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222386
章天上文曲下凡
第二章五元科举梦
第三章沉醉西厢
第四章忘年之交
第五章贝壳眼镜
第六章沧浪亭之叹
第七章阴阳奇缘
第八章文海名山
第九章角角渚风云会
第十章吴县传奇
第十一章苏州旧梦
第十二章红豆山庄谈情
第十三章第八洞天洗心
第十四章哭朝案起
第十五章六月飞雪
第十六章一语成谶
后记
附录
果然,俞家政在这浩瀚如海的考生卷子中,判得出一个人的,列为童子试名。待判定完毕拆卷时,竟然发现这个获取本科童子试名的,正是金圣叹。
是年,金圣叹年仅十五岁。
也是多亏金圣叹相助,老童子俞绪嘉,在这次童子试中也被取中。尽管他的名次不算太高,却还没有弄个名落孙山。这样,也是一洗前二十一次考试之耻,终于是摘掉方巾,脱掉布衣,成为秀才了。至此,他便可以参加高一层的乡试了。
金圣叹的父亲金源张和继母文氏,对于金圣叹这次科场成功非常满意,也非常荣耀。就拿金源张来说,他辛辛苦苦、安安稳稳、勤勤勉勉攻读,秉灯执火,冷木寒窗,面壁数载,待他于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取得副贡身份时,都已经四十岁了。两下一比,金圣叹岂不是成了奇才!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其意思是说,前三十年,子尚年幼,看其子的高贵与否,要看他父亲的地位;后三十年,子已长起,看其父的尊卑与否,要看他的后人子辈的地位了。现在金源张见儿子如此有出息,岂能不脸上有光!而且,父母的心血没有白费。
确实,为了使金圣叹读书成材,金源张曾下了许多苦功。他知道,江南苏州,历代是文人荟萃、名人辈出的地方。在科甲取士上,更是名压四方,举国称冠。仅在唐、宋、明、清四代,苏州府所属的地面,包括吴县、吴江、长洲、崇明、昆山、常熟、元和、太仓等县郡,就出了大魁天下、鼎甲~名、独占鳌头的状元四十八名。
话说金源张为了勉励儿子学有所成,将当代到唐代之间,苏州府所出的状元,都书于纸上,悬于室内。同时悬于室内的,还有历代连中三元的佼佼者。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