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868439
当过去过去,当将来将来
读懂本书,读懂班组。期待通过班组建设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让我们能够真正去理解班组建设的价值,以及必须面对的改变,以更加扬的姿态拥抱“班组的未来”。
本书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出发,以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为节点,突出“科技、管理、人”三者的认知变化与班组组织模式演进,对比中西方工业化发展历程,追溯班组的起源与发展,把握班组进化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班组的演进逻辑和驱动因素。
“大云物移”、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为班组组织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传统职能管控的班组管理模式逐步向具有“生命体”自驱动特征的班组加速转型,智慧作业、资源共享、价值创造、移动互联等成为新时期信息时代班组的典型特征。随着新技术高速发展,智慧机器将作为班组成员与人“共舞”,未来班组边界将日趋模糊,人机协作、人机互融将逐步变为现实。
前 言 1
导 言 科技变革下的班组该何去何从 1
篇 工业时代的班组
章 科技取代劳力成了生产力 6
劳动分工理论,因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早期工业的发展,班组作为一种基层工业单元,诞生于早期的近代工厂中。蒸汽机的出现,使得班组和工业一同登上了社会的主舞台,班组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当属“技术”。
节 劳动分工开辟人类社会的新纪元 7
第二节 西方的组织建设到一线 12
第三节 西方的月光照亮了东方的班组实践 34
第四节 横峰侧岭——不同视角下的中西方班组认知 42
第二章 博弈下的时代均衡——向管理要效益 49
进化论中的“间断均衡”同样适用于班组,在技术蓄力期,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工厂主和班组成员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泰勒的“科学管理”解决了这些矛盾,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管理”成了班组进化进程中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节 “打”出来的共识 50
第二节 管理的目的是“人少多赚钱” 54
第三节 坚船利炮下的开放和自强 71
第四节 黑猫白猫都要成为抓到老鼠的猫 80
第三章 从“附属品”到“生产要素”的工人地位跃升 83
工人是班组的重要组成要素,梅奥的“霍桑试验”宣告了“经济人”假设的终结,“社会人”假设促使管理者更加关注班组成员。对“人”的认知的提升,完成了班组进化的闭环,跨越
式技术再次加速了班组进化,此后班组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进化态势。
节 科学管理影响了世界 84
第二节 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87
第三节 战火疮痍后的中国班组建设起步与加速 102
第二篇 信息时代的班组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为组织“瘦身” 116
信息技术促进组织向扁平化发展,随着组织“瘦身”,缩减层级,划小核算单元,需要一线班组决策来驱动后方平台的资源支持,班组肩负了前端创造价值的使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班组建设,逐步开始与西方趋同,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成为班组进化的原动力。
节 “地球村”影响下的班组建设大跃升 117
第二节 信息技术推倒了组织的“高塔” 121
第三节 一线班组驱动决策 125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创造价值为目的 134
第五章 后福特主义引导班组关注客户需求 138
“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水平型组织形式、消费者主权论、弹性生产和竞合型市场结构”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影响了班组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和运行方式,也为班组带来了新的困惑:外部的客户需求重要还是内部员工的诉求重要?答案是一样重要。
节 客户成了信息时代班组的“上帝” 139
第二节 消费者就是班组的“太阳” 146
第三节 消费者与员工孰轻孰重 162
第六章 人力资源成为班组的“资本” 165
意识到“人”的价值之后,资本开始认同“知本”,班组成员从“人才”上升为“人力资本”,班组建设的重心逐步转向员工,希望通过服务好员工,让员工去更好地服务客户,而针对
操作性班组的“幸福管理”和知识型班组的“游戏管理”,使得班组越来越像“班组家”。
节 信息时代下的“活资本”——人力资本 166
第二节 信息时代下班组人才观念变革 170
第三节 重新定义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班组变革 183
第四节 颠覆商业——信息时代下班组形态之变 186
第三篇 智慧时代的班组
第七章 插上智慧翅膀一起翱翔 201
“大云物移”的技术进步,开启了班组进化的智慧革命,人与机器的协作,促使班组成员突破生理极限,产生了更大的势能,分布式多中心的班组运行方式,也极大地释放了班组内的
技术潜能和员工活力,面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和咄咄逼人的技术升级,班组唯有成为“生命体”,通过科技驱动、知识驱动,实现价值创造,才能实现长存。
节 一场正在“发生”的智慧革命 203
第二节 前所未见的智慧世界 215
第三节 技术驱动下的“班组自组织” 231
第四节 人性的崛起与机器参与促使组织关系的重构 245
第八章 人类的“小伙伴”诞生——开启智能(机器人)时代 252
人机交互时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促使智能机器人走上班组舞台,因为独特的“体力”和“脑力”优势,智能机器人开始替代部分班组成员,班组形态也开始进化以适应人机共存。技
术的进步,促进班组在价值创造单元和业务执行单元中合二为一,而人工智能的思维觉醒,也引发了班组成员的“人性”危机意识。
节 “听说读写”的人工智能技术 253
第二节 取代人类走进各行各业的机器人 261
第三节 超平台型组织下的班组 280
第四节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朋友还是威胁 289
第九章 人类的自我进化——“超人类”诞生 296
作为高等智慧生物,人类具备生命体自我进化、自我修复、自我繁衍的特性,在与人工智能的竞合中,脑力科学家将人类进化为“超人类”。“超人类”的诞生,突破了人类自身的生理极限,使得人类在班组中重新掌控了控制权,班组内超人工智能和超人类相安相生,共融共生,这也再次印证,技术只是工具,人机融合终将迎来班组的美好新世界。
节 脑力科学家开启再次进化的进程 297
第二节 超人类控制下的新世界 303
第三节 生态型组织——相互依存的组织形态 315
第四节 人类与机器共融共生 323
尾 声 对人机共生时代未来世界的展望 328
参考文献 331
后 记 333
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班组代言人 许振超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管理学专家 彭剑锋
全国劳动模范 许启金联袂推荐
章 Chapter
1
科技取代劳力成了生产力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类有创造奇迹的能力,我们称这些奇迹为科技。
——彼得·蒂尔《从 0 到 1》
从劳动分工与科技的关系来看,劳动分工无疑是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正如亚当·斯密所观察到的那样,劳动分工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科技的进步:一是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二是节约了从一个工作转移到另一个工作所损耗的时间;三是为机器和制度的创造、发明和改进提供了条件。
那么科技的发展对于劳动分工有什么影响呢?考察劳动分工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工业革命以前,科技的发展相对缓慢,劳动分工更多是以自发的形式散布于各个家庭农场之中。而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技对于劳动分工范围和形式的影响常常是颠覆性的。
班组是工业革命爆发前夕出现的劳动分工形式。次把班组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固定下来并维护其有效性的是近代工厂。此后,技术就一直推动着班组形式和班组建设的发展。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棉纺织工业由纺纱与织布两种相对独立的产业构成,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需要新的班组形式来释放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同时这又造成双方班组劳动生产率的失衡,从而刺激新的科技和班组形式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铁路工业也正是在科技带来的统一的时间管理和精确的信息传导下,才使得班组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完成分工协作。
由此看来,科技之于班组就像班组之于科技一样,双方是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但在工业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科技对于班组的冲击无疑占了上风,甚至直到现在,班组的基础框架还与当时非常类似。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由科学技术推动班组发展的时代。
节 劳动分工开辟人类社会的新纪元
有了分工,自然就需要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和整个群体的协调,班组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因此,班组起源于劳动分工,服务于生产效率。
今天欧洲居住着七亿五千万人,而在
18 世纪中叶,欧洲只有一亿四千万人口。把今天与工业化开始时的时代相比,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基本事实:那时的欧洲人口少得多。当时的各民族主要生活在农村,很长时期一直以农业为生,这种情况在欧洲很多地区甚至持续到了
20 世纪。
农民按照他们祖祖辈辈几百年以来的习惯,用古老的多半是木制的工具精耕,细化铁器的应用比今天要少得多,也贵得多。在欧洲广大地区,人们还不知道种植马铃薯,土地用犁耕种的面积远比今日少,那时还有大批荒地、休耕地、大沼泽、草原以及密林。公共牧场还没有分成单块田地,用铁丝网围栏也还没有被发明。农民一般是三代(不少是四代)共营家计,在农民大家庭中,每一成员按其能力,为维持生活作出贡献。农村是毗邻居住的村落和亲属纽带结成的集体,这决定着农村居民的生活。他们在欧洲几乎从属于封建领主,须负担沉重的徭役,交纳实物或支付地租。在冬季农闲时间,到处发出纺车的声音,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个或几个织布家庭。
农民生活所需的物品,几乎都自行制作。他们不仅烘烤、烟熏、腌渍、制作奶酪、裁制衣服,而且制造家具、修建屋架,生产技术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古代进步多少。农民生活并不舒适安全,而是终日为繁重的体力劳动所困,他们每天只有短暂的休息,一直劳动到天黑。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在
100 年之后,即使是靠出卖劳动力生存的人也能享用比他们丰富得多而且便宜得多的物质,而造成这一变化的正是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在生物中几乎是一种本能的存在。漫长的进化史让生物充分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一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胡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选择了向深处扎根。而南方的榕树,在优越的环境里则选择了任性地扩张。再如,草原之王狮子,在猎物紧缺时团队作战,在食物丰富时个体作战,都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的。而跟它们相比,人类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地球上将劳动分工发挥到极致的物种”。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述:“未开化的社会中一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的工作。”
有了劳动分工,不仅使劳动技巧因业专而日进,而且免除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劳动生产率。有了分工,自然就需要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和整个群体的协调,班组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可见班组诞生之初只是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效率是目的。其时,没有相应的针对班组设立的规章制度,监工(班组长)的管理手段也仅仅是使用威严和经济惩罚而已。
劳动分工不仅促进了人们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更促进了许多能简化劳动、提升效率的机械的发明。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到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多种事物上,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蒸汽机无疑是这些发明中举足轻重的一例。
由于英国的很多煤层都位于淹水地区,所以必须经过排水才能让矿工下到较低的矿层。开始排水用的是提斗抽水以及简单的木制水泵,所以当时负责排水的工人往往分成两个班组。其中一个班组负责找水,另一个班组则负责把水提上来。简陋的设备不足以使开采顺利进行,由于排水常常不及时,所以矿场经常停产。大约在
1700 年,英国的矿井里才开始使用蒸汽动力排水机,这使得矿场的班组构成发生了变化。原来负责把水提上来的工人现在只需要给机器加煤就可以了,因此工人数量和工作量都大大降低。在
1769 年,瓦特采用了一个始终保持低温的单独冷凝器,此后不久他又使用曲轴将蒸汽机的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蒸汽动力终于获得了某种“永恒动力”的地位,负责加煤的班组几乎由一个维护蒸汽机运行的工人取代了。
以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开端并无异议,需要注意的是“工业革命”概念本身,因为它描述的不是一个迅速的、一夜之间的变化,而是一个
18 世纪之前就早已开始并由于各种实际原因而一直持续很久的“革命”。它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一场颠覆性的能源转换史。初人们只能低效地利用风力、水力和畜力,蒸汽机的发明真正翻开了人类大规模、低成本转化能源的篇章,而蒸汽机也从矿井里被搬了出来,安装到了提供各式动力的机械上。工业革命很快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并有两个特点: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地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和内燃机的大范围使用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提供了永不停歇的动力,并让资本主义国家走向了垄断。班组建设的方式也在这段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一的时间管理和精确的信息传导,使得班组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完成分工协作。19
世纪末贯穿美国的铁路系统就是好的例证。要知道,每一个扳道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一小点疏忽都可能酿成灾难,而且运输历程越长,运载量越大,风险也就越高。正如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所说:“科学革命使得自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与之相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都仅仅具有插曲式的意义,仅仅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体系中发生的内部更替。”虽然在工业革命之前劳动分工就已经促使了班组的诞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对于班组的冲击是更为巨大的,无论是班组结构还是班组建设模式,技术进步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由科学技术推动班组发展的时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