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2945
◎北大夫妇的二孩家教手记
高志宏、徐智明夫妇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广告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有着良好教育背景。他们在出版圈摸爬滚打几十年,还曾两度创业,养育出了一对独立自主的孩子。二人以自身丰富的家教经验为底色,将多年的教子心得结集成书。书中所体现的家庭价值观对比当下的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独到的家教理念,倡导理性育儿
作者夫妇用基于“合作”而非“强迫”的家庭教育理念,去摸索真正有益于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他自己”的合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有目的地把在社交平台上与各位爸妈讨论的问题进行过滤,再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育儿经验沉淀,让父母能理智从容地应对各种教养困惑。
◎案例解析,指出和纠正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家教通病
*平实的语言、*简单的表述,为读者从易到难把“育儿基本”一一讲清,配以案例和全方位的解析,指出和纠正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家教通病,让迷惘焦虑的父母重拾育儿的美好体验。
当父母好话说尽、好脾气磨没,甚至用上吼叫、打骂等手段,孩子都不配合,怎么办?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而部分孩子却恨父母?
“低服务型父母”的陪娃是否有益有效?
宠爱和溺爱的尺度,如何把握?
如何和孩子过有商有量的生活
不陪写作业的八大高效方法是什么?
如何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
……
高志宏、徐智明夫妇二人秉承真正以孩子为本,将多年的家教心得结集成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从一个家庭的父亲和母亲两个视角出发,从根源上解答“为什么孩子越管越弱?”的困惑,思考家庭教育的本质。出版后风靡于广大父母中间,在家教领域引起很大的反响。
《与孩子合作:育儿基本2》在第1 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基于“合作”而非“强迫”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父母去摸索真正有益于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他自己”的合作方法。作者夫妇有目的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育儿经验沉淀,再把在社交平台上与各位爸妈讨论的问题进行过滤,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指出和纠正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家教通病。不论迷惘的新手父母,或者对孩子日积月累问题头疼不已且无从下手的父母,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家教难题相应的解决之道。
引 言 与孩子合作 001
章 合作守则一:多施爱,少失控 009
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对孩子的态度 011
带孩子,你用心了吗? 015
不做“低服务型父母”父母 019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爱的互动 024
爱的尺度:宠爱不溺爱 027
“有毒”的家庭氛围:放过自己,拯救孩子 031
陪伴好的状态,是彼此身心安宁 048
第二章 合作守则二:多支持,少控制 057
不给孩子令人窒息的“爱” 058
吃饭拉臭,事关给孩子自由 060
带着关心守护 063
变指挥为指导 067
陪玩儿的正确方式 070
撒谎源于压力 073
第三章 合作守则三:多满足,少拒绝 079
黏人的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080
越满足,越快乐 086
满足孩子的技巧 091
延迟满足的误用 098
零食和零花钱的适度原则 104
第四章 合作守则四:多赋能,少施压 111
父母的施压逻辑 112
自我发展的能力:从幼小衔接说起 121
选择能力:由我选,从我心 125
合作能力:从与父母合作开始 131
第五章 合作守则五:多赞美,少差评 137
经常赞美,从不打击 138
摧毁孩子的自信,只需一句话 143
赶走隐身管教孩子的“别人” 146
赶走作为孩子榜样的“别人” 150
别做孩子的“差评师” 153
第六章 合作建立有效亲子沟通 167
培养孩子的理性、建设性 169
和孩子过有商有量的生活 172
“你喜欢,我奉陪”是愉快聊天的基础 175
拒绝型沟通:推开孩子,伤害关系 180
碾压模式:你有理,我认输! 186
越命令,沟通越困难 190
追问:无效的沟通 193
斗嘴:角色错位的沟通 198
顶嘴:对抗型沟通 202
讲条件:谈判型沟通 205
第七章 合作培养孩子好脾气好性格 211
生活背景塑造性格 213
避免暴力和攻击性示范 222
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成因 231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合作策略 240
大人有多淡定,孩子就有多从容 244
避免任性的六个方法 248
帮孩子适应日常小挫折 253
培养孩子适度谨慎 258
别强迫孩子改变个性 265
第八章 合作培养孩子好习惯(上) 269
你的孩子,他会不会学习? 271
学习能力培养:施压式和赋能式 275
不陪写作业让孩子多拥有五种能力 280
陪写作业的八个高效方法 285
培养孩子自主阅读 291
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的七个方法 306
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310
打卡毁掉孩子的自律 314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318
帮孩子学会深度工作 329
第九章 合作培养孩子好习惯(下) 335
玩电脑玩游戏:适度许可和安全界限 336
老看电视:越无聊,越依赖 348
赖床:不是想睡觉,而是不想起来 356
不想去上学:有原则,有底线 363
丢三落四:帮忙还是放手 367
第十章 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 371
孩子需要“听话”吗? 373
父母关于“听话”的合作策略 380
没有操控,就没有叛逆 383
孩子青春期,爸妈别“严管” 393
“早恋”没有那么可怕 398
性教育:不需刻意重视,不仅是谈性 403
孩子声称自杀、自残、自虐、离家出走,怎么办? 411
无论事情多么糟糕,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416
与孩子合作
一位妈妈很烦恼:我给孩子安排了英语和阅读计划,可孩子和他爸爸都不配合,怎么办?
这位妈妈给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让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作业之后,再读半个小时英文书、半个小时中文书,周六周日还给孩子加了两节课外班。
但是孩子很不愿意执行妈妈的计划,孩子爸爸也高举“孩子童年要快乐的大旗”,不赞成妈妈的安排,还和孩子一起反抗——没错,这位妈妈的原话就是“反抗”。
看样子,这位妈妈希望得到孩子和爸爸的“配合”,恐怕没那么容易。真心爸妈也给不出如何让两个“反抗者”乖乖配合的办法。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位妈妈的疑问中,隐含着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其他两人“配合”自己,而不是三个人一起商量,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呢?
这也正是真心爸妈在我们的上一本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出版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上一本书中,我们讨论的是“让孩子自主”,那么在“让孩子自主”的基础上,爸爸妈妈还应该有什么样的意识和方法,来帮助孩子在自主之路上,更好地成长呢?
我们的答案是:与孩子合作。
爸爸妈妈要的“配合”,到底是什么?
“配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分工”“合作”“共同”,说的都是配合双方的“平等”,就像是配合得很好的乒乓球双打运动员一样,你不能说是谁在配合谁,两个人一直在做的,都是“互相配合”。
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际场景中,当父母说起“配合”时,想的往往是如何让别人配合自己的意愿和行动,把配合的双方,分出了主次,希望对方,或者是孩子,或者是孩子爸爸、孩子妈妈,来服从“我”,而忽略了其中的大家“共同”的意味。
比如,当我们问“亲子阅读变成爸妈阅读,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时,实际上是希望孩子服从爸爸妈妈的安排,乖乖坐下来和大人一起看书,或者听大人读书。
当我们问“我家孩子从小就不爱洗头发,每次都不配合,我该怎么办?”时,我们实际上是希望找到一个办法,让孩子不怕眼睛进水、乖乖地来洗头,而并没有去反思:孩子不爱洗头,是不是我给他洗头的手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遇到的关于配合的问题还有很多,随便列举就是一堆。
当我们好话说尽,好脾气磨没,甚至用上争吵、吼叫、打骂等手段,还是求不得我们希望的“配合”时,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叫“合作”
“合作”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为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当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是不分主次,更注重合作双方或者各方的“协同”和“共识”的。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不到你希望的“配合”,不妨换个角度,尝试与孩子或者其他家人的“合作”——大家通过理性沟通,求得一致意见,然后达成互相配合的共同行动。
我们可以把目标从一方服从于另一方的“配合”,转向双方在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无论对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丈夫、妻子,这样做都可以减少彼此的冲突与不快,促进家庭和谐与家庭事务的高效运转。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把孩子视为父母的“合作者”,并且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好合作者,不但父母的育儿之路会更加轻松顺畅,孩子也可以在身心和谐的愉悦中,更自主地成长。——这不正是每一对爸爸妈妈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吗?
合作要诀一:减少强迫
当爸爸妈妈希望孩子配合学习计划,希望孩子配合亲子共读,希望孩子配合换尿裤、吃药、刷牙、洗头、看牙医时,我们期待的这种配合,其实都带了强迫的意味,希望孩子服从于父母的权威。
而当初的“说服”不奏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怎么说都不行”时,不少父母,可能会尝试用更高压的手段——严厉要求、斥责、威胁、强力胁迫等,强迫孩子服从。
当父母希望配偶或者其他家人来配合自己时,虽然不能像对孩子那样,动用强迫手段,但不配合的后果——争吵、生气、冷战,其实也是一种强迫,希望对方因为你很生气,而选择屈从于你的意愿。
这种强迫,无疑会带来彼此的不快,被强迫的一方,则感觉更甚。无论结果如何,这种不快感受的存在,都是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对抗。
所以我们认为,与孩子和家人合作的要诀,就是减少强迫:
我不要求你遵从我的意志,你也不必一定服从我,大家可以各自表达意愿,一起来决定要不要实现某个目标、要不要为这个目标采取什么行动、如何行动。
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制订计划的例子,要想解决纠结,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和孩子爸爸的意见,大家一起商量,而不是坚信自己的意见正确,寻找办法让别人放弃“反抗”。
合作要诀二:把“我”缩小
在每一个“别人不配合我怎么办”的提问中,都有一个很大的“我”,这个“我”认为:
我的意见是对的,你的意见或者行为是不对的;
你应该听我的,你不听我的是不对的;
你应该来“配合”我,你不配合我,也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职场的团队中,遇到这样一位自我膨胀得不得了的同事,你的感受如何?你会非常心甘情愿地去“配合”他的要求吗?
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经常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唯我独尊的爸爸或妈妈,一个妻子、丈夫,也很可能经常要面对一个“我说了算,就得听我的”的配偶。他们同样也没有那么愉悦,亲子之间的冲突、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因此频频爆发。
所以真心爸妈认为,在与孩子或者伴侣的合作中,第二个要诀,就是把“我”稍微缩小:
把合作中的“我”,调试到不试图大过别人、压倒别人的程度,然后大家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寻求各种事情的解决方案。
合作要诀三:考虑对方意愿
父母想要达成和孩子有效合作,或者夫妻之间要达成有效合作,肯定不能永远是一方意愿凌驾于另一方的意愿。
这就有点像商业谈判,你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大家都明明白白地摊开来讲,彼此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意愿,这样大家才能去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在爸爸妈妈的育儿过程中,孩子不会像商业合作伙伴那样,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意愿,大人就用不着考虑。
相反,一个懂孩子的爸爸妈妈,在要求孩子做什么时,会首先考虑到孩子愿意不愿意接受。
比如给孩子安排学习计划。其实那位妈妈应该想到,孩子才上一年级,他需要适应的新东西很多,每天完成作业,对孩子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压力,这时候你要求他写完作业再花一个小时去完成妈妈给安排的功课,好不容易到周末休息,还要去上新增加的课外班,还希望他毫不“反抗”,甚至欢呼雀跃地说“没问题”,能实现才怪呢!
所以,如果那位妈妈懂得“考虑对方意愿”的原则,她的学习计划根本就不会提出来,更不必招来丈夫和孩子的联合抵抗。
合作要诀四:懂得做必要妥协
亲子之间的合作,夫妻之间的合作,后一个要诀是,当双方意愿不一致时,懂得做必要的妥协。
比如,你希望孩子接受周六周日用两个半天去上兴趣班,而孩子更愿意周末多些休息和玩耍时间,那么大家可以各让一步,商量一个折中方案:周六或者周日用一个半天去上兴趣班,另一天全天自由安排。但很多爸爸妈妈不愿意向孩子做这样的妥协,坚定地认为“我是你爸/ 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孩子会很不高兴,会用哭闹、拖延、故意不起床造成迟到等方式和你对抗,更严重的情况,是孩子变得你说什么,他都“不配合”——这就是爸爸妈妈经常担心的所谓“叛逆”了。
真心爸妈是两个青春期男孩的父母,我们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乐于做必要妥协”的理念,收获的结果是,两个孩子与爸爸妈妈合作得非常顺畅,既不会一味地自己想干什么就非干不可,也不会爸爸妈妈想让他干什么,他们都拒绝。
——事实上,孩子比大人想象得要理性得多,他们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时候该坚持自我,什么时候该做出让步,接受爸爸妈妈的安排。
基于这样的理念,真心爸妈完成了我们的第二本育儿书,也就是您现在拿在手里的这本《与孩子合作:育儿基本2》。
在章到第五章,我们分享了“与孩子合作”时,爸爸妈妈需要遵循的五个具体守则:
合作守则一:多施爱,少失控。做充满爱意的父母,不做暴躁、打骂、毒化家庭氛围的失控父母,因为爱比焦虑更有力量。
合作守则二:多支持,少控制。“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而不少孩子却恨父母?”那是因为我们给了孩子令人窒息的爱。父母的控制,带来孩子的叛逆,父母支持的不足,则令孩子的发展缺乏积极的推进力量。
合作守则三:多满足,少拒绝。孩子的需求被父母看到并及时满足,孩子会更快乐,而很多父母,却常常用拒绝来回应孩子的需求,他们常常忽视了,拒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巨大破坏力。
合作守则四:多赋能,少施压。不懂孩子的父母,为自己和孩子施压,懂孩子的父母,为自己和孩子赋能。赋予孩子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才是高效能父母应该做的事。
合作守则五:多赞美,少差评。孩子是我们的宝贝,而有多少父母,日复一日地做着孩子的“差评师”?孩子在负面评价之下,不会获得更理想的成长。积极的期许,才会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
在第六章到第十二章,我们分享了父母在家庭教育重要的几个方向上——亲子沟通、性格培养、良好习惯培养、避免叛逆的青春期、教会孩子与同龄人合作、帮孩子适应家庭外生活——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第六章《合作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我们关注的是培养孩子有理性、有建设性,和孩子过有商有量的生活,同时避免拒绝型沟通、亲子沟通中的碾压模式,以及命令、追问、斗嘴、顶嘴、讲条件等无效的沟通方式。
第七章《合作培养孩子好脾气好性格》,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背景”如何塑造他的性格,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打人、发脾气、任性等负面的性格表现,并且探讨了孩子胆大胆小、内向外向等父母关心的性格话题。
第八章和第九章《合作培养孩子好习惯》,我们用较大的篇幅,探讨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学习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阅读的习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如何帮助孩子具备高水准的专注力,等等。同时,也充分讨论了父母如何用合作而不是强迫的方式,帮助孩子改进沉迷于玩电脑、玩游戏、看电视,赖床、不想去上学、丢三落四等负面行为和习惯。
第十章《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我们分享了一些可能与部分父母有区别的观念和方法,比如不需要孩子听话、没有操控就没有叛逆、孩子青春期爸妈别严管、早恋没有那么可怕,等等,希望帮孩子争取到更自由、自主的成长空间,同时也帮父母成长为更善于与“叛逆”孩子、青春期孩子合作的“合作者”。
完成这样一本书,对真心爸妈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因为对“与孩子合作”思考得越深,越能发现,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成为孩子的“合格”的合作者,或者按照更高的目标,成为“优秀”的合作者,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调动你所能投入的一切——你的成长历程、你的人生经验、你的学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形成一个真正基于“合作”而非“强迫”的家庭教育理念,去摸索真正有益于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他自己”的合作方法,这对父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自觉走过这样的历程,我们的人生,也同时迈向了新的境界。
希望拿到这本书的你,能与真心爸妈一起,体会探索这个新境界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反思以及豁然开朗的快意。
◢生养孩子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你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独到的育儿经验。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著名媒体人)
◢这本书几乎道尽了所有日常与孩子相处中会遇到的问题,是我的育儿手边书。
——脱不花(罗辑思维、得到联合创始人兼CEO)
◢智明夫妇享受育儿过程中的甜蜜和苦恼,悦纳自己为人父母的过程的生疏和问题,不为难自己和孩子,让孩子们快乐地长成自己的样子。
——陈诗莹(今日头条高级运营总监)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的问题。这本书照见了我的育儿经历,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姚文坛(豆瓣副总裁)
陪伴好的状态,是彼此身心安宁
在我们上一本育儿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的读者见面会上,一位读者问:“你们这么积极地思考育儿问题,那么对虎妈、虎爸现象怎么看?”
虎妈、虎爸?那是我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十几年的育儿生活,大部分时间,其实我们都是在勤奋工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发展自己,尽力成为更理想的自我,余下的时间,就是慢慢地陪着孩子,努力做温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柔软的小时光。
·动手打造生活的美好质感·
端午节,我们会备上粽叶和糯米,带孩子包粽子;元宵节,我们会炒花生仁、炒核桃仁、炒芝麻,自己包上一顿传统五仁汤圆;我们甚至还自己炒过油豆沙馅,带孩子用木雕的月饼模子,打出几块硬梆梆的家常丑月饼;我们还在冬至日酿米酒,在过大节时煮肉、炸小时候常吃的炸货……
跟着爸爸妈妈做这些,孩子们每次都兴致勃勃,一边帮忙,一边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也瞅准机会,把小时候的年节规矩、姥姥奶奶家的趣事给孩子们详细解说一番。小儿子还常常把家里自己做东西的事儿写进作文,去跟老师和同学分享。
朋友圈里,这么做的不止我们一家,我们有一位超能主妇朋友,每年送亲朋好友的月饼都是自己做。另外一位朋友,二十几岁时就去了美国,包的粽子居然像我们小时候老人包得那么美观,真心妈妈问她怎么学的,她说网上有好多教程啊,多练习练习就会了。
确实,只要用心,这些原来的小手艺,都不难学。难的是,忙碌的爸爸妈妈们有带孩子动手过节、让孩子体验这些传统生活之美的用心。
现在物质丰盛,生活便利,孩子们可以到玩儿款的电子产品、国外刚刚上线的游戏;想吃粽子,点几个按钮,全中国好品牌的粽子就飞奔而来;不想做饭,各式外卖分分钟送到。
但我们觉得,即使生活在物质丰富便利的时代,我们的孩子还是常常缺失一些特别珍贵的东西:
期待和惊喜——物质太易得到,期待就没有了意义,惊喜就降低了价值;
对生活的日常观摩——大人忙碌,生活就难免粗疏;孩子的时间被兴趣班、辅导班慢慢占据,也没了看大人慢慢地、好好地过日子的兴致;
自己动手的乐趣——孩子们确实在上各种各样的DIY 班,以培养动手能力,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自己动手的经验,能享受到多少自己动手的乐趣?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的体验——孩子忙学习,大人忙孩子,大人孩子一起做事、边做边聊的体验,对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奢侈品。
带孩子包粽子、做汤圆、打月饼,常常被归为让孩子了解、体验传统文化,其实我们并不太关心这些,孩子通过学校课程、各种媒体、自己的阅读,了解这些粗浅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不困难。
我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可以从中体验生活细节之处的美好质感——制作家常食物的细致、手做食物出锅的香气、粽叶为糯米染上清香的过程、全家一起做事的乐趣、爸爸妈妈对日常生活的点滴用心。
我们也乐于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和他们一起享受这种细节之处的质感和“奢侈”,让他们懂得,生活中不止有外卖,有的电子产品,有网,有游戏,有各种各样唾手可得的便利,还有用心,有美,有细节之处的美好质感。这些,才是生活中不易得到的东西。
·坚持一些温柔小事情·
我们在千聊的网上直播课程开播那天,吃过晚饭,真心爸妈和两个孩子打招呼:“等会儿九点钟时,爸爸妈妈要做个直播,你们有事的话,就晚点来找我们。”
然后两个孩子就各自关好房门,安安静静地去写作业了。
直播结束,听到大人在走动了,小儿子从房间里欢快地跑出来:“妈妈,妈妈,你来一下!”“有事需要妈妈帮忙吗?”“没有,我学了个新魔术,表演给你看。”花了一分钟时间,给妈妈表演了魔术,得到了妈妈的惊喜和称赞,小儿子心满意足:“没事了,等会儿帮我给作业签个字就行啦!”
妈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得了个看魔术表演的小奖励,心里也美滋滋的。
大儿子十五岁,已经是青春期小伙子,不再像弟弟这样,喜欢经常给爸爸妈妈一点小惊喜、时不时哼着歌在家里蹦蹦跳跳,但他还是非常乐于保持从小到大的一些小习惯,比如从来不瓮声瓮气地喊“爸”“妈”,总是叫“爸爸”“妈妈”,并且在爸爸偶尔出差的时候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呢?”
大多数时候,两个孩子都安静平和、心满意足,真心爸妈也是一样,并且经常感慨:“喜欢看孩子们心满意足的样子了!”
为了让自己做心满意足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做心满意足的宝贝,我们特别在意坚持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柔软小事。
每天一家人一起吃饭。一周七天,有六个晚上以上,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除了每周一次的外出聚餐,饭都是由妈妈做,尽量每一餐都有两个孩子各自爱吃的菜。
一家人会一边吃饭,一边聊几句闲天儿,说点有趣的事,饭桌上,大人不批评孩子,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