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8450
本书文章是作者多年在中国的直接经验观察,和美国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全书所收文章涉及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的主题。多数文章已经在国内的《读书》、《书屋》、《新京报》、《二十一世纪》、《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发表。全书以中美对照作为思考的纬度,以阅读为基础.从多学科的视角对中国的诸多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第一辑 美食与信任
美食与信任
吸烟与礼貌
特殊的“圣诞礼物”
有关“吃”的记忆
留点麦穗在地里
拒绝独自吃饭
朋友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们为什么爱看琼瑶剧
找准你的“强关系”
在衡量“代价”中学会选择
文化杂食者有创意
从好莱坞看“近墨者被黑”
是招聘,还是找玩伴?
车夫的故事
可爱的瑞典老头儿
数据·历史·文化
第二辑 教育即影响
教育即影响——2016年归国札记
成长的乐趣——2017年归国札记
家长若无为,孩子才有为
没有文化,何来创新
美国精英教育批量生产“优秀的绵羊”
细节里藏卓见:序《教育的细节》
快速变迁时代的社会教育力
在阅读中成长
带本书在田野游学
共尊同一王道
陶行知的“关系型”教育与管理思想
阅读有时:我的读书杂忆
第三辑 兰德群星闪耀时
兰德群星闪耀时
美国社会学会会长是如何选出来的?
此花不在你心外
学者创新要有点赌博精神
花期雪期会有期
语言,日用而不知的背后
历史是朵风中的花
人才也是“副产品”
记日记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四辑 孤独的孔子
孤独的孔子
孔子是转型期的枢纽
致乡土:深情的致敬与珍惜的告别
瓜甜火热——致我渐行渐远的乡村童年和童年的伙伴!
第五辑 寻找文明的逻辑
寻找文明的逻辑
政治秩序的“古今之变”与不变
公众、专家和舆论
市场、福利与资本主义
“大数据”的意味
资本、权力与自由
城市活力来自“五方杂处”
个人奖牌与团体功劳
在日常中体悟社会学(代序)
2018年12月初,心想来电话,希望我能为他的新著写序。按照我的理解,序不是一般人可以写的;为人作序,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年高、德劭、学养深厚。尽管论资历我算是心想的学兄,但到底是同一辈人。总之,论辈分,论学养,都轮不到我来作序,比我有资格的学界前辈太多了。但心想十分谦虚和诚恳,既然如此,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算是代序吧。
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只比心想高三个年级,而且住在同一栋楼里,所以来往比较多。后来他去美国留学,相互接触就少了,但毕竟都在社会学界,所以仍能不时从各种渠道听到他的好消息。在我的印象中,心想是一个非常朴实的农村孩子,性格有些腼腆,但博闻多识、好学深思,尤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体悟学理。他在研究生期间就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以老家的一桩调田风波为案例,剖析社会规则的破坏与重建。从心想后来陆续出版的《明尼苏达札记》《第三只眼睛看教育》《让教育多一点理想》,加上目前让我作序的《重逢社会》来看,他始终保持这样一种风格。
我十分欣赏这种风格,近年来也在努力提倡这种风格。我之所以欣赏和提倡这种风格,是因为从学理上说,任何关于社会的理论都是从观察和理解日常生活开始的。尽管资料的剔抉爬梳,以及理论的提炼和概括都离不开书斋功夫,但从根本上说,理论来源于日常生活。离开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和体悟,理论就缺乏洞察力,从而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似乎是很显明的道理,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科学界兴起“研究规范化”思潮。规范化的内容之一,便是强调科学知识的累进性。根据这一要求,任何研究都不能脱离以往的研究脉络自说自话,而必须以对话和辩论的方式进行。为此,每个研究必须系统地、深入地梳理以往研究的得失,然后在反思和吸纳既有知识的基础上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