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79758
第1版前言
第1章我国科普制度和科普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
1.1 引言
1.2 我国科普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3 我国的科普政策体系
1.3.1 科普政策的分类与实施概况
1.3.2 我国科普政策体系
1.4 《科学素质纲要》解读
1.4.1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战略目标
1.4.2 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战略目标的任务
1.4.3 社会活动平台为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提供了条件
1.5 我国科普政策体系建设展望
第2章
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实践
2.1 引言
2.2 我国未成年人科普实践简要回顾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未成年人科技教育
发展历程
2.2.2 21世纪以来未成年人科普实践历程
2.3 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实践探索
2.3.1 科技竞赛实践
2.3.2 青少年环保科普实践
2.3.3 青少年航天科普实践
2.3.4 青少年科技技能培训实践
2.3.5 科技馆青少年科普实践
2.3.6 科教结合的探索实践
2.4 未成年人科普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3章
面向农民的科普实践
3.1 引言
3.2 农民群体细分及其科普需求
3.2.1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及其科普需求
3.2.2 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及其科普需求
3.2.3 农村两个特殊人群(青少年和农村妇女)及其科普需求
3.3 面向农民科普实践的主要形式
3.3.1 农村科技培训
3.3.2 科技下乡活动
3.3.3 科普示范创建活动
3.4 面向农民科普实践的成效与问题
3.4.1 科普实践的成效
3.4.2 面向农民科普实践存在的问题
3.5 面向农民科普实践展望
第4章
面向城镇劳动者的科普实践
4.1 引言
4.2 城镇劳动者群体细分及其科普需求
4.2.1 城镇在岗劳动者及其科普需求
4.2.2 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其科普需求
4.3 面向城镇劳动者科普实践的主要形式
4.3.1 城镇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4.3.2 技能竞赛和评比活动
4.3.3 高危行业安全培训
4.4 面向城镇劳动者科普实践的成效
4.4.1 政府和基层组织各司其职
4.4.2 职工自我教育学习的基础条件改善
4.4.3 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提升
4.5 面向城镇劳动者科普实践的未来展望
第5章
面向社区居民的科普实践
5.1 引言
5.2 我国城镇社区概况
5.3 我国城镇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状况
5.3.1 完善社区科普工作方案
5.3.2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
5.3.3 围绕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科普工作
5.3.4 社区科普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5.3.5 社区科普组织逐渐健全
5.4 城镇社区科普实践的发展趋势
5.4.1 我国社区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5.4.2 采取切实措施提升社区科普服务效果
第6章
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实践
6.1 引言
6.2《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前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实践
6.3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实践
6.3.1 强化顶层设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被纳入
教育培训
6.3.2 严抓干部录用选拔与考核评价环节,突出科学素质要求
6.3.3 开展科普活动,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
6.3.4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6.4 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7章
科学教育与培训实践
7.1 引言
7.2 我国科学教育与培训的历程
7.2.1 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继续教育的发展
7.2.2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的进展
7.3 我国科学教育与培训的实践探索
7.3.1“国培计划”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7.3.2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培训实践
7.3.3 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培训
7.4 我国科学教育与培训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8章
科普资源建设实践
8.1 引言
8.2 科普资源及其现状
8.2.1 科普资源的概念
8.2.2 科普资源的界定标准
8.2.3 我国科普资源的现状
8.3 我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
8.3.1 中国科协开展的主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
8.3.2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案例
8.3.3 我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工作的主要问题
8.4 我国科普创作实践
8.4.1 科普创作现状
8.4.2 繁荣科普创作的思路
8.4.3 科普作品资助和评奖
8.5 我国科普资源建设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9章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实践
9.1 引言
9.2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发展
9.3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实践
9.3.1 科普图书
9.3.2 科普报刊
9.3.3 科普电视
9.3.4 互联网科普
9.4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未来发展趋势
9.4.1 微博将成为“微”科普时代的先行者
9.4.2 微信科普将成为方便快捷的科普手段
第10章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10.1 引言
10.2 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实践
10.2.1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10.2.2 中国科学技术馆简介
10.2.3 北京自然博物馆简介
10.2.4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简介
10.3 科普传媒设施建设实践
10.3.1 我国科普传媒设施发展概况
10.3.2 中国数字科技馆简介
10.4 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实践
10.4.1 我国基层科普设施发展概况
10.4.2 苏州市社区科普场馆简介
10.4.3 郑州市社区科普大学简介
10.5 流动科普设施建设实践
10.5.1 我国流动科普设施发展概况
10.5.2 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简介
10.5.3 中国流动科技馆简介
10.6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实践
10.6.1 我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特点
10.6.2 我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概况
10.7 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11章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11.1 引言
11.2 科普人才的主要种类
11.2.1 专职科普人才和兼职科普人才
11.2.2 基层科普人才
11.2.3 高端科普人才和中低端科普人才
11.2.4 各类科普专门人才
11.2.5 科普显人才与科普潜人才
11.3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的历程
11.3.1 改革开放前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11.3.2 改革开放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11.4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11.4.1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现状
11.4.2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5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途径和方式
11.6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典型案例简介
第12章
科普活动实践
12.1 引言
12.2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前我国科普活动回顾
12.3 《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主题指导开展科普活动
12.3.1 科普工作主题提出的背景
12.3.2 科普工作主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2.4《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科普活动实践
12.4.1 全民性、经常性的大型科普活动实践
12.4.2 各部委开展的特色科普活动实践
12.5 科普活动实践展望
第13章
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实践
13.1 引言
13.2 第八次调查背景介绍
13.3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指标体系及问卷设计
13.3.1 第八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13.3.2 第八次调查的指标体系
13.3.3 第八次调查的问卷设计
13.4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抽样设计
13.4.1 抽样思路及方法
13.4.2 抽样设计
13.5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质量控制
13.5.1 第八次调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3.5.2 第八次调查过程控制介绍
13.6 2013年和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简况
13.6.1 2013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简况
13.6.2 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简况
13.7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实践展望
第14章
《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评估
14.1 引言
14.2 《科学素质纲要》政策评估
14.2.1 政策评估的背景
14.2.2 政策评估的方法
14.2.3 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
14.2.4 政策评估的主要结论
14.2.5 政策评估建议
14.3 《科学素质纲要》项目评估案例
14.3.1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效果试点评估案例
14.3.2 “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项目调查评估案例
14.4 科普活动实践评估
14.4.1 我国大型科普活动评估的实践
14.4.2 大型科普活动评估的指标体系、角度与数据获取方法
14.4.3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角度与数据采集方法
14.4.4 科普活动评估的作用
14.5 科普评估发展趋势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1版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