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327702
编辑推荐
感性解读“断肠才女”朱淑真绝美诗词
在宋代的晓风残月中,有一位才女,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在月下抚琴,在花中填词,她就是幽栖居士朱淑真。
朱淑真宛若一株盛放在暗夜里的花。她满腹才情,却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女子,短短的半生,沉沦在哀怨悲苦之中。一朝香消玉殒,她的父母把她的一切痕迹都付之一炬,身后仅留下半卷断肠之词,供后人凭吊。朱淑真凭借千古传诵的不朽诗词,跨越时间的鸿沟,走到了今天。
宋词是一杯清酒系列文学词传作品,由时事出版社荣誉出品,欲购买其他词传系列作品,请见一下连接:
宋词是一杯清酒4:朱淑清词传
内容简介
淑真,自号幽栖居士,历史上诗文作品数量多的才女,古往今来可与李清照比肩的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并称“词坛双姝”。
朱淑真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她敢想敢做,敢于放弃不合适的爱情,敢于追求自己的真心,敢于对当时的伦常大防冷眼相看。这就是朱淑真,她宁可做一枝傲视百花的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她宁可选择烟花寂灭的凄冷,也不要虚情假意的绚烂。本书甄选朱淑真的诗词作品,以其作观其心。关于其作品,文中提及的诗作要多于词作,书名用“诗词传”更为恰当。但鉴于本书为套书中的一本,为保证套书的统一性,便未对书名进行修改。
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受束缚。让我们听她的浅吟低唱,看她的绝世独立,感她的傲然绽放。临一阕《断肠词》,看那沉浸数百年的芬芳,缓缓地从字里行间流溢而出,那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
朱淑真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她敢想敢做,敢于放弃不合适的爱情,敢于追求自己的真心,敢于对当时的伦常大防冷眼相看。这就是朱淑真,她宁可做一枝傲视百花的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她宁可选择烟花寂灭的凄冷,也不要虚情假意的绚烂。本书甄选朱淑真的诗词作品,以其作观其心。关于其作品,文中提及的诗作要多于词作,书名用“诗词传”更为恰当。但鉴于本书为套书中的一本,为保证套书的统一性,便未对书名进行修改。
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受束缚。让我们听她的浅吟低唱,看她的绝世独立,感她的傲然绽放。临一阕《断肠词》,看那沉浸数百年的芬芳,缓缓地从字里行间流溢而出,那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
目 录
章 锦样年华 少女时光
节 《眼儿媚》——有女怀春
第二节 《游湖归晚》——人面桃花
第三节 《夏日游水阁》——坐看云起
第四节 《春园小宴》——诗酒年华
第二章 佳期如梦 甜美初恋
节 《秋日偶成》——待月西厢
第二节 《浴罢》——眉间心头
第三节 《湖上小集》——陌上花开
第四节 《惜春》——寻春不至
第五节 《清平乐》——金风玉露
第三章 造化弄人 因缘无常
节 《晚春会东园》—— 一曲离愁
第二节 《谒金门》——梦碎天涯
第三节 《柳絮》——刻骨情思
第四节 《蝶恋花》——寂寞空花
第四章 无奈花落 劳燕分飞
节 《江城子》——烟柳断肠
第二节 《圈儿词》——短暂和欢
第三节 《鹧鸪天》——花开堪折
第四节 《春日书怀》——弦断谁听
第五章 如花美眷 空付流年
节 《菩萨蛮·中秋》——不忍月圆
第二节 《寄恨》——同床异梦
第三节 《菩萨蛮·咏梅》——寒梅风骨
第六章 岁暮天涯 泪滴罗衣
节 《鹊桥仙》——暮暮朝朝
第二节 《减字木兰花》——剔尽孤灯
第三节 《寄大人》——思念家亲
第三节 《青莲花》——词坛双璧
第七章 无情莺舌 唤起愁人
节 《旧愁》——心字成灰
第二节 《断肠谜》——泪尽肠断
第三节 《念奴娇》——花开无伴
第八章 东君非主 休生连理
节 《点绛唇》——东君薄幸
第二节 《愁怀》——心隔天涯
第三节 《西江月》——断肠芳草
第九章 满怀愁苦 孤独断肠
节 《浣溪沙》——忆念旧人
第二节 《暮春有感》——旧事惊心
第三节 《晚春有感》——寂掩重门
第十章 相依相偎 如娇如痴
节 《闻鹊》——重见天日
第二节 《恨别》——一纸相思
第三节 《清平乐》——为君沉醉
第十一章 一瞬芳菲 泪眼谢他
节 《菩萨蛮·木樨》——忍抛红豆
第二节 《夏夜乘凉》——开到荼蘼
第三节 《代谢人见惠墨竹》——歌尽桃花
第十二章 孤高烈女 四时同色
节 《元夜》——相顾无言
第二节 《菩萨蛮·秋》——风霜相逼
第三节 《黄花》——风波再起
第十三章 心向日月 香消玉殒
节 《直竹》——花谢花飞
第二节 《白菊》——后世知音
尾声 断肠集,断肠泪
节 《眼儿媚》——有女怀春
第二节 《游湖归晚》——人面桃花
第三节 《夏日游水阁》——坐看云起
第四节 《春园小宴》——诗酒年华
第二章 佳期如梦 甜美初恋
节 《秋日偶成》——待月西厢
第二节 《浴罢》——眉间心头
第三节 《湖上小集》——陌上花开
第四节 《惜春》——寻春不至
第五节 《清平乐》——金风玉露
第三章 造化弄人 因缘无常
节 《晚春会东园》—— 一曲离愁
第二节 《谒金门》——梦碎天涯
第三节 《柳絮》——刻骨情思
第四节 《蝶恋花》——寂寞空花
第四章 无奈花落 劳燕分飞
节 《江城子》——烟柳断肠
第二节 《圈儿词》——短暂和欢
第三节 《鹧鸪天》——花开堪折
第四节 《春日书怀》——弦断谁听
第五章 如花美眷 空付流年
节 《菩萨蛮·中秋》——不忍月圆
第二节 《寄恨》——同床异梦
第三节 《菩萨蛮·咏梅》——寒梅风骨
第六章 岁暮天涯 泪滴罗衣
节 《鹊桥仙》——暮暮朝朝
第二节 《减字木兰花》——剔尽孤灯
第三节 《寄大人》——思念家亲
第三节 《青莲花》——词坛双璧
第七章 无情莺舌 唤起愁人
节 《旧愁》——心字成灰
第二节 《断肠谜》——泪尽肠断
第三节 《念奴娇》——花开无伴
第八章 东君非主 休生连理
节 《点绛唇》——东君薄幸
第二节 《愁怀》——心隔天涯
第三节 《西江月》——断肠芳草
第九章 满怀愁苦 孤独断肠
节 《浣溪沙》——忆念旧人
第二节 《暮春有感》——旧事惊心
第三节 《晚春有感》——寂掩重门
第十章 相依相偎 如娇如痴
节 《闻鹊》——重见天日
第二节 《恨别》——一纸相思
第三节 《清平乐》——为君沉醉
第十一章 一瞬芳菲 泪眼谢他
节 《菩萨蛮·木樨》——忍抛红豆
第二节 《夏夜乘凉》——开到荼蘼
第三节 《代谢人见惠墨竹》——歌尽桃花
第十二章 孤高烈女 四时同色
节 《元夜》——相顾无言
第二节 《菩萨蛮·秋》——风霜相逼
第三节 《黄花》——风波再起
第十三章 心向日月 香消玉殒
节 《直竹》——花谢花飞
第二节 《白菊》——后世知音
尾声 断肠集,断肠泪
在线试读
章 锦样年华 少女时光
世间的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在大多数的故事里,都有一些寂寞和不安的词章,朱淑真也不例外。如同秋天结满了甜美硕果的果树,即使繁茂,也总是无法躲开树下一地落叶的刻骨悲凉。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是。我们细数着这些历史,跟着他们一同起伏,一同欢喜或悲凉,进而情不自禁起心动念,大抵是因为我们早已把书中人的性情,换作了自己的心肠吧。
节
《眼儿媚》——有女怀春
迟迟风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宋代,也许是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向往的朝代吧,也是个人文荟萃、侠骨柔情的时代。那个时代,有盛世的绮丽与浮艳,有层云万里的豪情,有冷月梅花的婉约,有纸醉金迷的风情,也有江南水岸的清越。那个时代,中华国土上遍洒文化的种子,人才辈出,巾帼不让须眉,在那样的环境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断开出璀璨的繁花,也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宋代的晓风残月中,有一位才女,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在月下抚琴,在花中填词,她就是幽栖居士朱淑真。
千年的光阴,是多么遥远的年岁,是怎样的沧海桑田,又是何等的模糊和苍茫。时间无情地淡看一切,翻开史书,多少帝王将相,多少显赫辉煌,多少千秋伟业,终都被时间捻作一缕青烟,在历史的星空中如流星般一瞬而过。
朱淑真宛若一株盛放在暗夜里的花。她满腹才情,却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女子,短短的半生,沉沦在哀怨悲苦之中。一朝香消玉殒,她的父母把她的一切痕迹都付之一炬,身后仅留下半卷断肠之词,供后人凭吊。朱淑真凭借千古传诵的不朽诗词,跨越时间的鸿沟,走到了今天。
据考,宋高宗绍兴五年,朱淑真出生于浙江海宁。小小的婴孩在襁褓中的时候,还不晓得人生有几多艰难。那时候,她的父亲还在浙西为官,经济宽裕,朱淑真作为大家闺秀,自幼读书受教,她又天性颖慧,少女时代已经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其精通作诗填词。那个时候的朱淑真还没有尝到造化弄人的滋味,只是个满腹才华又娇俏可爱、娴雅安静的小女儿,她的世界里,处处充满着美丽的风情和斑斓的色彩,处处都能让她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一个明朗和煦、花香怡人的春日里,一位女子,穿了一件淡红的衣衫,迎着柔和的春风,走在花间的小径上。春风轻抚着争妍斗艳的花枝,美丽的姑娘也被花间的暗香包裹,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春日美景中。转眼清明已过,春天的气息更醇厚了,桃花杏花短暂地开过,铺下一地花瓣雨;杨树柳树抽枝发芽,雪白的飞絮被春风吹着四处飞舞,薄薄的云雾笼罩着朱楼绣户。她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婉转,唤起了她少女的春愁,这莺儿到底在哪里吟唱呢?是在绿杨的树影里,盛开的海棠花畔,还是柔嫩的红杏梢头呢?于是,朱淑真铺纸陈墨,填了一阕本节题引的《眼儿媚》。
这阙词用灵秀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春日,几乎是信手拈来,全无雕琢,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少女怀春图,也写活了一个少女多愁善感的春心。
宋代是程朱理学为风行的时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甚至是帝王用以治理国家的准则,所以宋代女子的生活当然不如盛唐时期那般开化。抛头露面太多,便惹是非,所以像朱淑真这样的大家闺秀,订婚下嫁之前的时光,大部分都要在自己的闺房中度过。这阕《眼儿媚》中流露的少女春愁,大抵来自如同朱淑真这般被养在深闺中的女子们内心的被封闭感和不自由感。而词中的春景,虽是一季春日中繁盛的时光,却亦是春日将尽的暮景。在这样的时候,多愁善感的朱淑真自然会萌生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境,何况她又是一个对事物变迁极其敏感的人,那些盛开数日后飘零的花瓣,那西沉的暮日,那浮沉起落的漫漫山河,无一不牵动她的少女情怀,引发她对青春易逝的愁思和怅惘。然而世相的迷离,命运的玄机,却不是她这样一个普通人可以预知的。
世间的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在大多数的故事里,都有一些寂寞和不安的词章,朱淑真也不例外。如同秋天结满了甜美硕果的果树,即使繁茂,也总是无法躲开树下一地落叶的刻骨悲凉。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是。我们细数着这些历史,跟着他们一同起伏,一同欢喜或悲凉,进而情不自禁起心动念,大抵是因为我们早已把书中人的性情,换作了自己的心肠吧。
节
《眼儿媚》——有女怀春
迟迟风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宋代,也许是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向往的朝代吧,也是个人文荟萃、侠骨柔情的时代。那个时代,有盛世的绮丽与浮艳,有层云万里的豪情,有冷月梅花的婉约,有纸醉金迷的风情,也有江南水岸的清越。那个时代,中华国土上遍洒文化的种子,人才辈出,巾帼不让须眉,在那样的环境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断开出璀璨的繁花,也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宋代的晓风残月中,有一位才女,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在月下抚琴,在花中填词,她就是幽栖居士朱淑真。
千年的光阴,是多么遥远的年岁,是怎样的沧海桑田,又是何等的模糊和苍茫。时间无情地淡看一切,翻开史书,多少帝王将相,多少显赫辉煌,多少千秋伟业,终都被时间捻作一缕青烟,在历史的星空中如流星般一瞬而过。
朱淑真宛若一株盛放在暗夜里的花。她满腹才情,却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女子,短短的半生,沉沦在哀怨悲苦之中。一朝香消玉殒,她的父母把她的一切痕迹都付之一炬,身后仅留下半卷断肠之词,供后人凭吊。朱淑真凭借千古传诵的不朽诗词,跨越时间的鸿沟,走到了今天。
据考,宋高宗绍兴五年,朱淑真出生于浙江海宁。小小的婴孩在襁褓中的时候,还不晓得人生有几多艰难。那时候,她的父亲还在浙西为官,经济宽裕,朱淑真作为大家闺秀,自幼读书受教,她又天性颖慧,少女时代已经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其精通作诗填词。那个时候的朱淑真还没有尝到造化弄人的滋味,只是个满腹才华又娇俏可爱、娴雅安静的小女儿,她的世界里,处处充满着美丽的风情和斑斓的色彩,处处都能让她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一个明朗和煦、花香怡人的春日里,一位女子,穿了一件淡红的衣衫,迎着柔和的春风,走在花间的小径上。春风轻抚着争妍斗艳的花枝,美丽的姑娘也被花间的暗香包裹,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春日美景中。转眼清明已过,春天的气息更醇厚了,桃花杏花短暂地开过,铺下一地花瓣雨;杨树柳树抽枝发芽,雪白的飞絮被春风吹着四处飞舞,薄薄的云雾笼罩着朱楼绣户。她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婉转,唤起了她少女的春愁,这莺儿到底在哪里吟唱呢?是在绿杨的树影里,盛开的海棠花畔,还是柔嫩的红杏梢头呢?于是,朱淑真铺纸陈墨,填了一阕本节题引的《眼儿媚》。
这阙词用灵秀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春日,几乎是信手拈来,全无雕琢,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少女怀春图,也写活了一个少女多愁善感的春心。
宋代是程朱理学为风行的时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甚至是帝王用以治理国家的准则,所以宋代女子的生活当然不如盛唐时期那般开化。抛头露面太多,便惹是非,所以像朱淑真这样的大家闺秀,订婚下嫁之前的时光,大部分都要在自己的闺房中度过。这阕《眼儿媚》中流露的少女春愁,大抵来自如同朱淑真这般被养在深闺中的女子们内心的被封闭感和不自由感。而词中的春景,虽是一季春日中繁盛的时光,却亦是春日将尽的暮景。在这样的时候,多愁善感的朱淑真自然会萌生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境,何况她又是一个对事物变迁极其敏感的人,那些盛开数日后飘零的花瓣,那西沉的暮日,那浮沉起落的漫漫山河,无一不牵动她的少女情怀,引发她对青春易逝的愁思和怅惘。然而世相的迷离,命运的玄机,却不是她这样一个普通人可以预知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