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108063
联句
别诸弟庚子二月
莲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祭书神文
和仲弟送别元韵并跋辛丑二月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
自题小像
宝塔诗
斯巴达军歌
嘲蒋观云
哀范君三章
梦
爱之神
桃花
他们的花园
人与时
他
我的失恋
替豆萁伸冤
《而已集》题辞
哈哈爱兮歌三首
题赠冯薰熹
赠邬其山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无题(大野多钩棘)
赠日本歌人
湘灵歌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雨花台边)
送增田涉君归国
答客诮
好东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谣
“言词争执”歌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自嘲
所闻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皓齿吴娃)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教授杂咏
二十二年元旦
学生和玉佛
吊大学生
题《呐喊》
悼杨铨
题三义塔并序
无题(禹域多飞将)
悼丁君
赠人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闻谣戏作
戌年初夏偶作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
亥年残秋偶作
散文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范爱农
杂文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随感录六十一不满
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娜拉走后怎样
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夏三虫
忽然想到(五、六)
导师
忽然想到(七)
补白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那个
学界的三魂
谈皇帝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
小杂感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流氓的变迁
新的“女将”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谈金圣叹
经验
谚语
沙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小品文的危机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火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观斗
电的利弊
从幽默到正经
推背图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文章与题目
新药
夜颂
推
二丑艺术
“抄靶子”
查旧帐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豪语的折扣
踢
“揩油”
爬和撞
帮闲法发隐
由聋而哑
男人的进化
电影的教训
礼
打听印象
吃教
未来的光荣
女人未必多说谎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朋友
清明时节
偶感
论秦理斋夫人事
算账
中秋二愿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骂杀与捧杀
隔膜
买《小学大全》记
说“面子”
运命
病后杂谈
隐士
“寻开心”
论讽刺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逃名
“题未定”草(六~九)
登错的文章
半夏小集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老调子已经唱完
今春的两种感想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上海所感
关于知识阶级
我是上星期到北平的,论理应当带点礼物送给青年诸位,不过因为奔忙匆匆未顾得及,同时也没有什么可带的。
我近来是在上海,上海与北平不同,在上海所感到的,在北平未必感到。今天又没豫备什么,就随便谈谈吧。
昨年东北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想来上海事变诸位一定也不甚了然。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这里死命的逃死,那里则打牌的仍旧打牌,跳舞的仍旧跳舞。
打起来的时候,我是正在所谓火线里面,亲遇见捉去许多中国青年。捉去了就不见回来,是生是死也没人知道,也没人打听,这种情形是由来已久了,在中国被捉去的青年素来是不知下落的。东北事起,上海有许多抗日团体,有一种团体就有一种徽章。这种徽章,如被日军发现死是很难免的。然而中国青年的记性确是不好,如抗日十人团,一团十人,每人有一个徽章,可是并不一定抗日,不过把它放在袋里。但被捉去后这就是死的证据。还有学生军们,以前是天天练操,不久就无形中不练了,只有军装的照片存在,并且把操衣放在家中,自己也忘却了。然而一被日军查出时是又必定要送命的。像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日本则不然。他们不像中国这样只是作戏似的。日本人一看见有徽章,有操衣的,便以为他们一定是真在抗日的人,当然要认为是劲敌。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
中国实在是太不认真,什么全是一样。文学上所见的常有新主义,以前有所谓民族主义的文学也者,闹得很热闹,可是自从日本兵一来,马上就不见了。我想大概是变成为艺术而艺术了吧。中国的政客,也是今天谈财政,明日谈照像,后天又谈交通,后又忽然念起佛来了。外国不然。以前欧洲有所谓未来派艺术。未来派的艺术是看不懂的东西。但看不懂也并非一定是看者知识太浅,实在是它根本上就看不懂。文章本来有两种:一种是看得懂的,一种是看不懂的。假若你看不懂就自恨浅薄,那就是上当了。不过人家是不管看懂与不懂的——看不懂如未来派的文学,虽然看不懂,作者却是拚命的,很认真的在那里讲。但是中国就找不出这样例子。
还有感到的一点是我们的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
我那时看见日本兵不打了,就搬了回去,但忽然又紧张起来了。后来打听才知道是因为中国放鞭炮引起的。那天因为是月蚀,故大家放鞭炮来救她。在日本人意中以为在这样的时光,中国人一定全忙于救中国抑救上海,万想不到中国人却救的那样远,去救月亮去了。
我们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极远,到北极,或到天外,而这两者之间的一圈可是绝不注意的,譬如食物吧,近来馆子里是比较干净了,这是受了外国影响之故,以前不是这样。例如某家烧卖好,包子好,好的确是好,非常好吃,但盘子是极污秽的,去吃的人看不得盘子,只要专注在吃的包子烧卖就是,倘使你要注意到食物之外的一圈,那就非常为难了。
在中国做人,真非这样不成,不然就活不下去。例如倘使你讲个人主义,或者远而至于宇宙哲学,灵魂灭否,那是不要紧的。但一讲社会问题,可就要出毛病了。北平或者还好,如在上海则一讲社会问题,那就非出毛病不可,这是有验的灵药,常常有无数青年被捉去而无下落了。
在文学上也是如此。倘写所谓身边小说,说苦痛呵,穷呵,我爱女人而女人不爱我呵,那是很妥当的,不会出什么乱子。如要一谈及中国社会,谈及压迫与被压迫,那就不成。不过你如果再远一点,说什么巴黎伦敦,再远些,月界,天边,可又没有危险了。但有一层要注意,俄国谈不得。
上海的事又要一年了,大家好似早已忘掉了,打牌的仍旧打牌,跳舞的仍旧跳舞。不过忘只好忘,全记起来恐怕脑中也放不下。倘使只记着这些,其他事也没工夫记起了。不过也可以记一个总纲。如“认真点”“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就是。这本是两句平常话,但我的确知道了这两句话,是在死了许多性命之后。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感谢的。
我希望一般人不要只注意在近身的问题,或地球以外的问题,社会上实际问题是也要注意些才好。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