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5417
问鼎中原 康乾盛世 虎门销烟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讲述中国历*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故事
看努尔哈赤如何在战争中建立不世功勋
看乾隆皇帝如何拒绝中英贸易*终导致闭关锁国
看慈禧太后如何迷恋权术*终断送大清江山
清朝是中国历*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上承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下启民主共和的洪流。它所经历的大变革,是其他封建王朝无法比拟的。
大清既有康乾盛世的美景,也有鸦片战争的悲痛;既有收台湾、驱沙俄的荣耀,也有割地赔款、山河破碎的屈辱;既经历了封建统治的巅*,也见证了帝制的终结……
翻开本书,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浮现眼前,展现跌宕起伏的大清风雨。
图文并茂,语言生动;
既看故事,又学历史。
章 | 秦国史略
襄公勤王立国封侯 / 003
穆公羊皮换贤百里奚 / 007
穆公三救晋难,结秦晋之好 / 010
废怀公,穆公迎立重耳 / 014
晋国崛起,秦晋全面合作 / 017
蹇叔哭师,穆公伐晋 / 021
穆公礼遇由余,智攻西戎 / 025
秦国衰落,孝公招贤图强 / 028
孝公招徕商鞅,变法强国 / 032
苏秦说六国合纵抗秦 / 038
张仪助秦连横破纵 / 043
魏冉芈氏争权助嬴稷 / 048
| 第二章 | 霸业序幕
昭王远交近攻,称霸六国 / 055
奇货可居,质子异人 / 061
阳翟商人,《吕氏春秋》 / 066
祸起宫闱,嫪毐之乱 / 070
废黜吕相,嬴政王风初显 / 073
李斯谏逐客,初登政坛 / 077
儒生李斯的称霸方略 / 082
| 第三章 | 横扫六合
秦王伐韩,开启统一战争 / 091
秦赵之争,势均力敌 / 096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而衰 / 103
邯郸之战,赵国合纵败秦 / 107
反间计除李牧,秦灭赵 / 113
王贲水困梁都灭魏 / 116
燕王哙禅让乱国,齐国乘虚而入 / 122
燕齐之争,秦国坐收渔利 / 125
荆轲刺秦,王贲灭燕 / 128
王翦斩项燕灭楚 / 133
温水煮蛙,齐国不战而败 / 136
| 第四章 | 天下一统
秦始皇的帝王之道 / 141003
刺杀秦始皇 / 146
秦始皇泰山立石封禅 / 149
始皇巡行,宣扬国威 / 152
北征匈奴,南讨百越 / 155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 158
秦始皇的“不死仙药” / 163
焚书坑儒 / 166
始皇帝的后巡行 / 170
第五章 | 王朝崩溃
赵高利诱胡亥、李斯,篡诏夺位 / 175
沙丘政变,赵高诛杀扶苏、蒙氏兄弟 / 179
秦二世诛杀皇子旧臣立新威 / 183
陈胜、吴广起义 / 185
项梁举事再掀反秦高潮 / 189
沛公刘邦斩白蛇竖义旗 / 191
遭赵高设计,李斯蒙冤而死 / 195
巨鹿之战,章邯降楚 / 200
赵高指鹿为马,逼杀二世 / 203
秦王子婴诛杀赵高 / 207
子婴回天乏力,降汉亡秦 / 210
九部联军很快就推进到努尔哈赤防区。两军对阵后,努尔哈赤采取诱敌之术,率军战几个回合便佯装败退,九部联军不知是计,尾随追赶,结果在古勒山陷入努尔哈赤早已布好的口袋阵中。
古勒山地势险要,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九部联军入瓮后,努尔哈赤利用有利地势,将大量石块滚木等物滚下悬崖,悬崖下的九部联军一时间人仰马翻,士兵们乱作一团四散奔逃。此役后,九部联军伤亡惨重,内部出现分化。而努尔哈赤因此战声名鹊起,一些小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实力大增。古勒山之战的失败使叶赫部地位一落千丈,许多臣服的小部落纷纷反叛。努尔哈赤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吞并了长白三部,又借着叶赫部与哈达部不和的机会消灭了处境孤立的哈达部。
崇祯十年(公元1637
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调集大军,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以求各个击破。明廷这一招果然奏效,李自成在潼关南原遭遇明军的埋伏,所部被击溃,他自己带着刘宗敏等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而张献忠则转战四川。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
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率部入河南。此时河南连年闹灾,民不聊生,贫苦百姓对明廷恨之入骨。李自成趁机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他们纷纷加入起义军队伍,这使李自成的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李自成所到之处,当地百姓纷纷夹道欢迎,高唱“迎闯王,不纳粮”。
如此一来,可能继承皇位的只剩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祯了。胤祯与胤禛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胤祯能够礼贤下士,在朝中很有名气。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
年),康熙帝将胤祯由贝子直接提升为王爵,并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全面负责西北军务。种种迹象表明,康熙帝很喜欢这个儿子。
四皇子胤禛冷静分析了局势,开始暗中活动。一方面,他加紧建立自己的势力,有了步兵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等一批死心塌地追随的军政大员。另一方面,他向康熙和众大臣表现出自己对皇位没兴趣,以麻痹康熙和诸位兄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