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939466
对外科医生来说,寰枢椎脱位的治疗富于挑战性,尤其合并颅底凹陷的寰枢椎脱位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复位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手段,因此,将寰枢椎脱位分为“可复”与“不可复”是决定手术方式的主要理念。自螺钉用于脊柱内固定以来,利用螺钉及钛棒复位,许多传统认为“不可复”的寰枢椎脱位(如全麻下颅骨牵引),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复位。因此,“可复”与“不可复”的理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在外神经外科领域,直接后路复位及内固定已经成为外科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理念与方式。
自1999—2000年我们在外发表直接后路复位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技术以来,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结合外交流,我们进一步发展、改进并完善了直接后路复位技术,如悬臂、撑开技术,以及关节突关节间松解植骨技术等,使传统认为60%~90%不可复的颅底凹陷合并的寰枢椎脱位降为不足5%。我们认为,虽然复位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重要手段,但解除脊髓延髓的压迫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结合MR判断治疗结果较单纯利用X线或CT更加客观,也更有意义。
尽管寰枢椎脱位的治疗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仍将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另外,我们的理念与技术仅为一家之言,争议甚至不同意见在所难免,在此,许多尚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也一并奉献给大家,以供批评指导。
颅颈交界区内固定与颈椎矢状位平衡 / 001
1.经济圆锥决定了躯体在小能量消耗情况下活动的范围 / 001
2.颈椎矢状位平衡的测量:CBVA、SLS、McGS / 003
3.内固定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调节 / 006
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固定技术 / 009
4.熟识颅颈交界区解剖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 009
5.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已广泛取代其他内固定技术 / 011
6. 术前并认真评估患者颅颈交界区影像学检查 / 017
7.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固定方式 / 020
寰枢椎脱位的新分型与治疗 / 029
8.枢椎脱位分型的现状:将术前或术中牵引的结果作为判定“可复性”与“难复性”的标准有其局限性 / 030
9.寰枢椎脱位新型临床分型系统对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
具有重要意义 / 032
10.牵引是否必须? / 039
11.寰枢椎脱位的手术并发症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 041
直接后路复位矫形治疗寰枢椎脱位 / 042
12.颅骨牵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042
13.直接后路复位手术体位 / 043
14.螺钉固定方式选择 / 043
15.复位步骤及技术 / 044
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的寰枢椎脱位 / 053
16.齿状突小骨的解剖和病因学 / 053
17.齿状突游离小骨致寰枢椎不稳定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 056
18.齿状突游离小骨与寰枢关节不稳定的影像学表现及形态学
测量 / 057
19.齿状突游离小骨致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治疗 / 060
导航辅助下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术 / 063
20.经口腔齿状突切除的手术指征 / 063
21.导航辅助下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手术技术 / 064
颅底凹陷及寰枢椎脱位患者后路复位矫形后脊髓空洞的转归 / 068
22.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合并脊髓空洞的原因:脑脊液通路
异常 / 069
23.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症状 / 075
24.通过寰枢椎复位解除齿状突造成的压迫是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合并脊髓空洞的主要治疗方式 / 076
25.手术后脊髓空洞的转归 / 082
26.脊髓空洞恢复不良的原因 / 083
颅颈交界区后路固定后吞咽及呼吸困难 / 086
27.吞咽困难不是一个诊断而是一个症状 / 087
28.正常吞咽功能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 087
29.术后吞咽困难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 089
30.枕颈内固定术后发生吞咽困难和(或)窒息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 092
参考文献 / 101
出版者后记 / 10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