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13062
目录
001/幽灵船
014/断手
033/年轻的英国人
058/鹿金币的传说
093/冷酷的心
155/施廷福岩洞
175/关于本书
177/作者简介
178/阅读提示
代译序
威廉·豪夫和德国艺术童话
杨武能
十八世纪末,和整个欧洲文学一样,德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在文学史上以创作童话著称的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便是德国后期浪漫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五个年头,但以童话和小说为主的成果却相当丰富(创作多集中于其早逝前的一两年内)。特别是被称作“豪夫童话”的前者,更如格林童话一样不但在德国家喻户晓,而且被译成各种语言,受到了全世界的孩子和青少年,甚至也包括成人在内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豪夫童话理所当然地被视作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在我国,也早已出版和流行过豪夫童话的各种选本。这儿奉献给读者的,则是完完整整的一个全集。
说到格林童话,大家都知道它是德语文学的一大瑰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与丹麦的安徒生童话一起堪称双璧,占据着最显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豪夫童话比格林童话晚产生十多个年头,同为重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德国浪漫派的重要成果,在整个风格情调上深受追
求奇异、重视想象的浪漫主义文风的影响。
不过在豪夫童话和格林童话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区别:格林童话乃是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豪夫童话却系作家所创作,在这点上更近乎安徒生童话,因此在德语文学史上也就被称作艺术童话。由艺术童话这个称谓,我们大致就可知道这类作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般都更富于艺术性,更讲究谋篇布局,情节也更曲折复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也更深入、细腻,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也更浓重、强烈,读者对象也已经不限于儿童。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童话实质上就是具有童话特征的小说,即童话小说。
反之,作为民间童话杰出代表的格林童话,则更自然、质朴、单纯和稚拙,就体裁而言,也许就更富于童话的特质,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趣味。
不过,艺术童话也好,民间童话也好,都一样地具有想象瑰丽奇特、情节生动有趣、是非善恶分明这样一些共同的优点;除了这些共同点,两者可以讲各有所长。
具体比较格林童话和豪夫童话,前者的内容更加丰富。格林童话多达二百多篇,在世界包括我国也都流传更广,更加受到重视,一些名篇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受到了一代代小读者的宠爱。豪夫童话总计不超过二十篇,虽然每篇相对长一些,但艺术方面豪夫童话更成熟、精细,特别是其中的《年轻的英国人》《施廷福岩洞》和《冷酷的心》等名篇,则更富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批判精神,虽说流传远不如格林童话广泛。
艺术童话或者说童话小说,在德语文学中算得上是一种传统久远和独具特色的样式。从歌德开始而迄于当代,许许多多的大作家都进行过艺术童话的创作,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时期,这种样式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产生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如霍夫曼的《侏儒查赫斯》和《金罐》,福凯的《水精昂蒂娜》(旧译《涡堤孩》),沙米索的《彼得·施勒密奇遇记》(亦译《出卖影子的人》)等,都流传至今,闻名遐迩。后来的施笃姆、黑塞、格拉斯等大小说家,同样也在艺术童话的创作方面有所建树。但从这一特殊体裁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论,像掠过夜空的彗星一样英年早逝的威廉·豪夫,则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豪夫1802年出生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市,早年在迪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和报纸编辑。他虽然写过一部开德国历史小说先河的长篇小说《列支登士登》,也成功地创作了一些中篇小说和诗歌,但是,威廉·豪夫这个名字之所以留在文学史上,之所以迄今仍为世人熟知,主要还是因为他把一系列成功、感人的艺术童话奉献给了读者。
豪夫童话可以说是德国艺术童话的杰出代表。它尽管篇数有限,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却称得上丰富多彩。故事不仅发生在他的祖国德意志的城市、乡村和莽莽黑森林(《冷酷的心》和《年轻的英国人》),也发生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如广袤的阿拉伯大沙漠(《营救法特美》《赛义德历险记》),如荒凉的苏格兰小岛屿(《施廷福岩洞》),等等。在风格上,豪夫童话更是兼收并蓄、广采博取,既富有民间童话善恶
分明的教育意义和清新、自然、幽默的语言特色(《鹭鸶国王》《小矮子穆克》和《阿布纳尔,什么也没看见的犹太人》),也不乏浪漫派童话小说的想象奇异、诡谲、怪诞,气氛神秘、恐怖(《断手》《幽灵船》和《施廷福岩洞》)。但与此同时,它又有不少区别于,或者说优异于民间童话和一般浪漫派艺术童话的地方。
与民间童话相比,豪夫童话艺术上更成熟、完美,甚至可以讲精雕细刻。它十分讲究情节安排和谋篇布局,对故事套故事的“框形结构”这一源于《十日谈》的传统手法,更是用得纯熟自然,且多有发展创新。十分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的是,在豪夫童话中,这种讲故事的“框子”,不只起着交代背景和营造气氛的作用,本身也常常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不少时候与包含其中的小故事交织、融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起伏跌宕、紧张曲折,往往叫人一直要读到整个故事的结尾,才悬念顿消,恍然大悟。再有,作者有时也借“框子”中讲故事者之口,或发表自己有关童话创作的美学主张,或对作品反映的世态人情进行评论。可惜,在以往的选本里,这意义很大、用处很多的“框子”,几乎都被删去了,因此也没法让人一睹豪夫童话的全貌。
再者,豪夫童话中的人物已不再如民间童话似的简单化、模式化,而多半有了一个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更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其行为动机、经历、遭遇和结局也更加令人信服。如《冷酷的心》的主人公年轻的烧炭夫彼得,便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典型,而民主德国根据这篇童话所拍的同名电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
国放映以后,更把主人公彼得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当时的一代观众的记忆中。
较之一般浪漫派作品,豪夫童话则更富有现实性和社会批判精神。不管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反映的多半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市民阶层对财富和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当然也批判了他们金钱至上和贪得无厌的丑行乃至罪恶。从总的倾向上看,豪夫童话的基调都比较明朗、欢快,都更富有积极乐观和向上进取的精神。
在这儿也不能不指出,我们的《豪夫童话(上、下)》也包含一篇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欠佳的作品,就是《阿布纳尔,什么也没看见的犹太人》。它与其说是篇童话,不如说是则笑话,而嘲笑的对象正是主人公犹太人阿布纳尔。这篇原本并不重要但“全集”中似乎又不便随意删掉的作品,反映出欧洲特别是德国长期存在对于犹太民族的成见和偏见;但是,与此同时,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稍加分析,也还可以看出犹太人当时完全处于受压迫的无权地位这一历史事实。
豪夫童话和格林童话都诞生在德国,艺术童话这种样式在德国特别发达,绝非什么偶然现象,而是与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特性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都讲日耳曼民族特别善于思索。这个特点和优点,在探索自然宇宙的奥秘、认识社会人生的意义等宏观和深刻方面得以发挥,便产生了如歌德、康德、黑格尔等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抽象玄虚而又气魄宏大的音乐创作中
得以发挥,便产生了如巴赫、贝多芬和门德尔松似的交响乐圣手;而在民间,当无数日常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需要解释,令人感到压抑、窒息的无聊和苦闷需要排解,善于思索这一日耳曼民族的特点就变成爱好幻想,于是产生出了无数的童话和讲童话故事的能手。我们这儿译介的豪夫童话,虽包含着更多的作家创作成分,但追根溯源,其题材内容仍多半来自民间,具体地讲,和格林童话一样是来自德国黑森林地区的民间传说,一样是善于思索和幻想的德国民众的创造。
那么,日耳曼民族为什么特别善于思索呢?
对这个问题,当然非一篇短文可以全面回答。略而言之,笔者认为它是这个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所经历的曲折多难的社会发展过程造成的结果。在人类文明史上,日耳曼民族是个后来者;在近代欧洲,它经历了特别漫长的封建统治和战乱之苦,想改变现状和消除种种社会不公的努力屡遭挫折和失败。于是,在缺少阳光的天空下,在索然寡味的生活中,人们便逃向内心,要么苦思冥想,要么驰骋幻想。这就为大量民间童话和传说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就使这些奇丽的幻想之花,在黑森林孤寂的茅舍里,在严寒的冬季的壁炉旁,一朵朵、一束束地竞相开放。
今天我们推出《豪夫童话(上、下)》,除了重视它本身积极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除了它确实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外,还有以下两个着眼点:
一是读过并喜爱格林童话的众多小朋友和文学爱好者,如果再读一读同样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几乎可以看作是它的孪生兄弟的豪夫童话,把两者进行一番对比,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获得不少意外的惊喜。
二是我们的文学研究家和文学爱好者,读一读似乎不起眼的豪夫童话,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收获,举个例子,他们说不定会加深对德国浪漫派乃至后来的一些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的认识了解。因为,在德国古今许多大小说家的作品中,如霍夫曼的代表作《熊猫穆尔的生活观》,格拉斯的代表作《鲽鱼》和《铁皮鼓》,都显然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艺术童话的痕迹和影响。
总之,豪夫童话也像格林童话一样,会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既增加见识,又获得乐趣。
幽灵船
我的父亲在巴索拉开着一家小商店,既不贫穷,也不富有,他属于那种谨小慎微的人,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本来有的一点点财产。他切实认真地对我进行教育,没有过多久我就已经可以做他的帮手。正当我满十八岁的那年,他作了毕生第一次较大的投机,但也因此一命归西,多半是气恼自己不该把数千金币托付给大海吧。过后我却很快就不得不说死了倒是他的福气,须知没过几个礼拜便传来噩耗,为我父亲装运货物的那条船在海上沉了。然而我年轻气盛,并没就此低头认输。我把父亲遗留下来的一切通通变卖成现钱,为的是动身去异国他乡碰一碰自己的运气,随身只带了父亲留下的一个老仆人作为陪伴。
趁着顺风,我们在巴索拉的码头上了船。我们搭乘的这条船准备驶往印度。船沿着通常的航道已经行驶了十五天,船长突然来报即将出现风暴。他满面愁容,看样子对这一带的水域不太熟悉,没法沉着冷静地应付面临的风暴。他让收起所有的帆,我们的船前进得很慢很慢。夜色降临了,四周明亮而又寒冷,船长已经以为自己说有风暴是发生了错觉。可是忽然间,一艘刚才压根儿没见影儿的船飘忽而来,紧擦着我们的船驶了过去。同时从它的甲板上传来一阵阵粗野的呐喊和吆喝,叫本来就担心风暴降临的我吃惊非小。我身旁的船长更是面如死灰。
“咱的船完了,”他失声呼叫,“是死神驾驶着那艘帆船!”
还没等我问他这奇怪的呼叫是何意思,他的水手已一个个惊惊慌慌地冲进舱来。“您瞧见他了吗?”水手们喊,“这下咱们算完啦!”
船长吩咐念《古兰经》中驱邪的箴言,并且亲自动手掌舵。然而没有用!风暴看着看着就咆哮起来,不到一小时,船就搁浅在礁石上了。救生艇纷纷放到水里,最后一批水手刚刚爬到艇上,船就在我们的眼前沉没了,而我也就成了一个漂流在海上的乞丐。可是不幸尚未到此为止。风暴越来越凶猛可怕,救生艇已没法控制。我紧紧抱住我的老仆人,我俩发誓绝不分开。天终于破晓。谁知随着第一抹朝霞的出现,我们乘坐的小艇就被暴风攫住,翻了个底儿朝天。我再也没见到我们的水手。船翻时我晕过去了,等醒来已在我老仆人的怀抱里。他先逃到了翻转的船底上,然后将我也拽了上去。风暴终于平息。我们的船已经什么也没剩下,但在不远处却漂着另外一艘船,我们正被海浪推着慢慢向它靠拢。到了近旁,我认出它就是昨天夜里擦着我们的船舷驶过去的那条帆船,就是那条令我们的船长惊恐万状的帆船。在这条船面前,我不禁毛骨悚然起来。船长说的那些后来可怕的证实了的话,这条船阴森森的情景——我们靠近后大声喊叫,甲板上却不见一个人影——都叫我不寒而栗。然而,它却是我们的唯一生路,于是我们赞美先知,赞美他如此奇迹般地让我们活了下来。
从帆船的前部垂下一条帆布。我们用手和脚一齐划过去抓它,最后终于达到目的。我最后高叫一声,船面上仍旧清丝哑静。我们于是抓住帆布往上爬,年轻的我爬在前面。真是可怕呀!我爬上甲板,眼前呈现一幅何等样的惨象啊!整个甲板让血水染红了,二三十个穿着土耳其服装的尸体躺在上面,中间的桅杆前站着一个衣饰华丽的男人,手里握住弯弯的长刀,面孔苍白、扭曲,也已经死了。恐怖拴住了我的双脚,我连气都透不过来。终于我的旅伴也爬上来了,同样被甲板上的惨象吓愣了,须知他眼前毫无生命的迹象,只有许许多多可怕的死人。我们胆战心惊地乞求着先知,然后才壮着胆往前走。每走一步我们都瞻前顾后,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可怕的情况。一切仍旧是这个样子,四周除了我俩就是茫茫的大海,别无活动的东西。我们连大声讲话都不敢,生怕死了的船长会向我们转过他那凝滞的眼睛。终于,我们走到了一道通向舱房的舷梯前。我们下意识地停住脚步,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敢说出自己想干啥。
“噢,少爷,”我忠实的仆人说,“这船上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可是,就算这舱房底下藏着许多杀人凶手,我仍要不顾一切地跟着你下去,而不愿继续待在这上边的死人堆中间。”我和他一样想法,于是就大起胆子,怀着期待往下走。下边也是一片死寂,只有我们的脚踩得舷梯直响。我们站在舱房的门口。我把耳朵贴在门上倾听,一点声音也听不见。我推开门。舱房中一片狼藉。衣服、武器和其他各种器具四处乱放着,毫无一点秩序。船员们或者至少是船长必定是刚刚吃喝过,因为到处是食物和杯盘。我们从一个舱走进另一个舱,从一个房间走进另一个房间,到处都见到大批的绸缎、珠宝、食糖等等,等等。面对此情景我真个喜出望外,因为船上别无他人,便相信可以把一切占为己有。可是伊卜拉欣却提醒我,咱们看样子离陆地还远着呐,没有他人的帮助,光咱俩根本没法驶拢岸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