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511840
[足本定本精心译注]
本书为中华经典珍藏本,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朱子读书法》为底本,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珍藏的绝佳版本。
[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
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进行注音,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
[印刷精美高端大气]
本书封面采用进口高端纸,并采用内外套封的新颖方式;内文为了让读者阅读更舒服,保护读者视力,采用太阳高端本白胶版纸;内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无异味,又充满书香。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
卷一/ 辅广辑录部分(上)
纲领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卷二/ 辅广辑录部分(下)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卷三/ 张洪、齐增补部分(上)
纲领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卷四/ 张洪、齐增补部分(下)
虚心涵咏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是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即做人道理亦然,*美好处,亦总在*平易处也。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至于进一步的读书方法,我愿向大家推荐宋张洪、齐同编的《朱子读书法》。朱元晦真是投出他的全生命来读书的人,所以他读书的经验,对人们有永恒的启发作用。
——徐复观(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能为我们指点门径。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到。
——余英时(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汉学家)
纲领
【原文】
陈希周[1]问读书修学之门。先生曰:“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2]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
【注释】
[1]陈希周:福建建安(今建瓯)人,朱熹弟子。
[2]头面:头和脸,指外貌、表面。
【译文】
陈希周向先生请教读书治学的方法。先生说:“读书这回事,需要懂得其中的道理。治家有治家的道理,为官有为官的道理。虽然表面有所差别,道理却是如出一辙。就像水遇到圆形容器就变圆,遇到方形容器就成方,放进小容器就变小,放进大容器就显大,然而始终都只是水而已。”
【原文】
人之生,道理合下[1]皆完具[2],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得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子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
【注释】
[1]合下:即时,当下。
[2]完具:完备,完整。
【译文】
人这一生,读书的道理在当下都很完备。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以前没有经历见识过许多事情。圣人经历见识过的事情很多,所以将这些经验写在书上让大家了解。现在读书,就是要从中见识到许多道理。
【原文】
先要读书、理会道理。盖先学得在这里,到临时应事接物,撞着便有用处。
【译文】
首先要读书,领会书中道理。这是因为先把书中的道理学会了,等到临时遇到需要处理世务、应付人事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
【原文】
而今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若如此说资质好便养得成,只是个无能底[1]人;资质不好,便都执缚不住了。傅说云:“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2]。”古训何消得[3],读他做甚底[4]?盖圣贤说出道理,都在里面,必学乎此而后可以有得。圣人之学,与俗学不同。圣人教人读书,只要知所以为学之道。俗学读书,便只是读书,更不理会为学之道如何。
【注释】
[1]底: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2]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做事不效法古训,还能永世安逸,这言闻我从没听过。出自《尚书·说命下》,形容做事不遵守古训。师,效法,榜样;克,战胜,攻下。
[3]消得:亦作“消的”。需要,须得。
[4]甚底:甚的,什么。
【译文】
现在只知道说治理心性、修养自身,然而如果领会不了这个道理,心性要以什么方式治理?自身又要以什么方式来修养呢?如果说禀性素质好就修养得成,那也只是一个无能之人,而禀性素质不好,则无法束缚。傅说道:“学习古训定有收获。做事不效法古训,还能永世安逸,这言闻我从没听过。”古训不拿来为我所用,又读它做什么?毕竟圣贤讲出的道理,都在书中,也必定是先学会这些道理,然后才有实际收获。圣人学问,与世俗看法不同。圣人教人读书,重点在于让别人知道为什么做学问的道理。而世俗眼光看待读书,就仅仅是读书本身而已,根本不去琢磨为什么要做学问这个道理。
【原文】
先生《记婺源藏书阁》[1]有曰: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春秋》、孔孟氏之籍。本末相须[2],人言相发⑶,皆不可一日而废焉者也。盖天理民彛[4],自然之物则[5]按:原本“物则”误作“初则”,今从《朱子文集》改正,其大伦大法所在,固有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垂之万世,则其精微曲折之际,非托于文字,亦不能以自传也。故伏羲以降,列圣[6]继作,至于孔子,然后所以垂世立教之具,粲然[7]大备。天下后世之人,自非生知[8]之圣,则必由是以穷其理,然后知有所至,而力行以终之,固未有饱食安坐,无所猷为[9]而忽然知之,兀然[10]得之也。故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孔子之教人亦曰“好古,敏以求之”[11]。是则君子所以为学致道之方,其亦可知也已。然自秦汉以来,士之所求乎书者,类以记诵剽掠[12]为功,而不及乎穷理修身之要。其过之者则遂绝学捐[13]书,而相与驰骛[14]乎荒虚浮诞之域。盖二者之蔽不同,而于古人之意则胥[15]失之矣。呜呼!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不以此欤[16]?
【注释】
[1]《记婺源藏书阁》: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八《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是朱熹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第二次回婺源时,应时任婺源知县的张汉所请而作。
[2]相须:亦作“相需”,指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3]相发:相感发、相发明。
[4]民彛(yí):犹人伦。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彛,同“彝”。
[5]物则:事物的法则。
[6]列圣:历代圣人。
[7]粲然:形容鲜明发光。
[8]生知:指不待学而知之。
[9]猷(yóu)为:建立功业。
[10]兀然:兀的,忽然。
[11]好古,敏以求之:引语见《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剽(piāo)掠:抢劫掠夺,此处指借鉴。
[13]捐:抛弃。
[14]驰骛:奔走趋赴。
[15]胥:齐,皆。
[16]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译文】
先生在《记婺源藏书阁》中写道:圣贤之道行于天下,其本源出自于上天主宰世人的本性,然作用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由圣人记录成文,得存在《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和孔子、孟子创作的儒家经典中。有本有末,逻辑严密,引发他人探讨,都不可一朝废弃。天理人伦、自然法则(按:原书“物则”误写作“初则”,现在按照《朱子文集》改正),均为世间纲常所在,不因为是否写成文字而影响其存在。但是古代圣人想要向天下世人阐明大道,传留子孙,其中精深微妙、宛延复杂之处,不借助文字无法顺利传承。所以自伏羲以来,历代圣人继往开来,到孔子之时,那些流传后世、树立教化的经典,已经颇为昭然完备。天下后人自然不是不学习就能懂得道理的圣贤,而是必须通过穷究研习,才能牢牢掌握义理,同时还应身体力行践行到底。肯定不会出现光是吃饱闲坐、无所事事,就能突然明白大道真理的可能。所以傅说呈告商高宗武丁:“学习古训定有收获。”孔子教育别人时也说:“爱好古人传世的道理,要通过勤奋学习来获得。”所以君子做学问、求大道的方法,也就可以知道了。然而自秦汉以来,读书人对于读书这件事,大多都是吟诵牢记、以备借鉴,并不以追求真理、修养身心为目的。甚至还有更离谱的,干脆废绝学问、抛弃书本,奔走在虚浮荒诞的事业里。虽然这两种人各有问题,但都抛弃了古人读书求学的本意。呜呼!圣贤之道之所以不昭明、不施行,难道不正是因为如此吗?
【原文】
先生《记稽古阁》[1]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恻隠、羞恶、恭敬、是非之为用,是则人皆有之,非由外铄[2]我也。然圣人之所以教,不使学者收视反听[3],一以反求诸心为是,而必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又曰“博学、审问[5]、慎思、明辨而力行之”[6],何哉?盖礼虽在我,而或蔽于气禀[7]物欲之私,则不能以自见;学虽在外,然皆所以讲乎此理之实,及其浃洽[8]贯通而自得之,则又初无内外精粗之间也。世变俗衰,士不知学,挟册读书者既不过于夸多斗靡,以为利禄之计,其有意于为己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9]于心,而无俟[10]于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虚空之邪见,而于义理之正、法度之详,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理之在我,与夫学之不可以不讲者,则又不知循序致详,虚心一意,从容以会乎在我之本然[11]。是以急遽浅迫,终不能浃洽而贯通也。呜呼!是岂学之果不可为,书之果不可读,而古先圣贤所以垂世立教,果无益于后来也哉!道之不明,可叹也已。
【注释】
[1]《记稽古阁》: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鄂州州学稽古阁记》。
[2]外铄(shuò):外力。
[3]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出自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引语见《论语·泰伯》。
[5]审问:详细地问。指在学问的探究上深入追求。
[6]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此引语见《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又《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气禀:气质。
[8]浃洽:和谐融洽,贯通。
[9]取足:充分取得。
[10]俟:等到,等待。
[11]本然:指本当如此之性。
【译文】
先生在《记稽古阁》中写道:人有此身体,则必定有此心;有此心,则必定有此理。如果仁、义、礼、智为本体,那么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就是本体的表现,每个人都有,并非外力所强加于人。然而圣人教化世人,使求学者不为外界惊扰,一心追求反省内心的行为,必定会说“人的修养始于《诗经》,立身于学礼仪,完善于学音乐”,又说“广泛学习、仔细求证、谨慎思考、辨别明晰,然后努力践行”,为什么呢?因为道理虽与我同在,但有时候被个人气质禀性、物质欲望等等私欲所蒙蔽,可能无法自知。学问虽在身外,但它讲求的都是真正的道理,加上融会贯通并自然习得的法则,本身也没有什么内外精粗的区别。世道变迁,风俗衰微,读书的人不知道努力求学,求学者努力读书也不过是为了炫耀文章鸿篇、辞藻华丽,进而博取功名利禄罢了。那些真正想要修养自身德行的人,又认为修行完全可以凭借涵养心性而得,无需再借助外物,所以难免沉溺于佛家及老庄道家虚空缥缈的歪理邪念里,而对于义理是否正确、法度是否详明,并没能审慎明察。其中偶尔有一些求学者,懂得道理与我同在且学问不可不求,却又不明白做学问应当循序渐进、详密探究、虚心专注,以及从容体会自我本性。所以心态急躁,浮于表面,终也做不到和谐融洽而上下贯通。呜呼!难道学问果真不可做,书果真不能读,古代圣贤流传下来教化世人的行为思想,对后人也果真没有用吗?圣贤之道不昌明,真是可叹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