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097430
编辑推荐
本书观点积极正面,从实例出发,引导读者了解人类的创造力,并重视提升自我的创造力。且本书作者始终致力于创造力领域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其观点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已出版数本著作,在学术界享有声誉。
内容简介
这本书系统探讨了创造力测评、创造力的心智模型、人类动机与创造力、制约或促进创造力的社会环境、提升创造力的策略、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趁势,等等。该书内容丰富,含各种经验研究与案例研究,适宜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生和教师阅读,也适宜于关心创造力研究与促进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目 录
第一部分对创造力的理解和评估 1与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关的案例 创造力研究的空档 一些社会心理学故事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从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 安妮·塞克斯顿:摆脱外部约束力 西尔维娅·普拉思:对外在约束的无能为力 詹姆斯·沃森:追逐成功的赛跑 托马斯·沃尔夫:成功带来的压力 一个反复谈论的主题: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最新研究成果 2创造力的含义及评估 以往创造力定义的思路 以往创造力评估的手段 创造力测试 创造力成果的客观分析 主观评价 创造力的共识性定义 创造力的概念性定义 最近研究成果 3创造力同感测评技术 艺术创造力同感测评 研究1: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研究2:成年人的艺术创造力 研究36:对儿童艺术创造力的进一步探索 研究713:对成年人艺术能力的进一步调查 语言创造力同感测评 研究14:用诗歌对语言创造力的初步探索 研究1518:其他用诗歌探究语言创造力的测试 研究1921:关于语言创造力的其他实验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同之前技术的比较 局限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更广的范围 最新研究成果 信度计算 拼贴画和俳句诗歌的新信度数据 新的创造力任务 同感测评技术的问题和变化 同感测评技术的其他用途 总结 4理论框架 初步的假定和观察材料 创造行为的成分 一种成分框架 创造力内在动机假设 最新研究成果 原来的模型 对原模型的扩充、改良和修订 对成分模型的实证支持 与其他综合性模型的比较 总结 第二部分社会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5评价对创造力的影响 内在动机、创造力与任务的类型 基本研究范式 评价期待的影响 实际评价对创造力的影响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总结 6奖励和任务限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早期研究 奖励对儿童创造性的影响 奖励与选择的交互作用 有关任务投入不同方面的选择权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奖励 限制 总结 7社会促进、榜样和动机取向 社会促进理论:对创造力的意义 有关创造力的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证据 榜样对创造性个体的影响 有关榜样的实验研究 动机取向:一个理论分析 动机取向:一项实证研究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社会促进 榜样 动机取向 总结 8其他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环境 工作环境 家庭影响 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教育环境 工作环境 家庭影响 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总结 第三部分启示 9如何提高创造力的启示 直接的尝试:创造力培训项目 创造力的社会影响因素回顾 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养的启示 对艺术、科学和企业的启示 最新研究成果 创造力成分的提高 对儿童创造力的支持 对企业创造力的支持 总结 10走向综合的创造力心理学 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理论观点的整合 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进展 下一步研究 理论进展 结论 1983年版参考文献 增订版参考文献 索引 第一部分对创造力的理解和评估 1与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关的案例 创造力研究的空档 一些社会心理学故事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从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 安妮·塞克斯顿:摆脱外部约束力 西尔维娅·普拉思:对外在约束的无能为力 詹姆斯·沃森:追逐成功的赛跑 托马斯·沃尔夫:成功带来的压力 一个反复谈论的主题: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最新研究成果 2创造力的含义及评估 以往创造力定义的思路 以往创造力评估的手段 创造力测试 创造力成果的客观分析 主观评价 创造力的共识性定义 创造力的概念性定义 最近研究成果 3创造力同感测评技术 艺术创造力同感测评 研究1: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研究2:成年人的艺术创造力 研究36:对儿童艺术创造力的进一步探索 研究713:对成年人艺术能力的进一步调查 语言创造力同感测评 研究14:用诗歌对语言创造力的初步探索 研究1518:其他用诗歌探究语言创造力的测试 研究1921:关于语言创造力的其他实验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同之前技术的比较 局限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更广的范围 最新研究成果 信度计算 拼贴画和俳句诗歌的新信度数据 新的创造力任务 同感测评技术的问题和变化 同感测评技术的其他用途 总结 4理论框架 初步的假定和观察材料 创造行为的成分 一种成分框架 创造力内在动机假设 最新研究成果 原来的模型 对原模型的扩充、改良和修订 对成分模型的实证支持 与其他综合性模型的比较 总结 第二部分社会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5评价对创造力的影响 内在动机、创造力与任务的类型 基本研究范式 评价期待的影响 实际评价对创造力的影响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总结 6奖励和任务限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早期研究 奖励对儿童创造性的影响 奖励与选择的交互作用 有关任务投入不同方面的选择权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奖励 限制 总结 7社会促进、榜样和动机取向 社会促进理论:对创造力的意义 有关创造力的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证据 榜样对创造性个体的影响 有关榜样的实验研究 动机取向:一个理论分析 动机取向:一项实证研究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社会促进 榜样 动机取向 总结 8其他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环境 工作环境 家庭影响 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总结 最新研究成果 教育环境 工作环境 家庭影响 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总结 第三部分启示 9如何提高创造力的启示 直接的尝试:创造力培训项目 创造力的社会影响因素回顾 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养的启示 对艺术、科学和企业的启示 最新研究成果 创造力成分的提高 对儿童创造力的支持 对企业创造力的支持 总结 10走向综合的创造力心理学 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理论观点的整合 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进展 下一步研究 理论进展 结论 1983年版参考文献 增订版参考文献 索引
前 言
总序 创造力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天地之间,唯有人是具有目的性和创造力的存在者。充斥着偶然性和无目的性的自然演化,居然诞生出了人这个物种。随着文明的进程,现在的人类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去改变或引导自然演化的进程和方向。不具有创造性目的的自然演化,究竟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才能无中生有地诞生出人及人的创造力?《旧约·创世记》中的启示是:人是由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凭借自己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这意味着,人及其创造力只可能源于上帝这个至高的创造者,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上帝的精神形象才可能具有创造力。启示的宗教强调按照神圣教义而生活,并不看重如何激发人的潜能去创造专属于人的世界。希伯来文明及后来血脉相连的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创造性贡献,但人类的创造力本身却不可能成为它们关注的焦点。 与之相对照,启示宗教缺位的古希腊文明,在艺术、科学和哲学上表现出更大的创造力。荷马时代的诸神在人类理性对天地万物的自由探索中,隐退在城邦鼎盛的古典时期。希腊人对秩序、法则、美、善和智慧的追求和成就,随着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成为人类现代文明最重要的古典源泉。希腊人意识到并惊讶于天才人物的巨大的创造力,但创造力本身却不属于理性探究的范畴。在希腊人看来,创造力是缪斯女神的恩赐,隐晦、神秘而难以捉摸。现代以来,创造力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祛魅创造性的神秘性,但为何古希腊文化具有如此之高的创造力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古典文明昌盛的“轴心时代”,东方的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也有极高的创造力,孕育出了迥异于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范式的文化和精神。但这些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古典文明,却都没有对人类创造力本身给予足够的关注。事实上,人类在创造力上的自我意识,直到现代文明深入推进的20世纪才全面苏醒。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以创造力为主题,发表了出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讲。这篇演讲给出的疑惑是,为什么创造力如此重要但对这方面的研究却如此之少?吉尔福德当然知道,早在1869年,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F.Galton)就出版了《遗传的天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经验科学的方法,把创造才能作为一种可观察和测定的人类特征来进行研究;英国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于20世纪早期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从哲学的视野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对于创造力的理解;美国企业家奥斯本(A.F.Osborn)于20世纪40年代倡导“头脑风暴”,第一次把创造力促进作为交流目标引入企业组织。虽然这些事例在创造力研究和促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直至吉尔福德发表演讲的时候,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认知、创造性环境、创造性教育等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套丛书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响应吉尔福德号召的成果。其中,著名心理学家韦斯伯格(R.W.Weisberg)的《如何理解创造力——艺术、科学和发明中的创新》,系统讲解了如何正确理解人类创造力,并通过对若干重要案例的剖析解读了创造性人格的构成和创造性认知风格的特征。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阿马比尔(T.M.Amabile)的《情境中的创造力》是该领域的名著,深入研究了环境对于个人和组织创造力的影响,并给出了提升组织创造性的方法。纽约州立大学国际创造力研究中心负责人普奇奥(G.J.Puccio)的《创造性领导力》是一本致力于提升领导者创造力的优秀著作,具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丰富的案例追踪和实用的方法路径。这套译丛中有三本是与教育相关的,从不同的视野和层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绘画:开启儿童创造力》基于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揭示出儿童的创造力如何通过绘画作品予以激发、表现和发展。《课堂中的创造力》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致力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著作,以课堂和教学为核心,展现了不同学科在教与学的创造力促进上的内涵和意义,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提升高等教育创造力》是国际创造力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聚焦高等教育的著作,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本译丛的最后一本入选著作《创造力:当东方遇上西方》,从文化差异性的视角分析了人们在创造性观念和行动上的区别,在今天全球一体化促进人类创造力的共识下,特别是在今天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很有启发意义。 由于创造力研究涉及很多领域,许多专业术语没有固定译法,译本中难免有少许瑕疵或疏漏,请广大读者谅解。 “创造力研究译丛”编委会2015年12月
媒体评论
如何理解和促进人的创造性,是创新型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套译丛分别从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认知、创造性环境和创造性成果四个维度解读了人的创造性,内容丰富,对于理解和促进人的创造性有很大的帮助。 ——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 创新或创造已经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时髦名词,但对人的创造性的研究,却是一项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严肃事业。这套译丛严谨而不失趣味,讲究科学而不失通俗,是读者了解创造性研究及其成果的很好选择。 ——牛卫华(纽约佩斯大学心理学教授) 人是唯一具有创造性的物种,这是自然进化的奇迹。我们越能发展自身的创造性,就越能见证和拓展这个奇迹。这套译丛对人的创造性奇迹予以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促进个人创造性和组织创造性的方法和路径。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免费在线读
第一部分对创造力的理解和评估 Part One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Creativity 与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关的案例 The Case for a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现代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扼杀人们探索的好奇心,堪称奇迹。这棵稚嫩的幼苗不仅需要激励,更需要自由。失去了这些,它定会枯萎,无须摧残便已死亡。认为强推硬拉和责任感可以激发探寻的乐趣,那是大错特错的。 ——爱因斯坦(Einstein,1949) 上面这段话摘自爱因斯坦的自传。在这段充满抒情色彩的描写中,这位伟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因素对创造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个观点作为主题将贯穿本书。社会因素之所以对创造力存在影响,主要是因为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动机。 要弄清楚创造力必须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创造性表现与人们的一般表现有什么不同?其次,什么情况——怎样的个人能力和特征,怎样的社会环境——最能让人表现出创造性?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建立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学术基础。为此,我将重心放在第二个问题上,也就是分析最有助于发挥创造性的各种社会条件。当然,测验社会因素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也会涉及创造性表现与一般表现差异的方式。所以,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涵盖了以上两个问题。 创造力研究的空档 有两个理由让我们相信,应该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第一个理由显而易见,也很简单,那就是此前还没有这个学科。关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理论,能查到的文献也很少。更重要的是,几乎也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总体上就很少。在1950年《心理学摘要》“创造力”这个栏目下,列出的条目总共有十一个,不到全部摘要文章的02%。196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04%,1966年达到08%。而到了1970年,在所列出的出版物中,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已占到了1%。4然而在这些文章中,很少实验性的研究报道,涉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就少之又少。1976至1978年间,没有一篇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评论》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等杂志上发表。有一篇文章算是与创造力有关,发表在《认知心理学》上,还有一篇出现在《心理学公告》上,四篇刊载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上。而在那些以非实验研究为主导的期刊上,同期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却有六百多篇。 显然,研究创造力的学者们没有就社会心理因素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去做实验性的研究。那他们在做什么呢?事实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创造力研究的重点一直都被放在具有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研究上。1950年,吉尔福特(Guilford)曾直接预见性地提出这一研究重心,也可以说正是他的论断引发了这种偏向。他说,“心理学家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创造性人格问题”。(p444) 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这些研究。其中一种被长期使用的方法是:分析著名的极富创造力人物的传记和自传,以找出他们智力方面的和人格方面的特点(Galton,1870;Cox,1926)。另一种方法是检验创造能力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一个或少数富有创造力的个体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来完成。麦金农(McKinnon)和巴伦(Barron)在伯克利人格评估与研究所(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所作的研究(MacKinnon,1962)堪称这类方法的典型。他们对一些艺术家和科学家进行“入住式”测试。这些艺术家和科学家被同行推选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整整一个周末,每个调查对象都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正式访谈,并完成一大堆的人格和智力测试。不过,在整个关于创造力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对普通人进行测验。典型的做法是:选取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人格、智力和创造力方面的测试,划分出创造力高分组和创造力低分组,再将两组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e.g.,Wallach & Kogan,1965) 有些创造力研究不仅限于讨论个体差异。比如纽厄尔、肖和西蒙(Newell,Shaw and Simon,1962)的研究就涉及创造力所必需的认知能力。他们勾画出一种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活动被视为对打破陈规的独特启发策略的运用。他们对创造过程的阐述相对成熟,其内容与那些基于计算机原理对人类智能所作的阐释有渊源。与纽厄尔等的研究(1962)不同,多数涉及认知能力的创造力研究的理论阐述都比较薄弱,只是一些对创造过程的常识性认识,以及偶尔来自工业和教育领域的经验性发现。奥斯本(Osborn,1963)的“头脑风暴”研究在这方面最为著名,堪称原型。为了促使研究对象针对相应的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他们设计出一套指导语,告诉研究对象一系列的规则或者所谓的启发策略,然后将接受过这种训练的人想出的办法,和没有接受训练的人的办法进行比较。 最后,也有一些研究检测特定社会或物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5,这些研究算不上多,也不能说少。其中一些研究将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创造力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如来自开放教学环境的学生与来自传统教学环境的学生比较(e.g.,Klein,1975)、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小城市的学生比较(e.g.,Torrance et al.,1960)。其他研究则利用传记材料来分析家庭、宗教信仰对杰出人士的创造力的影响(e.g.,Roe,1952),或利用历史资料来分析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看这些因素究竟是促进了创造力,还是抑制了创造力(e.g.,Simonton,1975a)。 总之,创造力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是研究著名的或被公认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描述他们独有的特征。这些研究对象有的在世,有的已经去世。还有就是将创造力测试中得分高的研究对象与得分低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描述他们在人格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大部分这类研究都暗含了这样一个假设:那些有创造力的个体的重要特征多半是先天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改变的),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将有创造力的人同缺乏创造力的人清楚有效地区分开来。 由于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了个体差异上,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实质上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上,忽略了“创造性情景”,也就是有利于创造力的环境。他们将目光死死地盯在内在因素上,看不到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在对内在因素的研究中又暗含一种“基因的”兴趣,学习和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就这样被挤出了视野。 之前关于创造力的种种研究,在根本上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从很多方面看情况都是如此。那些对杰出的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人格特点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找出能准确描述这类人的独特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研究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而那些将创造力测试得分高者与得分低者比较,找出得分高者所具有特征的研究,也注重个体水平的描述,或许还有一些预测的意味。同样,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研究创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家则已经找到人类认知系统中的某些运作程序,这些程序很可能带来新颖且有用的问题解决方案。但与以上研究不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旨在找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对其创造力具有积极或者消极影响的特定社会和环境条件。 一些社会心理学故事 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第二个理由是,在创造性表现中,社会和 环境因素似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6这个理由比前面阐述的——该领域缺乏研究——那个理由重要多了。如果不是把目光仅仅放在正式的研究结果上,就会找到很多这样的证据,表明社会心理学因素对杰出人物的成果和创造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类证据多来自自传、信函、日志,以及其他第一人称式的记述,作者则包括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那些因创造性成就而闻名遐迩的人物。当然,把这些材料当作实际心理现象的准确呈现的确需要谨慎从事。有创造力的人是否能够反观他们自己的创造性?女诗人洛厄尔(Lowell)就曾对此表示怀疑。她这样写道: 诗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本能的回答很直白:“不知道。”就算是仅仅问我自己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我的回答还是这个,不会改变。因为不管是我自己的诗,还是别人的诗,我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我所知道的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所应该知道的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它们触发我的灵感,我就写出它们了。而在进化的道路上,这可以说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Lowell,1930,p24) 然而,这些第一人称报告仍被作为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合理背景材料。之所以这样,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采用这些材料时关注的核心不是这些作者对思考过程的内省(就像洛厄尔指出的那样,对思考过程的内省注定是不准确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完整的)。相反,对这些材料的关注焦点,是这些人所报告的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对其工作的明显促进或阻碍作用。其次,这些报告仅用于形成相关的假设,而不是去验证假设。最后,对来自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人的确可能有其独特的反应方式,但如果某些因素一再地被这些人提及,视为重要因素,那他很可能就是在呈现一个实实在在的心理现象。 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人物很好地记述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些记录常让我们洞见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大部分这类记述,尤其是那些叙述详尽的,都出自作家之手,我想这并不奇怪。)在这些叙述中,许多人都认为 第一部分对创造力的理解和评估 Part One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Creativity 与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关的案例 The Case for a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现代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扼杀人们探索的好奇心,堪称奇迹。这棵稚嫩的幼苗不仅需要激励,更需要自由。失去了这些,它定会枯萎,无须摧残便已死亡。认为强推硬拉和责任感可以激发探寻的乐趣,那是大错特错的。 ——爱因斯坦(Einstein,1949) 上面这段话摘自爱因斯坦的自传。在这段充满抒情色彩的描写中,这位伟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因素对创造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个观点作为主题将贯穿本书。社会因素之所以对创造力存在影响,主要是因为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动机。 要弄清楚创造力必须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创造性表现与人们的一般表现有什么不同?其次,什么情况——怎样的个人能力和特征,怎样的社会环境——最能让人表现出创造性?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建立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学术基础。为此,我将重心放在第二个问题上,也就是分析最有助于发挥创造性的各种社会条件。当然,测验社会因素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也会涉及创造性表现与一般表现差异的方式。所以,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涵盖了以上两个问题。 创造力研究的空档 有两个理由让我们相信,应该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第一个理由显而易见,也很简单,那就是此前还没有这个学科。关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理论,能查到的文献也很少。更重要的是,几乎也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总体上就很少。在1950年《心理学摘要》“创造力”这个栏目下,列出的条目总共有十一个,不到全部摘要文章的02%。196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04%,1966年达到08%。而到了1970年,在所列出的出版物中,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已占到了1%。4然而在这些文章中,很少实验性的研究报道,涉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就少之又少。1976至1978年间,没有一篇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评论》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等杂志上发表。有一篇文章算是与创造力有关,发表在《认知心理学》上,还有一篇出现在《心理学公告》上,四篇刊载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上。而在那些以非实验研究为主导的期刊上,同期有关创造力的文章却有六百多篇。 显然,研究创造力的学者们没有就社会心理因素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去做实验性的研究。那他们在做什么呢?事实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创造力研究的重点一直都被放在具有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研究上。1950年,吉尔福特(Guilford)曾直接预见性地提出这一研究重心,也可以说正是他的论断引发了这种偏向。他说,“心理学家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创造性人格问题”。(p444) 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这些研究。其中一种被长期使用的方法是:分析著名的极富创造力人物的传记和自传,以找出他们智力方面的和人格方面的特点(Galton,1870;Cox,1926)。另一种方法是检验创造能力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一个或少数富有创造力的个体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来完成。麦金农(McKinnon)和巴伦(Barron)在伯克利人格评估与研究所(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所作的研究(MacKinnon,1962)堪称这类方法的典型。他们对一些艺术家和科学家进行“入住式”测试。这些艺术家和科学家被同行推选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整整一个周末,每个调查对象都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正式访谈,并完成一大堆的人格和智力测试。不过,在整个关于创造力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对普通人进行测验。典型的做法是:选取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人格、智力和创造力方面的测试,划分出创造力高分组和创造力低分组,再将两组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e.g.,Wallach & Kogan,1965) 有些创造力研究不仅限于讨论个体差异。比如纽厄尔、肖和西蒙(Newell,Shaw and Simon,1962)的研究就涉及创造力所必需的认知能力。他们勾画出一种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活动被视为对打破陈规的独特启发策略的运用。他们对创造过程的阐述相对成熟,其内容与那些基于计算机原理对人类智能所作的阐释有渊源。与纽厄尔等的研究(1962)不同,多数涉及认知能力的创造力研究的理论阐述都比较薄弱,只是一些对创造过程的常识性认识,以及偶尔来自工业和教育领域的经验性发现。奥斯本(Osborn,1963)的“头脑风暴”研究在这方面最为著名,堪称原型。为了促使研究对象针对相应的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他们设计出一套指导语,告诉研究对象一系列的规则或者所谓的启发策略,然后将接受过这种训练的人想出的办法,和没有接受训练的人的办法进行比较。 最后,也有一些研究检测特定社会或物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5,这些研究算不上多,也不能说少。其中一些研究将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创造力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如来自开放教学环境的学生与来自传统教学环境的学生比较(e.g.,Klein,1975)、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小城市的学生比较(e.g.,Torrance et al.,1960)。其他研究则利用传记材料来分析家庭、宗教信仰对杰出人士的创造力的影响(e.g.,Roe,1952),或利用历史资料来分析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看这些因素究竟是促进了创造力,还是抑制了创造力(e.g.,Simonton,1975a)。 总之,创造力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是研究著名的或被公认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描述他们独有的特征。这些研究对象有的在世,有的已经去世。还有就是将创造力测试中得分高的研究对象与得分低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描述他们在人格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大部分这类研究都暗含了这样一个假设:那些有创造力的个体的重要特征多半是先天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改变的),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将有创造力的人同缺乏创造力的人清楚有效地区分开来。 由于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了个体差异上,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实质上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上,忽略了“创造性情景”,也就是有利于创造力的环境。他们将目光死死地盯在内在因素上,看不到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在对内在因素的研究中又暗含一种“基因的”兴趣,学习和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就这样被挤出了视野。 之前关于创造力的种种研究,在根本上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从很多方面看情况都是如此。那些对杰出的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人格特点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找出能准确描述这类人的独特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研究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而那些将创造力测试得分高者与得分低者比较,找出得分高者所具有特征的研究,也注重个体水平的描述,或许还有一些预测的意味。同样,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研究创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家则已经找到人类认知系统中的某些运作程序,这些程序很可能带来新颖且有用的问题解决方案。但与以上研究不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旨在找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对其创造力具有积极或者消极影响的特定社会和环境条件。 一些社会心理学故事 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第二个理由是,在创造性表现中,社会和 环境因素似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6这个理由比前面阐述的——该领域缺乏研究——那个理由重要多了。如果不是把目光仅仅放在正式的研究结果上,就会找到很多这样的证据,表明社会心理学因素对杰出人物的成果和创造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类证据多来自自传、信函、日志,以及其他第一人称式的记述,作者则包括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那些因创造性成就而闻名遐迩的人物。当然,把这些材料当作实际心理现象的准确呈现的确需要谨慎从事。有创造力的人是否能够反观他们自己的创造性?女诗人洛厄尔(Lowell)就曾对此表示怀疑。她这样写道: 诗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本能的回答很直白:“不知道。”就算是仅仅问我自己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我的回答还是这个,不会改变。因为不管是我自己的诗,还是别人的诗,我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我所知道的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所应该知道的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它们触发我的灵感,我就写出它们了。而在进化的道路上,这可以说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Lowell,1930,p24) 然而,这些第一人称报告仍被作为发展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合理背景材料。之所以这样,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采用这些材料时关注的核心不是这些作者对思考过程的内省(就像洛厄尔指出的那样,对思考过程的内省注定是不准确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完整的)。相反,对这些材料的关注焦点,是这些人所报告的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对其工作的明显促进或阻碍作用。其次,这些报告仅用于形成相关的假设,而不是去验证假设。最后,对来自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人的确可能有其独特的反应方式,但如果某些因素一再地被这些人提及,视为重要因素,那他很可能就是在呈现一个实实在在的心理现象。 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人物很好地记述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些记录常让我们洞见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大部分这类记述,尤其是那些叙述详尽的,都出自作家之手,我想这并不奇怪。)在这些叙述中,许多人都认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