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76880
²
让孔子做你的导游
²
实地走访,亲身体会,真切了解孔子的心路历程
²
全面系统介绍孔子游历所经之地的文化、景点、交通、饮食以及风俗
²
一本有文化的旅游指南,一架让你亲眼看见历史的望远镜
²
特立独行者的文化自由行手册
本书以孔子周游列国这一中国文化史、政治史以及思想史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将当下可见的古迹与真实的历史相结合,带着读者跟着孔子的脚步重走他曾经游历过的历史文化之路。通过这条旅游线路,读者能够领略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线索,能够体悟到其给后世带来的深刻印象。从而,构架起一条具有孔子与儒家文化特色、读者能够实地走访的文化旅游路线。
本书全面剖析了孔子的生平有游历过程,并且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度发掘。除此之外,本书还展示了现在依然能够被我们看到、接触到的当时的古迹,让人有机会亲身造访孔子曾经到过的地方。为此,本书还对如何走访孔子之路进行重点指导,将*便捷的交通信息、*美味的饮食信息以及*全面的景点信息提供给读者,真正将亲身跟随孔子的脚步游历祖国大好山河变成具有相当高的可操作性。
目录
孔子的身世与生活的时代
宋地寻根
古今流变
商丘·微子祠
夏邑·孔子还乡祠…
商丘·宋国故城
民权·葵丘会盟台
尼丘获麟
故里
曲阜·尼山
曲阜·梁公林(孔子父母墓)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岐山
岐山 ·周公庙
孔孟之乡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孔子早年的经历
中国的龙凤、
牡丹花城
洛阳 ·老子纪念馆
北国南疆
灵宝·函谷关
丝路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齐鲁青未了—孔子适齐
天地之间
泰安·孔子小天下处
临淄旧事
淄博·孔子闻韶处
淄博·晏婴墓
临淄·东周殉马坑
临淄·姜太公祠
临淄·齐国故城…齐国历史博物馆
退而修礼,万世师表
水泊梁山
曲阜·“万世师表”匾
曲阜·东颜林(颜回墓)颜子庙
曲阜 ·宰予墓与有若墓
曲阜·舞雩台
五十而知天命
泰山之东
莱芜·夹谷之会
封禅
宁阳·堕三都与郕城故城
孔子之外
曲阜·圣迹图《因膰去鲁》
周游列国
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孔子过卫、曹
商都朝歌
淇县·朝歌古城遗址
帝丘
滑县与濮阳·卫国都城遗址
濮阳·孔悝城
濮阳·子路墓祠
太公故里
长垣·学堂岗圣庙
卫辉·孔子击磬处
兰考
兰考·请见书院
曹州
定陶·曹叔振铎墓
丧家之狗—孔子过宋、郑
芒砀山区
永城·孔子避雨处
文学鼎盛
商丘·文雅台
天下之中
郑州·新郑东门(宣圣台)
君子固穷,弦歌不衰—孔子过陈、蔡
陈蔡故国
淮阳·宛丘故城遗址
上蔡·蔡国故城遗址
淮阳·弦歌台
上蔡·厄庙
新蔡·孔子问津处
楚歌煌兮,吾谁与归—孔子过楚
江陵楚韵
荆州·郢都(纪南城)遗址
申城毛尖
信阳·城阳城遗址
信阳·申碑路
叶公故里
叶县·叶公陵园
叶县·楚隐士遗迹
孔子归鲁
归去来兮,还辕息陬
江北水城
茌平·孔子回辕处
孔府家宴
曲阜·息陬村
曲阜·洙泗书院
曲阜·春秋书院
西狩获麟,春秋绝笔
巨野
巨野·孔子获麟台遗址
尾声
三孔
曲阜·孔林
曲阜·孔庙
曲阜·孔府
曲阜·再见孔林
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孔子过卫、曹
商都朝歌
淇歌——朝歌古城遗址
地址: 河南鹤壁市淇县城北
交通: 淇滨客运总站步行 1.2千米至黄河路公交停车场站坐 107路至淇县汽车站下
门票:免费
文保等级:
推荐评级:★★★
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站。
自公元前 11世纪末康叔在卫地封国,到公元前 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贬为庶人,卫国共存在了约八百年。没有吴越交锋的传奇,没有齐国的富庶、楚国的博大,他甚至从未挤进“五霸”“七雄”所代表的等级,然而,却实实在在地成了各诸侯国中存在时间久的侯国之一。
卫康叔面对的朝歌,是一片废墟。
商王城的痕迹,虽被残垣所掩埋,却仍旧历历在目。早在商王武丁时期,就在这里筑城,当时叫作“沬”。后来武丁又往北迁,沬都废置。此后商王朝的几代帝王,都对沬立之再废,废之再立,直至帝辛在位时期,也就是人们广为熟知的商纣王,才确定沫作为王朝的都城,并在原来基础上不断扩建,据传因城西有朝歌山,故因此命名之。
朝歌作为商王朝后的繁华之处,见证了商末周初的这场政治大动荡。牧野之战,商六百年的社稷毁于一旦,纣王自焚,他宠爱的妃子妲己也被周军所杀,子姓的天下由此告终。然而,朝歌古城却并没有跟随商王朝的覆灭而湮灭于历史的长河。周王并没有因为纣王的暴行而对商朝的遗老遗少进行攻讦,反而恩准他们在朝歌这片商人故土之上保留商文化,以传承商人的血脉。
今天的淇县的朝歌古城遗址,还是可以依稀辨认当年的商都格局。帝辛时期的朝歌东有淇河为险阻,西有太行作屏障,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至今仍保留有残存。三道城垣中内的一道为宫城,其内便是这位传奇帝王的宫殿,当地人仍然称其为纣王宫。如今,摘星台、鹿台等代表商末历史的旅游区相继落成,或许在现代人的复原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属于那个时
代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据《史记》的记载,周武王采取了以德行感化商民的政策,得到了民众的推崇。周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商都旧址,想通过商王后裔来维持殷商地区的统治,武庚也理所应当地继续居住在朝歌城内。不过毕竟是前朝的遗留势力,周王委派了自己的弟弟
—管叔、蔡叔和霍叔对武庚以及商的旧民进行必要的监视,史称为“三监”。武王死后,武庚便联合管蔡以及曾经附庸在商王朝下的东方诸国,希望能够动摇周立国的根本,重建殷商的盛世。周公面对危局,当机立断,与弟弟召公一起集结队伍,东征平叛,获得大胜。一生谋求殷商复国的武庚在战火中死去,在朝代更迭中并没有毁坏的朝歌古城,终也付之一炬。
周公在勘定内乱后,又命齐、鲁、燕等诸侯平定夷狄之人,将原本管蔡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到卫地之后,立另一位弟弟康叔作为方伯,管辖旧民,治理卫国,这便是卫国的开国背景。
作为在殷商城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卫王城,位于商朝歌城第二道城墙的上段,因此俗称为“朝歌二道城”。方形的城墙遗存,现在已湮没在当地农家新熟的麦田之下,静静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卫国古城内包含着多处卫国初期的遗址残存,目前除墓葬和宫殿区以外,其他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探挖掘。其中在淇县东侧的地方便曾发现了明显带有西周风格的骨作坊遗址
—形形色色的动物骨骼以及已经打磨得十分精巧的各式生活用品,体现着三千年前生产力正准备迎接一个大变革的新时期。
纣王墓
朝歌古城位于淇县城北的淇县古城遗存,原为古沫邑所在地。
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建立沫都,是为武丁城。《史记正义》记载:“沬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后武丁迁北蒙,沬都便遭到了废置。公元前 1101年,帝乙即位后改沬邑为朝歌;公元前 1075年,帝辛即位后仍袭朝歌为都,就武丁城扩而大之。虽然朝歌是商朝晚期的都城,但朝歌性质上其实是属于行都,商朝名正言顺的首都还是在安阳殷墟。
朝歌古城至今仍遗存有古城垣,部分城墙犹高约 10米,顶宽约 130米,基厚约 150米,城垣东西宽
2千米,南北长 3千米,城周 10千米,总面积 6平方千米。武王伐纣,牧野一战,纣亡国灭,600年社稷毁于一旦。但战争并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战争结束后,周武王将朝歌地域分封给纣子武庚为诸侯,后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宫殿遭受毁坏,朝歌由此成为废墟。
帝丘
濮阳这座城市的古称,名曰帝丘。丘为高地,以“帝”冠名,自然是对濮阳地区政治地位的肯定。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帝丘建都,故有帝都之名。
传说总是给予世人诸多遐想,然而 20世纪 80年代在濮阳地区的考古发掘,则证实了上古时期濮阳地区的确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一处人类活动场所。考古人员在濮阳西水坡曾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根据测定,其年代距今 6400年左右。这比在赤峰发现的红山玉龙年代还要久远,因此濮阳的蚌壳龙被考古界认定为“中华龙”。也正是西水坡的考古发掘,进一步佐证了濮阳地区悠远的历史文化,早在 6000年前,濮阳地区的定居者们,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在黄河的滋育下实现了自身的文明转型。
夏朝时期濮阳地区昆吾、斟灌、顾等邦国与夏交好,后仲康子相为羿所逐,斟灌氏便伸出援助,辅佐相在帝丘即位。时光辗转至周兴,成王平定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帝丘为卫国所统辖,并曾一度担任卫都。然而,随着兼并战争的日渐紧张,卫地实力弱小,且正处于中原必争之地,因而疆域几经变迁,公元前 241年,秦取卫濮阳,卫君被迫迁至野王,濮阳曾经属于卫国的历史印记,也随着天下统一、郡县的革新从而渐渐被时光所掩埋。
今日的濮阳市的戚城遗址,对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卫国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由于濮阳地处河南东北处,晋冀鲁豫的交界位置,使濮阳成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条件下,晋冀鲁豫野战军由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带领,曾在临汾战役、定陶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今天濮阳建有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纪念地、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等纪念场所,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
濮阳城区小吃以濮阳裹凉皮为知名,剔透新鲜的凉皮裹上加工好的花生碎、黄瓜丝,浇上特制的汤汁,简便清新、鲜香爽口。
滑县与濮阳·卫国都城遗址
地址: 河南省濮阳市五星乡高城村
交通:坐出租车或自驾前往
门票:免费
文保等级:
推荐评级:★★
公元前 660年,爱鹤如命而大失民心的卫懿公,在狄人的进攻下竟被吃得只剩下一枚心肝;见证卫国四百年历史的国都朝歌,也被狄人洗劫一空,沦为荒地。面对家国破灭的危局,卫人推举懿公的堂弟公子申继位,是为戴公。戴公带着战争遗留下来的卫国老少在曹地暂住,乞求寻找机会重建卫国。不到一载,戴公去世,其弟文公继位。文公受到当时的霸主齐桓公的保护,在“尊王攘夷”的策略之下,齐桓公召集诸侯征伐狄人,安定了卫国的边境,随后又帮助卫人在楚丘重建都城,这便是卫国的第二座都城。
从公元前 657年文公重建都城到公元前 629年卫成公迁都于帝丘,楚丘作为卫都共存在了近 30年。诚然卫都在楚丘的时间不长,但仍给这座城池留下不少的文物遗存。至今河南滑县八里营乡殿上村仍保存有比较完好的卫国都城遗址,此地现存卫王宫殿遗址一处,故称殿上村,又因宫殿与国君葬地相距八里,所以称八里营乡。时光闪过八百年,这座城池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时他的名字已经变为白马县,曹操官渡之战中赫赫有名的白马坡之战便在此上演。
今天河南的濮阳,原是五帝之一颛顼的都城。公元前 629年,因黄河的改道,卫成公将都城迁往帝丘,这里作为卫国国都存在了 390年。2005年开春,河南省有关的考古工作者在濮阳高城村南发现一处东周时期的古城址。城址大致呈长方形,城墙外有一道城壕。墙体周边分散着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考古专家由此推断该城就是卫国都城帝丘。据说卫国城址消失于汉代发生的一次黄河决堤,古城被一次性埋入地下。如今时隔两千年再次重回人们面前,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卫国并没有因为在帝丘建都而迎来复兴,反而在越来越激烈的诸侯争霸中彻底沦入底层。卫侯的封号被一贬再贬,沦为魏、秦的附庸,而卫国的国土,实际上也仅仅保有濮阳周边的小地盘。当战国末期秦王开始了兼并六国的大战略后,卫国也只留下微弱的喘息。公元前 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今河南沁阳)。卫国的第三次迁都,也标志着卫国已然名存实亡,然而卫国的国祚仍在默默传承,直到公元前 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贬为庶人。秦之所以长期没有消灭卫国,或许是因为秦卫长期交好,秦国的重臣大多源于卫人;或许是因为卫国多贤者君子,始皇考虑到舆论的压力;又或许是因为卫国的存在感实在太低,灭或不灭,对日理万机的始皇帝来说,其实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无暇顾及。
卫国都城遗址
卫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五星乡高城村,面积约 916万平方米。周朝初年,武王将殷商后代武庚分封在朝歌地域,不想武庚后来竟连同管叔蔡叔谋反,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作为与周王室至亲的同姓诸侯,卫国一度国力昌盛,在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就曾出兵助周平戎。然而进入东周后卫国逐渐衰弱,公元前 661年被狄人所破,卫也失国,后来依赖齐桓公的援助,迁卫于楚丘;后又迁帝丘,均在今濮阳附近。如今,濮阳发掘勘探多处春秋时期卫国的考古遗迹,对研究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濮阳·孔悝城
地址: 河南省濮阳市区
交通:濮阳火车站7路至市教育局站下
门票:免费
文保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评级:★★★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鲁卫两国国君同为周文王之后,鲁国开创者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卫国则是他的幼弟康叔所建,两国自然可称为是兄弟之国。孔子推崇的周礼,在卫国保存得也较为完整,卫地多君子的说法古已有之。且卫国大夫蘧伯玉与孔子私交甚厚,弟子子路在卫国也广有人脉。孔子想重新找到一个地方宣传自己的主张,实践自己的抱负,卫国自然是选择。
走出国门,背井离乡的孔子心情难免有些黯淡,但至少此时,初看到卫国城镇熙熙攘攘的人群时,孔子仍然是欣喜的。卫都的繁荣,又使他重新燃起了治国的热情。
来到卫国之后,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很顺利。当时在位的卫灵公对孔子礼遇有加,按照孔子在鲁国的地位确定官俸。看似初入卫国的孔子风光无限,大有触碰卫国权力中枢的机会。然而春秋争霸的大环境中,灵公更热衷的是那些霸业之术,对于孔子那些在他看来隔靴搔痒的理论实在没有太多的兴趣。相比于仲叔圉、祝佗、王孙贾这些掌握卫国机要的心腹大臣,孔子虽享受尊敬,但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
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职,但孔子可以在卫地广收门徒,闲暇之余也会与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坐而论道。他声名愈显,甚至连卫公的宠姬南子也曾请孔子入宫讲学。南子是宋女,嫁与卫灵公为夫人,受到灵公的宠爱。在史书中,南子被塑造成了一个轻薄又有着野心的角色,据说还私自与宋国的公子朝约会,在卫人看来,这确实有点祸水的味道了。因此孔子此番面见南子多少受到了周围人的轻蔑。面对弟子子路鄙视的眼光,孔子解释说:我本来不想见的,只是根据礼法应该回礼,所见不得不见。子路觉得孔子越描越黑,给了孔子一个黑脸,谁知孔子竟然失态,对学生发起了毒誓。
对于这件事情,孔子身在舆论漩涡之中,大概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表明自己是无可奈何。事情没过多久之后,一次卫灵公竟与南子同车招摇过市,而让孔子的车跟在后面,卫灵公这样做非常失礼,更让孔子感到没有面子。不久孔子便离开卫国,前往曹国。孔子与卫国的缘分并没有就此而宣告结束,后来他多次返回卫国,前前后后共待了十年之久,占据了孔子整个周游列国生涯的三分之二的长度。
今天濮阳市开州南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便是孔子居卫十年生活好的证实。相传这里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因而当地人也称其为孔悝城。戚城故城雄踞古黄河之畔,交通发达,水陆俱畅,一直是中原大地的重要文明发源地。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古拙中走来,在春秋战国的狼烟之中,各国诸侯使臣在戚地共举行了多达七次的会盟。景区中专门设立了纪念孔子的孔子侯馆,以壁画的形式生动记录了孔子在卫十年的重要事迹。步履之间,须臾十年,在漫长的等待中,孔子虽然终也未能在卫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这十年,却是孔子言传身教、广收门徒的十年,也是他思想逐渐成熟的十年。
孔悝城
孔悝城,相传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又称戚城遗址,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处重要城邑。公元前 626年到前 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各诸侯国在卫会盟十五次,其中七次会盟于此,可见孔悝城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
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重建整修,如今的整个孔悝城景区是集濮阳历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大观园。景区之内,包括会盟台、城墙、阙门、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表现濮阳古战场的“历史名战微缩景观”、龙宫、龙湖、车圣相士和他发明的马车、伏羲之母华胥的卧雕及伏羲亭、夏后启在昆吾所铸之九鼎及铸鼎轩等小景观,风格各异,历史文化价值丰富,值得各地游客到此参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