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58148
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我来到这世界
我们将像太阳!
太阳颂
太阳的芳香
我用幻想追踪……
生存的教诲
金色的种子
自由的风
我是自由的风……
风
高塔观望
风暴的马群
向风呼号
我不晓得明智……
我厌倦温情脉脉的梦……
寄远方的朋友
面向大海
苦闷的小舟
向海洋呼唤
白色火焰
我喜欢远方船桨……
安慰
双重生命
桥
波浪
在海底水草之间……
夜晚在海滨……
假如你想……
梦之谷
海魂
时空韵律
银河
午夜与光明
月亮
北方
黄金词语
黄昏
春天
秋天
秋天的空气
雷神匹隆
云梯
告别
诗与音乐
超凡脱俗
铁匠
俄语节奏舒缓……
我的歌曲
词汇犹如变色龙
匕首似的言语
词语的和声
不要恐惧
我们说话用不同的语言……
我怎样写诗
罪恶的语言
四分之一世纪
音乐的诞生
音乐
旷世奇才
莎士比亚
致雪莱
致波德莱尔
致莱蒙托夫
空中的道路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德加?坡
致雪莱
十四行诗
商籁体赞
丑八怪
毒蝎
离别
请你们说说……
自我加冕的帝王
要学会创造
烈火盛宴
指环
爱的表白
爱的表白
爱情的语言
她像夜晚
我想得到你……
给米拉?洛赫维茨卡娅
我将等待……
无比温柔
你在这里……
我跟她久久温存……
委身于我而不指责……
圆润的珍珠……
选自组诗《离别的情人》
这么快……
你爱的只是……
为什么?
高兴吧!
告别
我爱你
蓝眼睛
爱的时刻
女性之歌
至临终一日
火焰
给玩弄爱情游戏的女人
我不再爱她
三颗沙砾
草原的悲伤
塔玛拉
花环
给契尔克斯少女
妮妮卡
女人
给海伦
美人鱼
海魂
湿润
坠落
人生慨叹
伟大的虚无
命运
身在牢笼
无言
在旅馆
对瞬间说声:停一停!
我的朋友……
生命在途中……
闭着眼睛也可以生活……
我们被一只强有力的手……
眼睛
够了
复归
幻想
疼痛的呐喊……
石板
动荡岁月
诗人致工人
土地和自由
致俄罗斯工人
撒谎的沙皇
沉默的国家
光荣属于农民
自然生灵
我钟爱什么?
白天鹅
信天翁
火烈鸟
花斑蜻蜓
小金鱼
天堂鸟
寄情花草
芦苇
林中青草
路边草
野樱花
域外诗简
马德里郊区
流浪女孩儿
古老的歌谣
印度曲
护身符
阿拉伯人之歌
埃及
铃鼓
在地球边缘
被遗忘的人
附录
俄罗斯诗歌之王巴尔蒙特
太阳的芳香
——巴尔蒙特诗选
从辉煌到陨落
——太阳歌手巴尔蒙特和他的诗歌
谷羽
假如时光倒退回一个世纪之前,放眼俄罗斯文学天地,你会看到诗坛上空高悬一轮辉煌的太阳,大气磅礴,君临天下,其灿烂的光芒无与伦比。这轮太阳就是当时的诗歌之王巴尔蒙特。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巴尔蒙特连续出版的四部诗集:《寂静》(1898)、《燃烧的大厦》(1900)、《我们将像太阳》(1903)、《惟有爱》(1905),是当时俄罗斯为畅销、有影响的诗歌名著,可以说这些作品征服了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也使同时代的诗人自愧不如,不敢与之争锋。这几本诗集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是他创作阶段的标志。
然而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物极必反,太阳有升就有落,颠峰状态难以持久,高峰过后就是下坡,诗歌之王巴尔蒙特同样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渐渐淡出了诗歌爱好者的视野,十月革命后不久,他离开了俄罗斯,长期侨居国外,俄罗斯人有意无意地忘记了他。昔日的太阳失去了光辉,逐渐变得暗淡,诗人和他的诗歌无声无息,渐渐被岁月的沙尘所掩埋。
但是,真正的诗歌作品,经得起时间的筛选。珍珠埋在土里,终究会有发光的日子。一个世纪之后,俄罗斯人重新审视他们的文学遗产,终于再次认识并且高度肯定了巴尔蒙特诗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作为巴尔蒙特诗歌的爱好者和翻译者,我愿意向国内爱诗的朋友们介绍这位诗人。让我们一起聆听他高亢华丽的声音,欣赏他独具一格的诗作。
一歌唱太阳赞美风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尔蒙特(1867—1942)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浪潮的代表性人物。他出生于弗拉吉米尔省乡村一个贵族家庭。十九岁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转年因参加学潮被开除学籍。二十三岁出版本诗集,未引起任何反响。第二本诗集《在北方天空下》抒发了公民的忧伤,带有模仿涅克拉索夫和民粹派诗歌的痕迹,此后转向象征主义。二十世纪初出版的《燃烧的大厦》、《我们将像太阳》,使他名震诗坛,成为公认的俄罗斯诗歌之王。安年斯基认为巴尔蒙特开辟了诗歌创作的新路。勃留索夫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在俄罗斯文学中,就艺术技巧而言,没有人能与巴尔蒙特比肩而立。”就连象征派大诗人别雷和勃洛克也都坦然承认他们师承巴尔蒙特。
谈到诗歌创作,巴尔蒙特说过:“我认为,象征主义诗歌除了具体内容以外,还有用纤细温柔的线与它保持有机联系的潜在内容。”象征主义诗人大多追求朦胧的意象,采用隐喻和暗示,甚至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巴尔蒙特和他们不同。在他的诗中,意象明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比如,追求光明,歌颂太阳,是他始终喜爱的主题之一。因此,人们称他为“太阳诗人”或“太阳歌手”。在他的心目中,太阳是力与美的象征,是个性的象征,是主体意识的象征。他的诗歌作品肯定生活、乐观向上,具有开朗豪爽的格调,引起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共鸣。
《我们将像太阳!……》是巴尔蒙特的代表作,诗篇意气风发,音调昂扬,色彩明快,朝气蓬勃。太阳天天升起,太阳永远年轻。太阳运行,一往无前,充满自信,太阳给予人们以鼓舞和启迪。热爱太阳,才会追求新奇和力量,借助阳光才能分辨美丑善恶、认识卑微与圣洁。热爱太阳的人,才热爱自然,富于幻想,热爱生活,不畏惧死亡,把泯灭视为走向永恒。《我们将像太阳!……》的确孕含着“美”的遗嘱,字里行间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辉。
《我来到这世界……》也是一首太阳的赞歌,抒情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他认为诗人天生的权利,就是观赏太阳、天空、群山、大海,而歌唱太阳则是诗人义不容辞的天职。诗人自信他是天下出色的太阳歌手,无人匹敌,就连痛苦、遗忘、黑暗和死亡,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和意志。
这首诗采用五音步与三音步交插的长短句式,诗行工整而富有变化。十个长句有九个以“我”字开头,排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气势,诗句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富有乐惑,便于吟诵。它能打动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心,绝非偶然。但这首诗当年曾受到指责批判,因为诗中的“我”字,成了所谓“个人主义自大狂”的证据,在特定的年代,只能用集体主义的“我们”呐喊,而忌讳用代表个人的“我”字抒情。
巴尔蒙特的另一首诗《我用幻想追踪……》,抒发的也是对太阳的依恋,是黄昏时刻登高望远的感受。脚下已是夜色茫茫,诗人却能在高塔顶层观赏落日。诗中蕴含哲理,但又流露出几丝孤独与凄凉,似乎有“高处不胜寒”的忧虑。从结构角度分析,这首诗相当别致,单行的后半句与双行的前半句相重复,巧妙运用顶珠手法,造成了音韵回环、流畅和谐的艺术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除了“太阳”这一意象,巴尔蒙特对“风”也情有独钟。《我不晓得明智……》(1902)、《我是自由的风……》(1903)两首诗可说是诗人的创作宣言,体现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随心所欲,往来驰骋,他的愿望是把飞逝的瞬间化为诗句。诗人发现,变化的世界彩虹一般奇妙。他挚爱草地、柳丛、田垄、旷原、海洋与天空,置身于自然界总感到心旷神怡。他不愿意跟那些循规蹈矩的聪明人为伍,不愿跟他们对话,只愿呼唤真正爱诗懂诗的畅想家。为此,他不怕受人责骂,也不怕陷于孤立。
巴尔蒙特笔下的“风”,是自由的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又是健美、雄浑的风,与众不同的风。这种强劲而有气势的风,充分展示了诗人桀骜不驯的个性与才情,当然,也孕育着悲剧性命运的胚芽。《向风呼号》一诗蕴含着预感:“带上我吧,像卷走雪花,/我过冬的灵魂已满头白发,/我吟诗的灵魂开始滑坡。//我已经厌倦词语梦境事业。/无边旷原上威严的风啊,/请把我带到你辽远的边界。”艺术的风与时代的风交织在一起,终于把诗人卷向了遥远的天边,这符合巴尔蒙特的心愿,但也昭示着他的无奈。
二风暴中的苦闷之舟
巴尔蒙特的诗是多声部的,既有向往光明、歌颂太阳的豪爽明朗,也有表现苦闷、抒发惆怅的迂回婉转,诗人痛恨生活中的黑暗与不平,真诚渴望社会变革,一度倾向革命,1905年革命时期,曾经创作出许多富有革命激情、锋芒犀利的诗篇,但是这种与社会变革相呼应的情绪维持的时间不久,他更多的时候固守自己的性情与创作理念,不愿改变自己的艺术见解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而渐渐与社会环境产生隔阂,这是他的诗歌读者逐渐减少的根源,也是他1921年终离开俄罗斯,客居异国他乡的主要原因。
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因此,风中的芦苇,濒死的海浪,苦闷的小舟,便成了诗人关注的意象。
《芦苇》是一幅色调阴沉的画,又是一幕只有几句台词的独角戏。芦苇象征和暗示着诗人困惑的心境,使读者联想到诗人所处时代及生存环境的险恶。深夜、沼泽、泥潭、下沉的残月、沙沙作响的芦苇、苇丛中明灭不定的星火、蟾蜍和毒蛇……这一连串的意象营造出荒凉凄迷的气氛。芦苇向残月提问,残月却默不作声。困惑的苇丛陷入了苦闷。但闪烁的星火是黑暗中的亮点,毕竟透露出一丝希望。
《白色火焰》展现了奔腾的海浪,既像万千匹白马,又像跳荡的火焰,联想大胆而奇特。但充满活力的波浪终归在岸边平息,像火焰一样渐渐熄灭。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中萌发出生死转化仅在瞬间的感悟。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过一首诗,题为《海驹》,以骏马神驹比喻汹涌奔腾的海浪,巴尔蒙特显然借鉴了他的隐喻手法,但是他更侧重有关死亡的体验,而不像丘特切夫侧重哲理的探索与追寻。
熟悉俄罗斯诗歌的读者,必定知道莱蒙托夫的《白帆》,孤独的白帆呼唤风暴,似乎在风暴中它才坦然。巴尔蒙特创作的《苦闷的小舟》仿佛是《白帆》的姊妹篇,两首诗之间有着内在的呼应。白帆呼唤暴风雨,暴风雨真的来了,苦闷的小舟有了切身的体验。《苦闷的小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现实社会的动荡使他惶恐,而理想境界又求之不得,纵然梦中有闪光的圣殿,却难以找到通往那里的航线。小舟难以弃水靠岸,因此,被黑暗和风浪吞没,便成了难以逃脱的命运。
这首诗不同凡响之处,在于诗人采用了奇妙的同音手法,赋予诗句以魔笛般的魅力。原作以四音步扬抑格写成,押交插韵,韵式为abab,这和传统的俄罗斯诗歌保持了一致。而同音法的采用则显示出它的新奇。个诗节一、二两行七个词,全部以相同的辅音开头,重读的元音有四个相同,而且排列有序:
Вечер.Взморье.Вздохиветра.
Величавыйвозгласволн.
同音法并非巴尔蒙特的发明,但是他把这种艺术手法推向了极致,运用得十分娴熟,充分显示了诗人驾驭语言和韵律的才气与功力。看来,不仅词汇、音节,甚至细微到每个音素,一切语言材料都俯首听命,听从诗人的调遣,这不能不让人佩服。译这样的诗自然相当困难,但也决非不可转译,因为汉语灵活、简练、词汇丰富,是世界上适于写诗的语言,自然也是适用于译诗的语言。
黄昏。海滨。寒风呼啸。
骇浪吼声撼动了天地。
运用汉语拼音的形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出两行连续七个词以相同的声母开头,再现了原作的风采:
Huanghun。Haibin。Hanfenghuxiao。
Hailanghoushenghandongletiandi。
有人说,辅音同音是文字游戏。从这首诗来判断则未必,如果作品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热衷于玩弄技巧,当然不可取,但如果诗中既有真实情感,又有时代特色,艺术手法有创造性,那就不该轻易地予以否定。
三俄罗斯的帕格尼尼
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他认为“诗歌是借助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在音乐”。巴尔蒙特总是“由语言的确定性区域向音乐的不确定性区域靠拢,竭尽全力追求音乐性”。他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叠、排比、复沓、蝉联等手法运用自如;头韵、内韵(或称腰韵)、谐音、同音(包括辅音同音和元音同音),运用娴熟,韵脚的安排富有变化自不必说。《苦闷的小舟》和《我用幻想追踪……》都是生动的例证。巴尔蒙特在音韵方面的创造性,不知倾倒了多少诗歌爱好者,许多研究音韵格律的学者和评论家一再把他的诗句引为范例。有的甚至把他和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帕格尼尼相提并论,其中并非没有依据和道理。
《俄语节奏舒缓……》道出了诗人对母语的深刻理解,母语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的呼吸,而他则成了母语“雅致的晶体”。诗人“个发现了这种语言的倾向——反复吟诵那愤怒的、温柔的音响”。巴尔蒙特高声吟唱:“我是唐突的裂变,/我是雷鸣与闪电,/我是一条透明的小溪——/既属于大家又很孤僻。”诗人自信地说:“永远年轻如梦,/力量源自多情,/我对别人和自己,/都是精致的诗句。”
巴尔蒙特追求语言的音乐性,也擅长表现对于音乐的感悟与领会。《音乐》、《音乐的诞生》就是好的证明。目睹钢琴家的双手在黑白琴键上飞速跳动,诗人把无形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星星的露水似浸润了忧伤,/摇曳的风铃草为黎明畅想。”“一根琴弦尖锐你扶摇向上,/穿越肖邦轻叹、舒曼畅想,/月亮疯狂!你宛然如月亮,/坠落像泡沫,飞扬似海浪。”优美的诗句与神奇的乐曲相得益彰,俱臻完美。
《在海底水草之间……》和《小金鱼》是两首梦幻般优美和谐的诗作。对于色彩和声音,巴尔蒙特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又善于把独特的感悟转化为新颖的语言。安祥的水草,冷色调的海底、沙砾,与喧嚣的尘世,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对照。月夜池塘的小金鱼和提琴的旋律有着神秘的联系。这一切都引人遐想,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作为一个懂得十六种外语的诗人,巴尔蒙特的创作无疑从欧美诗歌中吸收了营养。他一生翻译过许多西方诗人的诗作,比如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剧,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作品,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自由诗。他对欧美诗人的作品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他还写了不少诗作,表达自己对外国诗人的亲近与喜爱。巴尔蒙特推崇雪莱为“旷世奇才”,把他视为“好兄弟”,诗人觉得:“我和你已经融为一体。/一样的痛苦是联系纽带,/我们两个同样痴迷,/为闪光的理想踟躇徘徊。”
巴尔蒙特对法国诗人、象征派先驱波德莱尔同样赞赏有加:“波德莱尔,你爱惊险、悬崖、梦幻,/你像王者一般常常浮现我的眼前,/你是我极其喜爱而又亲近的典范!”诗人祈求道:“请你像精灵永远留存在我的心底,/神奇的法师啊,请跟我融为一体,/免得我在人们中间总是觉得恐惧!”
他喜爱美国诗人爱伦?坡的诗歌,把他的诗译成俄文,访问美国期间还在诗人的坟墓前默默追悼,寄托缅怀与敬意。他对这位异国同行评价甚高:“是他给混沌注入和谐意绪,/是他把世间俗物化为神奇。”以上有关外国诗人的诗作,无一不反映出巴尔蒙特视野的开阔,胸襟的博大,只有广泛借鉴,博采众长,才能使自己的诗歌艺术不断升华,永葆青春活力。
巴尔蒙特虽然不懂汉语,却对中国诗歌与古典哲学有浓厚兴趣,他借助德语与法语,翻译了《道德经》片断,他以格律诗的形式翻译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还创作了《伟大的虚无》,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表示景仰,可以说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诗人巴尔蒙特对外国民间创作也颇感兴趣,从事过多年研究,他想通过民间文学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神话传说。为此,他多次出国,到欧洲旅行,也曾漂洋过海,周游世界,足迹遍及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丰富的人生阅历,开阔的艺术视野,自然使其创作保持独特的品位。
巴尔蒙特晚年贫困潦倒,身体多病,终死于法国。在他离开俄罗斯以后,长期被视为“资产阶级颓废派”,“个人主义自大狂”,他的诗被打入另册,备受冷落。近二十年来,随着俄罗斯文学界对“白银时代”的重新评价与反思,渴望光明醉心乐感的巴尔蒙特再次引起了诗坛的兴趣。正如诗人茨维塔耶娃所言,真正的诗歌,如陈年美酒,经过岁月的封存,变得愈发香醇诱人。巴尔蒙特的诗歌是一份宝贵而复杂的文学遗产,它不仅值得俄罗斯人珍惜,也值得我们中国诗歌界认真借鉴、用心欣赏。
诗人巴尔蒙特在俄罗斯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在我国至今没有出版过他的诗集,我用了和奶长时间阅读和翻译他的诗,2004年完成了初稿都找不到愿意接受它的出版社。感谢魏东先生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把这本诗集列入“诗歌俄罗斯”丛书,这样,当年的“太阳歌手”、“诗歌之王”,终于有了与中国读者见面的机会。当然这本诗集只选择了一百五十多首诗,在他的诗歌作品当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一滴水可以反映阳光,相信读者选读他的作品,一定能感受到他的艺术魅力。
2004年2月12日
太阳礼赞
我来到这世界……
我来到这世界为观赏太阳
和蓝色天空。
我来到这世界为观赏太阳
和崇山峻岭。
我来到这世界为眺望大海
和峡谷秀色。
我愿将大千世界尽收眼底,
我是主宰者。
我将一举击溃寒冷的遗忘
并点燃遐想。
我每个瞬间都会有所发现,
随时在歌唱。
我的痛苦激发着我的渴望,
因此我可爱。
什么人胆敢和我唱歌比赛?
无人站出来。
我来到这世界为观赏太阳,
如白昼熄灭,
我仍将歌唱……歌唱太阳
至临终一刻!
1905
我们将像太阳!……
我们将像太阳!我们将忘却
谁率领我们在金色大路上奔波,
只须牢记永远走向另一种生活,
走向新奇、威力、善良、丑恶——
在金色的梦中求索,永不停歇。
我们虽不能摆脱尘世的愿望,
却永远祈求超凡脱俗的圣洁!
我们,如同永远年轻的太阳,
将给火红的花朵以温柔的爱抚,
爱空气透明和闪烁金光的万物。
你可幸福?祝愿你双倍的幸福,
祝愿你突发的幻想能够实现,
千万不要安于舒适放慢脚步!
继续向前,奔向理想的境界,
继续向前,走向命定的渊薮,
我们走向永恒,那里花团锦簇。
我们将像太阳,太阳永远年轻。
这诗行当中蕴含着美的遗嘱!
1902
太阳颂
1
生命的哺育者,
光明的创造者,
我歌唱你啊,太阳!
即便忍受不幸,
请让我这颗心
激情奔放,热烈如火,
拥有威严的力量!
生命的哺育者
神灵和造物主,
你点燃了光的辉煌!
请让我在宴会上
化为竖琴的音响,——
这是普天下
无上的荣光!
7
世界的创造者,
生命的哺育者,
我歌唱你啊,太阳!
你的神话,
优美而响亮,
请让我的心——
激情奔放!
生命的哺育者
神灵和造物主,
你的智慧化为光芒!
我甘愿在宴会上
化为竖琴的音响,——
这是普天下
无上的荣光!
1903
太阳的芳香
太阳有香味儿?多么荒谬!
不,这样说绝不是撒谎。
太阳有声音,有幻想,
太阳有色彩,有芳香,
这一切构成美丽的图案,
这一切构成欢乐的合唱。
太阳散发青草的气味儿,
太阳飘逸出睡莲的清香,
太阳的气息如苏醒的早春,
太阳的香味儿和松脂相仿。
太阳散发铃兰花的香味儿,
细腻柔和,沁人心肠,
如同一朵沉醉的花儿,
在浓郁的泥土气息中绽放。
太阳照耀如铃声叮咚,
如绿色树叶轻轻喧嚷,
如年轻的面庞洋溢欢笑,
如春天的鸟儿啁啾鸣唱。
因此要为盲人们祈祷:
愿你们能够感受阳光!
你们看不见天堂之门。
太阳的香气飘向四方,
只有我们、鸟儿与花朵,
能够品味阳光的馨香!
我用幻想追踪……
我用幻想追踪消失的阴影,
消失的阴影尾随熄灭的白昼,
我攀登高塔,阶梯在颤动,
阶梯颤动,在我的脚下颤抖。
我越登越高,景色越发清晰,
越发清晰勾勒出远方的轮廓,
隐约的声音来自空中与大地,
空中与大地的天籁环绕着我。
越向上攀登,觉得越发光明,
越发光明地闪耀困倦的峰巅,
告别的余辉似乎在施予柔情,
施予柔情抚慰朦胧的视线。
我的脚下已经是夜色茫茫,
夜色茫茫笼罩了入睡的世界,
我却能够眺望燃烧的太阳,
燃烧的太阳在天边行将熄灭。
我领悟怎样捕捉消失的阴影,
消失的阴影尾随入夜的白昼,
我越登越高,阶梯在颤动,
阶梯颤动,在我的脚下颤抖。
189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