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4584
一、
科学研究工作
(一)
科研工作综合情况
清华大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及一九五四
—一九五五年度工作计划(草案)(节选)
(1954年)科学研究科()
各教研组订出科学研究工作计划
(1954年12月17日)()
本校科学研究工作按计划进行
(1955年4月23日)()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教学为生产服务各教研组定出科学
研究题目184人参加工作(1955年11月29日)()
清华大学1955年度科学研究工作初步总结
(1956年)科学研究科()
对本校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几点意见
(1956年8月)科学研究处()
各系订出1957年度科学研究计划研究题目147项,
参加人数311人(1957年1月17日)()
1956年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节选)
——2月15日1956—1957年度校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
会议通过(1957年2月15日)科学研究处()
把清华大学建成为先进的教学、生产、科学研究的联合基地
——蒋校长、高沂同志在全校扩大干部会上作报告(节选)
(1958年7月13日)()
清华大学党委关于反应堆厂址问题给北京市委刘仁、郑天翔的
报告※(1959年3月25日)()
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反应堆厂址问题向北京市委书记处的
报告※(1959年7月11日)()
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关于继续建造反应堆向*党组、二机
部党组、北京市委的报告※(1959年8月25日)()
高等*党组关于1960年筹建的实验反应堆期工程计划
给清华大学党委会文※(1960年1月)()
关于清华大学建成原子反应堆及附设的零功率实验反应堆的报告
(1964年11月20日)()
清华大学1963年科学研究、生产及研究生培养工作要点
——1962—1963年度第七次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
(1963年2月27日)()
清华大学1963年科学研究工作情况汇报
(1964年)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1963、1964年科学研究工作情况汇报(节选)
(1965年)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1965年科学研究工作情况报告(初稿)※(节选)
(1965年6月)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1965年科学研究工作简要情况
※(节选)
(1966年2月)科学生产处()
(二)
科研管理
清华大学关于增设科学研究科的布告※
(1954年7月6日)()
清华大学校务行政会议议决成立科学工作委员会※
(1954年8月12日)()
清华大学关于科学研究处与生产办公室合并为科学生产处的
布告※(节选)(1959年3月14日)()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本校成立科学研究处下设四个
科室正积极开展工作(1956年9月18日)()
科学生产处的分工※(节选)
(1959年3月16日)科学生产处()
科学研究经费使用办法
——三月十六日1956—1957年度校务委员会第四次(扩大)
会议通过(1957年3月16日)()
关于对我校建立研究机构的一些意见※
(1962年7月23日)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设置科学研究机构初步情况汇总表
(1962年8月)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为老教师配备科学助手情况致*函及报表※
(1962年12月28日)()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为老教师配备科学助手的
意见(1962年9月28日)()
清华大学参加1963—1972年规划的人员名单
(1963年2月)清华大学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1962—1963年度第九次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三个
研究室干部名单※(节选)(1963年4月12日)()
清华大学科学论文、研究报告及生产技术总结审查出版办法
——1962—1963年度第11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6月14日)()
关于科学研究编制的分配及落实情况汇报
(1963年6月17日)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科学编制按人员类别及年限统计表
※
(1964年1月15日)科学生产处()
清华大学科学研究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草案)(讨论稿)
(1964年3月)()
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原则规定(讨论用草案)
(1964年3月)()
清华大学1965年参加科研人员统计表
(1965年)科学生产处()
(三)
科研项目及成果
刘副校长又完成新著《中国在传动机件方面的发明》
(1954年9月15日)()
水利系完成两个工程模型试验(1956年1月7日)()
焊接教研组研究自动焊药和杜拉铝焊
(1956年1月7日)()
土木系竹材利用科学研究报告会决议(节录)
(1956年1月7日)()
中国科学院颁发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
通告(节选)(1957年1月24日)()
水利系结合生产试验开展科学研究成绩显著
(1957年11月23日)()
水轮机试验台试制成功自制水轮机节省6万余元
(1957年12月4日)()
永定河河水处理已获初步成果(1957年12月4日)()
庄前鼎教授揭开了煤的秘密(1957年12月16日)()
土木系主任陶葆楷教授结合城市降雨情况进行研究
(1957年12月16日)()
铁道科学研究院在王遵明教授帮助下试制球墨铸铁车轮
成功(节选)(1957年12月21日)()
“电厂机组蒸汽初参数研究”为生产服务,受到产业部门
重视(节选)(1957年12月21日)()
土木系竹材研究有进展(1958年1月7日)()
国产高温导热仪即将问世(1958年3月15日)()
无线电系青年教师和职工制成一套电视系统设备(节选)
(1958年5月24日)()
试制仿OK焊条达国际水平(1958年6月27日)()
非线性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1958年7月1日)()
球墨铸铁铁轨代替轻型钢轨(1958年7月1日)()
自制电子加速器成功(节选)(1958年8月28日)()
电机系制成我国台二百周波交流计算台(节选)
(1958年9月24日)()
程序控制机床试制成功(1958年9月29日)()
机械系总结出土法制造含油轴承的完整经验(节选)
(1958年9月30日)()
炼硅晶体纯度达到八个九年青的半导体教研组制成新产品
二十项(节选)(1958年10月12日)()
生产大发展促进科学大跃进(节选)
(1958年10月22日)()
汽车拖拉机专业师生工人制成我国台无人驾驶拖拉机
(节选)(1958年11月20日)()
焊接教研组与石景山钢铁厂合作焊成重型轧钢机机架
(节选)(1958年11月22日)()
国家技委、一机部召开微型汽车现场会议进行定型工作我校
与首都汽车公司新制两种微型汽车在会上受到鉴定
(节选)(1958年11月25、26日)()
建工部在我校召开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技术鉴定会议
(1959年12月15、16日)()
1963年校系重点项目确定情况汇报
(1963年4月)科学生产处()
无线电电子学系沈阳教学仪器厂合作制成质谱探漏仪
经过部级鉴定灵敏度达到同类型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节选)(1964年4月26日)()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授奖一批新产品我校五项
新产品获奖
(节选)(1964年7月6日)()
科研成果展览会情况汇报(节选)
(1965年3月)科学生产处()
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投入运行性能良好※(节选)
(1965年4月14日)()
从五五一型到五五六型电子模拟计算机质量步步提高
新制自动搜索式模拟机投入运行
(1965年4月14日)()
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开始进入生产阶段(节选)
(1965年8月2日)()
一批重大化工科技成果(节选)
(1966年1月14日)国家科委研究室()
清华大学1965年主要(较重大)研究项目情况简述※(节选)
(1966年2月)科学生产处()
(四)
与外单位协作
清华大学与电业管理总局设计局技术合作协议书
(1954年)()
清华大学与中央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联系合同
(1954年1月)()
清华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互助合作的协议书
(1954年9月)()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函复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互助合作协议书的公文※()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部科学技术合作联系合同
(1954年11月)()
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研究工作合同
(1954年12月)()
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联合建立固体力学试验室
合同(1954年12月)()
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
(1955年9月)()
电力工业部与清华大学互助联系合同
(1956年3月16日)()
附:重点联系单位名单()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关于筹建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的
协议(草稿)(1956年3月)()
与产业部门、科学机构及兄弟学校签订合同和检查合同执行
情况办法
——一九五六年五月廿日经校长批准,即日起施行
(1956年5月20日)()
本校对外合作事业正蓬勃发展(1956年10月27日)()
热烈欢迎全国53个兄弟院校负责同志到校参观并参加三联
会议第六次大会(1960年1月9日)()
(五)
科学讨论会
清华大学次科学讨论会总结(1956年)刘仙洲()
清华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开幕词
——树立清华大学科学研究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
(节选)
(1957年11月23日)蒋南翔()
坚决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积极开展我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节选)
(1957年11月23日)刘仙洲()
清华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科学报告部分情况(初稿)(节选)
(1957年12月18日)科学研究处()
清华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闭幕词
(节选)
(1957年12月21日)蒋南翔()
清华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发言汇编目录※
(1957年11—12月)()
*杨秀峰部长在清华大学第三次科学工作讨论会上的
讲话(摘要)(1958年12月)()
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大学第三次科学工作讨论会上的讲话
(摘要)(1958年12月)()
清华大学1958年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
——在第三次科学工作讨论会上的报告
(1958年12月29日)刘仙洲()
清华大学第三次科学讨论会发言汇编目录※
(1958年12月—1959年1月)()
反右倾,鼓干劲,为继续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而斗争
——清华大学1959年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总结
报告(节选)(1959年12月10日)刘仙洲()
清华大学1959年科学研究及生产工作的总结报告
——在第四次科学讨论会上的报告
(1959年12月11日)高景德()
第十三次教学研究会、第四次科学报告会联合大会文件目录※
(1959年12月—1960年1月)()
在清华大学第五次科学讨论会上的报告
(1962年7月4日)刘仙洲()
高举思想的红旗树立雄心壮志攀登科学高峰
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高景德同志在清华大学第六次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
(1965年2月28日)()
在思想的指导下夺取科学研究和毕业设计的更大丰收
——蒋南翔校长在第七次科学讨论会、1966年毕业设计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摘要草稿)(1966年2月28日)()
第七次科学讨论会、1966年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文件目录※
(1966年2—3月)()
二、
研究生教育
(一)
研究生工作综合情况
清华大学一九五一年暑假拟招收研究生名额分配研究范围及
指导教授一览表(1951年5月)()
一年来研究生基本上按计划学习
(1954年11月12日)()
关于研究生的工作
——本校苏联专家萨多维奇一九五五年三月十六日在全校
研究生会议上的发言记录
(1955年3月16日)()
培养研究生的工作(1956年2月)科学研究科()
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完毕不脱产研究生批准35人脱产研究生
录取12人(1957年1月29日)研究生科()
清华大学1951—1960年研究生人数统计※
(1961年1月)科学生产处()
指导研究生的教师举行经验交流会
(1961年6月24日)()
关于1961年抽调本校教师为脱产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培养情况※(1963年8月)科学生产处()
我校研究生工作情况汇报(节选)
(1963年8月)科学生产处()
做攀登科学高峰的登山队
——蒋南翔校长和研究生谈又红又专问题
(1963年9月21日)()
认真贯彻高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学习指导和思想
工作首批研究生已完成毕业论文开始答辩
(1963年11月2日)()
清华大学关于1964年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向*的汇报※
(1964年4月30日)()
清华大学关于设置研究院向高等*的报告※
(1964年7月24日)()
清华大学向高等*呈报1965年招收研究生的教研组名称表
(1964年9月15日)()
清华大学报高等*1966年招收研究生计划中导师名单※
(1965年7月)()
在职研究生情况(1965年10月7日)科学生产处()
(二)
研究生教育管理
清华大学研究所章程
——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十六次校务委员会修正通过
(1950年12月4日)()
附:硕士学位考试细则()
清华大学研究生(师资进修生)培养计划草案
(1953年9月18日)教学研究科()
清华大学讲师、助教进行副博士学位论文的几点规定(草案)※
(1956年1月24日)()
清华大学关于培养不脱产副博士研究生的暂行办法
——一九五六—五七年度校务行政会次会议通过
(1956年9月17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通知关于研究生的名称问题
(1957年3月25日)()
清华大学关于不脱产研究生预试暂行办法
——1956年12月28日校务行政会第五次(扩大)
会议修正通过
()
附件:清华大学培养不脱产研究生聘请导师暂行工作条例()
清华大学培养研究生工作试行办法
——1959年12月23日校务委员会1959年第8次
会议通过()
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办法(试行草案)※
(1962年7月7日)()
清华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
——1962—1963年度第10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5月10日)()
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暂行细则(1963年11月
)()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贯彻“少而精”减轻研究生学*担
提高学习质量的几项补充措施
——1963—1964学年度第10次校务会议通过
(1964年7月18日)()
关于讨论《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原则规定
(讨论稿)》的通知
(1965年1月3日)科学生产处()
附: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原则规定
(讨论稿)()
关于安排研究生工作中一些问题的通知
——校务委员会1965—1966学年度第七次会议通过
(1966年4月28日)科学生产处()
(三)
研究生名单
清华大学1950届投考研究生通告及投考学生名单※
(1950年7月11日)教务处()
清华大学呈中央*文:保送我校研究生及研究实习员批计许孔时等37人※(1952年6月25日)()
清华大学一九五一年度暑期保送研究生名单()
1952—1953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29—19538)※()
1953—1954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39—19547)※(节选)()
1954—1955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48—19557)※(节选)()
1955—1956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58—19568)※(节选)()
1956—1957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69—19578)※()
1957—1958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579—19588)※()
1958—1959学年研究生新招生数
(19589—19598)※()
1959—1960学年研究生招生数及名单
1960年2月22日 ※(节选)()
1960年9月招收研究生名单※()
1961年2月入学研究生名单(89人)※(节选)()
清华大学1961年录取的研究生名单(187人)19622()
1961—1962学年研究生入学名单
(19619—19628)※(节选)()
1962—1963学年研究生入学名单
(19629—19638)※(节选)()
1963年9月入学研究生名单※(节选)()
1964年秋季入学研究生名单()
1965年入学研究生名单()
本校在职干部脱产研究生名单※(1965年)()
清华大学1947—1954年毕业研究生名单(1954年)()
清华大学1955年暑期准备毕业的研究生
名单※ 1955年3月7日()
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度寒假毕业研究生名单
——二月卄三日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度第五次校务
会议审查通过(1956年2月23日)()
一九五六年暑假毕业研究生及学生名单※
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度校务委员会第十一次
会议记录
(节选)(1956年10月9日)()
1956—1957年度寒假毕业生名单(节选)
(1957年9月14日)()
清华大学1958年暑期毕业研究生名单
——1958年9月12日1957—1958年度第28次校务
会议补行通过()
清华大学1964年批毕业研究生名单
——1963—1964年度第六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4年1月3日)()
1963—1964学年度(补)部分毕业研究生名单
——校务委员会1964—1965学年度第八次
会议通过(1965年4月24日)()
1963—1964学年度(补)结业研究生名单
——校务委员会1964—1965学年度第八次
会议通过(1965年4月24日)()
1964—1965学年度部分毕业研究生名单
——校务委员会1964—1965学年度第八次会议通过
(1965年4月24日)()
(四)
工程力学研究班、自动化进修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答复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班
有关问题※(1956年9月5日)()
关于开办生产过程自动化进修班和力学研究班所必需具备的
条件草案(1956年)()
清华大学附设自动化进修班、力学研究班班务会议章程(草案)
(1957年)()
本校附设自动化进修班、工程力学研究班开学
(1957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选拔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三届学员的
通知()
附件: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三届学员选拔办法
(1959年)()
工程力学研究班及自动化进修班届学员名单※
(1957年)()
一年多来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工作(节选)(1959年)()
力学研究班学员64人毕业(节选)
(1960年7月9日)()
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二届毕业学员名单
——1959—1960年度第21次校务会议补行通过
(1960年7月27日)()
工程力学研究班一○六人毕业(1962年1月)()
清华大学附设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三届毕业生名单
——1961—1962年度第7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2年1月17日)()
三、
实验室工作
(一) 实验室工作概况
水力枢纽举行开工典礼(1953年10月22日)()
水力枢纽及露天试验场介绍(1954年6月29日)()
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发展中(1954年9月28日)()
加强实验室工作
——刘仙洲副校长在第七次校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1955年5月8日)()
关于实验室工作(1956年2月29日)教学设备科()
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清华大学实验室建设
情况(节选)()
刘仙洲副校长向全体教师和实验室员工报告号召展开实验室
工作的大辩论(1957年11月13日)()
一定要管好实验室我校举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
(1961年6月7日、14日)()
在第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稿)
(1963年7月10日)何东昌()
没有实验室的水平,就没有学校科学技术的水平
——蒋南翔校长在第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63年7月12日)()
本校举行第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节选)
(1963年7月10日、12日)()
全校举行实验员代表会议※(节选)
(1963年9月9日)()
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前进
——高沂同志在实验员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63年10月14日)()
1949—1964年清华大学实验室概况※(1964年10月)()
(二)
实验室管理
清华大学仪器设备外借暂行条例
(1954年11月10日)()
实验室有毒药品管理办法
——四月十二,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年度第十八次校务行政
(扩大)会议通过(1955年4月12日)()
关于试验员、练习生培养工作上的几点决定
——一月廿四日,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度第四次校务
(扩大)会议通过(1956年1月24日)()
附:各系(教研组)教学辅助人员领导小组名单()
清华大学实验室工作试行办法
——1961—1962年度第14次校务委员会原则通过,第八次
校务行政会议修改定稿(1962年4月20日)()
清华大学实验技术人员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
(1962年4月17日)()
附件:清华大学向*人事司报送《清华大学实验技术人员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公函()
清华大学有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1962—1963年度第11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6月14日)()
附:剧毒物品名称表()
实验技术工作委员会的任务
——1963—1964年度第三次校务委员会批准
(1963年11月29日)()
清华大学《实验技术与管理》刊物编审出版办法
——1963—1964年度第三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11月29日)()
清华大学实验技术管理人员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
——1963—1964年度第8次校务会议修改通过
(1964年3月17日)()
清华大学放射性工作管理办法
——1963—1964年度第8次校务会议通过
(1964年3月17日)()
(三)
实验室有关人员名单
各系及基础课实验室正副主任名单
——1961—1962年度第18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2年6月19日)()
实验工作优良奖状获得者名单(共29人)
——1962—1963年度第12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7月5日)()
校长办公室公布组织机构变动及干部任免名单
(1964年4月1日)()
校务委员会关于表扬五好教研组和四好实验室的决定(附名单)
——1963—1964年度第九次校务会议通过
※
(1964年3月27日)()
清华大学关于试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职称制度向高等*
人事司的报告※(1964年5月27日)()
校务委员会表扬的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工作积极分子名单
——1963—1964学年度第10次校务会议通过追认
(1964年7月18日)()
校务委员会关于表扬1964年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的决议
——校务委员会1964—1965学年度第10次会议通过
(1965年5月21日)()
附:1964年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四、
生 产 工 作
学校生产办公室已成立(1958年2月14日)()
动力系发电厂已开始试运行(1958年2月23日)()
机械制造系和市第三地方工业局等订立协议承担大批产品的
设计加工制造任务(1958年2月26日)()
生产办公室召开会议讨论当前校内的生产工作
(1958年2月26日)()
无线电系将制造20余种产品,首批同学60人参加试生产
(1958年3月1日)()
建筑系,多样化,勤工俭学也不差
(1958年3月1日)()
动力机械系遍地开花,五个生产组展开五个十万元的大竞赛
(1958年3月1日)()
机制系接受国家大量生产任务制造锅驼机及蒸汽机六百余台
(1958年3月6日)()
学校负责同志和苏联专家检查各系生产情况
(1958年3月9日)()
机制系提前三天基本完成650台锅驼机
(1958年6月22日)()
全校以九十项新产品向党的生日献礼※
(1958年7月1日)()
建筑工程公司“七一”成立(1958年7月1日)()
水利设计院等三机构成立(1958年7月1日)()
科学处支部关于全校建厂的建议※
(1958年8月11日)()
综合利用电厂发电了(1958年10月10日)()
要有秩序的炼钢,党委决定成立工地指挥部
(1958年10月30日)()
生产办公室关于重点扩建或新建四个工厂规划草案呈党委的
报告※(1958年11月22日)()
清华大学1958年生产工作的总结
——在第十二次教学研究会上的报告
(1959年1月8日)高沂()
试验电厂数据统计※(1959年12月16日)()
1960年1—7月各工厂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公报
(1960年9月2日)科学生产处办公室()
1961年的科学生产工作(1961年)()
生产和后勤工作优良奖状获得者名单(共41人)
——1962—1963年度第13次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7月24日)()
校长办公室关于综合机械厂改归科学生产处领导的通知
(1964年3月6日)校长办公室()
校务委员会表扬的五好单位和五好工人名单
——1963—1964学年度第10次校务会议通过追认
(1964年7月18日)()
五、进修人员培养
清华大学外校师资进修办法(草案)
(1953年10月)教务处()
校长与外校进修教师举行茶会
说明进修的性质并在会上交流进修经验
(1954年2月16日)()
清华大学关于外校进修教师参加生产实习暂行办法
——一九五五年三月十日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55)
工苏474号函批准施行()
清华大学1955—1956年度接受外校进修教师办法
(1955年5月20日)()
培养进修教师的工作(1956年2月)科学研究科()
清华大学关于接收校外人员旁听专业课程办法
——八月十五日1956—1957年度第十九次校务行政会议通过
(1957年8月15日)()
清华大学接受校外进修教师暂行办法(1959年)()
清华大学校外进修人员管理办法(195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选派教师参加清华大学200号
工程实习进修的通知
(1960年11月11日)()
进修教师情况(节选)(1961年1月5日)()
清华大学接受进修教师规定
——1963—1964年度第五次(扩大)校务委员会通过
(1963年12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关于今年安排进修教师的意见
(1965年5月18日)()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
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
学校决定成立留学生工作组※(1957年3月27日)()
清华大学留学生工作报告(节选)(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外国来华留学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
(1958年9月20日)()
关于留学生工作情况及改善该工作的意见(节选)
(1958年12月10日)()
留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节选)
(1959年12月22日)教务处()
清华大学《关于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几项补充规定》(草稿)
(1963年4月)()
附1:教务处给蒋南翔校长的报告※()
附2:清华大学给*、高教局留学生司转党组的报告※
(草稿)(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机械工业部安排清华留学生
实习的公函※(1964年2月22日)()
清华大学关于外国留学生、进修教师赴工厂实习呈*的
报告※(1964年3月13日)()
留学生工作组关于请求成立留学生办公室的请示报告※
(1965年3月6日)()
校长办公室关于增设组织机构及干部任免事项的布告(节选)
(1965年5月26日)()
清华大学关于留学生发展规模及基建问题向高教部党组的报告※
(1965年6月7日)()
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关于1966年接收留学生问题给党委的请示
报告※(1966年1月7日)()
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关于争取减少留学生分配任务给党委及有关
负责同志的报告※(1966年1月17日)()
越南留学生阮致涉回国后给中国同学来信的摘录
(1966年3月28日)清华大学留学生工作办公室()
1953—1966年留学生名单(节选)()
清华大学1966年9月外国留学生名单(节选)()
(二)
出国留学人员
*函我校凃光炽等赴苏留学的公文※
(1951年10月8日)()
*通知我校关于选拔1952年度赴苏留学生的指示※
(1952年2月21日)()
中央人事部通知我校保送留学生合格者公文及名单※
(1952年3月9日)()
附:中央*对报考学生膳宿规定()
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通知我校1952年
第二批留苏预备生考试结果※
(1952年9月22日)()
一九五四年我校选派留学生工作情况报告
(1954年8月4日)()
六位教师留苏(1955年9月18日)()
1951—1955年我校赴苏联进修生、研究生名单※
(1955年12月)()
解放后由英美回国留学生情况汇报(节选)
(1955年)人事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索我校派赴民主德国留学生毕业
证件及论文函※(1956年5月21日)()
(三)
友好往来
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等来校参观
(1952年10月14日)()
金日成元帅来本校参观(1953年11月17日)()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参观民族学院清华大学(节选)
(1955年5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同意以《清华大学学报》进行国际
交流事致清华大学函※(1956年)()
钟士模参加国际自动化科学讨论会(1956年)()
钱伟长被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1956年6月12日)()
张维参加国际桥梁会(1956年6月16日)()
梁思成、程应铨赴波(1956年6月20日)()
意大利归来(1956年8月)本刊记者林学熹()
全校热情欢迎苏加诺总统来访(节选)
(1956年10月4日)()
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来访(1956年10月22日)()
储钟瑞教授出席国际测量会议并提出论文
(1956年10月)()
清华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及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12院校建立
文化联系※(1956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关于参加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校庆事
的函※(1957年1月5日)()
清华大学对外文化联络工作情况汇报※
(1957年5月10日)()
校长办公室关于与外国有关大学建立联系的通知
(1957年9月14日)()
卡达尔总理对清华大学万余师生讲话(节选)
(1957年9月28日)()
金日成首相来校参观(节选)(1958年11月23日)()
本校成立中苏友好工作委员会(1958年12月20日)()
清华大学中苏友好工作委员会1959年季度工作计划
——1958年12月23日中苏友好工作委员会次会议通过
(1958年12月23日)()
附:中苏友好工作委员会各委员分工联系单位名单()
清华大学1958年外宾接待工作总结(节选)
(1959年4月21日)()
校长办公室关于加强学校外事工作致学校党委的请示报告※
(1960年2月25日)()
多尔蒂科斯总统来我校访问(1961年9月29日)()
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缅甸联邦吴努总理参观我校
(1961年10月13日)()
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向加纳大学赠礼
(1961年11月27日)()
张维副校长参加世界科协代表大会以后返校
(1962年9月)()
我高等教育考察团抵达金边(1965年11月20日)()
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本书的选编疏误之处难免,尚望读者不吝赐教。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2017年12月
科学研究科
本校在一九五二年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期间即提出将来要成立研究部,认为这是本校将来一定要做的工作。但筹备终了开学以后,因教学任务感到很忙,就没有提起这一项工作。但并不是没有做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例如:1 水利工程系为水利部做的几种模型试验,如官厅水库模型试验,引黄济卫模型试验,某地分洪溢洪道模型试验。水工结构教研组和水力学教研组研究水电总局提出的三六六工程的坝下冲刷消能试验,水力学教研组代水电总局进行的三○一和四○一工程的部分试验。2 机械制造系王遵明教授对于球墨铸铁的研究。3 电机工程系为电业总局做的变压器避雷的试验。4 动力机械系代军委后勤部做的“用间歇汽缸的办法节省汽车燃料消耗”的试验。5 力学教研组叶开沅对于“超轴五百公里作业法”的研究,陈志达对于“反围盘”的理论分析等。6 土壤力学实验室为各产业部门基本建设所做的土壤实验。7 土木工程系材料实验室为各产业部门做的材料实验。8 协助高等*审查论文,协助中国科学院审定名词。9 编译苏联教科书。10 编辑专业俄文。在过去二年多以来,虽然说也做了上面所说的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但是总没有明确的把它重视起来。近一年来,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改革本身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上级领导的几次指示,我们学校就在结合实施教学工作量的同时,明确的提出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先在教务处成立一个科学研究科,十月间又成立一个科学研究委员会,帮助推动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委员会次开会,明确了科学研究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的根本办法,是实现教学改革全面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本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精神”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稳步前进,实事求是的进行,不搭空架子,不提目前做不到的大题目大计划,但是一定在可能范围内坚决的积极前进。我们确定的目前本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是:1. 结合教学:在这一方面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2. 联系实际:在这一方面主要的是协助各产业部门研究解决实际对国民经济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这两项方针当然是统一的。就是说,联系实际当然也有益于教学,结合教学也有益于实际。又根据项方针,实际工作有下列七方面:(1) 进行科学上与所任课程内容有关的理论或实验的研究。如数学教研组、材料力学教研组等的研究是。(2) 进行中国古代工程发明史料的搜集和编订。如张子高先生对于中国化学发明史,梁思成、刘致平、赵正之等数位先生对于中国建筑史,刘仙洲先生对于中国在农业机械工程方面的发明的编辑等是。(3) 协助科学院审定科学和工程名词的工作,这学期有十四人参加,审定名词有四种。(4) 继续翻译苏联教科书,采取苏联教材编订讲义,翻译苏联工程期刊中的重要论文。(5) 各教研组组织的专题阅读报告。(6) 编辑专业俄文,供专业俄文学习之用。(7) 组织并推动各教研组的科学研究小组。根据第二项方针,实际的工作有下列六方面:(1) 接受国家各产业部门的委托,做模型试验,如水利工程系所做的工作。(2) 与产业部门合作,订立合同,共同研究某种有关工程的问题。(3) 为各产业部门审查工程计划。(4) 为各产业部门的基本建设做土壤试验。(5) 为各产业部门做材料试验。(6) 师生由生产实习带回来的题目,加以研究,如卢谦的大型砌块施工法等。在以上二方面的具体研究计划如附表所列。各项科学研究工作的统计情况如下:1 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数:教授28人副教授 22人讲师 29人助教 88人共计167人 占全体教师人数的245%。2 有科学研究计划的教研组共30个,占全部教研组的657%。3 研究题目的性质:模型试验或合作研究14个占研究题目总数的99%专题研究36个占研究题目总数的256%专题阅读报告91个占研究题目总数的645%共计141个4 学生科学研究小组有十一个教研组已经建立。题目共62个,参加的同学共270人。本校对于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1 本校有一部分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有基础的教师。2 本校各实验室有一部分新添置的设备。3 本校与各系有若干英国、美国、德国的整套工程期刊。4 教师们一般能勉强阅读本行的专业俄文参考书和俄文期刊。5 有十几位苏联专家可以请教。6 已与少数产业部门订立合作合同,少数科学研究机关也开始进行合作。但同时具有下列的困难:1 绝大部分的教师过去还没有科学研究的基础。2 新设备的添置方才开始,可供给教师做科学研究工作的设备仍嫌太少。3 苏联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期刊只有近二三年的,过去整套苏联的期刊都没有,不足做科学研究参考之用。
4 教师阅读俄文参考资料的能力还很不够,一部分青年教师参考英文德文资料的能力也不够。5 忙于教学工作的准备,能分出足够的时间来做科学研究的较少。6 由各产业部门获得实际参考资料常受保密制度的限制。为展开科学研究工作,本校今后应有的措施:1 各系应加紧争取专家的帮助,依次建立必要的实验室,并明确规定,其中一部分设备是为做科学研究用的。并请教专家如何进行。2 通过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或通过政府,或采取其他有效办法,搜集本校必要的苏联参考资料,尤其是过去整套的重要期刊(如仅能得到一套,则采用翻印法,作必要的推广并需多订必要的新期刊)。3 提倡并协助各系加强并扩大与各产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4 提倡教师继续进修俄文。5 定期举行科学研究报告会,并计划年度评奖办法。6 建议学校,将来教师的升级、评薪及授予学衔等,要以科学研究的成绩为主要参考条件之一。7 对参加科学研究小组的学生制定根据研究成绩给予奖励的制度。8 计划自明年上学期或暑期后开始刊印《新清华学报》。主要登载本校科学研究的结果。…………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2目录号 校4,案卷号54001
各教研组订出科学研究工作计划(1954年12月17日)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水平,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学习苏联、为教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下,正逐步展开中。到目前为止,三十七个教研组都提出了科学研究计划,包括产业部门委托和合作的研究工作十七项,专题研究三十七项,专题阅读八十七项,翻译十一本书,编写整理讲义十八种。目前大部分教研组已开始工作,有一部分教研组正在拟定具体工作计划。本学期所订的科学研究工作计划有下列几个特点:一、密切与教学相结合。本学年学校工作计划大纲中首先提出要完成毕业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专业教研组就订了一些专题报告,而这些报告的内容正是为了解决毕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如机械制造工学教研组就订了如流水线作业、装配流水线和工艺、无屑加工、冲孔、检验夹具等十四个题目,分别准备进行专题报告。其他教研组也围绕本门课程中的一项主要问题做专题阅读。如材料力学教研组订立了薄板理论、塑性理论的阅读计划。基础电工教研组的每个教师都挑选了一个题目,如长线的稳态、介质中的电磁波,并规定了专题阅读的要求。机械零件教研组制定了凸轮、轮系效率方面的几个专题报告。二、与生产部门合作,解决生产中的某些问题。本学期计划中有八个题目是产业机关提供我们做的,如水利工程系接受了三个工程的模型试验,工程材料教研组和北京砖瓦公司合作试验砖的标号和质量的改进,又和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合作研究楠竹的物理机械性质,汽车教研组和军委后勤部研究化油器省油的问题等。现在已有四个题目全部或部分完成。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目前的生产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目前还有一部分教研组正在和产业部门商订合作计划。三、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准备条件。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还是个新的问题,我校大部分是年青教师,缺少科学研究的经验,因此,很多教研组首先一方面通过一些问题的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获得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积极筹建实验室,为科学研究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如物理教研组有四个教师订立了金属物理方面的专题报告,有金属导电性、铁磁性物质及其磁性的测定等,中国革命史教研组订了收集广州起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材料等六个专题阅读。四、直接为教学服务,如翻译、编写、整理一部分课程的讲义。五、整理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工程发明史。现在刘仙洲副校长正在研究中国机械工程方面的历史,张子高教授在研究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梁思成、刘致平、赵正之等教授正在研究中国建筑史。本学期制订科学研究工作计划是和贯彻教师工作日及教学工作量制度密切结合起来的。所有教研组都仔细研究了教师的负担,慎重地制订。有一部分教研组(如机械制造工学、给水排水等教研组)考虑到本学期教学工作较重,而下学期较少,为争取专家在校时能了解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的方法与内容,准备在下学期进行些科学研究工作。《新清华》第70期,1954年12月17日
本校科学研究工作按计划进行(1955年4月23日)
目前,各教研组的科学研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与产业部门合作的计划中已有六个完成了,有的结果已被产业部门所采用。水利系的三项工程模型试验都在五四年底前按期完成。土木系关于砖标号的决定与砖质量的改进和竹材的研究都在积极进行。砖的研究已进入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的阶段。动力机械系汽车教研组进行的用间歇汽缸的办法节省燃料消耗的研究,鉴定了目前全国所用的省油方法是否合于科学,并提出了应该进一步省油的方向。在专题研究方面,进行得比较有计划的是水力学教研组所进行的水位衔接的研究。在专家科惹夫尼柯夫指导下,收集资料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已写出了今后具体工作计划。在机械制造工学教研组中,杰门节夫专家正指导着一个研究生研究铸件的加工变形问题,教研组也有教师参加这一工作。在专题报告方面,部分已经结束的,已在教研组会上作了报告。电器、机械制造工学、水力学等教研组还请了有关的苏联专家参加。专家在教师报告以后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的努力的方向。在研究生方面,上学期有施工教研组、发电厂教研组、工程结构教研组的研究生做了专题报告。到现在为止,已完成了六十篇左右。本学期将有更多的研究生进行这项工作。现教务处已准备把每篇专题报告印成书面材料,供有关同志参考。此外,本学期各教研组还编写了十一种讲义,其中《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机械》《普通水力学》的专家讲义已由教研组整理编写出版。已翻译和正在翻译中的专业书籍有十三种。科学研究工作的展开,对提高教师的水平有很大帮助,并已初步摸索到了一些展开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新清华》第88期,1955年4月23日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教学为生产服务
各教研组定出科学研究题目
184人参加工作(1955年11月29日)
近,大部分教研组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今后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本年度科学研究的题目,已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十一个专业教研组都已定出科学研究的具体计划,各系都有几个范围较广的对生产技术上意义较大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已确定的科学研究题目共有五十三个,专题阅读四十六个。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共有一百八十四人,其中教授二十八人,副教授十三人,讲师四十一人,助教八十四人,研究生十八人。另外,还有进修教师三人。在本年度的科学研究题目中,有二十一项是接受产业部门委托结合当前生产需要进行的。如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研组和机械制造工学教研组与机械工业部合作研究的题目是:车削与铣削中各种冷却润滑液对几种钢加工性能的影响,这是根据生产上的要求和教研组的力量决定的。在本学期开学时,各教研组纷纷与产业部门联系,研究题目的选择问题。因为题目决定着教研组科学研究方向,所以各教研组都经过慎重的考虑。在本年度研究的题目中,有很多是在有经验的教授领导下,组织一批教师集体合作进行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有经验的教授的力量,并使他们得到一批积极的助手,另一方面也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着年青的教师。如电力机械教研组的研究工作,就是在系主任、科学院学部委员章名涛和教研组主任艾维超领导下,由六位讲师、助教参加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成果决定于参加工作的干部,因此各教研组在订计划时都慎重地挑选教师,并在一些重点的题目配备政治上业务上较强的干部。在上学期有很多教研组都进行了专题阅读,并在教研组会上作了报告。这项工作对教师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作专题阅读的教师整理分析了很多资料,教研组的全体成员也通过报告会掌握了基本内容。因此,本年度各教研组都继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此外,还有部分教研组和教师正在和产业部门交换意见,以便确定题目将来展开研究。如输配电及高电压教研组目前已选出了一些题目,准备下学期开始研究。由于三年来的教学改革工作,我们已对苏联新的教学制度学过一遍,教学质量有了一定保证,师资水平也有了提高,因此,在今天新的情况下,应该而且可以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向科学研究进军!今后各教研组将进一步全面规划,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新清华》第114期,1955年11月29日
清华大学1955年度科学研究工作初步总结(1956年)科学研究科撰文单位系根据归档案卷号判断。
清华大学自1952年暑假院系调整以后,因为开始全面的向苏联学习,教学任务感到异常紧张,故除对于各企业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