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08407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章半江瑟瑟:品读林语堂的中庸之道
简朴是人生的要义/
做个好人就自在/
中庸透出的人情味/
守拙也是真聪明/
圆熟的学问/
糊涂一半即成熟/
酒饮半酣正好/
隐忍的价值/
取道中庸,你也可以成为哲人/
第二章半里乾坤:品读林语堂的幸福心灵
生的对面很平静/
快乐源于天性/
饮食的智慧外衣/
随时与尽情/
读书如同阅友/
爱自己的天堂/
让回忆结束/
第三章珠联璧合:品读林语堂的灵魂天堂
与良物为友,成高人/
做自己的舵手/
坚守自己的志趣/
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就是你的天堂/
放飞心灵/
第四章刚柔并济:品读林语堂的处世姿态
忍耐失败能换得另一个乾坤/
热爱我们的工作/
知人与自知/
像水一样柔和,但不要是污水/
给自己一个柔性天下/
不与俗人为伍,不与假道者为伍/
你有嘴巴,却不一定会说话/
梦,还是非梦/
像大河流淌的速度/
第五章弱水三千:品读林语堂的爱恋人生
柳色人间/
享受家庭之乐/
爱情需要修炼/
唯德让人美不胜收/
不太精明的爱很芳香/
第六章一蓑烟雨:品读林语堂的豁达生活
烦恼仅在取舍间/
凡事亦雅,但不必刻板/
争的脸面还是命/
现在即天堂/
快意人生的炫目法则/
纯真的妙处/
小楼观山水/
在游戏中工作/
岁月在雕琢/
第七章儒道学生:品读林语堂的精神家园
人生这张山水画/
若此历练/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知足是镶在心上的水晶/
学会忘记/
何必要完美/
做神其实很容易/
让我们亦儒亦道地生存/
第八章曲径通幽:品读林语堂的智慧天空
改变自我/
会心的微笑聪明/
造就一种新鲜/
幽默的奖赏/
幽默着并伟大着/
自嘲的趣处/
给生活来匙蜜糖/
幽默中的智慧种种/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所以我们完全有资格得意和骄傲,因为我们有一个被公认为超脱又快乐地享受世俗乐趣的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环境下,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当人们在欲望的追求中逐渐丢失自我,变得贫乏又可怕的时候,如果找个娴静的午后,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带着几分挑剔的目光读一读林语堂人生哲学,恐怕会幡然悔悟,遗恨于自己曾经浪费掉的光阴,而重拾年少时的天真与幻想了。
果能如此,你的心灵就还没有被暗黑的俗欲吞食,一切还是皆有可能的。
半江瑟瑟:品读林语堂的中庸之道
以与众不同的姿态永远停留在人们仰视的目光中的林语堂,教给世人用“半半哲学”泰然潇洒地直面人生。他讲述的“半半”,是大道之行的中庸,却又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因为他告诉我们的,不是处心积虑地算计世事,而是让我们要用放松的心态享受趣味的生活,用纯净的心灵接近快乐的本性,触摸云与海的彼端。〖1〗00〖1〗00简朴是人生的要义
中国文化健全美之处,乃是“淳朴”二字,教人认得简朴生活之美。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