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712034
年度*暖心家教指南,让孩子365 天都能拥有你36.5℃的关怀,韩国Yes24 网站家庭与生活类排名NO.1
李贤秀博士送给忙碌父母的“333 陪伴法则”
1.每天要花至少3 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
2.孩子3 岁以前是发育的关键期,要坚持这么做;
3.若实在脱不开身,和孩子分离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 个晚上。
是什么让你不能停下脚步来陪孩子?
你需要赚钱,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你回家后身心疲惫,已无精力多陪孩子玩一会……你知道吗?决定孩子能否幸福的,不是昂贵的进口奶粉,不是条件优越的双语幼儿园,也不是精心安排的学业前途。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是你身上特有的“妈妈味道”。
栗小农 北广传媒优优宝贝电视频道总监
教育没有公式可言,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这本书帮助家长反思自己,也反省对孩子的教育。作者提出的“333 陪伴法则”不仅给忙碌的家长一个警醒,更为家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养建议,简单有效,操作性强,为家长教养方式的探讨拓展了一种新思路。
全心全意的陪伴,你终将听到爱的回音
刚出生的孩子会通过妈妈的味道来寻找安全的信号,如果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来自妈妈足够的关怀,就不容易缺乏安全感。这种持久的安全感也为培养孩子幸福能力奠定了基础。
北欧、芬兰教育一直被誉为“奇迹教育”,也是因为他们始终将“培养出幸福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陪伴能让孩子时刻享受当下的幸福,而衣食无忧的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上因为父母“错位的陪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家长能适时给孩子恰当的陪伴,曾为数十万孩子带来如同新生般脱胎换骨变化的李贤秀博士,提出了“333 陪伴法则”:
每天要花至少3 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3 岁以前是发育的关键期,要坚持这么做;
若实在脱不开身,和孩子分离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 个晚上。
“妈妈3 小时的陪伴”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是孩子以后在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坚强后盾
第1 章 孩子出生后3年,“生育”仍在继续1
你的全身心陪伴,能让孩子成为“钻石” 3
孩子大脑“硬件”相同,但优质“软件”取决于家庭 4
把孩子提前送进幼儿园,你准备好了吗? 8
在孩子的计算方法里,钱和爱不等同 11
闻“香”识妈妈 15
你的孩子会不会常说“妈妈,你好香啊!” 15
妈妈的味道能激发幸福荷尔蒙 17
妈妈的味道和宝宝100% 匹配,奶奶只有50% 19
一年365 天,每天36.5℃妈妈的爱 23
第2 章 孩子每天至少需要 妈妈3小时的陪伴26
神奇的育儿“333 陪伴法则” 29
“爱我,就多陪陪我” 30
“沉迷游戏”都是缺少母爱惹的祸? 34
让孩子的心扎根 41
3 岁前不陪伴,可能要困扰30 年? 41
别带给孩子“情感负资产” 43
你是“会生不会养”妈妈吗? 46
让孩子心的枝干成长 51
孩子乐观,是因为唤醒了他对世界的信赖感 51
让大自然帮你“带孩子” 57
妈妈是孩子心情的“晴雨表” 60
让孩子学会抵御内心“沉默的杀手” 64
让孩子的心灵枝繁叶茂 66
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角色应长期为一个人 66
有了安全感,更高层次的大脑发育才能顺利进行 68
缺乏关爱会导致孩子注意力涣散? 70
全神贯注的瞬间,孩子的小脑袋在急速发育 72
孩子,别着急吃棉花糖 75
第3 章 职场妈妈也能家庭 事业两头燃烧80
妈妈是孩子身边的“120” 83
孩子为什么老问“妈妈,你几点回家”? 84
办公室到家的“爱心距离”不超过30 分钟 85
手机电脑走开!此刻,孩子才是我的全世界 86
女人成功的事业是做个好妈妈 88
当了妈妈,就要把自己暂时放在第二位 93
如何合理利用3 小时的亲子时间96
陪孩子玩3 小时,妈妈的寿命增加3 小时? 96
孩子会带着父母一起玩 98
亲子共读,点亮孩子的一生 100
关怀无微不至,孩子的成长却不符合预期 103
嘴上常“抹蜜”,孩子才自信 103
言行一致,别轻易说出伤人的话 105
和孩子一起制定人生的黄金准则 110
成为孩子感情的“烟囱清扫工” 113
有些“过度保护”不得不做 117
第4 章 揠苗助长,后患无穷120
出国留学并非越早越好 123
不可忽视的大脑发育规律 124
多大的孩子才适合去留学? 128
一定要送孩子留学,请选择青春期过后 131
什么才是孩子想要的“幸福”? 133
过早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 137
早教热潮所带来的误导 137
6 岁之前,请让孩子多跑多玩 140
看书识字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144
压抑与自闭源于“过度学习”? 146
4 年级再用功也为时不晚 153
像芬兰孩子一样“笑着学习” 156
第5 章 爱从来不会迟到160
妈妈是孩子好的心灵导师 163
“画”中有“话”:心理测验教你读懂孩子的心 163
父母的理解,比心理治疗更重要 167
“爱的咒语”: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 170
一旦打开爱的闸门,奇迹就不断诞生 179
第6章 孩子是妈妈此生的礼物182
即使辛苦、曲折,妈妈依然要坚持陪伴孩子 185
如果妈妈的味道突然消失 186
妈妈有一把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188
用爱耕耘,孩子会给你答案 192
后 记 197
张 健
劳动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专家
北京长松咨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父母的陪伴胜过一切的教育
再次接到中资出版社的邀请,给他们的新书《好孩子的成功99%靠妈妈的陪伴》写推荐,每一次都应允,这次也不例外,因为能推荐一本适合家长读的好书,既是对家长教育的支持,也是自己的一次成长,所以我感到责无旁贷。
拿到书稿,书名随之映入眼帘,开始感觉似乎有点言过其实。毕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不仅仅是来自于妈妈,爸爸亦同样重要。然而,书稿大体读下来,我对书名便有了一个更深的领悟,突然想到王东华老师在《发现母亲》中的一句话,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意在说明母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替代的。我曾经在我的课程中讲过一句话:一分钟有品质的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随!一次真诚的亲子交流,可以让孩子铭记一生!可见对孩子的陪伴多么重要,尤其是高品质的陪伴更是如此。
正如作者在书中谈到:“每天3 小时、连续3 年的时间和精力投资,其实是在为宝宝的一生积累资本。”人类的情绪、人格和思考能力这三大要素是在3 岁之前形成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情商和智力上的问题,其实在这3 年里已经形成,而且后期是很难扭转的。而安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完善的思考能力,需要的就是妈妈在这个关键时期里的陪伴。
现代社会的父母需要承受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也请你们别用“太忙”和“没钱”来搪塞、敷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他们要的不是多么富足的生活、优越的条件,只要能跟父母待在一起,在哪儿都是幸福的。不管是请保姆、报补习班,还是送去好的私立学校……只要孩子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更为的就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正如作者给天下母亲的一个忠告:父母如果不肯在孩子3 岁之前投资,就可能会遭受30 年的困扰。
写到这里,我想到自己早前写的一篇文章——《陪伴你的孩子 请关掉手机》,现在我想再次建议家长朋友们:关掉电脑、手机,给孩子全身心的爱和高品质的陪伴,因为你的陪伴是孩子走向优秀的开始。基于此,张健各位家长朋友走进这本书,让成长与你相伴。
每天给孩子3 小时就够了? 柳存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需要处理的事情又非常琐碎、繁杂,经常听到很多同事朋友说其实他们也想用多一点时间陪孩子,但是就是挤不出来,刚说坐下来陪孩子看看书,公司的电话就来了。“333 陪伴法则”使用起来简单又灵活,每天仅仅陪孩子3 小时,家人的关系就与以往大不一样了,非常庆幸李贤秀老师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我们。
孩子比赚钱更重要 小 敏
结婚前我一直努力工作,直到婚后我也认为——只有赚到足够的钱,才能保证孩子的幸福。我和老公都是从小城市到首尔来打工的。在首尔这种大城市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我们就把小孩交给老家的爸妈带。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孩子根本不在乎生活条件怎么样,但是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就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自卑,这样的孩子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花了时间还要花心思 胎毛娃娃
以前我也是花了大量时间陪孩子,但是孩子还是跟我不亲,心里很难过。书里说了,光花时间是不行的,心如果没放在孩子身上,等于白陪。嗯,以后跟孩子在一起就把手机和iPad 都放一边。早教、出国其实没那么必要 奋斗中的恩星麻麻李贤秀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独特新颖的观点,许多教育专家提倡早教、出国,我周围的朋友也纷纷赶时髦,看过这本书后才惊觉,小孩3 岁前都应该多跑多玩,会玩的孩子才会学嘛!
孩子终于不哭闹了 李智苑
从未意识到味道对孩子的作用这么大,特别是妈妈的味道,气味可以唤醒记忆,有了记忆才能进行判断。宝宝们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才会安心,自然也不会哭闹。我以前不明白这些道理,孩子一哭,一家人都会非常紧张、不知所措,原来只要多陪陪孩子,尽量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照李老师的方法做,*近宝宝乖了很多呢!
像朋友一样的心理咨询师 灿儿妈
和李老师一样,我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么多年的看诊经历,让我目睹了太多家庭的悲剧,它们大多都是忽视家庭教育而产生的。作为咨询师,李老师的语气总是很亲切友善,书中大部分案例来自于她自己和患者的亲身经历,所以非常有说服力。看过很多家教书,大多都夸夸其谈,但是这本让我感受到了李老师的诚意。
神奇的育儿“333 陪伴法则”
在我还没结婚之前,有一次参加朋友女儿的周岁生日宴会。这位朋友刚结婚时是一位职业女性,没想到这么快就当妈妈了。她向我请教:“据说每天至少要花3 个小时和宝宝在一起,即使下班后再累也不能偷懒,只有这样宝宝才能安然入睡,真的吗?” 朋友觉得我学的是心理学,因此想让我帮她证实这个说法,但当时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根本没想过要和宝宝相处几小时这样的问题,在学校里也从未系统学习过相关课程。因为朋友问得突然,我没来得及细想,只好回答她说,多陪陪宝宝肯定是好的。
直到几年后自己生了孩子,我才明白朋友所关注的“时间法则”是正确的。细心的妈妈应该会察觉,每天下班后,孩子至少要紧紧缠着妈妈3 个小时。你在书桌前整理材料,他会在旁边转来转去,让你抱抱他;你刚想躺下休息一会儿,他又追到了床边,还是想让你抱。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两个都会这样,3 个孩子的话,就会团团围坐在刚下班的妈妈身边。妈妈不禁会抱怨,孩子们的精神怎么会这么好,难道整个白天都在睡觉吗?
再打个比方,孩子拿来了《青蛙王子》这本书,妈妈就要花上1个小时口干舌燥地反复念给孩子听。接下来的1 个小时里,他演王子,第3 个小时,再演青蛙。3 个小时之后,如同魔法解除一般,孩子要去睡觉了,妈妈也终于解放了。由于这段时间太累人,有的妈妈会和孩子玩医院游戏,躺在那里装病人偷偷懒;即便如此,顽皮的宝宝也会想方设法地让“奄奄一息”的重病患者在10 分钟内爬起来。偶尔也会有几次,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宝宝已经睡着了,于是蹑手蹑脚地洗漱,生怕吵醒宝宝,然后幸福地进入梦乡。直到第二天凌晨4 点,正好与妈妈起床上班的时间距离3 小时,宝宝抓着妈妈的耳朵把她弄醒:昨天晚上还没玩《青蛙王子》呢!睡眼惺忪的妈妈不得不重新开始这一痛苦的过程。
身为妈妈,你也被这每天3 小时的陪伴折磨得筋疲力尽吗?可是,这却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神奇时段。
“爱我,就多陪陪我”
近研制出的机器人清洁工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在电量不足时会回到电源处自动充电。在智力发育完全之前,宝宝们也要像机器人充电那样,从妈妈那里获得能量和存在感。宝宝在妈妈怀中“充电”的时间每天至少要3 个小时。来到这个世界,宝宝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妈妈们千万不能轻易辜负。
“妈妈需要花时间和宝宝在一起”,这句话一定会让那些职场妈妈心存愧疚。令人欣慰的是,宝宝拥有一种本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白天和别人度过几个小时,甚至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陌生的环境。但是宝宝还有另一种本能,那就是对母亲的渴望。如果宝宝不能常常得到妈妈的照顾和保护,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特别是在晚上,妈妈一定要给宝宝温暖的呵护。无论地处四季分明的国度、终年寒冷的极地还是盛夏不变的赤道地区,黑夜总是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更何况是孩子。漫漫黑夜会让幼小柔弱的宝宝感到不安,让宝宝独自一人面对黑夜的父母,不仅无知,而且极为残忍。或许有人会说,宝宝刚出生,还没有黑夜的意识。这是大错特错。宝宝通过光、温度和气味,可以明确地判断出白天和黑夜。因此,妈妈们一定要记住育儿的“333 陪伴法则”:
◆ 每天要花至少3 个小时和宝宝在一起;
◆ 宝宝3 岁以前是发育的关键期,要坚持这么做;
◆ 若实在脱不开身,和宝宝分离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个晚上。
如果父母真的很忙,离开一两个晚上也未尝不可,宝宝可以凭着“储备”的爱之能量来度过;超过了3 个晚上,宝宝就会产生危机感,反而会更加缠着父母。每天3 小时是奇迹的3 小时,它能让宝宝健康成长,这样每天感受着妈妈的味道和温暖,至少要坚持3 年。认真坚持3年和坚持4 年、5 年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仅仅在于接受了4 年细心照顾的孩子,情绪可能更加稳定;但坚持3 年和没有坚持3 年的情况相比,宝宝成长的状态却会有天壤之别。
案例分享
错过孩子成长关键期,挣再多钱有什么用?
有个孩子出生于条件优越的家庭,但3 岁之前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我见到这个孩子时,她只有4 岁,是由西装革履的爸爸领到医院来的。这个孩子出生才6 个月时妈妈便出国留学了,她一直由保姆代为照看。这期间,爸爸忙着给妈妈挣学费,也没有尽心照顾她。再过一个月,爸爸就要带着孩子搬去妈妈留学的国家,但在两周前,爸爸带着她和保姆去超市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孩子受到了很大惊吓,不能睡觉,日夜哭泣。雪上加霜的是,保姆在车祸中受了伤,要住院治疗,两周内不能照看她。于是孩子白天黑夜地找阿姨,饭也不好好吃。孩子的爸爸之所以来精神科,是想咨询以孩子这样的状态,能不能上飞机。
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到精神科咨询,但这个病例还是让我感觉胸中好像炸了一个火药桶,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通常,只做检查而非治疗的患者很少谈及自己的情况,这位爸爸更是如此,我无法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有助于了解孩子目前状况的信息。孩子的妈妈为什么撇下6 个月的她出国留学?他为了妻子的学费奔波忙碌,心情是怎样的?家里的老人如何看待他们这样的决定?妈妈在3 年中为何只有一次回国看孩子……
我完全不清楚这些情况,这让我感觉这一家人仿佛是从火星上来的。我只能推测,孩子的爸爸可能是对妻子犯下了大错,才赎罪似的一边带孩子、一边供孩子妈妈上学。
其实做不做检查,孩子的情况都一目了然。为了逃避检查,抓着爸爸的衣角不停哭闹,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上飞机?但为了得到客观的数据,我还是给孩子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这个孩子不仅有情绪问题,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能力等各个方面也都发育迟缓。而爸爸对这些竟然一无所知,当被问及“是否向保姆询问过孩子的情况”时,爸爸竟然说保姆晚上要回家,没有时间详细询问。虽然孩子像跟随妈妈一样跟着保姆,但保姆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在晚上陪孩子;而孩子除了保姆,再不跟其他人亲近。爸爸下班晚了,孩子就辗转外婆家、奶奶家、姑姑家。没有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孩子发育迟缓也不足为奇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位爸爸竟然对孩子发育迟缓的情况反应冷淡,只是问:“是不是因为孩子现在还小才会这样?”还用“我小时候发育也晚”这样的话来应对。我告诉爸爸,正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还有调整的空间,一年之内能在安定的环境中生活并得到良好照顾的话,情况就不会恶化了,但孩子的爸爸却只是对孩子不能上飞机这件事感到沮丧,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再不过去,妻子可能就会变心,能不能给孩子喂安眠药后带她上飞机?”“发育迟缓还能不能在国外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将来的功课会不会有麻烦?”我极力想说服他劝孩子的母亲回国,但他却摇头:“妻子还有两年才能毕业,没有回来的道理;而且说好了由我照顾孩子,我就应该负起责任,对孩子妈妈不能强求。”
我真想冲着这位爸爸吼:“你傻了吗?”但又不能说出口。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3 年如果错过了,孩子的未来有可能变得黯淡无光。我怕自己忍不住说出“你一个人上飞机走吧,把孩子留给保姆照顾”这样的话来,商谈的过程中一直低着头。能拿到多高学位就拿多高学位,能挣多少钱就挣多少钱,如此父母,真是让我难过。
这个孩子从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妈妈那里继承了聪明的头脑,原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前途有保障的人,但由于父母错误的判断,在决定性的3 年里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因此不要说发挥潜能了,能不能正常成长都很难讲。这个例子又一次提醒了我们,育儿的“333 陪伴法则”是多么重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