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259054
十四个时代、出身、能力、个性都不相同的历史人物,都曾经叱咤风云,后来又都功败垂成。
结合这几个人物的历史背景,讲述他们如何抓住机遇,凭借勇气与力量、智谋与心机,一步步登上人生与事业的高峰,分析他们如何在内外因的影响下,因为性格或能力上的致命弱点而愕然陨落。
本书是十四位古代历史人物的小传,回顾了皮洛士、安条克三世、米特拉达梯六世、庞培、安东尼、尼禄、阿提拉,以及孙策、公孙瓒、苻坚、李密、朱温、陈友谅、李自成等人从崛起到陨落的过程,讲述了与他们相关的战役及历史故事。
皮洛士——身首异处的伊庇鲁斯国王
安条克三世——壮志未酬的塞琉西国王
米特拉达梯六世——众叛亲离的本都国王
格涅乌斯·庞培——功败垂成的罗马前巨头
马克·安东尼——沉迷女色的罗马后巨头
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身负污名的罗马帝国皇帝
阿提拉——婚夜暴毙的游牧战神
江东霸王孙策——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辽东军阀公孙瓒——白马义从今安在
龙骧之帝苻坚——成也仁义,败也仁义
瓦岗寨主李密——牛角挂书空余音
五代煞星朱温——中原烽起逐唐鹿
“大汉”天子陈友谅——鄱阳烟火葬龙梦
明末闯王李自成——破军下凡扫六合
公元前 272 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城市阿尔戈斯外,一场葬礼正在进行。马其顿国王、安提柯王朝的二
次中兴之主安提柯二世(Antigonus Ⅱ Gonatas)正在火化他的死敌——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就在不久之前,皮洛士摧毁了他的军队,将他的权力颠覆,使他在各个沿海城市之间狼狈地躲藏;而现在,皮洛士身首异处,只是由于敌人的仁慈才得以获得一个庄严的葬礼,无常的命运起伏给了皮洛士一个悲惨的结局。皮洛士的生命持续了46年,这46年中他从故乡——伊庇鲁斯的莫洛索伊起步,脚步遍及了埃及、小亚细亚、马其顿、亚平宁半岛南部和西西里。皮洛士在这段时间中夺取了无数胜利的桂冠,先后为自己搏来数个王座。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的王国依旧偏安希腊边陲一隅,他的功业也随着自己的死亡转瞬间倾颓。
有人把皮洛士看作是能力出众、野心勃勃的英主:安提柯一世认为他将是属于那个时代杰出的将领;托勒密一世将女儿嫁给他作为政治投资;德米特里乌斯一世被这个后起之辈逼得流落海外。也有人对皮洛士不屑一顾:“大希腊”的诸独立城邦,把他看成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佣兵队长;马其顿人曾为他箪食壶浆,却不免以野蛮人视之;罗马人将他当作在亚历山大的声威下借机发难的小丑和奴仆。
所幸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足够勤劳,他们留下了足够多的史料记载,足以让我们从更为全面和严谨的角度来了解皮洛士的一生。这是一部起源于野心和梦想的冒险史,掺杂入现实的残酷和时运不济,终成为一幕属于枭雄的悲剧,为皮洛士所属的时代——一个属于许多同样野心勃勃的失败者的时代——画上一个句号。
作为一切的开始,我们首先要从伊庇鲁斯这片土地说起。按照古代地理学家斯塔拉波的记载,伊庇鲁斯的范围从塞罗尼安山脉(今南阿尔巴尼亚)延伸到希腊的安布拉基亚角(Ambracian Gulf)。这片崎岖不平的山地始终与希腊世界维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东部边境与马其顿和色萨利相接,北邻好战而掠夺成性的伊利里亚诸部落。
在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地区在荷马时代结束之后普遍出现城邦国家(Dodona)的神谕所,这也是古希腊早、著名的神谕所之一。与希腊人不同,伊庇鲁斯人并非居住在有城墙的城市中,这也使得围绕着城邦产生的政治制度对于他们而言相对陌生,但伊庇鲁斯诸部很可能同样以古希腊语为语言。伊庇鲁斯的14个部族中,以北方的凯奥尼亚人(Chaonian)、中部的莫洛索伊人(Molossian)和南部的德斯普罗托伊人(Thesprotian)为强大,其中莫洛索伊人长久以来奉行君主制。根据传统说法,莫洛索伊人君主制的建立,是由特洛伊战争的参与者之一,涅俄普托勒穆斯完成的。而皮洛士的故事也要以他的经历作为起点。
作为色萨利的王,涅奥普托勒穆斯参加了特洛伊战争,战后他并未返回故土,而是远航来到了伊庇鲁斯安身,并成为历代伊庇鲁斯国王上溯的根源。此后的莫洛索伊王国和整个伊庇鲁斯,一度在历史进程中沉寂。直至公元前430年至公元前390年在位的塔洛帕斯(Tharrhypas)为伊庇鲁斯地区引入了更多希腊世界的风俗、法律和文字,伊庇鲁斯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塔洛帕斯的王位诸代相传,然而,当他的孙子涅俄普托勒穆斯一世(Neoptolemus Ⅰ)于公元前360年去世时,莫洛索伊的王位更替出现了动荡。涅俄普托勒穆斯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在父王去世时年仅10岁,于是他未能成功继位,他的叔叔阿莱拜斯(Arybbas)掌握了权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