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21624
内容简介
《屐痕处处郁达夫》为作者20年来郁达夫研究部分成果之结集。作者采取区域文化批评、比较文学批评、文本细读、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或角度,结合郁氏文本和相关考证,对诗人郁达夫的行旅生涯、社会交往、自叙传写作等专题开展了饶有个人兴味的探究。其尤让人瞩目者,是作者在北京、上海、杭州、安庆等地探寻郁达夫“屐痕”的一组演讲。这些与不同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形成了“一幅别具生面的‘郁达夫学术地图’”。全书文字简朴,叙事详实,思维细密,评议亦别具风格并偶富创见。
目 录
章 “屐痕处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郁达夫
一 郁达夫与北京
二 郁达夫与安庆
三 郁达夫与上海
四 郁达夫与杭州
五郁达夫与国立浙江大学
一 郁达夫与北京
二 郁达夫与安庆
三 郁达夫与上海
四 郁达夫与杭州
五郁达夫与国立浙江大学
第二章 “二诗人”:比较文学视野中的郁达夫
一 郁达夫与鲁迅
二 徐志摩与郁达夫
——以《爱眉小札》与《日记九种》为中心
三 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
四 海外郁达夫研究漫评
五 20世纪中国文学视域中的郁达夫
第三章 “艺文私见”:郁达夫“自叙传”写作管窥
一 郁达夫:私小说和“他一叙事
二 郁达夫:相对于”自传“的”自叙传
三 郁达夫与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
第四章 “炉边独语”:文本细读与全集校订
一 “圆明园情结”与郁达夫创作
——读郁达夫遗文《圆明园的一夜》
二 从《雁荡山的秋月》看郁达夫游记散文
三 关于一则郁氏佚文的疑问
四 从《郁达夫全集》的文字审校看新文学典籍的校勘和考辨
五《郁达夫全集》校订札记
附录
一 郁达夫可作当代人镜子
——苏州晚报访谈》
二 从作家郁达夫到战士郁达夫
——阳晚报》访谈
后记
在线试读
《屐痕处处郁达夫》:
郁达夫与北京的三次交会,正是出生地文化与寓居地文化的三场对话,每一场,都能在郁达夫笔下留下碰撞和触发的痕迹。
典型的例子就是郁达夫式的自叙传写作。20世纪20年代初郁达夫有关“性的苦闷”的自叙传写作,自与诗人“为做小说强说愁”的少年情怀、江南情怀紧密相关;但如果一味如此,郁达夫便不过是张资平式的恋爱专家,或鸳鸯蝴蝶式的才子文人。所幸郁达夫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此。在他的故事里,一个小我、弱我的生命体验总是能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关联在一起,使郁氏小说脱离低俗趣味,而成为周作人所说的“艺术的作品”。这或与郁达夫的北京之行,与寓居地文化或圆明园情结不无关联。寓居地文化的介入,既强化了江南文化带给诗人的敏感多情的一面,更让他在字里行间写满了义愤和反抗。而《薄奠》时期的创作,则是两者第二次交互的结果:诗人开始直面“生的苦闷”,承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希望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院落。在写作上,他开始回归生命,回归写实,变把生活虚拟化的“自叙传”写作,为把对象生活化的纪实体写作,体现出郁氏创作在大气包容的京城文化的触发下,从青春冲动向沉稳内敛的一种蜕变;第三个阶段,当然是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怀旧与抒情.这座承载着泱泱大国的历史记忆和现实苦难的皇城旧都的雍容华贵、典丽堂皇,对郁达夫文字的滋养有目共睹,诗人开始全身心回归自然,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思想都显得简劲而大气。
以郁达夫的敏锐和敏感,则每一处异质的寓居地文化,或许都能调制出与出生地文化或相呼应,或相碰撞的和声。
2.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的遇合
20世纪初的一代新文学作家,大都有从原乡去异乡的经历。正如鲁迅所谓“走异乡,逃异地”,这是那一代人的共同经历。而他们中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在异乡回望他的故乡,书写他的乡愁的,用鲁迅的话讲,大抵都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侨寓”这个词,拆解一下,大致可以理解为“侨居在都市的公寓里”,这群知识分子,都有从穷乡僻壤走进现代城市的经历,或者从原乡走进异乡的经历,与生俱来的原乡意识受到侨寓写作的触动,或者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发生遇合,这样的现象就出现在这些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上。而这样的遇合,不外乎妥协、信从,坚执、固守和化合、融合这样几种模式。郁达夫像是后者的代表。
在郁达夫的写作中,温婉细腻、浪漫飘逸的原乡意识受到异乡体验的影响,他的文字便带有了两者融合之后产生的独特效果。在东京,郁达夫的文字颇受日本“私小说”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叙传”这一纯粹郁达夫式的自我抒情文字,这一小说形式正是郁达夫自卑敏感的原乡性格与自我抒情的日式写作的一种有生命力的融合;在北京也是同样,我们看到了京城文化对郁达夫写作形成的修正和带来的波动。
可见,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在郁达夫的文字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这两者中间,首先,原乡意识是本,是根;侨寓写作是表,是末。这种骨子里的秩序毋庸置疑。原乡意识会让侨寓写作打上深刻的个人烙印,呈现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包括语言的、性情的、思维方式的。纵观郁氏创作,再多异质的寓居地文化,也不能改变我们从文字中获得的对这位江南才子与生俱来的阴郁自怜、敏感多情的认知。
同时,反过来,在“融合”的写作中,侨寓写作亦能凸显甚至强化作家的原乡意识。作为一种异质文化,相对于出生地文化而言,寓居地文化或可被视为“镜像文化”,作家在那样一种文化镜像面前,更容易折射和透视原乡文化的长和短、优与劣,从而在侨寓写作时更好地展示其优长,端正其短劣,正如《故都的秋》对江南原乡的反思一样;另一方面,寓居地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他者文化”,人在那样一种文化环境中穿越和行走,无疑可以让他对孕育自身成长的原生文化环境有一个更理性、更包容的自省和审视,从而重构自我形象,促进彼此融合。所以,在写作中,作家故土本位的原乡意识会得到更清晰的确认,更丰富的补益,和更多元的展示和交融。
……
郁达夫与北京的三次交会,正是出生地文化与寓居地文化的三场对话,每一场,都能在郁达夫笔下留下碰撞和触发的痕迹。
典型的例子就是郁达夫式的自叙传写作。20世纪20年代初郁达夫有关“性的苦闷”的自叙传写作,自与诗人“为做小说强说愁”的少年情怀、江南情怀紧密相关;但如果一味如此,郁达夫便不过是张资平式的恋爱专家,或鸳鸯蝴蝶式的才子文人。所幸郁达夫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此。在他的故事里,一个小我、弱我的生命体验总是能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关联在一起,使郁氏小说脱离低俗趣味,而成为周作人所说的“艺术的作品”。这或与郁达夫的北京之行,与寓居地文化或圆明园情结不无关联。寓居地文化的介入,既强化了江南文化带给诗人的敏感多情的一面,更让他在字里行间写满了义愤和反抗。而《薄奠》时期的创作,则是两者第二次交互的结果:诗人开始直面“生的苦闷”,承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希望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院落。在写作上,他开始回归生命,回归写实,变把生活虚拟化的“自叙传”写作,为把对象生活化的纪实体写作,体现出郁氏创作在大气包容的京城文化的触发下,从青春冲动向沉稳内敛的一种蜕变;第三个阶段,当然是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怀旧与抒情.这座承载着泱泱大国的历史记忆和现实苦难的皇城旧都的雍容华贵、典丽堂皇,对郁达夫文字的滋养有目共睹,诗人开始全身心回归自然,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思想都显得简劲而大气。
以郁达夫的敏锐和敏感,则每一处异质的寓居地文化,或许都能调制出与出生地文化或相呼应,或相碰撞的和声。
2.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的遇合
20世纪初的一代新文学作家,大都有从原乡去异乡的经历。正如鲁迅所谓“走异乡,逃异地”,这是那一代人的共同经历。而他们中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在异乡回望他的故乡,书写他的乡愁的,用鲁迅的话讲,大抵都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侨寓”这个词,拆解一下,大致可以理解为“侨居在都市的公寓里”,这群知识分子,都有从穷乡僻壤走进现代城市的经历,或者从原乡走进异乡的经历,与生俱来的原乡意识受到侨寓写作的触动,或者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发生遇合,这样的现象就出现在这些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上。而这样的遇合,不外乎妥协、信从,坚执、固守和化合、融合这样几种模式。郁达夫像是后者的代表。
在郁达夫的写作中,温婉细腻、浪漫飘逸的原乡意识受到异乡体验的影响,他的文字便带有了两者融合之后产生的独特效果。在东京,郁达夫的文字颇受日本“私小说”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叙传”这一纯粹郁达夫式的自我抒情文字,这一小说形式正是郁达夫自卑敏感的原乡性格与自我抒情的日式写作的一种有生命力的融合;在北京也是同样,我们看到了京城文化对郁达夫写作形成的修正和带来的波动。
可见,原乡意识与侨寓写作在郁达夫的文字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这两者中间,首先,原乡意识是本,是根;侨寓写作是表,是末。这种骨子里的秩序毋庸置疑。原乡意识会让侨寓写作打上深刻的个人烙印,呈现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包括语言的、性情的、思维方式的。纵观郁氏创作,再多异质的寓居地文化,也不能改变我们从文字中获得的对这位江南才子与生俱来的阴郁自怜、敏感多情的认知。
同时,反过来,在“融合”的写作中,侨寓写作亦能凸显甚至强化作家的原乡意识。作为一种异质文化,相对于出生地文化而言,寓居地文化或可被视为“镜像文化”,作家在那样一种文化镜像面前,更容易折射和透视原乡文化的长和短、优与劣,从而在侨寓写作时更好地展示其优长,端正其短劣,正如《故都的秋》对江南原乡的反思一样;另一方面,寓居地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他者文化”,人在那样一种文化环境中穿越和行走,无疑可以让他对孕育自身成长的原生文化环境有一个更理性、更包容的自省和审视,从而重构自我形象,促进彼此融合。所以,在写作中,作家故土本位的原乡意识会得到更清晰的确认,更丰富的补益,和更多元的展示和交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