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27660
绪 论/1
章 川端康成在中国的译介/16
节 原典的中文译本整理/16
第二节 中文译本的出版分析/19
第三节 中文译本的评介研究/25
第二章 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研究/29
节 学术研究成果综述/29
第二节 中国研究的传统特点/34
第三节 中国研究的新特点/37
第三章 中国“大众媒体”的传播/51
节 传播方式与途径/51
第二节 传播轨迹及规律/63
第三节 契合中的选择与接受/68
第四章 中国文学流派对川端康成的接受和借鉴/72
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新感觉派”/72
第二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寻根文学/80
第三节 川端康成与中国先锋文学/98
第五章 中国作家对川端康成的接受/111
节 中国作家的接受事实考证/111
第二节 中国作家的接受轨迹/120
第三节 接受与屏蔽的元素分析/125
第六章 个案比较研究/153
节 川端康成与曹文轩/153
第二节 川端康成与苏童/182
结 语/212
参考文献/215
附录一 川端康成作品汉译版本/234
附录二 中国川端康成研究的学术论著/241
后 记/243
中国的“川端康成”
——丁晓敏的《川端康成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序
川端康成是日本20世纪的著名作家,这是没有疑义的常识,是基于客观的物理时空维度的判断,但若从主观精神世界看,川端康成不仅是日本的,也是全世界的,当然也是中国的。随着川端康成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中国以自己的期待视野理解川端康成,阐释川端康成,带上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自然就有了一个中国的“川端康成”。丁晓敏的这部著作,就是梳理、建构中国的“川端康成”的一次努力。
围绕“中国的川端康成”这个课题,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域,比如中国的川端康成是什么样的川端康成,其本质性的内涵是什么;中国的川端康成是怎样形成的,中国本土文化的什么东西成为关键性要素;川端康成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过程中,传播、接受主体的个体性(个人的生命体验、个性化的审美倾向)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中国的“川端康成”对中国自身的文学和文化发展有何影响;等等。
其实,把时间因素和接受主体的个性纳入视野,很难对中国的“川端康成”做一个本质化的界定。将问题摆在具体的场域中做出具体的考察,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考虑不同时期、不同的接受群体,中国的“川端康成”是多面的。
我们以翻译场域中的“川端康成”为例作一番考察,主要探讨这一问题研究的视角。
中国翻译川端康成的作品,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成规模的翻译是8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册左右规模的丛书就有6套:(1)叶渭渠主编的《川端康成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叶渭渠主编的《川端康作品》(漓江出版社,1997);(3)高慧勤主编的《世界文豪书系:川端康成十卷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叶渭渠主编的《川端康成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叶渭渠主译的《新经典:川端康成作品》(南海出版公司,2014);(6)叶渭渠主译的《川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