的儿子,更麻烦的是她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些给父母们启蒙的书里一定有关于这类滑稽场景的温馨提示,但即使有本书在手边,安吉也没空去翻查了。一家人的午餐还在烤箱里,没来得及清洗的盘子堆在水槽里,下午上班穿的护士服还没有烘干。“你为什么不能自己换衣服?”她坚持着,“我想听听你的理由。”“我就是不会。”
安吉瞪着她的儿子。就像所有和孩子陷入困斗的父母一样,静悄悄的房间里几乎可以听见她的大脑飞快地计算着,坚持和妥协哪个更划得来。伊莱的自理能力足以涵盖“换衣服”;而且不像大多数三岁儿童花样百出的成果,他基本可以一次成功,不会穿反衬衫或者两条腿穿进一个裤筒去。理论上讲,安吉的确有底气坚持不松口。“那你上楼去拿换洗的衣服吧,”她斟酌后开口,“给妈妈找来你的绿色小裤裤,看是不是在你的裤裤宝盒里?”
即便在成年人的谈判桌上,安吉的折中提议也堪称范本,不仅不让任何一方丢脸,还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作为三岁的小朋友,伊莱显然不能接受自己的要求被驳回。看似缓兵之计,他慢慢踱到安吉的背包旁边,从里面摸索出一条谷物早餐棒,大方宣称 :“我觉得泽想吃这个。”泽是伊莱弟弟泽维尔的小名。
“不,他不想吃。”安吉保持着镇定,立场也依旧坚定。自己选的路,无论如何也要走下去。“我需要你去做我刚刚说的事情,你现在有点不听话哦。”
伊莱依旧对安吉的背包表现出莫大的兴趣。安吉走到他旁边,命令他坐到椅子上去。“我需要帮助!”伊莱大声抗议。
“不,你不需要帮助。你的所有衣服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去楼上把它拿下来。”在双方僵持中又过了几秒。想到边缘政策或许能对这个三岁小儿起效,安吉有所图谋地望向泽 :“你哥哥在犯傻呢,是不是?我们要拿他怎么办?”
伊莱看上去非常不满意妈妈的行为,终还是不得不乖乖缴械,转身慢慢往楼上爬去。几分钟之后,他出现在楼梯顶部,光溜溜得活像画里的丘比特,甩手就把一条干净的嫩绿内裤抛了下来。 “你找到了哇!”安吉大声地表扬他,“真棒!”
她兴奋地冲上去捡起来,仿佛那不是小孩子的内裤,而是新娘在婚礼上抛出的幸运花束一样。
在当妈妈之前,安吉大概从没想过,某一天自家的小不点儿把内裤扔下楼梯就能让她喜笑颜开。她大概也不曾想过,自己为达到这个目地所精心设计的谈判过程,又或者这种无比荒唐又考验谋略的谈判过程会在每天早晚定时上演。拥有这一切之前,安吉在医院精神科晚班工作,下班之后喜欢骑山地车或画画,周末和丈夫去明尼哈哈瀑布远足。生活充实,并且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
但是现实依旧残酷。即便井井有条的人面对育儿的课题,也只能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大张旗鼓买来所有相关的书籍,观察亲朋好友的日常,努力挖掘自己的童年回忆,但是隔岸观火般揣摩的经验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还是能以光年计量。青涩的父母们不能揣度初生婴孩的喜怒哀乐,不明白提心吊胆的生活自此向他们开启,不懂得如何衡量那些看似简单的决定,如何变成三头六臂,如何在脑袋里安上一台永不停歇的警报器。为人父母堪称成年后突然也戏剧性的人生转折点之一。
社会学家爱丽丝罗西于1968年发表的论文深度剖析了这种转折的不可预见性。文中她把这种现象简单称作“父母过渡期”,并且注意到养孩子与婚前求爱或者职前培训完全没有类比性。“脆弱而神秘”的婴儿突然变成了家庭的一份子,“还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就当时的学术大环境而言,她的观察已经非常详尽了。与她同期的学者们都忙着研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罗西却调转显微镜,从相反的方向观察——亲子关系对成人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如何影响父母的生活?即使过去了45年,它仍是我们致力解决的课题。
我对亲子关系课题的兴趣始于2008年1月3日,我儿子降生的那一天。但直至两年后,我才得以真正拓展思考的深度。《纽约》杂志刊登了我的文章,文中描述了社会科学里奇特的发现之一 :父母们并不比非父母人群幸福,在某些情形下甚至远不如非父母幸福。
这一结论几乎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其实早在60年前,学者就已对此开展了研究。首批先锋出现在1957年,那时对核心家庭的崇拜正值盛行。那篇《论育儿之危机》的论文用薄薄四页纸正面挑战当时的主流论调,宣称孩子会削弱婚姻纽带而不是挽救婚姻的稻草,并引用了一位母亲代表的原话 :“我们了解孩子的起源,却不了解他们本身。”他还举出了在调查中常常被母亲们提起的“怨言”:睡眠不足(尤其是孩子头几个月的时候) ;慢性精力衰退;家庭琐事占去过半时间导致社交活动锐减 ;失去职业带来的挫败感和固定收入减少的无奈;刷洗、熨烫更多的衣物;为自己无法“做到完美” 而内疚;每周七天无日无夜地照顾婴孩;家务水准下滑;身材走形 (孕期增重等) 。
父亲方面则指出了经济压力倍增,夫妻生活锐减,以及父亲角色幻想的破灭和逐渐清醒的现实。
1975年,另一篇里程碑式的著作横空出世,指出空巢母亲并不像传统设想中那样心生绝望,反而比在家守着小孩的母亲更开心。八十年代,随着大批女性涌入职场,大多数社会学家们一致认为,工作对于女性本身充满了积极的意义,但孩子却成为加诸其上的负累。接下来二十年的研究里,更多的细微差别渐渐浮现,表明孩子对母亲心理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父亲,对于单亲父母的影响也远大于双亲家庭。
与此同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却沿着不同的科学道路殊途同归。 2004年,包括诺贝尔行为经济学获奖者丹尼尔卡内曼在内的五名科学家走访909名德克萨斯州女性,请她们将19件家庭相关的活动按喜好排名。“照顾孩子”仅排在第16位,“准备餐饭”、“看电视”“小憩”“购物”甚至“做家务”都排在它的前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员马修基灵沃斯在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孩子在“能给父母带来愉悦”的事物里排名垫底。在我的电话访问里,他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与朋友交流为金,与伴侣交流为银,与亲人交流为铜,与熟人交流为铁,与父母交流为铝,都强过与孩子或者陌生人交流。”
这些所谓研究毫无疑问有博人眼球之嫌,同时也算不上精确。
研究人员若试图量化父母的情绪,等待他们的只有不能一概而论且差别细微的答案。从2008年到2012年的170万例盖洛普调查来看,研究员安格斯迪顿和亚瑟斯通认为15岁以下孩子的父母体验到的乐趣多,度过的低潮也多。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即将出版面世。若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他们认为父母比非父母人群拥有更多荣誉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为人父母的终极要义。
孩子限制了父母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深化了成人的生活意义。正如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家长所说,养育孩子时“满心喜悦却毫无乐趣”。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轻率地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一句话——“孩子让你的生活变得悲惨”。但是我更认同社会学家威廉多尔蒂的精确描述 :育儿是“一项成本极高却回报丰厚的活动”。若要探究育儿成本为何高居不下,可能要追溯到当代育儿与传统育儿的不同之处。育儿中某些艰难的方面从未改变,例如睡眠被剥夺。安大略市皇后大学的研究员认为睡眠被剥夺与酒醉一样会蒙蔽我们的判断力。这些不可撼动的艰难之事尤其值得深度剖析,也将在本书中占据相当的篇幅。但我对当代育儿的独有特质及其带来的新变化也很感兴趣,作为父母的体验在生活中逐渐复杂化,并且缺乏以往经验可以借鉴。“非常规”是个非常棘手的词,预示了所有研究中个人及文化因素的多变性。
宽泛地说,有三个因素使得父母的生活雪上加霜。个因素是选择。没多久以前,父母还无力掌控家庭的规模,无法决定何时怀上孩子,也不像现代父母那样尊重孩子。他们选择生育的理由可能是传统使然,或者经济条件需要,又或是肩负双方家族的道德责任。肩负全部三种理由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然而如今,大人们总把孩子看作其一生的成就,育儿成为一项独立的、昭示野心的人生项目,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提供成长空间,按自己的哲学提供孩子的成长资源。的确有很多父母在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的时候才会考虑要孩子。在2008年,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25岁至29岁女性未育比例达到72%。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热情投身本是义务的育儿重任,对孩子带来的期望被拔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满足了我们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寻常的一部分。数据显示, 2010年美国有超过61500名婴儿通过辅助性生育技术降生,让工作中的稀缺原则得以映射到生活中来 :越是难得的事物,越让我们投入巨大心血的事物,越被我们看重。正如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甘写道,一丝不苟的当代家庭规划“无形中在婴儿身上加诸了更大的重要性,是以前拥有半打孩子的家庭,或者时运不济的家庭所不能比拟的”。
从主流却多少带有功利性的角度来看,当下养育孩子已经成为一项颇具自爱意味的事业。若带有同情心来看,推迟生育的行为反映出当代父母已经逐渐意识到因为孩子的到来自己会失去什么。如今的育儿比以往更复杂的第二个原因是,如今的工作生活也随时代同步复杂起来。结束一天的上班时间回到家,踢掉鞋子换上便服,手机还是响个不停,电脑屏幕还是暗不下去,工作时间仍在继续。更重要的是,女性在职场中的饱和度——大部分母亲仍参加工作——导致家庭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75年,美国三岁以下孩子的母亲有34%在职场奋斗;而2010年,这一比例已达到61%。母亲们从超市采购来培根,煎炒蒸炸,肉作为早饭上桌,留下油还可以为孩子制作蜡烛,支持他们类似的科学实验。这是绝大多数家庭日常生活的小小一角,但这样的生活常态里,如何解决责任分配还是一个未知数。政府和企业不会帮忙,转手将难题丢回给个人家庭。如今父亲们比他们的曾祖一辈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为自己盲目制订学习计划,在失败的尝试和犯错中不断摸索。这样的努力让母亲们不知所措,应该对另一半的协助心怀感激,还是对越帮越忙的结果哭笑不得。父亲们也在逐渐调整自己,融入母亲们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成为亲子乐园的常客。
这一变化同时也衍生了众多的家庭矛盾。艾玛邦贝克(我母亲一辈的著名讽刺家)在2011年父亲节的一场即兴表演中说 :“当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几乎能躲就躲。你知道爸爸为什么在厕所里呆那么久吗?因为他还没想好要不要当爸爸呢。”
在我看来,导致育儿方式改变的众多原因里,关键的是孩子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改头换面。自二战结束以来,“童年”就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如今我们努力工作使得孩子免于体验生活的艰辛,但纵观历史并非如此。这个国家诞生初期,兄弟姐妹彼此照料或者在田里劳作;工业化来临,人们的劳动范围扩展到矿区、纺织厂、磨房、罐头厂和街边商铺。随着社会发展,虽然变革缓慢,但改革者已成功将童工排除在劳力之外。直到二战结束,战士们重返家园,我们口中的“童年”才真正开始。家庭经济不再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父母提供庇护,供给三餐,孩子们只负责消耗财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再对等,孩子不参与工作,父母要付出双倍的劳力。孩子不再承担家庭劳力,摇身一变成为家庭的霸主。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同意这点 :孩子们从“小帮手”变成了“小宝贝”。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的总结更一针见血:当代孩子“经济无用但情感无价”。
如今父母对孩子情感和物质的投入更是空前,相比怀孕之前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大部分母亲留守家中,父母们花费
这本书并非虎妈一类用标题抓人眼球的惊悚故事,它是一本有思想有深度的现代父母现状研究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他们让我们疯狂,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错。阅读珍妮弗辛尼生动又异乎寻常的安慰之语,就像在参加受困父母的自助小组,而我以前对自己的这种需求浑然不觉。
出版这本书的灵感源自辛尼的《纽约》杂志封面故事,其中她探讨了育儿的黑暗一面——抑郁、婚姻危机、自我价值的丢失。当然,养育孩子*终非常有意义。但是,从每日的生活来看会如何?有时我们觉得很挫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父母的责任大变了样,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父亲更多地参与抚养孩子,一个“非对称”的亲子关系形成。
我们为我们的孩子做得更多,但他们为我们做得更少了。“孩子从我们的雇员变成了我们的老板,”辛尼写道。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父母——或者更重要的是成为感觉良好的父母——你需要这本书。
—— 尼尔汤普森,英国作家
本书为今日紧张过度的父母提供了完美理智的处方。尽管得小心翼翼地考虑“大数据”,辛尼仍然成功地以自己的观察,用质朴、即时的呈现方式写下了这些神奇之语,这本意义深远的书是关于爱的意义,以及我们应如何提升自己而不仅仅是养育孩子。
——汤姆雷斯,《黑伯爵》作者,2013年普利策奖得主
孩子的到来,究竟如何改变生活?相信这是一个令无数父母在内心深处无数次想对自己提问的问题。
作者珍妮弗辛尼犀利而尖锐的社会学观察视角,为你呈现出一个真实无比的育儿生活——挑战VS幸福。这本书的写作与研究角度,正是一直以来我所期待看到的。“孩子给我们生活的架构、目标以及与周围世界的连结”,这样开阔的观点与思考,令人想深呼吸。
—— 《父母》杂志主编 恽梅
即便孩子到来时没有自带使用说明,有了这本书,父母们依旧可以从容面对一切,无论心理、生理还是具体事务的处理。
—— 李筱懿,畅销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者
这是旅途中一张不可或缺的地图,但是我们多数人都不曾拥有。每个父母都该读一读这本杰出、有趣和充满洞察力的书,并一读再读。珍妮弗辛尼确实是这个星球上*棒的作家之一。
—— 丹尼尔吉尔伯特,畅销书《哈佛幸福课》作者
一本可爱的、深思熟虑的书,充满慷慨的精神和敏锐的智慧。珍妮弗辛尼将果敢的社会评论与温暖的富有同情心的声音结合在一起。
—— 苏珊凯恩,畅销书《安静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作者
本书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敏感和精妙地捕捉到为人父母的人生中*复杂的纹理,快乐和悲伤,高调和低落。
——艾莉森高普尼克,畅销书《哲学宝贝》作者
如果你是2014年的父母,你必须拿到这本书。此书智慧、引人入胜,真实得让我担心辛尼是不是一直在我的房子里暗中监视。对于我们中那些因为有了孩子而生活变得丰富并脱轨的人来说。
—— 科蒂斯希登费尔德,畅销书《美国夫人》作者
本书内容丰富,有娱乐,有启示,有痛苦也有欢乐。
—— 《华盛顿邮报》
此书挑战了很多有关现代父母的*神圣的假设。书中的权威和智慧注定会让父母们带上它去体验疯狂、令人毛骨悚然,而且也充满快乐的旅程。
—— 大卫格恩,畅销书《迷失Z城》作者
本书从婴儿和幼儿期一直写到青春期的严重挑战,辛尼巧妙地解构了所有父母都有但很少人会谈论的各种经历,以多种形式展现了我们都不是孤独的。我爱这本书。
—— 玛德琳勒文,畅销书《教好你的孩子》作者
珍妮弗辛尼成功地将理论与爸爸妈妈们的实际经历联系在一起,成果集结成《孩子的到来如何改变你的生活》,此书相当引人入胜。
—— 《BookPage》杂志
没有孩子的人请注意 :如果你们正思量着要孩子,并且正在寻找一个对亲子生活准确的评估,那么请忽略那些你们曾收到过的描绘不同家庭阶段美好生活的贺卡吧!相反,来读读珍妮弗辛尼的这本书。这些意味深长的话才是主调。
——《赫芬顿邮报》
这是一本精彩的书,让人清醒、耳目一新,本书虽然不能解除身体上的疲惫,却能够帮助很多家长不再孤单。
——《纽约时报》
辛尼认真观察研究了现代家庭的案例,其场景读起来像小说般生动。
—— 《旧金山纪事报》
这是一本重要的书,堪与《女性的奥秘》相媲美,因为它给父母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让他们了解到育儿的路上他们并不孤独,并为他们分析了其中的文化、政治、经济原因。
—— 《基督科学箴言报》
辛尼明智的共情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和鼓舞人心的引导。
—— 《波士顿环球报》
瞥见其他父母身上的难题令读者深省也乐于阅读。
—— 《新闻日报》
语言通俗、内容丰富,视角与通常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完全相反。
—— 《纽约邮报》
辛尼总是语气慷慨,她敏锐地观察到孩子对他们父母的婚姻、心理健康、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并巧妙地做了社会学研究。这本书*的贡献也许是建立了快乐和令人惊讶的悲伤之间的连接。
—— 《纽约客》
章 关于自我管理
我将婴儿高高举到灯光下,充血的眼睛盯着一旁的医生,毫无感情地开口:“医生,您在这行已经很久了,所以请告诉我,”我重新将目光对准了手中的婴儿,“她毁了我的生活,毁了我的睡眠,毁了我的健康,我的工作,还有我和我妻子的关系……都是因为这个丑乎乎的小东西。”我艰难的吞咽着,终于问出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简单问题:“我为什么喜欢她?”
——梅尔文康纳,《纠结之翼》
在三月的一次明尼苏达州父母见面会上,我认识了杰西汤普森。那个时节,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已春意盎然 ;然而在明尼苏达州,孩子们还要等待一个月才能在花园里撒欢。我花了一个星期参加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的亲子早教课程,倾听125名家长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一周里,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在某个时间点抛出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急需修复,就像家里孩子的玩具一样——橡皮泥硬得像石头,乐高积木丢得满屋子,完美再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每个听众都像久旱逢甘霖的旅行者,怀揣对自己神圣职责的爱,脸上写满了急需指引、卸下重担的渴求。
明尼苏达州的亲子早教项目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并成为该州独树一帜的特色项目,也是吸引我奔赴此地的缘由。只需一笔折价费用——有时甚至免费,任何三岁以下幼儿的父母都可以每周前来参加。父母们的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仅2010年就有近九万父母报名。
每堂课的主题都会变化,但都能给父母们提供吐露心声、交流学习和释放焦虑的机会。每堂课的前半部分都直切主题,父母和孩子在项目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行互动。但课程的后半部分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父母将孩子留给专业教师看护,进入另一个房间,开始享受来之不易的45分钟“成人时间”,喝喝咖啡,放松装束,交换笔记,在一位教育家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
我在南明尼阿波利斯的一个小型课程上认识了杰西,几乎立刻就喜欢上她。她属于那种求知欲很强,对自身的美好却浑然不知的女性,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漫不经心的味道。她在讨论会上的发言虽然有时过于偏颇,比如“这都怪奥普拉”,也同时说明她不怕展露情绪的黑暗一面,甚至可以不带丝毫感情地剖析自己,像实验室的医生解剖小白鼠一样无情。比如课程中,她提到有次离开家去见友人,考虑到家里有三个学龄以下的孩子,简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有那么一瞬间,我意识到,或许有的母亲就是这样抛弃自己的孩子的。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她们为什么会跳进车里,一去不复返。”独处的狂喜蔓延到全身,她意识到开阔的道路中间只有她一人在疾驰,没有孩子在后座你推我搡,“有那么几分钟我真的开始认真思考,如果就这样一直开下去会怎么样?”
当然,杰西并不是真的打算实施这个疯狂的想法。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位负责的母亲,因而她能够在事后坦诚吐露这次逃离的假想。但更加确定的是,她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崩溃边缘了。她还梦想着将地下室扩展成为正式的摄影工作间,她的生活围绕着各种开销和花费,她小的孩子只有八个月大。她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付孩子的芭蕾或足球课程,更不用说学前教育这样的奢侈品,她甚至连每周一到两次早间保姆都请不起,每回去杂货店采购都要带齐三个孩子。“我偶尔也有自私发作的时候,”她说,“比如我不想再去换尿布,不想孩子们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我。我只想跟朋友安安静静的通一次话,不被各种突发事件干扰。”
她极度怀念从前有额外收入的日子。但随着三个小孩子的到来,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就像三十年前艾玛邦贝克书中角色的一针见血 :“自从十月开始,我就再也没有独自去过厕所。”
你一直是位意志坚定的模范,来去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 ;突然有天就套上了家长的角色,满负荷运转,从此告别正常生活的节奏。育儿初期的生活总被各种研究提名为不快乐的体验,绝非偶然为之。在那段尴尬的时期里,新手家长缺乏育儿技巧,麻烦却总是不期而至,毫无停歇。曾经严格的自我管理变成这样一团混乱,亲子早教项目采访到的父母都抱怨连天。
一位选择在家陪伴两个孩子的父亲告诉他的家庭主“父”同仁们,有次他在街上遇到了即将赴古巴工作的前同事。“我当时就想,‘哇,简直太棒了’。”这位咬牙切齿的父亲用行动表明,这其实是他听到的再糟糕不过的消息了。他进而补充道 :“我见过看上去更自由的人,他们做着一切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可事实是我还有个家庭要照顾。实话说,我想不想要家庭?答案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有没有在孩子身上找到慰藉?当然也有。但是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有时会蒙蔽你的双眼,直到有天你意识到,自己再也不可能在恰当的时候做想做的事。”直到近,父母们的需求才得以浮出水面。只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欲望版图扩张过度,而我们所受的教育说,把愿望一一实现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权利(其实是义务)。历史学家罗伯茨在千禧年前的一篇论文中言之凿凿 :“20世纪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大声鼓吹,人类的幸福是可以实现的。”真若如此,倒的确值得欢庆。但幸福并不算作切实的目标。如果现实达不到期望,我们常常归咎于自己。“我们的生活变成一曲挽歌,悼念不得不牺牲的愿望,狠下心拒绝的机遇,还有那些无从选择的道路”,英国心理分析家亚当菲利普斯在《错过》中写道,该文收录于他2012年出版的散文集。“神秘的力量让我们相信,哀悼和抱怨是脚踏实地的事情。”即使我们的梦想永远不能实现,即使它们从诞生之初就拥有巨大的缺陷,我们也会懊悔没能追随到底。菲利普斯说:“人们不能想象没有另一种可能性的生活。”因而我们也不得不问自己 :如果一直就这样下去会怎么样?
如今,上天给了人们另一个自我欺骗的理由 :我们在孩子到来之前会拥有更多时间挖掘潜能。援引2010年国家人口出生率,一篇国家婚姻项目的报告显示,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已经达到30.3岁,并且此人群“倾向于选择婚后两年生育”。推迟生育进一步加深了时代的鸿沟,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对生活有了更细致入微的记忆,用十年时间独居,尝试不同的工作、情感伴侣和生活方式。
在那一周亲子早教项目的课程中,几乎没人能像杰西那样坦诚地谈论育前和育后的变化。她二十多岁的时候曾远赴德国教授英语,在英国的酒吧打过工,还兼职做德尔塔航空的空姐 ;现在却成天困在一个300平米的屋子里,只有一个洗手间(不过房子条件还不错)。快要奔三的时候,她决定在广告业打拼出一片天地。个孩子出生时,她的事业的确走上了正轨 ;后来她开展了一种新的、更宜居家(她自己这样想)的生意,市中心安静的办公室变成了电视机对面的嘈杂小屋。“我真的,真的还在努力挣扎,”她对小组成员如是说,“三十二岁之前,生活里还只有我和丈夫两人呢。”
养育孩子从上百成千个方面扩充了我们的生活,也在上百成千之处打乱了我们自我管理的节奏,从工作到休闲,直至每天日常活动。本书会着手剖析这些被重组的事物,并尝试解释这些变化的缘由。被偷走的睡眠早上八点拜访一户人家的好处在于——如果你可以跨过每个人都衣衫不整一头乱发的心理障碍——可以从父母的脸上读出昨晚和今早发生的故事。
亲子早教课程结束几个月后,我来到跟我只有一面之缘的杰西在南明尼阿波利斯的家。她的丈夫是位土木工程师,一早已经奔赴工作岗位了。杰西在家,满脸疲惫,旁人可以猜测她要么起得过早,要么睡得太晚。结果二者都是答案。
“你来之前,我已经抑郁到极点了。”她一边坦白,一边关上身后的门。她穿了一件红紫相间的坦克背心,长发还湿着,随意绑成一条马尾。 5岁的贝拉和4岁的亚伯正欢快地跑过房间,完全没有留意到母亲的倦容;婴儿威廉正在楼上酣睡。她解释说:“威廉醒得太早,其他人也起得很早,威廉还吐在他的毛绒玩具上了。”几乎就在同时,亚伯尿了床,意味着床单又要换,他也需要冲个澡。然后威廉开始在餐桌上乱喷果汁,仿佛一支压缩式吸管。“这才是早上7点37分的光景,我只能说,即使对于混乱来说也太早了。”这就解释了她起早的原因。而晚睡又是另一番光景。一般晚上是杰西得以不受打扰地工作的宝贵时间,但她手头上的活儿今天下午就要截止。让她沮丧的还有一件事 :为了节省开支,全家人不久就要搬去郊区了。这次迁徙理论上能够减轻她的负担( “税能减半,房租也能减半” ),但她在新社区没有一个相识的朋友。在忧虑和工作的双重煎熬下,她辗转反侧到凌晨3点才沉沉睡去。
杰西承认,有的时候因为过于疲倦只能给全家准备牛奶泡麦片的早餐,“我也认得几位完全没有睡眠困扰的母亲,”她说,“可我就是不知道她们如何做到的,因为我显然无计可施了。”
在所有新手父母的烦恼中,睡眠问题是恶名昭著的一条。但是无论事前做多少心理铺垫,大多数准父母只有在个孩子降生后才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或许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了解被剥夺睡眠是怎样的情形,只是持续睡眠不足和偶尔难眠之间差异巨大。大卫丁格斯,美国权威的睡眠专家,认为按照对睡眠时间损失的反应划分,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基本能够很好适应的人,有点调整困难的人,以及灾难性崩溃的人。问题在于,大多数准父母只有在面对孩子时才能弄清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我自己就属于第三种,只要两晚睡不好,我几乎就要崩溃了。 )
丁格斯怀疑,不论你属于哪种类型,这种属性都不会轻易改变。睡眠缺失导致的情感问题让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小组展开分析,通过对909位德州女性的调查问卷发现,母亲们相比洗涤衣物更不愿跟孩子待在一起。睡眠时间不足六个小时的母亲们相比于拥有七小时以上睡眠的母亲们,不幸福的感觉又上升了一个层面。这个差别如此巨大,甚至超过了年薪9万美元和年薪3万美元的幸福感的差别。(在一些新闻报刊里,这项发现有时被描述为“一小时的额外睡眠时间价值6万美元的升薪”,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也足够贴切。 )
2004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两个月以下新生儿父母的平均晚间睡眠时间是6.2个小时,对于10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这个数字也没有大的改善,保持着每晚6.8个小时。其他的研究结果则稍微令人振奋些 :神经学家霍利蒙哥马利道恩斯就此课题也做了不少深入研究,的发现是新生儿父母平均每夜睡眠时间与非父母人群均为7.2小时,但关键区别在于睡眠是否连续。
无论从哪类睡眠研究看,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可以达成共识 :新父母们的睡眠模式是片断的,不可预测的,质量极差,连重塑身体及大脑机能的基础功效都无法达到。正如我在简介里所说,仅仅一小段睡眠缺失也可以达到消耗过量酒精对身体功能的妨害。“所以你可以想象连续三个月每晚只睡4个小时会有怎样的后果,”迈克博内特说道。他是俄亥俄州代顿市凯特灵医学中心的临床主任,也是一名睡眠研究员。“我们较倾向于将它跟一系列副作用对比,这样那样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但跟酒精的对比才是重点,因为社会公认醉酒驾驶是应该受到责罚的。”
博内特补充道,缩短的睡眠易于激发怒气,却不易容忍和自控。这对竭力保持镇定的父母们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实际上,心理学家对于缓慢消磨的自制力创造了专门的词汇,叫做“自我损耗”。 2011年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约翰提尔内合著的关于意志力的书籍,提出了一条重要的论点 :自控并不是一口永无止境的泉眼。他们通过调查200个受访对象,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即“人们越花意志力在某件事情上,越有可能在下一起突发事件上爆发”。
对我来说,这个结论带来的问题是 :假设父母们花费大量精力抵抗睡意,而睡眠又是人类两大主要宿敌之一(另一个对手是进食),那么到底什么会让父母们屈服呢?我能想到明显的答案就是想要大吼的冲动。没有什么比冲着整间房里弱的人大吼能让父母们心情更糟了,但我们却总被拉入这样的循环,无法脱身。杰西承认生气时大吼就是她现在的状态,而她本拥有令人艳羡的成熟又温和的性情。“我会先吼他们,然后因为这件事内疚——为什么自己不能多睡会儿养足精力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