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4061371
德国学生的学习一直都是轻松自由的吗?德国孩子各个都幸福快乐吗?德国家长也抱怨德国的教育制度吗?德国家长也有攀比、虚荣心吗?打开这本书,您会真切地感受到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的“美丽与哀愁”》全面介绍了德国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教育的观点、教育现状,以及德国各种教育制度的利弊;分析德国教育体制背后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用大量实际的教育案例及分析,给中国关心教育的人带来观念上的改变;书中传达的德国人信奉“教育是人的权力,学生不是商品,学校不可以靠学生赚钱”等观念正是中国目前教育所需的;通过介绍德国教育理念折射出德国“低调、平和、平等”的社会氛围,与中国的现状构成鲜明对比。本书介绍了世界格局变化对德国教育的冲击,尤其是美国、中国的教育方式对德国的影响;借鉴《明朝那些事》的语言风格把比较复杂的德国教育体系写得简单明了;对德国的教育制度给出正反两种分析,让读者自己去辨别,强调教育“没有完美”,只有“是否适合”;选取的都是中国社会在教育中所关心的话题,比如德国人如何教孩子学钢琴等,比较实用。
第一章?德国教育,不可不知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德国教育:先松后紧
二、 平均主义
三、不停地“变”
第二章?德国孩子怎样上小学
一、孩子上小学,德国家长操心的事不多
二、给孩子“择校”,越来越操心
三、上学要购买的“家当”
四、昂贵、沉重的小学生书包
五、看重文具的“德国制造”
六、上小学也要通过“入学测试”
七、早上学还是晚上学
第三章?上学了,好好玩耶
一、甜甜美美的开学
二、德国小学的“模样”
三、“爱恨交织”的半日制小学
四、 德国学校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
五、德国课堂——在游戏中上课
第四章?德国小学生学些什么
一、数学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语文课,不会咬文嚼字
三、德国式阅读培养方法
四、德国特色课——森林课
五、常识课,讲究一个“杂”
第五章?过于勤奋,学得太多也是错
一、过于勤奋的小学生受“排挤”
二、勤奋也不是万能的
三、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
四、学得太多是否有必要
第六章?德国小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假期安排
一、作业量很少,作业内容因人而异
二、家长辅导作业,No!
三、假期多多,没有作业
第七章?德国学校,没有“榜样、标兵和官衔”
一、德国学生,不必向“谁”学习
二、德国学校没有“官衔”
三、奖励方式是吃“大锅饭”
第八章?德国小学的考试、评分、排名
一、考试不紧张
二、德国评分“人为”因素大
三、“排名”这事离学生比较远
四、成绩也是“隐私”
第九章?小学毕业,就“分流”
一、三种主要的学校
二、不上大学,日子也还行
三、褒贬不一的“分流制度”
四、面对分流,德国家长的态度
第十章?让孩子一生热爱运动
一、德国人的运动情结
二、运动,从怀孕开始
三、最爱学校运动课
四、成家后,继续创造条件运动
五、增强全国人民体质靠运动协会
第十一章?音乐——德国人的面包
一、爱音乐的德国人
二、德国家长如何看待孩子学音乐
三、德国音乐老师怎么教孩子学音乐
四、德国孩子何时何地学音乐
第十二章?让孩子爱上劳动,喜欢科技创造
一、德国人喜欢造东西
二、博物馆的大门为孩子们敞开
三、科技活动,全民总动员
第十三章?德国式安全教育——令人捉摸不透
一、幼儿园里的“不安全”
二、德国式的探险,中国家长受不了
三、摔摔打打无所谓,德国人有些“冷”
四、交通安全,德国家长很放手
五、保证“安全骑自行车”,不怕麻烦
六、德国“性”教育,很难理解
七、德国学校是否安全
第十四章?德国老师那些事
一、德国老师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特点
二、老师两年一换岗
三、缺老师,政府也没有办法
四、当德国老师生气的时候
五、老师没有权威,总替学生说话
第十五章?德国家长,各式人物都有
一、重视教育型
二、自由放养型
三、把孩子当宠物型
四、不管不问型
五、德国家长的整体特点
六、家长委员会作用大
一、德国教育:先松后紧
如果问中国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累?很多人会回答,从幼儿园就开始累了,一直累到高考结束。很多家长经常这样对孩子说:“你现在累,等考上大学就好了!”言外之意,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甚至有人说,中国的大学躺着也能毕业。而德国的教育情况正好相反,德国的教育是先松后紧,德国小学是最轻松的,德国小学是半日制,中午上完课孩子们就和课堂说“拜拜”了,学习任务也不重,智力正常的孩子一般成绩都还不错;小学毕业后,如果家长和孩子希望将来进入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孩子会进入文理中学学习。文理中学开始的时候一个星期有几天下午有课,但也就是到下午两点,然后慢慢过渡到下午三四点放学。但是文理中学学习任务重,功课多、作业多,想得到好的成绩也不太容易,学生也非常累,玩耍的时间也很少了。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后,轻松的日子就结束了。
宽进严出是德国大学的特点,很多大学生读了很多年还不能毕业的现象在德国是司空见惯的,一个专业读不下来而转到另外的专业也是常有的事情。有些专业的毕业率大约只有20%。有的人在读大学期间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生完孩子再继续读,这在德国也不足为奇。德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很高,居世界前列。曾经有位中国人在德国大学任教,亲眼目睹了德国大学教授对学生的“苛刻要求”,有的大学生在论文答辩之后是抹着眼泪出来的。还有很多教授毫不留情,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不适合正在学习的专业,建议学生转专业或者退学。在这方面,教授对学生没有歧视,只不过觉得学生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不适合走“研究学问”的路线,不如选择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正因为德国大学不容易读,毕业证是“混不出来”的,所以德国的大学文凭“含金量”才高,可以像“德国制造”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的信赖。
也有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过了一阵子大学生活后,觉得大学这么难读,把大好的青春时光留在“象牙塔”里很不划算,所以索性从大学退出,花两三年的时间完成某项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就到社会上找工作、赚钱。有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大学学习某一专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有几百人,需要开放好几个实验室才能满足需要,一个学年下来,一大半的学生就不见了踪影,只需要开放两个实验室就够了;再过一个学年,很多学生又不见了,只需要开放一个实验室就够用了。念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学生,只需要半个实验室就够了。他们两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原来那些没有完成学业的同学早就念完了职业培训,有了稳定的工作,日子过得也不差。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