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67052
编辑推荐
灾难面前,读懂日本,理解中国
内容简介
和《菊与刀》的作者选择了象征皇室的菊花不同,樱花是本书的选择。相比之下,菊花无论如何都和日本人相距甚远,而樱花则庶几近之:盛极而衰的物哀情怀,飘逝随着深刻的灿烂而到来,这些都像极了日本的文化和民族性。 日本人普遍性的孤独、忧郁,投入时能到身心俱疲,认真时可谓一板一眼,乃至灿烂时的忘情奔放,飘逝时的极致坦然,都是樱花开落的模样。瞬间的灿烂,却是永恒的凋残。 本书从灾难视角出发,从多个维度解读了日本和日本人的文化与文明,以及各类文学艺术形式、政治信仰和民族风俗。日本人外在的表象。多来自于他们多灾的环境以及生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常。
目 录
序 1 写在前面
在《菊与刀》之后 3
上篇
日本樱花
章
速朽的樱花 13
第二章
不朽的樱花 29
下篇
樱花日本
第三章
地理历史之残 47
第四章
文学影视之残 109
第五章
人文精神之残 219
第六章
生活方式之残 281
后记
从旅顺樱花节东望日本 336
媒体评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日本人对自然灾害持有什么样的相处态度,以及如何对被破坏的自然和生活进行恢复重建。本书作者陈安先生是中国危机与应急管理学领域的大家,他通过古今的文学作品,对日本人的“和”的精神,对“缘”的珍惜,以及将“绊”作为自然灾害到恢复重建的关键词进行了描述分析。通过本书,我们也能了解到为何将樱花视为日本的象征之一。——日本佐贺大学教授 北川庆子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