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519307
《中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全国畜牧业增长中的作用及区域性差异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产出增长和单要素投入增长情况;其次,基于1998-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畜牧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相互验证的实证方法,对全国及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EP增长及其构成进行测算;再次,在比较两种模型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利用(DEA)方法测算的畜牧业TFP增长数据。对全国以及各区域畜牧业TFP对畜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了探讨;*后,根据经济增长理论,选取和分析公认的几个影响行业生产和效率变动的因素,分析了影响畜牧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4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过程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界定
2.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2.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2.3.2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3 测度方法的比较
2.4 文献综述
2.4.1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4.2 畜牧业TFP研究
2.4.3 畜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
3.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与评价
3.1.1 全国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3.1.2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畜牧业生产条件
3.1.3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产值及增长率变动分析
3.2 畜牧业增长过程分析与评价
3.2.1 全国畜牧业产量变动分析
3.2.2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产量变动分析
3.2.3 畜牧业投入要素增长的区域差异分析
3.3 区域畜牧业单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FA方法的中国畜牧业TFP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4.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及样本选取、变量选择
4.1.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4.1.2 样本选取、变量选择与解释
4.1.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4.2 中国畜牧业TFP的变动及分解
4.2.1 全国畜牧业TFP增长过程分析
4.2.2 全国畜牧业TFP增长及其分解的时序特征
4.3 中国畜牧业TFP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4.3.1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增长及其分解的时序变动分析
4.3.2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增长变动差异分析
4.3.3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前沿技术进步(TP)变动差异分析
4.3.4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前沿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率(TE)变动差异分析
4.3.5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规模效率(SE)变动差异分析
4.3.6 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配置效率(AE)变动差异分析
……
第5章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畜牧业TFP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6章 畜牧业TFP对区域畜牧业增长的贡献差异分析
第7章 区域畜牧业TFP增长及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而测算各个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找到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
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畜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作为一个保障国民营养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散养的粗放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疾病防控体系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质量安全检测手段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畜产品质量、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和环境公害隐患问题突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来保持畜牧业持续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将越来越高,所以中国畜牧业发展也处于转型期。要实现畜牧业持续增长就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即实现由投入驱动型增长向效率驱动型增长转变,如何提高畜牧业供给侧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要素制度改革,提高畜牧业供给侧配置效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我国畜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在饲养方式、品种结构、要素投入等方面的不同,在探索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时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增长方式。以往研究对于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多集中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畜种上,从全国角度考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很少,并且从区域层面对中国畜牧业TFP的探讨更不多见。
本书为呼伦贝尔学院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和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基础上,明确畜牧业TFP的概念意义、决定因素和有效的测度方法,以全国及五大牧区、西南山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区、黄淮海区和东南区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为研究对象,从畜牧业总产出增长、要素积累等层面考察全国以及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增长的源泉。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和历史进程基础上,解析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目前的生产发展水平、结构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依据;其次,以1998-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畜牧业面板数据为依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相互验证的实证方法,对全国及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增长及其构成进行测算,把握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增长的变动规律和演进趋势;再次,在比较了SFA方法和DEA方法测算结果之上,进一步考察全国畜牧业TFP增长对于畜牧业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区域性差异;最后,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定量分析了1998-2011年六大畜牧业生产区域畜牧业TFP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探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区域差异的本质原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