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22610
绪 论/001
一 话题缘起/001
二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005
三 文献综述/015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032
章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的联结/037
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038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046
第三节 16~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057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062
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064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综述/068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080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109
节 中国社会之发展状况/109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132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153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与中国文明的碰撞/165
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范式:对中国之期待/166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开发/182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范式:对中国之尊重/191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的文明范式转变/201
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范式/202
第二节 三种文明范式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216
第六章 结语/224
附 录/232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232
附录2:本书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240
附录3:本书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245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247
参考文献/252
序 “文明化”和有关中国的知识
一
19世纪,尽管在英语世界中,“Culture”一词与德语中的“Kultur”有比较大的差别,但其中所包含的“受过教育”“有教养”的含义,当然都是指当时欧洲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当时的欧洲人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解读为自己的文化是文明的、优越的,而其他文化则是不文明的、野蛮的。东方是异国情调的、神秘的、迷信的,这些是相对于西方的正统、理性和科学化而言的。实际上,源于欧洲的知识和世界观同样是“给定”的,这些所反映的当然是他们所处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当人们学习、接受并认同某一特定知识的时候,与其说认同的是“知识”本身,不如说是认同了由权力核心所介入的这一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后现代的理论家甚至认为,知识并非真理的反映,权力关系才是知识建构的主轴。经过权力介入的知识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判断力的削弱。因此,对19世纪以来汉学知识保持适度的怀疑,是我们今天历史学家应当秉持的一种态度。
19世纪的德国乃至欧洲汉学界,实际上一直为“文明化”的研究范式(paradigm of“civilizing” of China)所主宰着。作为主体的汉学研究的学者群体,由生长在中国的本土学者转移到长期生活在欧洲的学者那里之后,作为客体的汉学知识本身也经历着由欧洲汉学家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学术规范、学术兴趣重组的过程。在文明化范式的过程中,尽管这些汉学家所使用的方式不同,但主导思想却都是传播所谓欧洲的文明。
对此,历史学家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1952-)指出:
文明人有责任,甚或有义务推广他们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这样做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理由:给蛮荒之地带来安定,宣传一种自认为正确的信条,或者干脆就是为野蛮人做好事。“文明布道”主张受到凡此种种理由和动机的滋养。“布道”在此不一定仅指传播宗教信仰,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普遍的使命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