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5771
制造强,中国强,管理改变中国!
做精益不要等,不能等,现在就是开始精益的*时机!
制造企业如何在管理中超越对手?
制造企业如何做到零库存、零浪费、零故障和准时化?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企业经营和咨询管理的经验总结。
如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除了加大硬件投入,更需要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中国企业需要灵活运用精益思维,推动经营要素与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管理向前发展。
章 认识精益管理 3
1.精益是一种信仰 3
2.如何培养员工改善变革之心 5
3.丰田背后的力量 8
4.剖析丰田TPS与丰田软实力 12
5.走出精益生产方式的认识误区 13
6.丰田倡导的两个精益原则是什么 15
7.“三现”主义为什么重要 18
第二章 精益管理中的精益思维 19
1.超越对手,需要三个精益战略思维 19
2.企业为什么需要善用精神的力量 22
3.不得不学的三大精益管理哲学 24
4.改善中的“富人理论” 27
5.教你一种全新的盈利能力分析法 30
6.心到,精益改善无处不在 32
7.木匠和厨师,谁更容易成为领导 35
8.超级匠人秋山先生能拯救日本吗 37
第三章 精益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40
1.精益中,供应链跟不上怎么办 40
2.供应商管理精益化的成功实践 42
3.如何在管理中实践“三现”主义 43
4如何处理好精益管理五大关系 44
5.如何在“自动化”热中少走弯路 48
6.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50
第四章 中国制造的美好未来 53
1.且看波澜壮阔的中国大制造 53
2.中国制造将压倒德美日制造,你信吗 55
3.中国制造能超越日本制造吗 58
4.中国制造离工业4.0还差几步 60
5.做强中国制造需要工业精神支撑 61
6.供给侧改革的路上,到底谁会出局 63
第五章 如何做强中国制造业 67
1.管理密集型企业的特点 67
2.如何提升制造管理技术水平 69
3.为什么高新技术企业难长久 70
4.只要用心,传统产业更能基业长青 72
5.制造业如何走出亏损泥潭 74
6.伤害中国制造的五种“毒品” 75
7.中国制造的尊严从何而来 77
第六章 精益思维如何运用到管理中 78
1.如何简单做管理 78
2.警惕管理中的“习惯性失败” 80
3.员工爱找借口,错在管理者 82
4.老板和员工要放下博弈 84
5.人性化管理从尊重员工开始 87
6.怎样评价员工积极性 88
7.优秀员工怎么评 89
第七章 精益思维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 90
1.如何创造人才辈出的局面 90
2.如何评判企业文化的优劣 92
3.什么是企业凝聚力 93
4.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 94
5.如何培育包容进取的管理文化 97
附录 刘承元精益访谈录 98
要点1:精益管理如何改变制造业? 98
要点2:如何颠覆管理中的二八法则? 100
要点3:自主创新经营理论是什么? 102
要点4:中国企业管理有哪些问题,如何改善? 103
要点5: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106
要点6:精益管理咨询的特点与经验 107
导读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在多个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竞争基础,是未来转型升级并终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条件。比如,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而且形成了全球完备的供应链;中国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优秀的制造业管理者和产业工人队伍在全球;中国制造在包括加工、物流等综合成本方面,依然保持着巨大的优势;中国制造在诸如高铁、航天、核电及某些装备制造等领域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近两年,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而凭着对中国制造的深入了解,笔者反而相信,中国制造不仅能够超越德美日制造,而且称霸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笔者敢这么说呢?
因为当今制造业的竞争,就像战争一样,不管武器如何先进,但终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所以笔者以为,有我们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制造业者队伍,中国制造必将遥遥领先。
如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除了加大硬件投入,更需要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中国企业需要灵活运用精益思维,推动经营要素与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管理向前发展。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企业经营和咨询管理的经验总结:
其中章至第三章,主要带领大家系统认识精益管理及精益思维方式,并对精益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希望中国企业能在精益实践及“自动化”热中少走弯路。
第四、五章,主要介绍中国制造的美好未来,及如何做强中国制造业的建言。笔者相信,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世界范围内旧的制造业竞争秩序正在被打破,新的竞争方式正在重构之中。对中国制造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举国体制、精英阶层的发愤图强、大众创业这三股强大力量聚合在一起,将推动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制造由大做强将是必然。
第六、七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制造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如何将精益思维运用到管理中,以及如何用精益思维提高员工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
在本书的后,附录了一篇笔者的精益访谈录,希望对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有所启发。
思考企业未来,未雨绸缪地进行精益管理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当然,推行精益管理、提升制造管理技术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这也是笔者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仰——精益的信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