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74477丛书名: 蓝色东欧
编辑推荐
“米沃什的辞世,令诗歌具有救赎力量这一古老的信念在世界中失去了一个可靠的见证。”
——希尼《新共和》
“关注衰老和死亡的问题,《第二空间》为九十三岁的诺贝尔奖得主米沃什进一步赢得了‘*伟大的诗人’的称号。”
——爱德华·赫希《纽约时报》
《第二空间》是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集,它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诗歌朝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英文版推荐语
——希尼《新共和》
“关注衰老和死亡的问题,《第二空间》为九十三岁的诺贝尔奖得主米沃什进一步赢得了‘*伟大的诗人’的称号。”
——爱德华·赫希《纽约时报》
《第二空间》是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集,它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诗歌朝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英文版推荐语
内容简介
第二空间》是米沃什晚年后一本诗集,在他去世那年出版,写作时诗人已逾九十岁。如同诸多伟大的作家高龄时一样,面临大限,此时他们往往从宗教的角度寻找“生死”这个永恒问题的答案,是一生寻遍之后的归宿吗?时间的意义、生命的真相,乃至神学的真伪,等等,一个老人的思考,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而与终极终极世界更相接近,安静,广阔,深邃,悲悯。
米沃什在国内已经享有深远的影响,有众多崇拜者,这本诗集是首席推出,当能引起读者关注。
目 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高兴
米沃什晚期诗歌中的历史与形而上(中译本前言) 周伟驰
部分
eq avs4al() 第二空间
晚熟
假如没有上帝
在克拉科夫
框架
维尔基
优势
教我手艺的一个师傅
一次停留
一个老妇人
同学
房客
守护天使
美丽的陌生人
贬低本性
我现在应该
高地
不适
倾听我
科学家们
商贩
保险柜
我
退化
新时代
眼睛
笔记本
多层次的人
第二部分
eq avs4al()塞维利奴斯神父
第三部分
eq avs4al()关于神学的论文
第四部分
eq avs4al()学徒
第五部分
eq avs4al()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
前 言
米沃什晚期诗歌中的历史与形而上
(中译本前言)
周伟驰
米沃什(1911—2004)是一位长寿的诗人,活了九十三岁,获得过一九八○年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算得上“圆善”——德福合一了。天主教徒与长寿的关系,曾有搞宗教的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大概跟定期的告解有关——它有助于纡缓现代人常有的焦虑。是啊,既然把一切忧愁痛苦都交给天主了,一个人怎能不心情舒泰呢?米沃什晚年一首小诗《礼物》,颇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逸趣,当是其身心惬洽的写照。
米沃什来自波兰(更准确点是立陶宛)这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可是他跟天主教的关系如何,似乎未见专文写过。中国诗人译米沃什,大都对他的东欧经验感兴趣,这是情境相似引发的共鸣。可是翻译欧洲诗人,如果不了解他们背后的宗教传统,到底是隔靴搔痒,难有深契,只能看到一些政治、技艺类的形而下。这就好比一个外国译者翻陶渊明或杜甫,如果他对于儒道不了解,就只能做字句或意象的对译,却难以译出文字背后的精义。
米沃什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诗人兼思想家,空间上跨了东欧、西欧和美国,制度上跨了纳粹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时间上跨了整个“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西方史。他的诗多是直抒胸臆,行云流水,对内容的关注胜过了对语言的在乎(这也是他一贯坚持的,尽管他的诗各体完备),因此在技法上他或许不如希姆博尔斯卡、赫贝特,但是在历史的沧桑感上,在文明视野的宽广上,在胸怀的博大上,却可说是略胜一筹。
《第二空间——米沃什诗选》(后简称为《第二空间》)是米沃什晚年——不,应该说是“高年”——时期的诗集,是他去世那年出版的,写作时诗人已逾九十岁。这无疑打破了叶芝、哈代、沃伦的纪录。
米沃什在诗里写了些什么呢?这跟一个高龄诗人面临的迫切的问题有关:他必然思考“生死”这个宗教核心问题,顺带牵出时间、生活的意义、写作的意义,乃至神学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奇怪,诗集大部分的诗都跟神学搅在一起,有一首就干脆以“关于神学的论文”作题。
诗集分为五个部分。部分是二十八首短诗,哀叹老年已至,从前身边的同龄人和曾经爱慕过的美人都已消逝无踪,他们的事迹荡然无存,无人记忆,作者自己也垂垂老矣,身心不一(身体不听大脑指挥),唯有在回忆中度日,在记忆中穿梭。回顾一生,作者对于“自我”发生了疑问:镜中人到底是谁?一生的经历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到底是天使还是动物?上帝到底有没有,现代人不信上帝会导致何等后果?进化论的后果为何?人死之后到底有何归宿?《第二空间》这首标题诗,就点明了这整本诗集的主旨:
我们真的对那别一个空间失却了信心?
天堂和地狱,都永远地消逝了?
若无超凡的牧场,如何得到拯救?
被定罪的,到哪里找到合适的住所?
让我们哭泣罢,哀恸损失的浩大。
让我们用煤渣把脸擦脏,再蓬乱头发。
让我们哀求把它还给我们:
那第二空间。
用煤渣撒头发,这是《旧约》中犹太人表达哀恸绝望的方式。如《约伯记》第二章记载,约伯受上帝考验,浑身长满毒疮。他的三个朋友来看望他,为他悲伤,安慰他。他们远远地举目观看,认不出他来,就放声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尘土向天扬起来,落在自己的头上。
米沃什这是在哀叹现代西方人渐趋于有形无形的无神论,有形的无神论好理解,无形的无神论指什么?指对宗教问题根本不关心、不在乎,它比有形的更具杀伤力——起码后者还关心这个议题!在另一首短诗《假如没有上帝》里,米沃什更道出了他对于上帝的态度:
假如没有上帝,
人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
他仍旧是他兄弟的照顾者,
他不能让他的兄弟忧愁,
说并没有上帝。
我们知道,对于欧洲人来说,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问,没有了上帝,人怎么办呢?岂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了?欧洲人没有宋明理学“天理”的概念,故有这样的问题提出。米沃什的态度看来跟孔子有点类似:即使上帝不存在,你也不能说,否则你显得多么残忍啊!还是遵照传统的仪式吧!祭神如神在就好了。在《不适》里他说:
我尊重宗教,因为在这个痛苦的地球上
它乃是一首送葬的、抚慰人心的歌。
对于进化论和现代科学,米沃什的态度跟上面这首短诗《假如没有上帝》一致。在《科学家们》一诗里,他写道:
查尔斯·达尔文
在公开他的——如其所说,恶魔式的理论时,
至少有良心的痛楚。
而他们呢?说到底,他们的观念是这样的:
把老鼠隔离在不同的笼子里。
把人类隔离开来,把他们自己的同类
当作遗传学的浪费一笔画掉,毒死他们。
在别的地方他也反对进化论,认为它把人拉低到动物的水平,而忘记了人的神性来源和道德来源(人是上帝的形象),对于现代大屠杀一类的事终究是有责任的。对于欧洲现代人来说,既然传统的以上帝为依托的世界观不复存在了,便以形形色色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世界观来取而代之。纳粹之种族主义、优生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终导致了将人视为物,单纯从进化得失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使得欧洲伦理堕落,发生了二战中“屠犹”这类惨无人道的种族大灭绝。
我相信米沃什对待上帝和基督教的态度是一种现代欧洲人的矛盾、尴尬和犹豫的态度:一方面他们的大脑告诉他们,上帝难以被证实存在;另一方面他们的意志告诉他们,不能没有上帝,没有上帝就什么都没有,只有虚无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发展出了一种神圣的悖论,用庄子《齐物论》中的话说,“吊诡”。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克尔凯郭尔那里有突出表现,在米沃什这里也不例外。在《倾听我》这首诗里,诗人说:
倾听我,主啊,因为我是一个罪人,这就是说除了祷告我什么也没有。
保护我远离江郎才尽和无能为力的日子。
当无论是燕子的飞行,还是花市上的牡丹花、水仙花和鸢尾花,都不再是你荣耀的象征。
当我将被嘲笑者包围,无力反驳他们的证据,记起你的任何一个奇迹。
当我将在自己看来成为一个冒名顶替者和骗子,因我参加宗教仪式。
当我将指责你创立了死亡普遍的规律。
当我终准备向虚无低头,将尘世的生活称作一个恶魔的杂耍。
这就是一个眷恋着基督教传统的现代欧洲知识分子的心脑矛盾。它终归和纯粹的无神论人文主义者不同,也跟恪守信仰不做反思的基要派不同。这是一种“吊诡”的精神生活。
第二部分名为《塞维利奴斯神父》,是以一个自认为“没有信仰”的神父的眼光来看终极关怀和基督教的问题。在他看来——
人们不过是节日里的牵线木偶,在虚无的边缘跳舞。
十字架上强加给人子的折磨
之所以发生,不过是为了让世界显出它的冷漠。
在他看来,西方人满世界地传教,甚至乘着太空船向外星球传教,但到头来,“他(耶稣)的肉体,横伸在耻辱柱上,/遭受着真实的折磨,关于这我们每天都试着忘记”。很多人上教堂只是出于形式,是表面功夫:“说真的,他们又信又不信。/他们去教堂,免得有人以为他们不信神。/神父讲道时他们想着朱利娅的奶头,想着一头大象,/想着黄油的价格,想着新几内亚。”作为神父,塞维利奴斯虽然穿着法袍,却并没有底气——
我的长袍,属于神父和告解者,
恰好用来包裹我的忐忑和恐惧。
我们是不一贯的人。
我嫉妒群众在世界里的安定。
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孩子在教导成年人,
给出劝告像纸做的大坝对着狂暴的溪流。
作为天主教神父,神人之间的中介,他们的工作时时要遭到信众的怀疑(宗教改革派就取消了神父这一中介),饱受失业的威胁。对于神学中的难题,如三位一体、原罪,这位神父认为君士坦丁皇帝用权力干涉教义,使得后世的人代代都要受折磨,历史充满戏剧性的反讽。现代人再也不信地狱,但是来告解的人里面,如利奥尼亚,还是相信的(出于良心的公平潜意识?)。
我认为这首长诗中,出色的要算这么一段:
假若所有这些都只是
人类关于自己的一场梦呢?
而我们基督徒
只是在一场梦里梦见了我们的梦?
诗人长期在加州工作和居住,对于东方哲学自不陌生(他编的世界诗选中选了大量的中国古诗),对于佛教、印度教乃至庄子的“庄周梦蝶”和“大圣梦”都不会陌生,它们所透现出的非实在论(佛教梦幻泡影喻不用多说了,以商羯罗为代表的不二论视世界为梦幻亦有传统)对于西方神哲学实在论构成了很大的冲击,引起诗人的反思。现代西方对于尘世之“变”的关注,使得西方哲学开始摆脱“永恒”理念世界而领略到“幻”的滋味,叔本华直接从印度哲学获益,尼采则亦回到赫拉克利特“变”的哲学,这种潮流在诗人那里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受柏格森影响的马查多,亦对于东方哲学有所体会。米沃什无疑对这种哲学有所意识。但他仍在摇摆之中,他的情感和意志仍旧使他感觉到需要一个实在论的上帝,以及实在论的天堂和地狱(“第二空间”),来保证在二十世纪西方备受摧残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生活的意义。因此,他才会借塞维利奴斯神父之口说:
主啊,你的临在是如此真实,比任何论证更有分量。
在我颈上和我肩上,我感到你温暖的呼吸。
我想要忘记神学家们创造出来的精巧的宫殿。
你不经营形而上学。
这里意志战胜了理性,虽然理性无法论证一个上帝,但是意志和情感体会到了并且极其需要一个上帝。这里“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更加剧烈了。我们感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和阿廖沙的矛盾。
第三部分是一首原文近五百行的长诗《关于神学的论文》。作者思考了恶的来源问题、神正论问题、原罪问题、进化论、神迹问题等。作者自认为是“一个信仰微弱的人”,“一天信,一天不信”。但是奇怪的是,他喜欢跟祷告的人们在一起,觉得温暖,“自然,我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我跟他们一起唱,/于是克服了存在于/我的私人宗教和仪式宗教之间的矛盾。”这首诗是米沃什晚年写的长的诗之一,是对他在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心脑冲突及解决办法的一个尝试。
第四部分《学徒》是写他的一个很有名的堂兄奥斯卡·米沃什(1877—1939),他生在波兰但在巴黎读完中学,后来成为一个诗人兼神秘主义哲学家,亦曾在一战后为争取立陶宛独立而出谋划策,并提出过“欧洲合众国”的构想。他曾经在二战发生十年之前(1929年)就预见到德国人将在波兰和东普鲁士之间的走廊地带发动战争,他
警告一场大战正骑在末日大劫的红马上
迫近,一场大战将从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亚开始。
这里“红马”的形象来自《启示录》6∶34,“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据米沃什的研究,奥斯卡之所以预见到德国将发动战争,是因为他认为德国人的民主只是肤浅的表面功夫(魏玛共和国),未深及精神,不是真正的民主。也许这背后奥斯卡有他的理路——比如,德国人做不到英美的民主制度也许跟他们的整体主义的世界观有关?或跟他们的民族主义精神太强大有关?——但是米沃什没有提及,这就有待将来的人们的研究了。
奥斯卡的一些思想(如神学异端思想,如世界有一个开端的想法,后者类似于今天的“大爆炸理论”)和作品(如关于唐璜原型、西班牙人米格尔·马纳拉的戏剧),对米沃什有很深的影响。米沃什年轻时钟爱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维登堡,也与他有关。诗名《学徒》的意思来自于第八章中所说的“我不过是一个炼金术师父的学徒”,暗示作者以堂兄奥斯卡为师父,也像他的堂兄一样,继承了欧洲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派别的精神。这首长诗原文连诗带注,达三十页,占了《第二空间》这本集子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不只较为详细地记叙了奥斯卡的生平活动、传奇故事、创作与创见,以及米沃什本人跟奥斯卡的精神上的交织,更难得的是通过叙述米沃什家族的历史,折射出更为广阔的立陶宛、波兰乃至近代欧洲的历史变迁,米沃什作为一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诗人和思想家,夹叙夹议,融情感与理性于一炉,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命运糅合进同一景框(如第二章写作者跟威尼斯的关系,数行之内就提及在那里埋葬或待过的拜伦、布罗茨基、庞德、奥斯卡),起点就已迥异寻常诗人。
我常常想到威尼斯,它回旋着就像一个音乐主题,
从我战前次到访,
在丽多岛海滩上看到
以德国女孩面孔出现的女神戴安娜,
直到上次,在我们埋葬了约瑟夫·布罗茨基之后,
在莫切尼哥酒店宴饮,那里
曾是拜伦爵士居停之地。
在圣马可广场上有咖啡店的坐椅。
那是孤独的漫游者奥斯卡·米沃什
在一九○九年面对宣判之地:
他看到了他一生的爱,艾米·冯·海涅·杰尔顿,
直到他死他都称呼她“我至爱的妻子”,
她嫁给了男爵利奥·萨尔沃提·冯·艾辛克拉夫特·冯特·宾登堡
并于世纪后半叶死于维也纳。
一个普通的游客到威尼斯,见到的也许只是教堂、广场和房屋、贡多拉和海水,即使知道一些历史掌故,也只是空泛的“知识”,并无切身的感受。而米沃什在这里写得多么具体、切身、简略、有力!布罗茨基是米沃什亲密的小辈诗友,英年早逝,奥斯卡是他的堂兄兼精神导师,爱情不幸,再远推至庞德、拜伦往事,威尼斯的历史突然加速度地变厚变重变沉,这是何等的个人沧桑、家族沧桑、诗歌沧桑和历史沧桑。如果要说出读米沃什诗的感受跟读别的诗人的诗的感受的不同,那也许就是通过这种历史的沧桑感透显出的“永恒”的视角!正如米沃什在这首诗的第五章所说,奥斯卡的“神圣之光变质为物质之光”的思想,或神秘闪光同时诞生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发生了改变:
这多么巨大地改变了我的诗!它们是对时间的沉思
自那一刻起,在时间的沉思背后,永恒开始泄露。
正是这种“永恒”的视角,使“永恒”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局限中得以隐约透露,使米沃什的诗具有了一种非凡的高度和品质。
由于奥斯卡跟神秘主义、神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作者亦追步至神哲学思考——甚至关于三位一体的奥秘,思考天主教乃至基督教之衰落、世俗哲学之兴起与二十世纪之血腥史之间的关联。作者关于自己的使命,乃在于通过诗歌创作反对时代的“腔调和风格”,恢复“等级感”,恢复“敬畏”的精神(见这首长诗的第九章)。在这方面,他是视堂兄奥斯卡为自己的先驱的。正如米沃什在第八章的注记里所说:“我在高中时的宗教危机使我丧失了对波兰天主教的安全的信仰,让我走上了寻求之路。在这寻求之中,奥斯卡的指引虽不是排他的,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关于奥斯卡本人的研究在学术界也已逐步展开,米沃什的这首长诗加注可以说树立了一个典范。
第五部分为一首长诗《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说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下地府救其亡妻欧律狄刻回到阳世,终因回头望她而功败垂成的故事。从技法上来说,这首诗是这本诗集中完整和超的(不乏戏剧独白),诗里融现代与神话于一炉,比如说俄耳甫斯乘电梯下地府,周围有车灯刺眼,使读者怀疑这实际上是在写他们自己的灵性经历。
站立在冥府入口处人行道的石板上
俄耳甫斯在一阵狂风里弓着背
这风撕扯着他的外衣,在阵阵雾气里翻滚,
摇晃着树的叶子。汽车的前灯
在不绝的雾涛里一时闪耀,一时黯淡。
他停在了玻璃门前,把不准
自己是否强大得足以通过那场终极试炼。
…………
他推开门,发现走进了一座迷宫,
到处是长廊和电梯。铅色的光不是光而是大地的黑暗。
电子狗无声地掠过。
他下降了许多层,一百层,三百层。
这样的写法,哪里还是对希腊神话的复写呢?这完全已经是后现代版本的魔幻现实主义了。
可是,在诗里仍然不乏但丁《神曲》式的中世纪情景,它们使我们想起来,古今即为一体。
成群的幽灵围绕着他。
他辨认出了其中的一些面孔。
他感受到了血流的节奏。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生命及其罪过
害怕碰到那些他伤害过的人。
但他们早已失去了记忆的能力
只是给予他漠然的一瞥。
后面的两句,提醒着忘川的效力(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喝了孟婆汤了),也令人想到,这岂不就是从《神曲》中化来的吗?
冥后请赫尔墨斯带着欧律狄刻,跟在俄耳甫斯后面——条件是俄耳甫斯不得回头观望她是不是在后面,否则她就不在了。(这又令人想起罗得之妻回望变成盐柱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是否有同一个原型呢?)神话的叙述粗枝大叶,到米沃什这里就具体可感了。他让赫尔墨斯带着欧律狄刻,而且,这个神仙还穿着一双凉鞋!在一片漆黑中,俄耳甫斯能听到的声音就是:
这样他们就出发了。他在先,然后不远处,
是神的凉鞋拍地的声音,和她那被尸衣般的长袍
拘束的双脚发出的轻微的嗒嗒声。
照理说,俄耳甫斯听得到这声音,确信他们是在他的身后跟着的。可是:
他会停下来谛听。但马上
他们也会停下来,于是回声消逝了。
而当他走动,后面双重的脚步声也会重新响起。
有时似乎近一点,有时又似乎远一些。
在他的信念里冒出了一丝怀疑
纠结着他像冷冷的杂草。
他本不能哭,却为人类丧失了对
死者复活的盼望而哭,
因为现在他跟所有的有死者一样。
他的竖琴沉默了,他却仍在梦想,毫无防备。
他清楚他必须有信仰,但他却不能有信仰。
因此他才会坚持很长的时间,
在半睡半醒之际点数着自己的脚步。
这样,经过米沃什的改写,俄耳甫斯下冥府救亡妻的希腊神话就变成了一个现代西方基督徒的“他清楚他必须有信仰,但他却不能有信仰”的挣扎版“天路历程”。在将希腊元素、基督教元素和当代元素结合起来上,米沃什确实做得很到位。我能想到的另一个大家,就是以色列的阿米亥了。
对米沃什每首诗的理解,除了就它自身、就它与诗集中其他诗的关系来看之外,还应将它放在诗人的整体创作中来把握。米沃什是一个著作等身的诗人和思想家,目前光是译为中文的,据笔者所知,就已有《拆散的笔记簿》、《切·米沃什诗选》、《米沃什词典》、《诗的见证》、《被禁锢的头脑》等。
米沃什《第二空间》中的一些内容,也跟他以往的著作形成交集。比如,在《学徒》中他提到他跟奥斯卡一样是共济会这一类秘传知识团体的继承人。在《米沃什词典》条“阿布拉莫维奇”他就谈及他少年时代成长的城市维尔诺(或称维尔纽斯)有共济会的传统、遗存和影响。在Beginning with My Streets的章(跟书名一样),他以各种形式详细回忆和描述了他少年时代的维尔诺,它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在他获诺奖后在哈佛大学的讲座稿《诗的见证》第二章“诗人与人类大家庭”中,他专门讨论了奥斯卡的诗歌观念,奥斯卡反对当时法国的“纯诗”观念。米沃什说,奥斯卡“瞧不起那种‘把宗教、哲学、科学和政治从诗歌领域中排斥出去的诗’”,奥斯卡认为未来的诗歌应该是这样的:“新诗歌的形式的可能性,是《圣经》的形式,一种被强力灌输进韵文的广阔散文。”米沃什的诗歌形式就是这种“广阔散文”的一个充分实现。奥斯卡对“纯诗”及其“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反对,深深地影响了米沃什,他的诗无不是直接或间接的历史经验,正如他所说:“一个波兰诗人无论住在哪里,其真正寓所是他国家的历史……因为他并不是通过空想去揭示人的条件,而是在某个时代、某个地域范围实现这一意图的。”就奥斯卡跟诗歌、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等融为一炉,跟早他一百年的布莱克一样,都是受史维登堡乃至新教改革后一直弥漫在欧洲的千禧年主义情绪感染,认为诗歌应该跟末世论相关联才有意义。饶有意味的是,米沃什还将欧洲的这种末世论诗歌传统跟中国做了对比,认为也许在中国没有这种整体主义的诗歌写作,诗歌存在着另外的可能。其实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中国的诗歌创作是儒道释传统,末世论的维度是几乎没有的,因此我们的诗歌(特别是山水诗)呈现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意境。
米沃什在《学徒》第九章写道:“我观察我时代的腔调和风格/为了在我母语的诗歌里反对它,/这意味着不许它丧失等级感/而等级意味着一个孩子所意味的:/一种敬重,而不是一系列出现又消失的偶像。”这也令人想起他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里所说的话:“我从他(奥斯卡)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使我对新旧约的信仰有更深刻的认识,谆谆教导我在一切心灵事物中,包括属于艺术的一切事物,要有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在这些事物中,如果把二等品等同于一等品,就是一种极大的罪过。”如果说民主和平等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是一种近代以来具有感召力的“应当”,在心智领域(哲学、文学、艺术、诗歌)的后现代主义式的“民主”和“平等”的“狂欢”却正在堕落成为一种灾难,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美丑不分,在这个时代,如何在审美领域(如诗歌)把握住心中的严格尺度,而不为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商业利益、名声、小圈子风气所腐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九年五月我到香港出差编撰一本关于老庄哲学的读本,在九龙塘又一城的Page One书店买到两本波兰诗人的诗,一本是希姆博尔斯卡的《奇迹集市》,一本就是米沃什的这本。我曾经有米沃什一本厚厚的诗集,后来送给一位朋友了。他晚年的这本薄薄的诗集倒是次看到。两位诗人的诗我都很喜欢,他们涉及的主题无所不包,的确有大诗人的宏阔气象。《奇迹集市》的前言,还是米沃什为希姆博尔斯卡所写。
关于希姆博尔斯卡的《奇迹集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辛波丝卡的六世界》,后来其中一部分发表在《世界文学》二○一一年期上。关于米沃什这本《第二空间》,二○一一年我应青年小说家、广州“副本”主事冯俊华之邀,译出一半有余,曾以《米沃什晚期诗十八首》为题印制。但因为“副本”做的是诗歌“小众”读物,虽然印制水平已不遑欧美,能够看到的人却始终有限。二○一三年花城出版社获得《第二空间》的中文版权,朱燕玲女士问我能否译出全部,我利用二○一四年春节时“热闹中的寂寞”,译出了其余部分,主要是《学徒》,至此这本米沃什后的诗集,终于可以全貌面对中文读者。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学徒》是米沃什自己作注外,其余诗中以星号标出的注记多是译者所加,有不准确处还望读者指正。
这篇中译本前言原是《米沃什晚期诗十八首》的后记,其中一部分曾发表在广州《时代周报》。现在加上了一些内容,亦以全貌示人,算是对读者的一个指南,也算是我喜爱米沃什的一个结果。
二○一四年二月六日北京西诗来斋
(中译本前言)
周伟驰
米沃什(1911—2004)是一位长寿的诗人,活了九十三岁,获得过一九八○年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算得上“圆善”——德福合一了。天主教徒与长寿的关系,曾有搞宗教的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大概跟定期的告解有关——它有助于纡缓现代人常有的焦虑。是啊,既然把一切忧愁痛苦都交给天主了,一个人怎能不心情舒泰呢?米沃什晚年一首小诗《礼物》,颇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逸趣,当是其身心惬洽的写照。
米沃什来自波兰(更准确点是立陶宛)这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可是他跟天主教的关系如何,似乎未见专文写过。中国诗人译米沃什,大都对他的东欧经验感兴趣,这是情境相似引发的共鸣。可是翻译欧洲诗人,如果不了解他们背后的宗教传统,到底是隔靴搔痒,难有深契,只能看到一些政治、技艺类的形而下。这就好比一个外国译者翻陶渊明或杜甫,如果他对于儒道不了解,就只能做字句或意象的对译,却难以译出文字背后的精义。
米沃什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诗人兼思想家,空间上跨了东欧、西欧和美国,制度上跨了纳粹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时间上跨了整个“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西方史。他的诗多是直抒胸臆,行云流水,对内容的关注胜过了对语言的在乎(这也是他一贯坚持的,尽管他的诗各体完备),因此在技法上他或许不如希姆博尔斯卡、赫贝特,但是在历史的沧桑感上,在文明视野的宽广上,在胸怀的博大上,却可说是略胜一筹。
《第二空间——米沃什诗选》(后简称为《第二空间》)是米沃什晚年——不,应该说是“高年”——时期的诗集,是他去世那年出版的,写作时诗人已逾九十岁。这无疑打破了叶芝、哈代、沃伦的纪录。
米沃什在诗里写了些什么呢?这跟一个高龄诗人面临的迫切的问题有关:他必然思考“生死”这个宗教核心问题,顺带牵出时间、生活的意义、写作的意义,乃至神学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奇怪,诗集大部分的诗都跟神学搅在一起,有一首就干脆以“关于神学的论文”作题。
诗集分为五个部分。部分是二十八首短诗,哀叹老年已至,从前身边的同龄人和曾经爱慕过的美人都已消逝无踪,他们的事迹荡然无存,无人记忆,作者自己也垂垂老矣,身心不一(身体不听大脑指挥),唯有在回忆中度日,在记忆中穿梭。回顾一生,作者对于“自我”发生了疑问:镜中人到底是谁?一生的经历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到底是天使还是动物?上帝到底有没有,现代人不信上帝会导致何等后果?进化论的后果为何?人死之后到底有何归宿?《第二空间》这首标题诗,就点明了这整本诗集的主旨:
我们真的对那别一个空间失却了信心?
天堂和地狱,都永远地消逝了?
若无超凡的牧场,如何得到拯救?
被定罪的,到哪里找到合适的住所?
让我们哭泣罢,哀恸损失的浩大。
让我们用煤渣把脸擦脏,再蓬乱头发。
让我们哀求把它还给我们:
那第二空间。
用煤渣撒头发,这是《旧约》中犹太人表达哀恸绝望的方式。如《约伯记》第二章记载,约伯受上帝考验,浑身长满毒疮。他的三个朋友来看望他,为他悲伤,安慰他。他们远远地举目观看,认不出他来,就放声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尘土向天扬起来,落在自己的头上。
米沃什这是在哀叹现代西方人渐趋于有形无形的无神论,有形的无神论好理解,无形的无神论指什么?指对宗教问题根本不关心、不在乎,它比有形的更具杀伤力——起码后者还关心这个议题!在另一首短诗《假如没有上帝》里,米沃什更道出了他对于上帝的态度:
假如没有上帝,
人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
他仍旧是他兄弟的照顾者,
他不能让他的兄弟忧愁,
说并没有上帝。
我们知道,对于欧洲人来说,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问,没有了上帝,人怎么办呢?岂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了?欧洲人没有宋明理学“天理”的概念,故有这样的问题提出。米沃什的态度看来跟孔子有点类似:即使上帝不存在,你也不能说,否则你显得多么残忍啊!还是遵照传统的仪式吧!祭神如神在就好了。在《不适》里他说:
我尊重宗教,因为在这个痛苦的地球上
它乃是一首送葬的、抚慰人心的歌。
对于进化论和现代科学,米沃什的态度跟上面这首短诗《假如没有上帝》一致。在《科学家们》一诗里,他写道:
查尔斯·达尔文
在公开他的——如其所说,恶魔式的理论时,
至少有良心的痛楚。
而他们呢?说到底,他们的观念是这样的:
把老鼠隔离在不同的笼子里。
把人类隔离开来,把他们自己的同类
当作遗传学的浪费一笔画掉,毒死他们。
在别的地方他也反对进化论,认为它把人拉低到动物的水平,而忘记了人的神性来源和道德来源(人是上帝的形象),对于现代大屠杀一类的事终究是有责任的。对于欧洲现代人来说,既然传统的以上帝为依托的世界观不复存在了,便以形形色色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世界观来取而代之。纳粹之种族主义、优生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终导致了将人视为物,单纯从进化得失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使得欧洲伦理堕落,发生了二战中“屠犹”这类惨无人道的种族大灭绝。
我相信米沃什对待上帝和基督教的态度是一种现代欧洲人的矛盾、尴尬和犹豫的态度:一方面他们的大脑告诉他们,上帝难以被证实存在;另一方面他们的意志告诉他们,不能没有上帝,没有上帝就什么都没有,只有虚无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发展出了一种神圣的悖论,用庄子《齐物论》中的话说,“吊诡”。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克尔凯郭尔那里有突出表现,在米沃什这里也不例外。在《倾听我》这首诗里,诗人说:
倾听我,主啊,因为我是一个罪人,这就是说除了祷告我什么也没有。
保护我远离江郎才尽和无能为力的日子。
当无论是燕子的飞行,还是花市上的牡丹花、水仙花和鸢尾花,都不再是你荣耀的象征。
当我将被嘲笑者包围,无力反驳他们的证据,记起你的任何一个奇迹。
当我将在自己看来成为一个冒名顶替者和骗子,因我参加宗教仪式。
当我将指责你创立了死亡普遍的规律。
当我终准备向虚无低头,将尘世的生活称作一个恶魔的杂耍。
这就是一个眷恋着基督教传统的现代欧洲知识分子的心脑矛盾。它终归和纯粹的无神论人文主义者不同,也跟恪守信仰不做反思的基要派不同。这是一种“吊诡”的精神生活。
第二部分名为《塞维利奴斯神父》,是以一个自认为“没有信仰”的神父的眼光来看终极关怀和基督教的问题。在他看来——
人们不过是节日里的牵线木偶,在虚无的边缘跳舞。
十字架上强加给人子的折磨
之所以发生,不过是为了让世界显出它的冷漠。
在他看来,西方人满世界地传教,甚至乘着太空船向外星球传教,但到头来,“他(耶稣)的肉体,横伸在耻辱柱上,/遭受着真实的折磨,关于这我们每天都试着忘记”。很多人上教堂只是出于形式,是表面功夫:“说真的,他们又信又不信。/他们去教堂,免得有人以为他们不信神。/神父讲道时他们想着朱利娅的奶头,想着一头大象,/想着黄油的价格,想着新几内亚。”作为神父,塞维利奴斯虽然穿着法袍,却并没有底气——
我的长袍,属于神父和告解者,
恰好用来包裹我的忐忑和恐惧。
我们是不一贯的人。
我嫉妒群众在世界里的安定。
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孩子在教导成年人,
给出劝告像纸做的大坝对着狂暴的溪流。
作为天主教神父,神人之间的中介,他们的工作时时要遭到信众的怀疑(宗教改革派就取消了神父这一中介),饱受失业的威胁。对于神学中的难题,如三位一体、原罪,这位神父认为君士坦丁皇帝用权力干涉教义,使得后世的人代代都要受折磨,历史充满戏剧性的反讽。现代人再也不信地狱,但是来告解的人里面,如利奥尼亚,还是相信的(出于良心的公平潜意识?)。
我认为这首长诗中,出色的要算这么一段:
假若所有这些都只是
人类关于自己的一场梦呢?
而我们基督徒
只是在一场梦里梦见了我们的梦?
诗人长期在加州工作和居住,对于东方哲学自不陌生(他编的世界诗选中选了大量的中国古诗),对于佛教、印度教乃至庄子的“庄周梦蝶”和“大圣梦”都不会陌生,它们所透现出的非实在论(佛教梦幻泡影喻不用多说了,以商羯罗为代表的不二论视世界为梦幻亦有传统)对于西方神哲学实在论构成了很大的冲击,引起诗人的反思。现代西方对于尘世之“变”的关注,使得西方哲学开始摆脱“永恒”理念世界而领略到“幻”的滋味,叔本华直接从印度哲学获益,尼采则亦回到赫拉克利特“变”的哲学,这种潮流在诗人那里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受柏格森影响的马查多,亦对于东方哲学有所体会。米沃什无疑对这种哲学有所意识。但他仍在摇摆之中,他的情感和意志仍旧使他感觉到需要一个实在论的上帝,以及实在论的天堂和地狱(“第二空间”),来保证在二十世纪西方备受摧残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生活的意义。因此,他才会借塞维利奴斯神父之口说:
主啊,你的临在是如此真实,比任何论证更有分量。
在我颈上和我肩上,我感到你温暖的呼吸。
我想要忘记神学家们创造出来的精巧的宫殿。
你不经营形而上学。
这里意志战胜了理性,虽然理性无法论证一个上帝,但是意志和情感体会到了并且极其需要一个上帝。这里“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更加剧烈了。我们感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和阿廖沙的矛盾。
第三部分是一首原文近五百行的长诗《关于神学的论文》。作者思考了恶的来源问题、神正论问题、原罪问题、进化论、神迹问题等。作者自认为是“一个信仰微弱的人”,“一天信,一天不信”。但是奇怪的是,他喜欢跟祷告的人们在一起,觉得温暖,“自然,我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我跟他们一起唱,/于是克服了存在于/我的私人宗教和仪式宗教之间的矛盾。”这首诗是米沃什晚年写的长的诗之一,是对他在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心脑冲突及解决办法的一个尝试。
第四部分《学徒》是写他的一个很有名的堂兄奥斯卡·米沃什(1877—1939),他生在波兰但在巴黎读完中学,后来成为一个诗人兼神秘主义哲学家,亦曾在一战后为争取立陶宛独立而出谋划策,并提出过“欧洲合众国”的构想。他曾经在二战发生十年之前(1929年)就预见到德国人将在波兰和东普鲁士之间的走廊地带发动战争,他
警告一场大战正骑在末日大劫的红马上
迫近,一场大战将从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亚开始。
这里“红马”的形象来自《启示录》6∶34,“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据米沃什的研究,奥斯卡之所以预见到德国将发动战争,是因为他认为德国人的民主只是肤浅的表面功夫(魏玛共和国),未深及精神,不是真正的民主。也许这背后奥斯卡有他的理路——比如,德国人做不到英美的民主制度也许跟他们的整体主义的世界观有关?或跟他们的民族主义精神太强大有关?——但是米沃什没有提及,这就有待将来的人们的研究了。
奥斯卡的一些思想(如神学异端思想,如世界有一个开端的想法,后者类似于今天的“大爆炸理论”)和作品(如关于唐璜原型、西班牙人米格尔·马纳拉的戏剧),对米沃什有很深的影响。米沃什年轻时钟爱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维登堡,也与他有关。诗名《学徒》的意思来自于第八章中所说的“我不过是一个炼金术师父的学徒”,暗示作者以堂兄奥斯卡为师父,也像他的堂兄一样,继承了欧洲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派别的精神。这首长诗原文连诗带注,达三十页,占了《第二空间》这本集子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不只较为详细地记叙了奥斯卡的生平活动、传奇故事、创作与创见,以及米沃什本人跟奥斯卡的精神上的交织,更难得的是通过叙述米沃什家族的历史,折射出更为广阔的立陶宛、波兰乃至近代欧洲的历史变迁,米沃什作为一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诗人和思想家,夹叙夹议,融情感与理性于一炉,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命运糅合进同一景框(如第二章写作者跟威尼斯的关系,数行之内就提及在那里埋葬或待过的拜伦、布罗茨基、庞德、奥斯卡),起点就已迥异寻常诗人。
我常常想到威尼斯,它回旋着就像一个音乐主题,
从我战前次到访,
在丽多岛海滩上看到
以德国女孩面孔出现的女神戴安娜,
直到上次,在我们埋葬了约瑟夫·布罗茨基之后,
在莫切尼哥酒店宴饮,那里
曾是拜伦爵士居停之地。
在圣马可广场上有咖啡店的坐椅。
那是孤独的漫游者奥斯卡·米沃什
在一九○九年面对宣判之地:
他看到了他一生的爱,艾米·冯·海涅·杰尔顿,
直到他死他都称呼她“我至爱的妻子”,
她嫁给了男爵利奥·萨尔沃提·冯·艾辛克拉夫特·冯特·宾登堡
并于世纪后半叶死于维也纳。
一个普通的游客到威尼斯,见到的也许只是教堂、广场和房屋、贡多拉和海水,即使知道一些历史掌故,也只是空泛的“知识”,并无切身的感受。而米沃什在这里写得多么具体、切身、简略、有力!布罗茨基是米沃什亲密的小辈诗友,英年早逝,奥斯卡是他的堂兄兼精神导师,爱情不幸,再远推至庞德、拜伦往事,威尼斯的历史突然加速度地变厚变重变沉,这是何等的个人沧桑、家族沧桑、诗歌沧桑和历史沧桑。如果要说出读米沃什诗的感受跟读别的诗人的诗的感受的不同,那也许就是通过这种历史的沧桑感透显出的“永恒”的视角!正如米沃什在这首诗的第五章所说,奥斯卡的“神圣之光变质为物质之光”的思想,或神秘闪光同时诞生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发生了改变:
这多么巨大地改变了我的诗!它们是对时间的沉思
自那一刻起,在时间的沉思背后,永恒开始泄露。
正是这种“永恒”的视角,使“永恒”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局限中得以隐约透露,使米沃什的诗具有了一种非凡的高度和品质。
由于奥斯卡跟神秘主义、神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作者亦追步至神哲学思考——甚至关于三位一体的奥秘,思考天主教乃至基督教之衰落、世俗哲学之兴起与二十世纪之血腥史之间的关联。作者关于自己的使命,乃在于通过诗歌创作反对时代的“腔调和风格”,恢复“等级感”,恢复“敬畏”的精神(见这首长诗的第九章)。在这方面,他是视堂兄奥斯卡为自己的先驱的。正如米沃什在第八章的注记里所说:“我在高中时的宗教危机使我丧失了对波兰天主教的安全的信仰,让我走上了寻求之路。在这寻求之中,奥斯卡的指引虽不是排他的,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关于奥斯卡本人的研究在学术界也已逐步展开,米沃什的这首长诗加注可以说树立了一个典范。
第五部分为一首长诗《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说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下地府救其亡妻欧律狄刻回到阳世,终因回头望她而功败垂成的故事。从技法上来说,这首诗是这本诗集中完整和超的(不乏戏剧独白),诗里融现代与神话于一炉,比如说俄耳甫斯乘电梯下地府,周围有车灯刺眼,使读者怀疑这实际上是在写他们自己的灵性经历。
站立在冥府入口处人行道的石板上
俄耳甫斯在一阵狂风里弓着背
这风撕扯着他的外衣,在阵阵雾气里翻滚,
摇晃着树的叶子。汽车的前灯
在不绝的雾涛里一时闪耀,一时黯淡。
他停在了玻璃门前,把不准
自己是否强大得足以通过那场终极试炼。
…………
他推开门,发现走进了一座迷宫,
到处是长廊和电梯。铅色的光不是光而是大地的黑暗。
电子狗无声地掠过。
他下降了许多层,一百层,三百层。
这样的写法,哪里还是对希腊神话的复写呢?这完全已经是后现代版本的魔幻现实主义了。
可是,在诗里仍然不乏但丁《神曲》式的中世纪情景,它们使我们想起来,古今即为一体。
成群的幽灵围绕着他。
他辨认出了其中的一些面孔。
他感受到了血流的节奏。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生命及其罪过
害怕碰到那些他伤害过的人。
但他们早已失去了记忆的能力
只是给予他漠然的一瞥。
后面的两句,提醒着忘川的效力(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喝了孟婆汤了),也令人想到,这岂不就是从《神曲》中化来的吗?
冥后请赫尔墨斯带着欧律狄刻,跟在俄耳甫斯后面——条件是俄耳甫斯不得回头观望她是不是在后面,否则她就不在了。(这又令人想起罗得之妻回望变成盐柱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是否有同一个原型呢?)神话的叙述粗枝大叶,到米沃什这里就具体可感了。他让赫尔墨斯带着欧律狄刻,而且,这个神仙还穿着一双凉鞋!在一片漆黑中,俄耳甫斯能听到的声音就是:
这样他们就出发了。他在先,然后不远处,
是神的凉鞋拍地的声音,和她那被尸衣般的长袍
拘束的双脚发出的轻微的嗒嗒声。
照理说,俄耳甫斯听得到这声音,确信他们是在他的身后跟着的。可是:
他会停下来谛听。但马上
他们也会停下来,于是回声消逝了。
而当他走动,后面双重的脚步声也会重新响起。
有时似乎近一点,有时又似乎远一些。
在他的信念里冒出了一丝怀疑
纠结着他像冷冷的杂草。
他本不能哭,却为人类丧失了对
死者复活的盼望而哭,
因为现在他跟所有的有死者一样。
他的竖琴沉默了,他却仍在梦想,毫无防备。
他清楚他必须有信仰,但他却不能有信仰。
因此他才会坚持很长的时间,
在半睡半醒之际点数着自己的脚步。
这样,经过米沃什的改写,俄耳甫斯下冥府救亡妻的希腊神话就变成了一个现代西方基督徒的“他清楚他必须有信仰,但他却不能有信仰”的挣扎版“天路历程”。在将希腊元素、基督教元素和当代元素结合起来上,米沃什确实做得很到位。我能想到的另一个大家,就是以色列的阿米亥了。
对米沃什每首诗的理解,除了就它自身、就它与诗集中其他诗的关系来看之外,还应将它放在诗人的整体创作中来把握。米沃什是一个著作等身的诗人和思想家,目前光是译为中文的,据笔者所知,就已有《拆散的笔记簿》、《切·米沃什诗选》、《米沃什词典》、《诗的见证》、《被禁锢的头脑》等。
米沃什《第二空间》中的一些内容,也跟他以往的著作形成交集。比如,在《学徒》中他提到他跟奥斯卡一样是共济会这一类秘传知识团体的继承人。在《米沃什词典》条“阿布拉莫维奇”他就谈及他少年时代成长的城市维尔诺(或称维尔纽斯)有共济会的传统、遗存和影响。在Beginning with My Streets的章(跟书名一样),他以各种形式详细回忆和描述了他少年时代的维尔诺,它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在他获诺奖后在哈佛大学的讲座稿《诗的见证》第二章“诗人与人类大家庭”中,他专门讨论了奥斯卡的诗歌观念,奥斯卡反对当时法国的“纯诗”观念。米沃什说,奥斯卡“瞧不起那种‘把宗教、哲学、科学和政治从诗歌领域中排斥出去的诗’”,奥斯卡认为未来的诗歌应该是这样的:“新诗歌的形式的可能性,是《圣经》的形式,一种被强力灌输进韵文的广阔散文。”米沃什的诗歌形式就是这种“广阔散文”的一个充分实现。奥斯卡对“纯诗”及其“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反对,深深地影响了米沃什,他的诗无不是直接或间接的历史经验,正如他所说:“一个波兰诗人无论住在哪里,其真正寓所是他国家的历史……因为他并不是通过空想去揭示人的条件,而是在某个时代、某个地域范围实现这一意图的。”就奥斯卡跟诗歌、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等融为一炉,跟早他一百年的布莱克一样,都是受史维登堡乃至新教改革后一直弥漫在欧洲的千禧年主义情绪感染,认为诗歌应该跟末世论相关联才有意义。饶有意味的是,米沃什还将欧洲的这种末世论诗歌传统跟中国做了对比,认为也许在中国没有这种整体主义的诗歌写作,诗歌存在着另外的可能。其实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中国的诗歌创作是儒道释传统,末世论的维度是几乎没有的,因此我们的诗歌(特别是山水诗)呈现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意境。
米沃什在《学徒》第九章写道:“我观察我时代的腔调和风格/为了在我母语的诗歌里反对它,/这意味着不许它丧失等级感/而等级意味着一个孩子所意味的:/一种敬重,而不是一系列出现又消失的偶像。”这也令人想起他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里所说的话:“我从他(奥斯卡)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使我对新旧约的信仰有更深刻的认识,谆谆教导我在一切心灵事物中,包括属于艺术的一切事物,要有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在这些事物中,如果把二等品等同于一等品,就是一种极大的罪过。”如果说民主和平等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是一种近代以来具有感召力的“应当”,在心智领域(哲学、文学、艺术、诗歌)的后现代主义式的“民主”和“平等”的“狂欢”却正在堕落成为一种灾难,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美丑不分,在这个时代,如何在审美领域(如诗歌)把握住心中的严格尺度,而不为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商业利益、名声、小圈子风气所腐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九年五月我到香港出差编撰一本关于老庄哲学的读本,在九龙塘又一城的Page One书店买到两本波兰诗人的诗,一本是希姆博尔斯卡的《奇迹集市》,一本就是米沃什的这本。我曾经有米沃什一本厚厚的诗集,后来送给一位朋友了。他晚年的这本薄薄的诗集倒是次看到。两位诗人的诗我都很喜欢,他们涉及的主题无所不包,的确有大诗人的宏阔气象。《奇迹集市》的前言,还是米沃什为希姆博尔斯卡所写。
关于希姆博尔斯卡的《奇迹集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辛波丝卡的六世界》,后来其中一部分发表在《世界文学》二○一一年期上。关于米沃什这本《第二空间》,二○一一年我应青年小说家、广州“副本”主事冯俊华之邀,译出一半有余,曾以《米沃什晚期诗十八首》为题印制。但因为“副本”做的是诗歌“小众”读物,虽然印制水平已不遑欧美,能够看到的人却始终有限。二○一三年花城出版社获得《第二空间》的中文版权,朱燕玲女士问我能否译出全部,我利用二○一四年春节时“热闹中的寂寞”,译出了其余部分,主要是《学徒》,至此这本米沃什后的诗集,终于可以全貌面对中文读者。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学徒》是米沃什自己作注外,其余诗中以星号标出的注记多是译者所加,有不准确处还望读者指正。
这篇中译本前言原是《米沃什晚期诗十八首》的后记,其中一部分曾发表在广州《时代周报》。现在加上了一些内容,亦以全貌示人,算是对读者的一个指南,也算是我喜爱米沃什的一个结果。
二○一四年二月六日北京西诗来斋
在线试读
第二空间
天厅是何其地敞亮!
经天梯走近它们。
白云之上,便悬着极乐花园。
灵魂把自己从肉体撕开翱翔。
它记得有一个“向上”。
也有一个“向下”。
我们真的对那别一个空间失却了信心?
天堂和地狱,都永远地消逝了?
若无超凡的牧场,如何得到拯救?
被定罪的,到哪里找到合适的住所?
让我们哭泣罢,哀恸损失的浩大。
让我们用煤渣把脸擦脏,再蓬乱头发。
让我们哀求把它还给我们:
那第二空间。
天厅是何其地敞亮!
经天梯走近它们。
白云之上,便悬着极乐花园。
灵魂把自己从肉体撕开翱翔。
它记得有一个“向上”。
也有一个“向下”。
我们真的对那别一个空间失却了信心?
天堂和地狱,都永远地消逝了?
若无超凡的牧场,如何得到拯救?
被定罪的,到哪里找到合适的住所?
让我们哭泣罢,哀恸损失的浩大。
让我们用煤渣把脸擦脏,再蓬乱头发。
让我们哀求把它还给我们:
那第二空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