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41575
编辑推荐
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对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高杠杆、场外配资、股灾、救市、熔断机制等为读者从法律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读。同时,重点选择了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与学界同仁及读者一起分享,如,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适用条件、试论公司对赌案件裁判的法经济学分析进路、证券交易中场外配资法律规制问题刍议、后危机时代衍生品市场中央对手方危机处置研究、破产程序下金融债权保护之衡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5年美国众筹注册豁免*终规则等。
内容简介
本卷分为年度法制报告、公司法制、证券法制、破产法制、域外法制、理论综述、案件聚焦等栏目。年度法制报告对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的发展进程作全面的回顾。理论综述部分对公司法理论、证券法理论、破产法理论进行较详细的综述。公司法制、证券法制、破产法制部分着重对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域外法制部分对国外新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案件聚焦则是对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中的重要案件进行的剖析。
目 录
年度法制报告
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胡改蓉 陈柯晔3
公司法制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适用条件……王长华29
公司财务资助的合法性分析——从降低代理成本的视角……王几高44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动之第三人保护体系……杨宏芹 王兆磊 张馨予58
试论我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完善……吴韬68
试论公司对赌案件裁判的法经济学分析进路……詹巍78
证券法制
证券交易中场外配资法律规制问题刍议……朱飞95
中概股回归A股重组上市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袁钰菲112
后危机时代衍生品市场中央对手方危机处置研究……姜宇127
证券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法治化的再认识……桂祥140
试论证券行政和解中的权力制约机制……许晓骁151
破产法制
破产程序下金融债权保护之衡平——以“加速到期条款”与企业破产法第32条冲突为视角……张华松163
危机时期个别清偿例外的判断逻辑——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姜丽丽172
保险公司破产与保险消费者维权之平衡——以日本保险公司破产为中心……[日]寺岛美贵子185
保险公司强制退场机制适方案研究……丁旭明198
域外法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5年美国众筹注册豁免终规则……王梦萱编译213
2014年美国证监会资产抵押证券信息披露规则(节选)……王梦萱 王千惠译223
2015年英国保险法……茅姝馨译245
韩国外汇交易法……曹珠英 徐磊译258
理论综述
2015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万俊云275
2015年中国证券法理论研究综述……薛彬彬290
2015年中国破产法理论研究综述……陈茜304
公司法律论坛
2015年公司法律论坛会议纪要……黄星宇319
案件聚焦
控制权争夺战——对“宝能收购万科案”的法律分析……张斌335
解密违规举牌引发的“内斗”——基于上海新梅“股权之争”的法律分析……朱婷344
“奇葩年报”可否自行免责?——对*ST博元违规年报事件的法律分析……欧阳珍妮356
上市公司“高送转”疑云——对海润光伏案的法律分析……占菲菲365
走向阳光的股权众筹——对“飞度公司诉诺米多公司”案的思考……郭兴森374
起底钰诚系A2P暴富“神话”——对“e租宝”案件的法律分析……占菊钗382
解构400亿元“庞氏骗局”——对“泛亚有色金属‘日金宝’”案的法律分析……钱一帆393
互联网消费信用ABS融资模式探究——对白条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江川402
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胡改蓉 陈柯晔3
公司法制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适用条件……王长华29
公司财务资助的合法性分析——从降低代理成本的视角……王几高44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动之第三人保护体系……杨宏芹 王兆磊 张馨予58
试论我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完善……吴韬68
试论公司对赌案件裁判的法经济学分析进路……詹巍78
证券法制
证券交易中场外配资法律规制问题刍议……朱飞95
中概股回归A股重组上市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袁钰菲112
后危机时代衍生品市场中央对手方危机处置研究……姜宇127
证券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法治化的再认识……桂祥140
试论证券行政和解中的权力制约机制……许晓骁151
破产法制
破产程序下金融债权保护之衡平——以“加速到期条款”与企业破产法第32条冲突为视角……张华松163
危机时期个别清偿例外的判断逻辑——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姜丽丽172
保险公司破产与保险消费者维权之平衡——以日本保险公司破产为中心……[日]寺岛美贵子185
保险公司强制退场机制适方案研究……丁旭明198
域外法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5年美国众筹注册豁免终规则……王梦萱编译213
2014年美国证监会资产抵押证券信息披露规则(节选)……王梦萱 王千惠译223
2015年英国保险法……茅姝馨译245
韩国外汇交易法……曹珠英 徐磊译258
理论综述
2015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万俊云275
2015年中国证券法理论研究综述……薛彬彬290
2015年中国破产法理论研究综述……陈茜304
公司法律论坛
2015年公司法律论坛会议纪要……黄星宇319
案件聚焦
控制权争夺战——对“宝能收购万科案”的法律分析……张斌335
解密违规举牌引发的“内斗”——基于上海新梅“股权之争”的法律分析……朱婷344
“奇葩年报”可否自行免责?——对*ST博元违规年报事件的法律分析……欧阳珍妮356
上市公司“高送转”疑云——对海润光伏案的法律分析……占菲菲365
走向阳光的股权众筹——对“飞度公司诉诺米多公司”案的思考……郭兴森374
起底钰诚系A2P暴富“神话”——对“e租宝”案件的法律分析……占菊钗382
解构400亿元“庞氏骗局”——对“泛亚有色金属‘日金宝’”案的法律分析……钱一帆393
互联网消费信用ABS融资模式探究——对白条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江川402
前 言
2015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勾勒出了“过山车”般的K线图。从疯涨到暴跌的A股市场注定会被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所铭记。流动性、高杠杆、场外配资、股灾、救市、熔断机制等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缩影。这一年的证券市场,我们的确经历了太多太多。《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为读者从法律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读。
在我国公司法领域,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一直在思索,董事是否需要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如何对其担责,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公司能否为他人购买本公司股权的交易提供财务资助,如何评价这种财务资助,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及合理性?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变动中,究竟应如何保护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是否具有适用的制度空间?当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如何通过公示制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地保护交易相对人?在估值调整机制中,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确立的“与公司对赌无效,与股东对赌有效”的裁判路径是否必然正确,这一裁判“公式”是否与估值调整机制的经济功能相互契合?这一系列问题在学界与实务界均未形成定论。对此,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将在“公司法制”栏目,通过多位专家学者的分析论证,为读者找出相对合理的答案,也为今后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借鉴。
在过去的一年,“场外配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词,在杠杆牛市中表现得非常抢眼,当然,也正因为此,其似乎成了“股灾”的“原罪”之一。然而,在证券交易中,“场外配资”行为究竟是如何演进、如何运作,对其应如何进行法律定性,又如何防范其风险并强化监管,这一系列问题都还未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也是此次“股灾”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之一。与微观的“场外配资”监管相对应,面对突如其来的“股灾”,政府习惯性地进行救市,且采取了更为复杂的“组合拳式”,例如,要求基金公司申购偏股型基金、证券公司斥巨资购买蓝筹股ETF、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类似“平准基金”的身份进行股份购买、中金所限制期货开仓、央企不得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的监管比例放宽、证监会发行部停止初审会发审会,等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股市进一步恶化,但是在面对股市异常波动时,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在法律规范的路径之内,值得思考。毕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存在边界。如何规范政府行为,健全政府对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机制、确保金融宏观调控在法制框架下规范进行,是急需研究的法律命题。对于这些关键问题,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证券法制”栏目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自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关于股东在公司无法清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时是否负有加速到期义务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认识“加速到期义务”与破产法制度的功能异同,如何通过破产法保护债权人之利益?如何准确判断危机时期债务人个别清偿的合理性,从而判断是否应当撤销这种个别清偿,进而公平保护所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都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到特殊类型的公司,尤其是保险公司这种金融类公司,如何在破产中平衡保护投保人之利益,确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也需要认真研究。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破产法制”栏目与读者分享了学界与实务界的诸多有益观点。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事法律尤其是金融法律的发展绝不可能“故步自封”。域外相关商事法律制度的出台对于我国有关制度的完善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面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乱象、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日益盛行,我们需要借鉴美国成熟的众筹制度、资产抵押证券的信息披露制度;面对我国保险法、外汇管理法的完善需求,我们需要从域外国家成熟的保险法、外汇交易法中汲取有益的制度经验。正因为此,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域外法制”栏目刊登了的域外相关制度,以方便后续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作为《公司法律评论》的特色栏目,“案件聚焦”依旧总结了2015年度资本市场极富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宝能与万科的控制权之争、上海新梅案中违规举牌引发的股东“内斗”、*ST博元董事会的“奇葩年报”、e租宝的A2P暴富神话、泛亚日金宝的庞氏骗局等等,层出不穷的资本市场案件使人“眼花缭乱”。这些案件或者反映了制度设计的缺失或漏洞,例如违规举牌的法律后果、董事会自我免责的法律效力,或者彰显了“互联网 ”时代,法律制度的滞后和监管的乏力,例如e租宝事件。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法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深入思考。
回顾2015年,公司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互联网 ”引发的诸多理财纠纷,无不彰显出商事法律制度对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公司法律评论》将一如既往地投入自己的热情,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寻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之路!
在我国公司法领域,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一直在思索,董事是否需要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如何对其担责,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公司能否为他人购买本公司股权的交易提供财务资助,如何评价这种财务资助,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及合理性?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变动中,究竟应如何保护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是否具有适用的制度空间?当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如何通过公示制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地保护交易相对人?在估值调整机制中,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确立的“与公司对赌无效,与股东对赌有效”的裁判路径是否必然正确,这一裁判“公式”是否与估值调整机制的经济功能相互契合?这一系列问题在学界与实务界均未形成定论。对此,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将在“公司法制”栏目,通过多位专家学者的分析论证,为读者找出相对合理的答案,也为今后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借鉴。
在过去的一年,“场外配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词,在杠杆牛市中表现得非常抢眼,当然,也正因为此,其似乎成了“股灾”的“原罪”之一。然而,在证券交易中,“场外配资”行为究竟是如何演进、如何运作,对其应如何进行法律定性,又如何防范其风险并强化监管,这一系列问题都还未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也是此次“股灾”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之一。与微观的“场外配资”监管相对应,面对突如其来的“股灾”,政府习惯性地进行救市,且采取了更为复杂的“组合拳式”,例如,要求基金公司申购偏股型基金、证券公司斥巨资购买蓝筹股ETF、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类似“平准基金”的身份进行股份购买、中金所限制期货开仓、央企不得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的监管比例放宽、证监会发行部停止初审会发审会,等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股市进一步恶化,但是在面对股市异常波动时,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在法律规范的路径之内,值得思考。毕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存在边界。如何规范政府行为,健全政府对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机制、确保金融宏观调控在法制框架下规范进行,是急需研究的法律命题。对于这些关键问题,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证券法制”栏目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自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关于股东在公司无法清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时是否负有加速到期义务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认识“加速到期义务”与破产法制度的功能异同,如何通过破产法保护债权人之利益?如何准确判断危机时期债务人个别清偿的合理性,从而判断是否应当撤销这种个别清偿,进而公平保护所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都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到特殊类型的公司,尤其是保险公司这种金融类公司,如何在破产中平衡保护投保人之利益,确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也需要认真研究。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破产法制”栏目与读者分享了学界与实务界的诸多有益观点。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事法律尤其是金融法律的发展绝不可能“故步自封”。域外相关商事法律制度的出台对于我国有关制度的完善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面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乱象、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日益盛行,我们需要借鉴美国成熟的众筹制度、资产抵押证券的信息披露制度;面对我国保险法、外汇管理法的完善需求,我们需要从域外国家成熟的保险法、外汇交易法中汲取有益的制度经验。正因为此,本卷《公司法律评论》在“域外法制”栏目刊登了的域外相关制度,以方便后续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作为《公司法律评论》的特色栏目,“案件聚焦”依旧总结了2015年度资本市场极富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宝能与万科的控制权之争、上海新梅案中违规举牌引发的股东“内斗”、*ST博元董事会的“奇葩年报”、e租宝的A2P暴富神话、泛亚日金宝的庞氏骗局等等,层出不穷的资本市场案件使人“眼花缭乱”。这些案件或者反映了制度设计的缺失或漏洞,例如违规举牌的法律后果、董事会自我免责的法律效力,或者彰显了“互联网 ”时代,法律制度的滞后和监管的乏力,例如e租宝事件。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法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深入思考。
回顾2015年,公司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互联网 ”引发的诸多理财纠纷,无不彰显出商事法律制度对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公司法律评论》将一如既往地投入自己的热情,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寻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之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