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33171
真正“知日”的日本历史作家神奈川
记载日本历史名人与美食的“一期一会”
“平成年代”*后一部日本文化小史!
“和风”手绘插画 × “和食”历史物语
从“令和元年”追溯至“平安时代”
细数日本料理千年历史的名人轶事与文化变迁
全书收录日本地道美食指南、附多张清新手绘插图,并赠送日式ins风明信片!
这是一部充满趣味的日本文化小史,细数了日本历史人物和美食之间的羁绊。
平安时代的紫式部与椿饼,镰仓室町时代的荣西与日本茶,
战国时代的千利休与菜花金团,德川时代的松尾芭蕉与山药麦饭,
幕府时代的高杉晋作与越乃雪,明治时代的夏目漱石与羊羹……
茶泡饭熨平饥肠辘辘的胃、和果子抚慰心灵所带来的那一份温情,
随着历史沉淀下来,变成充满烟火气的人间故事。
旅日学者神奈川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考据日本美食的变迁与历史人物典故,
文字既有俳句、和歌、浮世绘式的美感,又有风趣俏皮的生活感。
全书收录日本地道美食指南、附多张清新手绘插图,并赠送日式ins风明信片!
平安时代
紫式部与椿饼
在原业平与鹿尾菜
菅原道真与梅干
清少纳言与刨冰
藤原道长与苏蜜煎
源义家与纳豆
镰仓室町
源义经与五郎兵尉饴
荣西与日本茶
礼部员外郎与外郎饼
战国
织田信长与汤渍
上杉谦信与笹团子
武田信玄与宝刀面
本愿寺显如与松风
丰臣秀吉与三色团子
千利休与菜花金团
丰臣秀赖与蒲钵
真田信繁与草饼
伊达政宗与仙台味噌
江户
德川家康与生煎饼
大久保忠教与鲣节
稻叶纪通与鰤鱼
泽庵宗彭与泽庵渍
德川光圀与日式拉面
松尾芭蕉与山药麦饭
德川将军与安倍川饼
井原西鹤与奈良茶饭
德川吉宗与樱饼
平贺源内与蒲烧鳗鱼
松平不昧与若草
田沼意次与天妇罗
幕末
德川家定与长崎蛋糕
井伊直弼与味噌牛肉
高杉晋作与越乃雪
近藤勇与鸡蛋蓬蓬
坂本龙马与军鸡锅
明治
山冈铁舟与红豆包
森鸥外与牛肉烩饭
夏目漱石与羊羹
樋口一叶与汁粉
芥川龙之介与葛饼
丰臣秀吉与三色团子
日本人对四季交替十分敏感,春来赏樱、夏看紫阳花、秋观红叶、冬日看梅,都是全民参与的雅事。日本国土狭长,樱花由南自北次第开放,像一条不断推进的战线,被称为“樱前线”。春风一吹,媒体日日报道樱前线到了何方。有雅人会追着樱前线一路向北赏樱,等北海道樱花开尽,最南方的冲绳又迎来梅雨,又是看紫阳花的时候了。
在日本,赏樱叫做“花见”,花见的历史可追溯到1400余年前的飞鸟时代。当时有遣唐使做中介,中华好物事源源不断传入日本,梅花也是其中之一。它的高洁姿态、清幽香气赢得贵族们的喜爱,但凡造园一定会种几株。待梅花盛放,他们召集亲友赏梅宴饮,再做上几首和歌,这是日本“花见”的原型。
平安时代遣唐使制度被废止,樱花的风头盖过了舶来的梅花,成为公卿贵族的新欢。平安初期的歌集《古今和歌集》只有18首咏梅,却有70首咏樱花。歌人纪友则歌云:“大地天光照,春时乐事隆。此心何不静,花落太匆匆。”此处的“花”单指樱花,春日和煦,处处生机盎然,为何樱花匆匆谢了呢?由此可见,与其他花相比,樱花在贵族心中占有格外重要的位置。
据《日本后纪》载,弘仁3年(812年),嵯峨天皇在神泉苑举办“赏花会”,这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花见”。《凌云集》收了首名为《神泉苑花宴赋落花篇》的汉诗,想必是天皇所作。当时赏的是梅还是樱?书中未细说。嵯峨天皇酷爱樱花,每年地主神社都会按时献樱,赏花会可能是赏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天皇提倡,樱花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日本最古的庭园书《作庭记》写于平安时代,里面专门提到“庭中须植樱”。
天长8年(831年)年开始,天皇年年举行赏花会,渐渐成为定例。《源氏物语》也写过赏花会:第8帖《花宴》里,右大臣之女胧月夜于紫宸殿赏花会后初遇光源氏,从此开始一段恋情。从平安时代开始,“花见”专指赏樱,看梅花叫“梅见”,看菊花叫“观菊”,但花见就是赏樱。
对爱风雅的贵族来说,没什么比樱花更符合审美的了。春风一起,满树花朵如锦似霞,远远看去,直如绯色轻云。很快盛极而衰,花瓣飘落如雪,几日前的繁华如一场梦。想再睹美景,只有静待明年,等到花开又一年,那花又不是过去的花了。花开花落正似人的生老病死,太多留恋只是自寻烦恼。所以吉田兼好在《徒然草》里写到:花好月圆固可以观……含苞的枝头、落花的庭院也有趣味。
镰仓时代是武士的时代,“花见”不但在公卿间举行,也扩散到武士阶层。等到室町时代,町人百姓也有了“花见”意识。吉田兼好不无遗憾地写,贵族懂得静赏美景,刚上京的人们在樱树下喧哗吵闹,糟蹋了眼前的好景色。
室町后期起政局不稳,战国大幕逐渐拉开。在连年征战的武将看来,樱花花期短,盛开数日就随风而散,有种命如朝露的不祥感,花见因此进入低潮期。等羽柴秀吉平定天下,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关白”丰臣秀吉,华美盛大的“花见”再次复兴。
文禄3年(1594年)的丰臣政权正值顶峰,丰臣秀吉带着前田利家、伊达政宗等武将及茶人、歌人,赴吉野山召开盛大的“吉野花见”。站在吉水神社极目远眺,上千棵盛放的樱花树尽收眼底,丰臣秀吉直呼“绝景”。
庆长3年(1598年)3月15日,丰臣秀吉带妻儿、家臣们于醍醐寺三宝院举办盛大的赏花会,史称“醍醐花见”。与4年前的花见相比,此次盛会更华美,但隐藏着一丝不安。
2年前的庆长元年(1596年)是多事之秋。天空有彗星划过,浅间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一直飘到京都。火山灰混着不明血色物,还有白色毛发,给京都人带来了深深的恐惧。不久,伏见城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全毁。伏见城是丰臣秀吉晚年的居城,在距今400余年的当时,地震表明神灵震怒,是不吉之兆。丰臣秀吉讳莫如深,但伏见城中谣言四起,更加重了他内心的阴郁。为一扫地震带来的阴霾,丰臣秀吉下令改建因“应仁之乱”荒废的醍醐寺,并从全国运来700棵不同品种的樱树营造庭园。
醍醐花见那日是绝好的天气。三宝院内设了8处茶屋,不但有茶,还有来自各地的上等果子,任宾客自由取用。花见有1500人参加,人人恣意取乐,宾主尽欢。若用吉田兼好的视角来看,这次花见表面花团锦簇,实质还是平民化的下等玩乐。可见丰臣秀吉虽把天下握在手里,依旧不改爱热闹的平民气质。
丰臣秀吉为散心开了果子宴,却引发花见吃果子的风潮。町人百姓吃不起高价货,价廉物美的米团子成为最受欢迎的花见果子。
米团子是寻常吃食,主妇也能做,不过花见吃的不是一般团子,而是粉白绿3色的“三色团子”。
三色团子具体出现于何年已不可考,可能是某果子店灵机一动开发的应季吃食,谁知阴差阳错大受欢迎,成为花见必吃的果子。粉白绿3只团子串在竹串上,男女老少各举一串,坐在樱树下边看边吃。馋嘴孩子只顾吃,早忘了看花,因此也生了“团子比花好”(花より団子)的俗语。这俗语一直沿用到现在,形容人讲究实惠实利,不被外观表面迷惑。
三色团子又称花见团子,固定粉白绿3色,绝不会有其他颜色混入。3色排序也有讲究,从上到下粉白绿3色依次排列。为何选这3种颜色?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3色代表季节,粉是樱色,表示春天;白是白雪,代表冬天;绿是枝头茂盛绿叶,代表夏天。春夏冬皆有,为何独缺秋天?秋天念作“あき”,和“厌倦”同音。没秋天念作“あきない”,听起来像是“不厌倦”。江户人喜欢风雅物事,更爱有趣故事,要想团子卖得好,也要想出风流说法,才有助销售。
也有人说3色代表樱花盛开前后的景象:春风一吹,樱树结出粉红花蕾;花蕾鼓胀绽开,开出粉白樱花;等樱花落尽,嫩绿樱叶蓬勃生长。一串团子概括了樱花的生长轨迹,听起来很有趣味。更有人说3色代表早春美景:太阳放出微红的光芒,地上残着积雪,积雪下是草木的嫩芽。在农耕社会,春日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一年之始,熬过冬天,人们迫切期待春天来到。吃了三色团子,就要开始新一年的耕作了。
提到春天,立刻想到樱花,想到花见,想到三色团子。春日吃三色团子似乎成了日本人的思维定式,2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未变。每到初春,不光果子店,超市也会摆上一排排花见团子。纵是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都市人,看了颜色娇嫩的团子,似乎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三色团子看着喜气,做起来也简单。将干燥艾草加水泡软,再滤水备用;米粉加砂糖加水拌匀,上锅蒸熟,之后分成3份。1份加红色食用颜料,捏出若干个粉团子;另1份做白团子;最后那份混上艾草末,捏出绿团子。将粉白绿团子依次穿上竹串,三色团子也就做成了。
如今每年4月,京都醍醐寺会举行一个特别仪式,名为“丰太阁花见行列”。扮做丰臣秀吉和一众侧室的人们赏花观舞,整整闹上一日,重现400多年前“醍醐花见”的盛况。这仪式会在4月的第2个周日举行,若是正巧赶上,不妨买上一串三色团子,向这位开创花见吃甜食潮流的先驱表表敬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