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15380
医食行卧,均有健康学问
生活点滴,皆含长寿法则
从今天开始,改善吃法与活法,我们可以活得更长、更健康、更快乐。
希望每个老年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延年益寿,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来安享晚年。
作者将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保健思想与毕生从医经验相结合,从长寿文化、长寿名人、长寿专著、长寿名地、长寿中药、长寿药膳入手,将历代养生学家关于益寿延年的经典观点全部奉上,既有基础理论,又有操作性强的食疗、食补等实用内容,让我们从饮食、起居等各个细节进行实践。
传递给读者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养生知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兼具生动、深度、面对大众的可读性。
章长寿文化
节 统治阶层的长寿观/2
第二节 知识阶层的长寿观/7
第三节 长寿与中医药文化/11
第四节 长寿的世俗化/13
本章小结/17
第二章长寿名人
节 孙思邈的养生长寿经/20
一、养生首要养性/21
二、养生注重食饮/24
三、择居处以养生/25
四、运动锻炼以养生/26
五、老年养生/27
第二节 叶天士的养生长寿经/28
一、养生注重先后天/29
二、养生注意调畅情志/31
三、养生注意气候变化/32
第三节 葛洪的养生长寿经/33
一、“形神相卫”以养生/34
二、人在养生中的主体作用/36
三、运用“行气法”以养生/37
第四节 李清云的养生长寿经/38
一、慈/39
二、俭/39
三、和/40
四、静/40
第五节 郑集的养生长寿经/42
一、人体衰老的机制和原因/42
二、养生原则/43
本章小结/53
第三章长寿名著
节 长寿著作与中医药理论/5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著作/60
一、《养性延命录》/61
二、《食疗本草》/63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著作/65
一、《养老奉亲书》/66
二、《养生类纂》/69
三、《饮膳正要》/7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著作/73
一、《遵生八笺》/74
二、《东坡养生集》/77
三、《寿世青编》/79
四、《老老恒言》/81
本章小结/83
第四章长寿名地
节 中国长寿之乡/86
一、广西巴马/87
二、四川彭山/97
三、江苏如皋/100
第二节 世界长寿名地/104
一、比尔卡班巴/104
二、高加索地区/106
三、罕萨/109
本章小结/111
第五章长寿药食
节 长寿药食的本质/114
第二节 药食两用品/115
一、甘草/116
二、人参/116
三、黄精/117
四、肉苁蓉/118
五、当归/118
六、菊花/119
七、葛根/119
八、益智仁/120
九、黑芝麻/120
十、山药/121
十一、山楂/122
十二、莲子/123
十三、龙眼/123
十四、桑葚/124
十五、桑叶/124
十六、茯苓/125
十七、百合/125
十八、白扁豆/126
十九、肉桂/126
二十、大枣/127
二十一、罗汉果/128
二十二、枸杞子/128
二十三、覆盆子/129
二十四、蜂蜜/129
二十五、阿胶/130
二十六、核桃仁/130
第三节 药品/131
一、黄芪/131
二、西洋参/132
三、天麻/132
四、白术/133
五、丹参/133
六、三七/134
七、怀牛膝/135
八、麦门冬/135
九、天门冬/136
十、石斛/136
十一、红景天/137
十二、五味子/137
十三、柏子仁/138
十四、灵芝/138
十五、杜仲/139
十六、马鹿茸/139
第四节 食品/140
一、黑木耳/140
二、苦瓜/141
三、香菇/141
四、猕猴桃/142
五、绿茶/142
六、鲍鱼/143
七、海参/144
八、乌鸡/144
九、黑豆/145
十、银耳/146
本章小结/146
第六章长寿药膳
节 茶饮/148
一、木耳芝麻茶/149
二、气血双补养生药茶/150
三、三生茶/150
四、五子衍宗茶/151
五、玉灵膏茶/151
六、五味枣仁杞子茶/152
七、延年益寿不老茶/152
第二节 药酒/153
一、人参枸杞酒/154
二、延寿酒/154
三、期颐酒/155
四、熙春酒/155
五、松子酒/156
六、周公百岁酒/156
七、长生固本酒/157
八、龙眼酒/157
九、归圆杞菊酒/158
十、人参蛤蚧酒/158
十一、黄精酒/158
十二、枸杞子酒/159
十三、红颜酒/159
十四、巴戟牛膝酒/160
第三节 蜜膏/160
一、益寿永贞膏/161
二、桑葚蜜膏/162
三、龟鹿二仙膏/162
四、金水煎/163
五、元德膏/163
六、八仙长寿膏/164
七、芝麻枣膏/164
八、补骨脂胡桃煎/165
九、琼玉膏/165
十、黄精膏/166
第四节 药粥/166
一、人参粥/167
二、补虚正气粥/167
三、大枣粥/168
四、龙眼肉粥/168
五、牛乳粥/169
六、甜浆粥/169
七、莲实粥/169
八、山莲葡萄粥/170
九、芝麻粥/170
十、食栗补肾方/171
十一、麻仁苏子粥/171
十二、松子粥/172
十三、酸枣仁粥/172
第五节 米面/173
一、九仙王道糕/173
二、八珍糕/173
三、益脾饼/174
四、山药面/175
五、八宝饭/175
六、青精饭/176
第六节 菜肴/176
一、法制猪肚/176
二、黄芪蒸鸡/177
第七节 羹汤/178
一、水芝汤/178
二、猪肝羹/179
三、金玉羹/179
本章小结/180
参考文献/181
古今中外,长寿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能。人来到世间,谁不想好好生活着,长命百岁。但在人们心里,长寿不过是一种欲念,对大多数人来讲,长寿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事。从古至今,寿命总是一件很难由人们自己来掌控之事。
长寿,总是好事,但生命如果没有质量,长寿就毫无意义。如今,大多数长寿老人的生命质量不佳。尽管如此,乐此不疲地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仍是与日俱增。
一、长寿之谜
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发达,但对影响和决定人长寿、短寿、损寿的原因以及人怎样能长寿等问题,还未能研究透彻,只是停留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
现代生命科学家、医学家,做了不少动物实验,研究机体内部的器官、组织、细胞。近些年来,从更细微的基因水平进行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有报道称,国外一些生物学家可以用修饰基因的方法使寿命延长。然而,手术价格昂贵,据说很少有人敢以身试法。因此,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尚未能提出适用于普通人的延缓人体衰老的方法,关于长寿的原因也没有得出科学、统一的定论。
另一方面,社会学家认为,通过社会调查,观察长寿老人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找出长寿的秘密。然而,调查人员花费多年时间,足迹遍布许多长寿村,也与不少长寿老人见了面,可得出的结论还是令人失望。
有的长寿老人饮食清淡,不抽烟不喝酒;有的长寿老人天天大鱼大肉,又抽烟又喝酒。有的长寿老人干繁重的农活,辛苦劳累;有的长寿老人不爱活动,只爱睡觉。有的长寿老人是慢脾气,生活节奏较慢;有的长寿老人脾气火爆,急躁易怒。有的长寿老人家庭和睦;有的长寿老人天天吵架,甚至会因为家庭琐事闹到法院。有的长寿老人祖辈都长寿,可能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有不少长寿老人的祖辈早亡。
还有的长寿老人是躺在病床上几十年,度过百岁。这些百岁老人活了一个多世纪,经过了多少次时代变迁、灾祸磨难、孤独苦闷,如今还活在世上,这确实是不可思议之事。
况且,调查人员和被调查人员所说的事实,是否有夸大、片面、臆想、猜测之处也值得考虑。如一些调查人员因当地盛产萝卜,就说长寿老人是吃萝卜长寿的;或当地有泉水,就说长寿老人是喝当地的水长寿的;又或说是因为当地空气好、树林好、土壤好等才长寿……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社会调查的结果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二、古今寿命观
人的生命历程是一个生、长、壮、老、死的客观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对人的寿命早有论述。《左传》曰:“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尚书》道:“寿,百二十岁也。”《黄帝内经》记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寿命确实能达到120岁左右,而且人类的寿限与哺乳类动物的寿限有着共同的规律。法国生物学家的寿命系数说认为,哺乳类动物的寿限为其生长期的5~7倍,人类的生长期约为20年,据此推算,人类的寿限应该是100~140岁。
过去,人们习惯把60岁以上的人算作老人。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把70岁以上的人定为“初老”阶段,75岁才算老人。除了数字的增长外,被定义为“长寿”,在生活质量上也应有条件和前提:健康长寿,这是基于人们的希望和祝福所提出的要求。
“健康长寿”基本的要求是至少生活能自理,而不是浑身病痛如同“植物人”那样勉强活着。而关于老年人的健康标准,中、西医家的说法很多,但原则是一致的:即精神与体质的美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健康”。具体讲,健康长寿的老人应该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记忆为良好,情绪不急、不躁,乐观而稳定,生活能自理,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遇天灾、人祸、环境变迁和疾病袭击时,精神和肉体上均能得到快速的调整与适应。
三、正确应对衰老
人为何衰老也是现代科学尚未研究透彻的问题,目前提出了许多说法,如自由基假说、脂褐质致衰老说、单胺氧化酶影响基因转录致衰老说等,并未得到统一。科学家只能继续深化研究,人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早衰或衰老一般表现为:气色不正(缺少血色和光泽),皮肤粗糙,有老年斑、皱纹,皮肤松弛(有眼袋或双下巴);行动缓慢,步距缩短,行动老态,四肢运动失调;感觉迟钝,味、嗅、视、听、饥、饱、冷、热等感觉均迟钝;疲倦,乏力,多汗,盗汗,烦躁,便秘,焦虑,失眠,多梦,易醒,健忘,多尿,夜尿频多,怕冷怕热,体痛,性功能低下,易患感冒和感冒后迁延不愈,强迫观念和行为,心慌,无故悲伤,易怒,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唠叨,固执,偏执,常追忆往事,留念往事,常思虑身后事,对生活淡漠,或失去以往的生活情趣爱好,性格儿童化等。
古今中外,在应对衰老和延缓衰老方面,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得出的核心观念是:生命在于平衡。平衡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对人体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冷了要穿衣,热了要减衣等),违背平衡会影响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至少需要做到心态、营养和动静三个方面的平衡,才有益于健康,才能有益于消除早衰,延缓衰老,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心态平衡方面:首先应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体现“仁者寿”精神。健康的老人应该有乐观、大度、开朗的态度,做到认识和顺应生命、自然、社会。人的敌人便是自己,因此不要自寻烦恼。在纷繁世界里不顺心的事常有八九,应该认识到生和死、苦和等皆是相对的必然现象,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每日要制造快乐,体现“乐而寿”精神。此外,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和万事兴,这样才能保持每日都有好心情。还要善交友,既交老年朋友,也要交年轻朋友,男女皆交,要向年轻人学习,消除“代沟”。
营养平衡方面:做到不贪食、不挑食、不偏食、不怪食,养成吃杂食的良好习惯。《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谨和五味,食饮有节”。西医营养学近年来也本着营养平衡原则,制订了《居民膳食指南》《居民膳食宝塔》等科普宣传手册供居民生活应用,让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动静平衡方面:参加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要顺应年龄、顺应自身体质量力而行。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工作单位、社区组织的活动,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补充体力、脑力活动不足,从精神上也能起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效果。
本书从长寿文化、长寿名人、长寿名著、长寿名地、长寿药食、长寿药膳等方面探讨有关寿命和长寿的问题,期待能给各位读者增添些有益于健康长寿的知识和生活乐趣。
葛洪的养生长寿经
除了遵从医家的养生经,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修道之人,他们的养生经也值得借鉴。我们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葛洪,来讨论他的养生长寿经。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葛洪出身东晋士族世家,出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4年),卒于兴宁元年(364年)。字号抱朴子。是著名的文学家、美学家、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医药学家、神仙道教理论家、炼丹派代表人物,是当时无与伦比的科学家。《晋书·葛洪传》载其享年八十一岁,其生前“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颐,析理入微。”死后“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葛洪的代表作品是《抱朴子》,是道教养生思想的主要典籍,是难得幸运地流传下来的养生著作。关于葛洪的养生理论也都大多记载于《抱朴子》中。《抱朴子》分《内篇》与《外篇》。《外篇》自叙,言人间得失之事;《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避邪祛祸之事。葛洪的养生思想主要集中在《内篇》当中。或是由于葛洪自身的经历,他的养生理论是对历史上有影响的养生思想和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他似乎从未完全认同过哪一派别的养生理论,却也不会否定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在研究葛洪的养生长寿经时,我们应当先了解葛洪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后对长生不老和成仙的追求,剔除关于服食金丹及一些迷信的部分,撷取精华。现将其养生长寿经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神相卫”以养生
葛洪认为人体由两方面组成:形与神。“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神先于形而立,形神二者相比,葛洪将神放在了更主要的地位,认为其与养生之道密切相关。故而提出了“形神相卫”的养生观点。即是要懂得维护身体强壮的术与道。简单地理解,术即是调养的方法,道即是通过修行可以知晓自身的身体状态以及自然界五运六气的盛衰不足,这样就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及时捍卫正气,同时知晓人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提前避开。这样从强壮自身和避邪于外两方面达到形体素健,神明自得的状态。否则“体已素病,因风寒暑湿以发耳”机体已虚于内,而又邪犯于外,自是无法长生。
若要达到“形神相卫”首先要以“养生以不伤为本”为原则。其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写道:“禁忌之急,在不上不损而已。”
葛洪认为,“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一般人体中,神明与形体无法构建形成形神相卫的平衡格局,反是从出生之始神与形就处于消耗状态,形神耗竭之时,便是生命终止之日。故而养生的初目的应以减缓人体的消耗为主,也即“养生以不伤为本”。
何为“不伤”,如何减缓“生生之气”的耗竭呢?《抱朴子·内篇·极言》中列举了不利于养生之举,如:“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思虑过度,勉力而为,情绪过极,食饮不节,寝居失常,房劳过度等过极之举皆会对养生长寿产生影响。相应的,葛洪也提出了何为“不伤本”的养生之法,“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饮不过多。
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甚逸,不欲晚起,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望,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比五行自然之理也”。似是取之中庸之法,凡事揆度以度,度之前者即是养生,度之过者即为伤本。
以上所述似是极简而为之不易。简在仅用一“节”字就可概括,可若无“坚持”二字,难有所获。单这“五味入口,不欲偏多”,于古代人而言已是不易,然视现代之人,更重口腹之欲,尤爱辛辣之味,嗜食甜腻之品,平淡之味,更是难得。辛辣芳香散脾,甜腻助湿碍胃,脾胃一滞,运化失度,百病由生。
再说这“不欲甚劳甚逸,不欲晚起,不欲多睡”,往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修养劳作顺乎自然,今之节律已被打破,夜半之时,阳何以入阴而眠,清晨将至,阳又何以出阴而醒。气行于经,运行惘乱,耗伤精气,伤人之本,实难为可取之法。世人“不知过在己,而反云道之无益,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故曰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不伤本之养生并不难,贵在坚持,否则无义。“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养生首从小处着眼,因利小而不以为意,也万不可因损小而不以为意,聚少成多于养生长寿和衰老损寿皆是同理。
达到“形神相卫”应以“无病”为基础。
“百病不愈,安得长生”。人生病是不可避免的,甚或是修道之士,亦是如此。故而葛洪亦著有医术,供人参之,先之治病,再之修炼养生。“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为病名,以类相续,不相杂搓,其《救卒》三卷,皆单行径易,约而易验,篱陌之间,顾盼皆药,众急之病,无不,家有此方,可不用医。”病之于体,必有耗损,与“养生不伤本”原则相去甚远,故而,葛洪讲“先服草木以救亏损,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已。”
长寿中药
一、黄芪
黄芪一般被大家熟知为补气佳品,黄芪又作“黄耆”,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神农本草经》述其: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属上品。黄芪归脾、肺经。亦味甘,土气之味足,故亦能解毒,排脓止
痛,主痈疽败创,其能实表,故逐邪驱风,其补益之力较强,多用于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使用注意 本品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用。
二、西洋参
西洋参是气阴双补之佳品,被称为“百草之王”,功善补益。现常被人们用来泡水饮用,能清热生津,补气养阴。
《药性切用》述其:苦寒,微甘。补气清肺,气味浓厚,功在珠参之上。而胃虚不耐寒凉者,宜久制用。
西洋参归心、肺、肾经。古人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功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多用治内热消渴,热病气阴两伤,津液不足等。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铁器火炒。
长寿药膳
一、益寿永贞膏
来 源 《扶寿精方》
组 成 新鲜地黄800克,朝鲜人参120克,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各500克,白茯苓150克,白蜜500克。
做 法 ( 1)地黄取汁,朝鲜人参研粉,天门冬、麦门冬去心,白茯苓捶碎、研末,用水洗过后晒干,研为末。
( 2)以上各药和匀,放入瓷缸中,用油纸五层,厚布一层封紧缸口,将瓷缸放入锅内,隔水煮三天三夜,期间锅内水干了可加入热水。
( 3)将瓷缸取出放于阴凉处一昼夜,再放入锅内煮一昼夜,取出。放在阴凉处贮存,每次取一两匙,温酒送服,不饮酒者,用温水送服,一天两三次。
功 效 填精补髓,乌发固齿,益寿延年,常葆天元。
应 用 未老先衰,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易落,神疲乏力,不耐劳作。常服可抗衰老,延年益寿,白发复黑,齿落更生,面润目明,体健力充,延年益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