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660800
这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联合作业的作品选,是一本真正的“做电影”实操案例。全书精选了北京电影学院多年来学生毕业联合作业的精品,为我们深入展示了每一部”电影”的创作与生产过程:从故事选材、故事架构、编剧、美工、摄影,到导演、后期剪辑,包括道具、服装的设计、创作与运用,等等。而每一部作品的*终完成,都需要各个环节的“合作”,同时还需要无论是题材或手法上,或表达上,有较大的突破,才能在*后的角逐中胜出,细节全流程呈现,无微不至。因此,可以说,本书在大量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为广大的影视爱好者,尤其是影视行业从业者或希望进入影视行业的朋友,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做电影”的私家操作档案,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指导原则
多年以来,在对学生习作实践的指导中,是否有观察世界、觉知社会的私人视角;是否在叙事中灌注了直击人心的情感厚度;是否为个人表达找寻到匹配的叙事载体——这是我始终坚持并贯彻的指导原则。无论在实际创作还是教学中,我们都在极力寻求创新与突破,但正如一句歌词,往往会落入的境地是“我丢了你,也忘了我是谁”——当不明晰自我诉求与定位,仅仅把创新突破当作一个外在的、可寻获却不可掌控的所在时,终几乎一定会陷入迷失困顿之中。所谓“反者,道之动也”,反身内取,回归到创作者自己所立足的认知原点,确立一个足够个人化的视觉夹角,由内向外做投射,反而是做突破为直接且普适的法门。
我所指导的部毕业联合作业《家·人》便是如此,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临时夫妻”的故事——一个长期穿梭于两地之间的男性在原家庭之外保有一种类家庭的两性情感关系,这是一种不时见诸社会新闻,极易被庸俗化、猎奇化的故事范型,学生王曦曦创作故事的缘起是在美国时亲身旁观的一组“临时夫妻”原型,当她初想以此为表达核心时,也落入了一种窘境:好题材,但无从下手和切入,似乎无论如何都会落入奇观和猎奇的平庸调性。我的指导建议是:不断把表达的中心往回拉,回到她的本位,回到她本位所处的文化底本上来,将故事锚定到正经历剧烈城市化进程的当代中国社会,以此为故事的基础坐标,然后破开庸常和标签化的观念,往人物关系和各自心理的细节处去不断挖掘。
我常对学生说要学会“贴地”创作,甚至是扎进泥土里创作。当今的中国社会变动与重组异常剧烈,但主流作品对这个时代中国社会的观照和反映却往往失之于笼统和宽泛,很多基层社会的隙缝、很多被人遗忘的角落,其实才真正蕴藏着这个国家的真实景况。
类似的指导方式也出现在作品《回家》之中。新疆伊宁哈萨克族姑娘乌拉尔·库尔曼江创作《回家》的初衷,来自自己的真实经历:在她信奉伊斯兰教的亲族中,有一位女性与异族男性相恋了。在乌拉尔的故事中,“离经叛道”的女儿在异地亡故,原本与父亲一样“铁石心肠”的母亲终抵不过血缘亲情,带着通晓汉语的小孙女踏上了迎女儿回家的路途。在指导《回家》的过程中,我格外看中的是女儿身后的“回归”与祖孙二人走向外部世界之间的对应互文关系,女儿情感上的归宿与祖辈“突破”自我樊篱形成两个向度的对照。佛经有云“退步原来是向前”,走出去为的是灵魂情感的回归安放。这样的命题表达对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的族群与代际问题都是别有启发意义的。面对叙事之中复杂的背景和文本,学生也曾一度陷入某种彷徨,我则是建议不要被故事给牵制住,而应当用符合自己叙事能力的方式重新“裁剪”故事的规模。
在教学指导中,是否在创作中灌注了情感的厚度与丰富性,也是我一贯关注的焦点。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创作中,我们常犯的错误都是过多关注了将人区隔开的因素,而忽视了那些将人联系起来的因素,而情感,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关联的强大纽结。在创作表达中融入诚挚动人的情感力量,是让任何技巧形式都相形见绌的。在范博文的作品《亲爱的女儿》中,一对视若仇雠的父女,两人之间每一次弥合裂痕的试探和努力,都异变成相互间加倍的伤害。这个故事所打动我的,是它有着一种左冲右突、试图为困境求解突围的“蛮劲”,纵然带着些生涩和鲁莽,但这不正和故事中势同水火的父女一样,历经误解、怨愤、对立之后,发现仍然甩不脱、割不断的还是血脉亲情,而这复杂交织的情感才是故事直击人心的核心所在。
在梁爽的作品《酸菜》中,焦灼对立的双方变成了东北矿区的一对母女,由一个“青春期碰上更年期”的模式出发,探讨的却是两代人之间相通却不同的女性情感心理的复杂和纤细,而与母亲尖锐对立的叛逆女儿,只有在自己意外获得了母亲的身份之后,才和曾经相隔万里的母亲的情感世界发生亲密无间的交融,而这种带有些许残酷况味的情感浓度却因为在作品中获得了充分呈现而显得格外打动人心。
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学生在接受完院校教育,踏入实际创作后,大部分人所面临的实况依然是主流范畴中的主流作品,所以如何将个人表达嵌入一个适合的作品形态中,也是我在指导创作时力图顾及的方面。在闫瑾的作品《辛巴的牙齿》中,在兼顾了儿童心理及趣味的叙述之外,我也着力凸显其类型化的趋向,采用更加类型化的语汇让叙事在个人表达之余更加通达晓畅。同时,也力图革除掉这一类型原本的弊病。我们长期以来的儿童题材作品的普遍问题是:以儿童之壳言成人之志,为可贵的儿童本真视点反而在儿童电影中长期缺位。在指导这部作品时,我始终以做减法的方式,试图过滤掉学生思维认知中那种强大的、不经意的成人意识,还原为单纯质朴的孩童思维来构筑故事中的情感逻辑,让曾经被成人遮蔽住的儿童世界重新得到呈现。
而在刘梦娇的作品《沉默》中,一桩多年之前的伦常悲剧,在所有相关方以家族大义为名的遮蔽下,完成了对受害者的再一次“戕害”,这种“合谋”下换得的沉默其实压抑的是一座难控的情感火山。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一个宗族亲缘关系缠绕的人伦社会,人情人性的异变不是因为疏远冷漠,恰恰是由于联结得过于紧密以至于令人窒息。正是基于这一主题的确立,所以整个影片在视听语言上极尽克制,无技巧剪接、留白式的形式感都是为了呈现一种无相无形却无处遁逃的压抑。此时正值汉娜·阿伦特的著作再版,“平庸之恶”的讨论再起。《沉默》的揪心之处正在于我们目睹其中每个人物的失语,映射出的却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都可能会有的怯懦、焦灼和挣扎。
黄 丹
穆德远 | 导演、编剧、摄影师:
从剧本到电影,在这六部作品中的人物与故事,无不准确地找到了他们的行动线,而每个故事又绝不相同,似乎每一个故事都在经历着离经叛道的创新,但又都遵循着创作的规律,故事原型挖掘符合普遍的人生体验。用黄丹老师的话说:“当不明晰自我诉求与定位,仅仅把创新突破当作是一个外在的、可寻获却不可掌控的所在时,*终几乎一定会陷入迷失困顿之中。”当我看完全书后,明白了黄丹老师给学生讲的是创作原理而不是规则,他指导的规则就是重原理。学生的作品破的是规则,尊重的是原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