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102743
张帆所著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另辟蹊径,以女性的细腻敏感,抉发和探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因素,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启另一窗口,此书循学院派论著之规,既孜孜访求现有成果,又详尽归纳前人观点,再小心推出思考结论,表现出作者认真的工作姿态和出色的解题能力。
本书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作为德国女性文学的本土资源,通过重读早期浪漫派思想家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蒂克、里特尔等人的经典文献,从女性视角耙梳和阐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观,发掘女性诗学的浪漫想象、审美空间、革命诉求和解放特质。以此为依据,阐述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主体实践形式——信件小说和女性沙龙,研究德国历史上批女性知识分子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贝蒂娜·封·阿尼姆、拉赫尔·瓦恩哈根等人的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揭示女性对早期浪漫主义思潮和文学的贡献,凸显浪漫主义之女性因素,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框架。
章 绪论
节 研究对象、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历史生成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二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观
节 女性:早期浪漫主义诗学的化身
第二节 女性的自然寓意与浪漫表征
第三节 女性:“爱的宗教”传道士
第四节 古希腊理想女性:现实的反模式
第五节 移情法则和双性同体
第六节 浪漫主义爱情婚姻哲学
第七节 《卢琴德》: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想的艺术范本
第三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主体实践形式
节 信件:女性表达自我的媒介
第二节 沙龙:女性主体实现的场所
第四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创作与诗化人生
节 死亡诗人: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
第二节 诗化人生:贝蒂娜·封·阿尼姆
第三节 浪漫缪斯:卡罗琳娜·施莱格尔一谢林
第四节 爱情卫士:多罗特娅·施莱格尔
第五节 沙龙之魂:拉赫尔·瓦恩哈根
第六节 自由诗人:索菲·梅里奥一布伦塔诺
第五章 结语:意义与局囿
参考文献
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作品中外文对照表
后记
记得去年为一文集写序,起首谈郭沫若,说他对德语文学在中国的介绍与研究,贡献甚大。当时言犹未尽。还曾想说,郭氏非德语科班出生,而这种情况在民国时期并不少见,显示那一代学者深厚的学养及宽阔的视野。较之当下,对外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大体以研究者所治言语为界。越界现象有而不多;而在不多者中,成功的更少。
今读张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一书,则想起另一位同样成名于民国时期的学者与诗人吴宓。他曾主攻英美文学,但和德语文学也有牵连:译过海涅,甚至写有长文“德国浪漫派哲学家兼文学家弗列得力希·希雷格尔逝世百年纪念”。这同时说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迟在20世纪20年代,已入我国的外国文学评论视阈。
浪漫主义,应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歧义多的概念之一。不管作为个人性情,还是作为文艺现象,均无法避免虚幻无常、浮华幼稚等种种责难,在阶级意识浓烈的时代和过度,甚至被斥为反动。但它的确又是人类抗拒启蒙理性对个性的羁约,争取精神自由的重要尝试,为世界精神文明史,留下丰富遗产。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它一方面具有德意志民族内倾性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又是这个遍及欧洲的文学艺术运动的肇始。且不说德国当红哲学家萨弗兰斯基的鼎鼎大作《
浪漫主义——一个德国事件》
,径直把“浪漫主义”定为“一个德国时间”,就是近年来在中国名噪一时的英国哲学家伯林,也曾强调:“无论如何,浪漫主义运动起源于德国。”作为一名专业德语教师和德语文学研究者,张帆选此问题,属于本分。一名专业德语教师和德语文学研究者,张帆选此问题,属于本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前苏联左翼文艺理论影响的式微,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趋于繁盛。就是在研究领域,单篇论文除外,近年来专著类研究也时有所现。笔者所见,至少有赵蕾莲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刘文杰著《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童话研究》
以及刘学慧著《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世界文学观》等。凸现德意志民族文化特征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显然已获中国学界深度关注。本书则另辟蹊径,以女性的细腻敏感,抉发和探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因素,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启另一窗口,可喜可贺。
女性或女性精神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重要性,可能大于对德学文学史上任何一个其他运动。前及吴宓之文,其实已涉此题。文中有言:“……有雷兴等之批评研究以启其先,有海达之精神热诚以广其绪,有葛德之天才以示其秘,并为之造成文字之工具。又须经历布格及席勒等诸人之传授,由错误而获正途,由失败而底成功。而苟无彼才智****之加罗林,倾注其热烈之爱情,为之批评,为之赞助,为之诱导劝慰,则威廉·
希雷格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
(1767—1845)
之译莎士比亚,犹未能成功。呜呼,天时人事,诸种机缘,共相凑逼,乃结此区区之善果。甚矣文学创造之非出偶然!甚矣翻译外国文学名篇之未易言也!”
引文先历数希雷格尔(今译施莱格尔)文学及思想之前驱人物,后突出其妻加罗林(即本书专章论述的卡洛琳娜·施莱格尔–谢林)的“热烈之爱情,为之批评,为之赞助,为止诱导劝慰”,对于施莱格尔浪漫主义文学事业的重要作用。吴宓之言虽出自大半个世纪之前,但于今视之,其目光的敏锐,依然令人感慨万端。
无独有偶,同是这位“加罗林”,以后成为徐菲·
维特曼主编“永恒的女性”丛书中的一种、顾江禾著《浪漫主义的一生——卡洛琳·谢林》
中的传主。从书名看,作者强调了她离开施莱格尔后,转嫁谢林后的身份。可惜此书虽称为“著”,但通篇来看,主要参考艾卡特·克莱斯曼1975
年版《卡洛琳·伯莫尔·施莱格尔·谢林的一生》和艾里希·施密特1989年版《与卡洛琳相遇―——卡洛琳·施莱格尔·谢林·信函》两书,缀合成篇,似非学术论著,更属通俗读物。在中国大陆,恕我孤陋,也就尚无介绍或讨论德国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专著。就此而言,本书对于汉语语境内此题的研究,具有拾遗补阙之功。
此书循学院派论著之规,既孜孜访求现有成果,又详尽归纳前人,再小心推出思考结论,表现出作者认真的工作姿态和出色的解题能力。为我们了解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诗学要素,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和说明。而书中的另一重点,即对数位浪漫主义女作家的介绍(其中不乏在中国尚属陌生的诗人),则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十分难得。
作者对浪漫主义女作家的兴趣,始自其博士论文。当时她研究的是克里斯塔·沃尔夫对浪漫主义女性思想和传统的继承问题。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她志趣未减,选取了从现代文学回溯浪漫主义文学的途径,以探索其源。在对德国文学发展史的讨论中,浪漫主义本来就常被视为现代主义的肇始,这种溯源就变得顺理成章。而始终未变的是对女作家的关注。而此书的完成,也意味着她从克里斯塔·沃尔夫出发,终完成了探究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诗学以及多位浪漫主义女作家之创作与命运的学术之旅。不知此书的杀青,意味着她在这一领域、即“女性文学”领域中的终结或者新启?就我而言,已被书中比重不大、但颇显新意的两节,即第三章中“信件:女性表达自我的媒介”和“沙龙:女性主体实现的场所”,引发新的期待。它们切中了当时女性文学独特的存在方式,兴许还给本书作者,留下继续展开的空间。
搁笔之时,有个场景浮现脑海。那是作者读博期间,参加其学长论文答辩时的情境。这天讨论稍见拖沓,几近傍晚,有旁听者逐渐离去。唯见张帆,坐姿不变,或抬头倾听,或低首记录,直到后。数年后向当时的答辩委员、来自北京的一位教授举荐张帆。他仅问道:是当年旁听答辩、坐到结束的那个女孩?可见张帆的认真,也让他印象殊深。
当年的那个女孩,倏忽间已立业成家,相夫教子,生命中增添了新的欢乐,当然也出现了新的繁难。不过,正是因为专注与坚持的品格,聪颖与好学的天资,她在学术道路上毫不懈怠,一路走来,成就斐然。本书当为明证之一。
卫茂平
2012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