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45615
★ 此生红尘,无你何欢。本书作者以脱尘之笔,写红楼幻梦,动情演绎红楼梦中人的爱恨苦悲、红尘风月,诠释*真情、*痴心、*伤感的红楼诗词。
★ 在本书中,作者以红楼诗词为线索,以人物和故事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红楼诗词完美阐释,生动展示了那些波澜起伏的故事、血肉丰满的人物、哀婉缠绵的情怀。
花满天,红香断,阶前闷杀葬花人
终身误,误终身——《终身误》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枉凝眉》
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
斜日栏杆人自凭——《桃花行》
飘泊亦如人命薄——《唐多令》
第二钗薛宝钗
叹人间,终不忘,齐眉举案意难平
怅望西风抱闷思——《忆菊》
光阴荏苒须当惜——《灯谜》
长安涎口盼重阳——《食螃蟹咏》
万缕千丝终不改——《临江仙·柳絮》
第三钗贾元春
荡悠悠,魂消耗,梦里相告入黄泉
故向爹娘梦里告——《恨无常》
三春争及初春景——《判词》
第四钗贾探春
离合缘,保平安,一帆风雨路三千
自古穷通皆有定——《分骨肉》
芳心一点娇无力——《咏白海棠诗》
明岁秋风知再会——《残菊》
莫向东风怨别离——《春灯谜》
落去君休惜——《南柯子》
第五钗史湘云
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
何必枉悲伤——《乐中悲》
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
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
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
……
第六钗妙玉
第七钗贾迎春
第八钗贾惜春
第九钗王熙凤
第十钗巧姐
第十一钗李纨
第十二钗秦可卿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红楼梦》,虽然看得很疲倦,但还是耐着性子读到最后一个字,看完之后才发现似乎和没有读一样,除了知道了几个人,除了见识了封建贵族家庭中男男女女们的生活之外,至于别人口中的凄楚、悲凉,人物的悲剧命运,其蕴含的深刻意义似乎并未体会到。
后来,长大了一点,第二次读《红楼梦》,越读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这部书是这样的!这是一部不能跳跃式阅读的书,不然后面的内容就很难理解,而在书中出现的一些诗词歌赋,如果不用心思考和理解,那还真读不懂。
《红楼梦》于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虽然在书中曹雪芹有意识隐掉了时代,但是通过内容可以看出应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个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中国虽然国力强盛、物质生活丰富,但是这些背后却隐藏着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膨胀和发展,而社会的危机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不得不提的就是其中的诗词歌赋、对联,等等。这些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封建贵族家庭的精神面貌。本来吟诗作对是这些贵族家庭的普遍风气,而事实上这些也都是曹雪芹所亲身经历的,他要将自己经历的这些进行重塑然后写到自己的小说中。虽然我们通过阅读小说仅仅是看到大观园中的少爷小姐们,但其实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来看,其反映的本就是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在表面之外能够看到更多的社会意义。所以这些诗词歌赋已经不是普通的诗词歌赋,它们本身就代表着很多内涵。
大观园中的少爷小姐们喜欢吟诗作对,喜欢举办诗社,这其实本就是当时贵族子弟们的日常生活,在清朝的时候贵族子弟之间相聚联句,比任何时代都要流行。以《菊花诗》为例,用一个虚字和一个实字拟成了十二个题,在书中虽然说这是薛宝钗和史湘云想出来的新鲜做法,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在社会中已经存在。所以说诗歌的本身有着现实的引导意义,而作诗这件事情本身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和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是有机组合的,曹雪芹的这种做法也是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以往很多小说虽然诗歌和故事情节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这些诗歌可有可无,只不过是为了点缀,其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事件的气氛上有一定作用,但就算是删除了也不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不会影响读者对故事的把握。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则不是这样,这些诗词歌赋大多和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进行了融合,如果直接跳过去不看的话,很有可能无法弄明白文章的意思。《红楼梦》中的每一处诗词歌赋就好比是一堂高数课,一旦落下一节,之后的就很难听懂了。比如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如果读者只是将这些灯谜当作灯谜去猜,而没有和主人公的结局结合起来,那么这一节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十二钗都是悲情的人物,她们的所有悲苦不是到了最后才展现出来的,而是在很多诗词歌赋中就暗示出来了,这也让这些薄命女子的命运更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唏嘘。
而在《红楼梦》中虽然有一些诗词歌赋似乎游离于情节之外,但是细细品味会发现还是和情节有莫大的关系。
所以说读《红楼梦》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书中的每一个字都需要认真品读,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味到快感。而书中的每一处诗词歌赋更是整部书的精髓所在,如果草草而过,势必失去了很多美好,我们必须要耐下性子,逐个展开这些诗词歌赋的寓意,逐个体会其中的魅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