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78589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洛阳明清碑志·洛宁卷(套装上下册)》分为碑志图录和碑志释文两部分,均按立碑时间(墓志为葬年)先后顺序排列。
若朝代、年号相同,依月日顺序排列,无月日的排在同年号*后。无确切年代的排在该朝代的*后,再依题目首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笔画少的在前,多的在后。若首字笔画相同,再依第二字笔画多少排列,依次类推。
《洛阳明清碑志·洛宁卷(套装上下册)》尽量使用规范的繁体字,碑别字、俗字、异体字、筒体字均转换为规范的繁体字。
碑志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和出土过程中形成的刮痕、石花及漫漶不清等,字迹无法辨识者,释文中均用“口”标出。若连续多字无法辨识的,用“口口口……”表示。
立碑时间一般放在碑文的*后。
若朝代、年号相同,依月日顺序排列,无月日的排在同年号*后。无确切年代的排在该朝代的*后,再依题目首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笔画少的在前,多的在后。若首字笔画相同,再依第二字笔画多少排列,依次类推。
《洛阳明清碑志·洛宁卷(套装上下册)》尽量使用规范的繁体字,碑别字、俗字、异体字、筒体字均转换为规范的繁体字。
碑志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和出土过程中形成的刮痕、石花及漫漶不清等,字迹无法辨识者,释文中均用“口”标出。若连续多字无法辨识的,用“口口口……”表示。
立碑时间一般放在碑文的*后。
目 录
宋礼墓铭明永乐二十二年
故资政大夫工部尚书宋公(礼)墓志铭明洪熙元年
重修华严寺碑记(碑阳)明天顺七年
重修华严寺碑记(碑阴)明天顺七年
永宁县寻峪重建三清洞石碑记(碑阳)明正德六年
永宁县寻峪重建三清洞石碑记(碑阴)明正德六年
重建福胜禅寺记铭(碑阳)明嘉靖二年
重建福胜禅寺记铭(碑阴)明嘉靖二年
永宁县北邑赤滩寨观音寺继业碑(碑阳)明嘉靖三年
永宁县北邑赤滩寨观音寺继业碑(碑阴)明嘉靖三年
通真观重修碑记(碑阳)明嘉靖四年
通真观重修碑记(碑阴)明嘉靖四年
嘉靖皇帝文庙辩碑记明嘉靖九年
重修观音寺工完记(碑阳)明嘉靖二十三年
重修观音寺工完记(碑阴)明嘉靖二十三年
韦祝暨配李氏朱氏宋氏合葬墓碑(碑阳)明隆庆四年
韦祝暨配李氏朱氏宋氏合葬墓碑(碑阴)明隆庆四年
重修庙宇碑记(碑阳)明隆庆六年
重修庙宇碑记(碑阴)明隆庆六年
重修栖霞观记(碑阳)明万历四十口年
重修栖霞观记(碑阴)明万历四十口年
口骥墓碑明天放三年
创修龙泉观等庙宇碑记明代
刘武臣洛出书处题记明代
两程祠记清顺治十年
重修观音堂碑记(碑阳)清康熙六年
重修观音堂碑记(碑阴)清康熙六年
重修千佛殿碑记清康熙九年
创建含珠庵碑记(碑阳)清康熙十八年
创建含珠庵碑记(碑阴)清康熙十八年
创修耀圣三娘暨商山神子孙奶奶口疹娘娘糠疹娘娘庙碑记清康熙二十四年
重修两程夫子祠碑记(碑阳)清康熙二十六年
重修两程夫子祠碑记(碑阴)清康熙二十六年
始祖杨迪墓碑(碑阳)清康熙二十七年
始祖杨迪墓碑(碑阴)清康熙二十七年
颜子赞清康熙二十八年
郭氏重修祖祠碑记清康熙二十八年
郭来王墓碑清康熙三十六年
重修太玄观碑记清康熙五十四年
王承基暨妻张氏墓志清康熙五十六年
故资政大夫工部尚书宋公(礼)墓志铭明洪熙元年
重修华严寺碑记(碑阳)明天顺七年
重修华严寺碑记(碑阴)明天顺七年
永宁县寻峪重建三清洞石碑记(碑阳)明正德六年
永宁县寻峪重建三清洞石碑记(碑阴)明正德六年
重建福胜禅寺记铭(碑阳)明嘉靖二年
重建福胜禅寺记铭(碑阴)明嘉靖二年
永宁县北邑赤滩寨观音寺继业碑(碑阳)明嘉靖三年
永宁县北邑赤滩寨观音寺继业碑(碑阴)明嘉靖三年
通真观重修碑记(碑阳)明嘉靖四年
通真观重修碑记(碑阴)明嘉靖四年
嘉靖皇帝文庙辩碑记明嘉靖九年
重修观音寺工完记(碑阳)明嘉靖二十三年
重修观音寺工完记(碑阴)明嘉靖二十三年
韦祝暨配李氏朱氏宋氏合葬墓碑(碑阳)明隆庆四年
韦祝暨配李氏朱氏宋氏合葬墓碑(碑阴)明隆庆四年
重修庙宇碑记(碑阳)明隆庆六年
重修庙宇碑记(碑阴)明隆庆六年
重修栖霞观记(碑阳)明万历四十口年
重修栖霞观记(碑阴)明万历四十口年
口骥墓碑明天放三年
创修龙泉观等庙宇碑记明代
刘武臣洛出书处题记明代
两程祠记清顺治十年
重修观音堂碑记(碑阳)清康熙六年
重修观音堂碑记(碑阴)清康熙六年
重修千佛殿碑记清康熙九年
创建含珠庵碑记(碑阳)清康熙十八年
创建含珠庵碑记(碑阴)清康熙十八年
创修耀圣三娘暨商山神子孙奶奶口疹娘娘糠疹娘娘庙碑记清康熙二十四年
重修两程夫子祠碑记(碑阳)清康熙二十六年
重修两程夫子祠碑记(碑阴)清康熙二十六年
始祖杨迪墓碑(碑阳)清康熙二十七年
始祖杨迪墓碑(碑阴)清康熙二十七年
颜子赞清康熙二十八年
郭氏重修祖祠碑记清康熙二十八年
郭来王墓碑清康熙三十六年
重修太玄观碑记清康熙五十四年
王承基暨妻张氏墓志清康熙五十六年
前 言
唐代文人顾况诗云:“始上龙门望洛川,洛阳桃李艳阳天。”当今的洛阳文化事业就像一座桃李盛开的大花坛,展现着一片姹紫嫣红的艳阳美景。新问世的巨着“洛阳明清碑志”又为这座美丽的花坛增添了一束绚丽的仙葩。洛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与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往谈起洛阳,都要从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汉魏故城、隋唐东都等上古与中世纪时期的洛阳谈起,学界注重的往往也是这些时期的遗址遗迹、历史文物。已经整理发表的各类考古报告、研究专着、历史资料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美不胜收。洛阳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古代历史、中古历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宋代移都开封以后,洛阳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逐渐失落,有关研究中对于宋元以后的洛阳关注得就相对较少了。然而,洛阳作为中原通衢,西北与西南商旅游民东来的必经之地,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与战略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在这里仍然居住着众多官僚、文士、商贾、名流乃至广大的市民阶层,传袭着商周汉唐以来的文化传统。宋元明清之间,洛阳古城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物与文化遗产。散布在城市乡村的众多石刻材料就是其中值得珍视的可贵历史资料。已经有学者对洛阳地区保存的明清时期反映商业活动的石刻做了专门研究。
中国古代石刻资料的重要性,现在已经不必细说。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都对古代石刻材料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古代石刻着录出版问世。仅据个人不完全的统计,一九九O年以后出版的有关古代石刻的专着图录己达上百种,己发表论文近千篇。可以说已经兴起了石刻资料整理研究的新高潮。
中国古代石刻资料的重要性,现在已经不必细说。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都对古代石刻材料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古代石刻着录出版问世。仅据个人不完全的统计,一九九O年以后出版的有关古代石刻的专着图录己达上百种,己发表论文近千篇。可以说已经兴起了石刻资料整理研究的新高潮。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