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463579
编辑推荐
五十种烹饪技术一一探究,五十篇美食文章一一展现,五十道精典菜肴一一亮相
烹饪技法的工具书:源流考、作用谈、技巧多、文化深,实例准,尽在书中。
美食研究的新奉献: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尽在书中。
烹饪技法的工具书:源流考、作用谈、技巧多、文化深,实例准,尽在书中。
美食研究的新奉献: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尽在书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同类图书中首次采用“漫谈”形式,讲述烹饪行业50种烹饪技法:烤、炒、炝、拌、涮、扒、煎、氽、蒸、炖,煮、烧、炸、烹、醉、熏、煨、泡、冻、腌、酱、卤、烙、烩、爆、烘、羹、贴、扣、熘、焖、熬、腊、酥、滚、糟、焙、浸、拼、甜、塌、煽、烫、淋、拔丝、火锅、蜜汁、琉璃、挂霜、微波炉。
一种技法,一篇文章,讲古道今,谈经说艺,纵横交错,涉及烹饪技法的方方面面:源流、作用、要求、技巧、文化、实例。每种技法配以1个精典菜例,并有与各种技法相关的插图。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
本书可作为职业厨师、烹饪专业院校、烹饪培训班和烹饪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本书对烹饪行业从业人员和有志于烹饪事业的人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枕边书”。
一种技法,一篇文章,讲古道今,谈经说艺,纵横交错,涉及烹饪技法的方方面面:源流、作用、要求、技巧、文化、实例。每种技法配以1个精典菜例,并有与各种技法相关的插图。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趣味性。
本书可作为职业厨师、烹饪专业院校、烹饪培训班和烹饪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本书对烹饪行业从业人员和有志于烹饪事业的人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枕边书”。
目 录
写在前面的话
1 烤
烤制技法菜例:烤羊肉串
2 炒
炒制技法菜例:炒里脊丝
3 炝
炝制技法菜例:虾子炝芹菜
4 拌
拌制技法菜例:凉拌豆腐
5 涮
涮制技法菜例:涮猪肝尖
6 扒
扒制技法菜例:红扒鱼唇
7 煎
煎制技法莱例:煎虾饼
8 汆
氽制技法菜例:清氽丸子
9 蒸
蒸制技法菜例:粉蒸烤麸
10 炖
炖制技法菜例:炖金银蹄
11 煮
煮制技法菜例:水煮牛肉
12 烧
烧制技法菜例:红烧鲍鱼
13 炸
炸制技法菜例:炸脂盖
14 烹
烹制技法幕例:炸烹鸡托
15 醉
醉制技法菜例:醉蟹
16 熏
熏制技法菜例:烟熏排骨
17 煨
煨制技法菜例:煨八宝鸡
18 泡
泡制技法菜例:泡雪里蕻
19 冻
冻制技法菜例:什锦果冻
20 腌
腌制技法菜例:酸辣白莱
21 酱
酱制技法菜例:酱风味鸭
22 卤
卤技法菜例:卤水扎蹄
23 烙
烙制技法菜例:金银烙饼
24 烩
烩制技法菜例:鸭烩腐皮
25 爆
爆制技法菜例:油爆双脆
26 烘
烘制技法菜例:肉烘蛋卷
27 羹
羹制技法菜例:酸辣虾羹
28 贴
贴制技法菜例:锅贴鸡片
29 扣
扣制技法菜例:芋头扣肉
30 熘
熘制技法莱例:糟熘鱼片
31 焖
焖制技法茱例:原焖鱼翅
32 熬
熬制技法茱例:熬豆芽菜
33 腊
腊制技法菜例:腊鸭肉肠
34 酥
酥制技法菜例:香酥鸡
35 滚
滚制技法菜例:滚白切肉
36 糟
糟制技法菜例:糟煎茭白
37 焙
焙制技法菜例:焙鸡肉松
38 浸
浸制技法菜例:油浸鲳鱼
39 拼
拼制技法菜例:双色蛋花
40 甜
甜制技法菜例:水晶桃
41 塌
塌制技法菜例:锅塌鱼肚
42 煸
焗制技法菜例:盐炳鸡
43 烫
烫制技法菜例:烫椒虾仁
44 淋
淋制技法菜例:生淋鲩鱼
45 拔丝
拔丝技法菜例:拔丝山药
46 火锅
火锅技法菜例:双圆火锅
47 蜜汁
蜜汁技法菜例:桂花糖藕
48 琉璃
琉璃技法菜例:琉璃金枣
49 挂霜
挂霜技法莱例:挂霜莲子
50 微波炉
微波炉技法菜例:咖喱牛肉
后记
1 烤
烤制技法菜例:烤羊肉串
2 炒
炒制技法菜例:炒里脊丝
3 炝
炝制技法菜例:虾子炝芹菜
4 拌
拌制技法菜例:凉拌豆腐
5 涮
涮制技法菜例:涮猪肝尖
6 扒
扒制技法菜例:红扒鱼唇
7 煎
煎制技法莱例:煎虾饼
8 汆
氽制技法菜例:清氽丸子
9 蒸
蒸制技法菜例:粉蒸烤麸
10 炖
炖制技法菜例:炖金银蹄
11 煮
煮制技法菜例:水煮牛肉
12 烧
烧制技法菜例:红烧鲍鱼
13 炸
炸制技法菜例:炸脂盖
14 烹
烹制技法幕例:炸烹鸡托
15 醉
醉制技法菜例:醉蟹
16 熏
熏制技法菜例:烟熏排骨
17 煨
煨制技法菜例:煨八宝鸡
18 泡
泡制技法菜例:泡雪里蕻
19 冻
冻制技法菜例:什锦果冻
20 腌
腌制技法菜例:酸辣白莱
21 酱
酱制技法菜例:酱风味鸭
22 卤
卤技法菜例:卤水扎蹄
23 烙
烙制技法菜例:金银烙饼
24 烩
烩制技法菜例:鸭烩腐皮
25 爆
爆制技法菜例:油爆双脆
26 烘
烘制技法菜例:肉烘蛋卷
27 羹
羹制技法菜例:酸辣虾羹
28 贴
贴制技法菜例:锅贴鸡片
29 扣
扣制技法菜例:芋头扣肉
30 熘
熘制技法莱例:糟熘鱼片
31 焖
焖制技法茱例:原焖鱼翅
32 熬
熬制技法茱例:熬豆芽菜
33 腊
腊制技法菜例:腊鸭肉肠
34 酥
酥制技法菜例:香酥鸡
35 滚
滚制技法菜例:滚白切肉
36 糟
糟制技法菜例:糟煎茭白
37 焙
焙制技法菜例:焙鸡肉松
38 浸
浸制技法菜例:油浸鲳鱼
39 拼
拼制技法菜例:双色蛋花
40 甜
甜制技法菜例:水晶桃
41 塌
塌制技法菜例:锅塌鱼肚
42 煸
焗制技法菜例:盐炳鸡
43 烫
烫制技法菜例:烫椒虾仁
44 淋
淋制技法菜例:生淋鲩鱼
45 拔丝
拔丝技法菜例:拔丝山药
46 火锅
火锅技法菜例:双圆火锅
47 蜜汁
蜜汁技法菜例:桂花糖藕
48 琉璃
琉璃技法菜例:琉璃金枣
49 挂霜
挂霜技法莱例:挂霜莲子
50 微波炉
微波炉技法菜例:咖喱牛肉
后记
免费在线读
1 烤
提及烹调技法里的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街头巷尾的青烟袅袅、炭火红红,烤羊肉串,烤鱼、烤虾、烤泥鳅、烤鸡架……
随着饮食卫生和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烤制烹调正越来越多地登堂入室。与此同时,烤制设备不断更新,烤制技法也不断增多:
明炉烤:把原料放在敞口的烤具上,用明火直接烤熟。明炉烤包括:叉烤——用特制的烤叉又住原料,置于火上烤制。例如,烤乳猪。挂炉烤——用特制的烤钩将原料挂起来,放到敞口的烤具里烤熟。例如,挂炉烤鸭。炙子烤——用特制的烤肉炙子盛装原料,放到敞口的烤具里烤。例如,烤肉干。
暗炉烤:把原料挂到烤钩上或放到烤盘里,送进封闭的烤炉或烤箱里,利用辐射热能把原料烤熟。例如,焖炉烤鸭、烤鹿肉串。
面烤:把原料用玻璃纸或荷叶包好后,再用面团包起封严,放入烤箱烤熟。例如,富贵鸡、烤花篮鳜鱼。面烤是泥烤的演进。泥烤技法需备特用的土,也较费工,除“叫化鸡”等传统名菜仍用原始的泥烤技法外,大都以面烤技法代替。
铁板烤:把调味后的原料放在特制的热铁板上烤熟。例如,忽必烈烤肉,把调味后的原料上浆,用竹签穿起来,先炸制,然后放到加盖的热铁板上保温成菜。再如,铁板串烧三鲜,先将原料爆制,带适量的汁放到热铁板上保温成菜。
各式烤法,各具特色:明炉烤制的菜肴,色泽大红,油润,皮酥肉嫩,香味浓郁,美观大方,暗炉烤制的菜肴,色泽深黄泛红,口味复合,外干内嫩;面烤的菜肴,香气扑鼻,酥炝鲜嫩;铁板烤菜肴,滑嫩鲜香,葱辣诱口。不同的烤法和特色,凸现了烤制菜肴的独特风味:外部干香酥脆,内部鲜嫩味美,形状整齐,色泽美观。
烤制菜肴深受人们的青睐。烤制原料由少到多,已不限于动物性原料,也有马铃薯、红薯等植物性原料,就连本已是熟食品的香肠也要烤后再吃——烤香肠。烤制的方式也由少到多,不只是利用柴草、木炭等可燃气体,还广泛应用电烤炉、电烤箱、电烤槽等烤制设备。
人们得益于烤制技法的沿用和创新。清代流行烤鸭、烤乳猪;明代有了烤蛤蜊;唐代出现烤虾;汉代开始烤肉串……烤制技法可一直上溯到人类懂得用火熟食时期。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有火中烤食后的动物骨骼。烤,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生活之后,最早发明的烹饪方法之一。
烹饪古籍还记录了将原料移至火焰之外的烤法,古人称之为“炙”。选一块平面大石头,放到树权之间,再把树杈燃起火,把大石头烧透,然后把兽肉放到石头上,由石头散发的热量将肉烤熟。这种烤制技法,被后人称为“石头烤”,“石烹法”。
在烹饪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仍难以割合“石烹法”的天然古趣,一些地区仍在沿用“石头烤”。在古城西安,人们现在仍能吃到直接在石头上烤熟的“石子馍”。
由此可见,烹调技法也很讲究古为今用。
烤制技法菜例
烤羊肉串
原料
羊肉(以里脊肉、后腿肉为佳)750克,酱油100克,花椒粉8克,辣椒粉5克,孜然粉5克,盐5克,味精5克,香油50克。
铽法
将羊肉洗净,用刀切成直径5厘米、厚度约0.6厘米的圆片,共切70片。取不锈钢扦子l0根,每根串上7片肉。串时,左手捏住肉片,如同缝衣走针,用扦子串住,使肉片在烤制时不易脱落。
酱油放入碗内,加入味精2克,搅拌均匀,成为味汁。
花椒粉、辣椒粉、孜然粉、盐、味精3克,放在碗内拌匀,即成为椒盐料。
把串好羊肉片的扦子放在长方形火炉上烤制,炉内的炭火不能冒起火苗。随烤随刷上酱油味汁(每次烤要刷两遍),并撒上一些椒盐。烤约3分钟,见肉块呈酱黄色时,再用同样方法、同样时间烤肉串的背面。最后,两面均已上色、熟透,再将两面都刷上香油,即可连扦放人盘内,上桌。
特点
脆酥软嫩,香气浓郁,肥而不腻。
炒
自我介绍职业时,有时能听到这样一句也算很到位的话:“炒菜的”。这是厨师的又一个别称。
厨师也称“炒菜的”,可炒的未必都是菜。炒制技法,也用于主食加工:炒饭、炒米、炒面、炒面片,还用于炒货加工:炒瓜子、炒花生、糖炒栗子。
厨师也称“炒菜的”,可厨师制作的菜未必都是炒的。“四菜一汤”的“汤”,采用的技法或熬或炖或煮或氽,不是炒。北京著名小吃“炒肝”,其实也不是“炒”出来的,《燕京小食品杂咏》说,“名为炒肝实则烩猪肠耳。”
可见,“炒菜”也泛指“作菜”。“炒菜的”成了“作菜的”,“作菜的”也就成了职业厨师的代名词。
炒,是长期使用的烹调技法之一。北魏《齐民要术》中便有“炒”的用法。到了宋代,炒制技法已被广泛应用。
采用炒制技法,火要旺,油要热,勺(锅)要滑,动作要快一炒到七八成熟时盛出,让食物在自身的余热中熟透。
炒,不仅仅是变生为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通过加入五花八门的调味料,再辅之以控制火候的技巧,把原本单调的东西,炒成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炒制技法多种多样:
生炒:所用主料,无论是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都必须是生的——生炒面,生炒肉丝。
熟炒:已经制熟的原料,再来个“回锅”一炒——炒回锅肉。
滑炒:主料上浆后,用五六成温油滑散,断生,再人锅速炒——滑炒驼峰丝。
清炒:通常只用主料,不用配料,也不用淀粉勾芡——清炒豆腐。
干炒:用少量油把原料内部的水分炒干,再加入调料炒制——干炒豆芽。
抓炒:主料抓糊,经温油滑过,再用葱、姜、蒜等炝锅之后,下锅翻炒——抓炒大虾。
软炒:牛奶等液体原料加蛋清搅成糊状,茸泥等固体原料用清汤等搅成糊状,再炒成粥状——软炒豆腐。
爆炒:将主料剞上花刀,沸水焯,油锅炸,再烹汁炒——爆炒肉丁。
烩炒:主料、配料、荤料、素料等多种原料, 混合在一起炒——烩炒凤肝。
炒制菜肴,旺火速成。所以,需要掌握“看火”技术。旺火,火力强而集中,火焰高而稳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火旺油热之际,要适时把炒勺端离灶口,加入少许凉油,防止炒老变焦、原料糊底、产生异味、色泽变坏。
谈及炒制技法,炒糖色值得特别一提。一些刚上灶的厨师炒糖色炒出了难闻的焦糊味和苦味,影响菜肴口味。对此,名厨高手总是强调炒火候的极端重要:炒糖色要用慢火,让糖在慢慢溶化中蒸发水分并焦化,从而产生令人愉快的焦糖气味,达到糖色的质量要求。
炒,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烹饪技法。炒制菜肴芡汁少,滑嫩柔软,清脆爽口。“炒菜的”说,炒菜很奇炒,火候最重要。
炒制技法菜例
炒里脊丝
原科
猪里脊肉200克,蒲菜30克,冬笋30克,蒜苗50克,精盐3克,料酒10克,鸡蛋清1个,湿淀粉30克,清汤200克,葱姜丝3克,白油600克(约耗50克)。
制法
籽里脊肉片成薄片,再切成长7厘米、粗2毫米的丝,放入碗内,加精盐、鸡蛋清、湿淀粉,抓匀养好,待用。
蒲菜与冬笋均切成长4厘米的细丝,用沸水焯过,粗蒜苗一劈两半,切长4厘米的段。
炒锅内放入白油,中火烧至五成热,将里脊丝下人油内,用铁筷子拨散,滑至发自时捞出。炒锅内留底油,放入葱姜丝,炸出香味,放入蒲菜、冬笋、里脊丝、清汤、料酒、精盐,搅炒,然后再放人蒜苗,颠翻搅匀,出锅装盘。
特点
色白滑嫩,略有汤汁,配料清鲜,适口不腻。
炝
在一些饭店的餐厅里,设有专柜——专卖“炝拌菜”。
其实,“炝”和“拌”,在烹饪技法里并不是一码事。炝是炝,拌是拌,它们之间至少有三点不同:
一是风味不同。炝制菜肴,原料经水烫或过油后,趁热加入调好的味汁,通过翻炒或翻拌,制成菜肴。炝是热料热拌,调料趁热炝入原料肌里;拌则大多是冷料冷拌,调料味浮于原料表面。炝制菜肴与拌制菜肴,具有不同的风味。
二是用料不同。炝制菜肴选料较为精细,多用新鲜脆嫩、易热易熟的原料,如猪腰、鱿鱼、虾仁、芹菜、冬笋、嫩鸡肉等,一般不腌味。炝制菜肴大都使用辣椒油、花椒油、胡椒粉等调味料,调味料与原料热炝而成,拌制菜肴用料相对广泛,多用酱油、醋、麻油等调味料,直接与原料凉拌而成。
三是问世时间不同。炝,是在炒和拌之后出现的一种烹饪技法,它介于炒、拌两种烹饪技法之间。烹饪古籍关于炝制菜肴的记载,有炝茭菜、炝冬笋、炝松菌、炝虾等,最早见于清代的《调鼎集》,而炒和拌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
……
提及烹调技法里的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街头巷尾的青烟袅袅、炭火红红,烤羊肉串,烤鱼、烤虾、烤泥鳅、烤鸡架……
随着饮食卫生和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烤制烹调正越来越多地登堂入室。与此同时,烤制设备不断更新,烤制技法也不断增多:
明炉烤:把原料放在敞口的烤具上,用明火直接烤熟。明炉烤包括:叉烤——用特制的烤叉又住原料,置于火上烤制。例如,烤乳猪。挂炉烤——用特制的烤钩将原料挂起来,放到敞口的烤具里烤熟。例如,挂炉烤鸭。炙子烤——用特制的烤肉炙子盛装原料,放到敞口的烤具里烤。例如,烤肉干。
暗炉烤:把原料挂到烤钩上或放到烤盘里,送进封闭的烤炉或烤箱里,利用辐射热能把原料烤熟。例如,焖炉烤鸭、烤鹿肉串。
面烤:把原料用玻璃纸或荷叶包好后,再用面团包起封严,放入烤箱烤熟。例如,富贵鸡、烤花篮鳜鱼。面烤是泥烤的演进。泥烤技法需备特用的土,也较费工,除“叫化鸡”等传统名菜仍用原始的泥烤技法外,大都以面烤技法代替。
铁板烤:把调味后的原料放在特制的热铁板上烤熟。例如,忽必烈烤肉,把调味后的原料上浆,用竹签穿起来,先炸制,然后放到加盖的热铁板上保温成菜。再如,铁板串烧三鲜,先将原料爆制,带适量的汁放到热铁板上保温成菜。
各式烤法,各具特色:明炉烤制的菜肴,色泽大红,油润,皮酥肉嫩,香味浓郁,美观大方,暗炉烤制的菜肴,色泽深黄泛红,口味复合,外干内嫩;面烤的菜肴,香气扑鼻,酥炝鲜嫩;铁板烤菜肴,滑嫩鲜香,葱辣诱口。不同的烤法和特色,凸现了烤制菜肴的独特风味:外部干香酥脆,内部鲜嫩味美,形状整齐,色泽美观。
烤制菜肴深受人们的青睐。烤制原料由少到多,已不限于动物性原料,也有马铃薯、红薯等植物性原料,就连本已是熟食品的香肠也要烤后再吃——烤香肠。烤制的方式也由少到多,不只是利用柴草、木炭等可燃气体,还广泛应用电烤炉、电烤箱、电烤槽等烤制设备。
人们得益于烤制技法的沿用和创新。清代流行烤鸭、烤乳猪;明代有了烤蛤蜊;唐代出现烤虾;汉代开始烤肉串……烤制技法可一直上溯到人类懂得用火熟食时期。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有火中烤食后的动物骨骼。烤,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生活之后,最早发明的烹饪方法之一。
烹饪古籍还记录了将原料移至火焰之外的烤法,古人称之为“炙”。选一块平面大石头,放到树权之间,再把树杈燃起火,把大石头烧透,然后把兽肉放到石头上,由石头散发的热量将肉烤熟。这种烤制技法,被后人称为“石头烤”,“石烹法”。
在烹饪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仍难以割合“石烹法”的天然古趣,一些地区仍在沿用“石头烤”。在古城西安,人们现在仍能吃到直接在石头上烤熟的“石子馍”。
由此可见,烹调技法也很讲究古为今用。
烤制技法菜例
烤羊肉串
原料
羊肉(以里脊肉、后腿肉为佳)750克,酱油100克,花椒粉8克,辣椒粉5克,孜然粉5克,盐5克,味精5克,香油50克。
铽法
将羊肉洗净,用刀切成直径5厘米、厚度约0.6厘米的圆片,共切70片。取不锈钢扦子l0根,每根串上7片肉。串时,左手捏住肉片,如同缝衣走针,用扦子串住,使肉片在烤制时不易脱落。
酱油放入碗内,加入味精2克,搅拌均匀,成为味汁。
花椒粉、辣椒粉、孜然粉、盐、味精3克,放在碗内拌匀,即成为椒盐料。
把串好羊肉片的扦子放在长方形火炉上烤制,炉内的炭火不能冒起火苗。随烤随刷上酱油味汁(每次烤要刷两遍),并撒上一些椒盐。烤约3分钟,见肉块呈酱黄色时,再用同样方法、同样时间烤肉串的背面。最后,两面均已上色、熟透,再将两面都刷上香油,即可连扦放人盘内,上桌。
特点
脆酥软嫩,香气浓郁,肥而不腻。
炒
自我介绍职业时,有时能听到这样一句也算很到位的话:“炒菜的”。这是厨师的又一个别称。
厨师也称“炒菜的”,可炒的未必都是菜。炒制技法,也用于主食加工:炒饭、炒米、炒面、炒面片,还用于炒货加工:炒瓜子、炒花生、糖炒栗子。
厨师也称“炒菜的”,可厨师制作的菜未必都是炒的。“四菜一汤”的“汤”,采用的技法或熬或炖或煮或氽,不是炒。北京著名小吃“炒肝”,其实也不是“炒”出来的,《燕京小食品杂咏》说,“名为炒肝实则烩猪肠耳。”
可见,“炒菜”也泛指“作菜”。“炒菜的”成了“作菜的”,“作菜的”也就成了职业厨师的代名词。
炒,是长期使用的烹调技法之一。北魏《齐民要术》中便有“炒”的用法。到了宋代,炒制技法已被广泛应用。
采用炒制技法,火要旺,油要热,勺(锅)要滑,动作要快一炒到七八成熟时盛出,让食物在自身的余热中熟透。
炒,不仅仅是变生为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通过加入五花八门的调味料,再辅之以控制火候的技巧,把原本单调的东西,炒成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炒制技法多种多样:
生炒:所用主料,无论是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都必须是生的——生炒面,生炒肉丝。
熟炒:已经制熟的原料,再来个“回锅”一炒——炒回锅肉。
滑炒:主料上浆后,用五六成温油滑散,断生,再人锅速炒——滑炒驼峰丝。
清炒:通常只用主料,不用配料,也不用淀粉勾芡——清炒豆腐。
干炒:用少量油把原料内部的水分炒干,再加入调料炒制——干炒豆芽。
抓炒:主料抓糊,经温油滑过,再用葱、姜、蒜等炝锅之后,下锅翻炒——抓炒大虾。
软炒:牛奶等液体原料加蛋清搅成糊状,茸泥等固体原料用清汤等搅成糊状,再炒成粥状——软炒豆腐。
爆炒:将主料剞上花刀,沸水焯,油锅炸,再烹汁炒——爆炒肉丁。
烩炒:主料、配料、荤料、素料等多种原料, 混合在一起炒——烩炒凤肝。
炒制菜肴,旺火速成。所以,需要掌握“看火”技术。旺火,火力强而集中,火焰高而稳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火旺油热之际,要适时把炒勺端离灶口,加入少许凉油,防止炒老变焦、原料糊底、产生异味、色泽变坏。
谈及炒制技法,炒糖色值得特别一提。一些刚上灶的厨师炒糖色炒出了难闻的焦糊味和苦味,影响菜肴口味。对此,名厨高手总是强调炒火候的极端重要:炒糖色要用慢火,让糖在慢慢溶化中蒸发水分并焦化,从而产生令人愉快的焦糖气味,达到糖色的质量要求。
炒,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烹饪技法。炒制菜肴芡汁少,滑嫩柔软,清脆爽口。“炒菜的”说,炒菜很奇炒,火候最重要。
炒制技法菜例
炒里脊丝
原科
猪里脊肉200克,蒲菜30克,冬笋30克,蒜苗50克,精盐3克,料酒10克,鸡蛋清1个,湿淀粉30克,清汤200克,葱姜丝3克,白油600克(约耗50克)。
制法
籽里脊肉片成薄片,再切成长7厘米、粗2毫米的丝,放入碗内,加精盐、鸡蛋清、湿淀粉,抓匀养好,待用。
蒲菜与冬笋均切成长4厘米的细丝,用沸水焯过,粗蒜苗一劈两半,切长4厘米的段。
炒锅内放入白油,中火烧至五成热,将里脊丝下人油内,用铁筷子拨散,滑至发自时捞出。炒锅内留底油,放入葱姜丝,炸出香味,放入蒲菜、冬笋、里脊丝、清汤、料酒、精盐,搅炒,然后再放人蒜苗,颠翻搅匀,出锅装盘。
特点
色白滑嫩,略有汤汁,配料清鲜,适口不腻。
炝
在一些饭店的餐厅里,设有专柜——专卖“炝拌菜”。
其实,“炝”和“拌”,在烹饪技法里并不是一码事。炝是炝,拌是拌,它们之间至少有三点不同:
一是风味不同。炝制菜肴,原料经水烫或过油后,趁热加入调好的味汁,通过翻炒或翻拌,制成菜肴。炝是热料热拌,调料趁热炝入原料肌里;拌则大多是冷料冷拌,调料味浮于原料表面。炝制菜肴与拌制菜肴,具有不同的风味。
二是用料不同。炝制菜肴选料较为精细,多用新鲜脆嫩、易热易熟的原料,如猪腰、鱿鱼、虾仁、芹菜、冬笋、嫩鸡肉等,一般不腌味。炝制菜肴大都使用辣椒油、花椒油、胡椒粉等调味料,调味料与原料热炝而成,拌制菜肴用料相对广泛,多用酱油、醋、麻油等调味料,直接与原料凉拌而成。
三是问世时间不同。炝,是在炒和拌之后出现的一种烹饪技法,它介于炒、拌两种烹饪技法之间。烹饪古籍关于炝制菜肴的记载,有炝茭菜、炝冬笋、炝松菌、炝虾等,最早见于清代的《调鼎集》,而炒和拌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