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1543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问题5
第三节 研究方法6
第四节 本书结构7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
第一节 情绪辨义10
第二节 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MSCI)对语篇理解的研究13
第三节 MSCI对语篇连贯的解释20
第四节 MSCI针对语篇情绪的研究26
第五节 小结31
第三章 理论基础33
第一节 心理空间理论33
第二节 概念整合理论40
第三节 小结53
第四章 情绪情节模型与现实中的情绪心理空间54
第一节 引言54
第二节 基于情绪情节的情绪界定56
第三节 从情绪情节模型到情绪心理空间73
第四节 “情绪—认知”机制与旁观者“情绪—认知色彩”心理空间79
第五节 情绪对比结构86
第六节 小结91
第五章 语篇理解的情绪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93
第一节 引言93
第二节 语篇加工中的情绪分类94
第三节 角色“情绪—认知色彩”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95
第四节 虚拟当事者“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103
第五节 角色“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105
第六节 角色“情绪—后果行为”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107
第七节 小结108
第六章 “情绪—认知色彩”整合的实验研究109
第一节 实验研究目的109
第二节 研究设计110
第三节 实验被试和过程113
第四节 实验结果114
第五节 结论和讨论116
第七章 情绪心理空间与语篇连贯118
第一节 引言118
第二节 超越纯认知模型的连贯系统120
第三节 情绪心理空间与语篇局部连贯123
第四节 情绪的中观结构功能143
第五节 语篇全局结构与情绪主题抽象145
第六节 小结148
第八章 结语150
第一节 主要发现及启示150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154
参考文献156
附录 “情绪—认知色彩”整合的实验研究材料172
图表目录
表6-1 各处理间的统计比较115
图3-1 概念整合网络示意42
图3-2 “佛教僧侣谜题”整合的网络表征43
图4-1 White的简略情绪情节模型59
图4-2 社会情绪的分析模型60
图4-3 整合的情绪情节模型61
图4-4 情绪情节模型的简化模型62
图4-5 情绪分类的认知属性解释模型63
图4-6 Weiner的情绪分化模型66
图4-7 当事者“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74
图4-8 旁观者“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形成的概念整合过程76
图4-9 情绪的事后影响示意80
图5-1 字面叙事空间97
图5-2 情绪空间97
图5-3 合成空间98
图5-4 经验空间与整合过程示意100
图5-5 对例4的整合分析示意105
图6-1 各处理下被试选A的百分比116
图7-1 无情绪视角下例1中的结构示意125
图7-2 情绪视角下例1中的结构示意125
图7-3 由时间和事件关系形成的例1包含的结构137
图7-4 例1情绪心理空间视角形成的结构137
图7-5 例1的多种结构的互补138
图7-6 例10由时间和事件框架形成的结构139
图7-7 例10情绪心理空间视角形成的结构140
图7-8 例11中由角色、时空和事件框架形成的结构142
图7-9 例11由情绪心理空间视角形成的结构142
图7-10 例11由情绪和时空因素等组合形成的结构14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