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496420
章 夸大食物的功效将助长其危害
一、你认为的“健康食物”就是健康的吗
服用蜂王浆就能像蜂王一样长寿吗
牛奶对人体真的有益吗
二、维生素是因为它能够“维生”而重要吗
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真的对身体有益吗
矿物质与重金属的差异是什么
维生素C是肥胖的帮凶
三、一直被忽视的葡萄糖
四、害人的“健康法”
纯素食就一定是健康的吗
糙米是十全十美的食物吗
苹果与碳酸饮料,哪种对我们的牙齿损伤更大
水喝得越多越好吗
植物油中没有胆固醇就是健康的吗
多吃鱼会有害健康吗
第二章 比有害食品更糟的是错误的知识
一、存在谬误和偏见的食物知识
关于食品的错误知识源自对肥胖的错误认识
一氧化二氢(DHMO):未被察觉的恐怖物质
没有的健康
这些真的能被称为科学吗
二、科学实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吗
三、增加了成分标注的食品就能放心食用吗
食品业界的营销趋势——“无”的营销理念
不好的营销理念在食品制造界滋生
四、精制:食品越白,对身体越有害吗
五、乳化剂会促进有害物质的吸收吗
六、其实99%的毒素来自“纯天然”食物
食品安全事故大部分是源于天然食物中毒
健康是靠自然而来
七、“毒”“药”本同源,只是量上有差别
氧气原本也是毒
孩子讨厌蔬菜的原因
肉毒杆菌毒素是剧毒,也是药
兴奋毒素
排毒
八、食品添加剂是魔法物质吗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安全吗
经过加工的食物都有害吗
第三章 减肥——伪科学是灾难的开始
一、宣布与肥胖抗争后,美国肥胖率暴增
二、错误的知识孕育了肥胖
脂肪不是肥胖的原因,而是肥胖的结果
阿特金斯减肥法有效吗
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真的不好吗
胆固醇真的有好坏之分吗
三、那些被误认为是肥胖罪魁祸首的无辜食物
吃鸡蛋真的会让胆固醇增高吗
吃巧克力真的会造成肥胖吗
碳酸饮料真的越喝越胖吗
只有依靠运动才能减肥吗
吃零热量食物就能少长肉吗
四、压力真的会使人发胖吗
电视的两面性
第四章 不安和压力是健康的大敌
一、现代人既健康又长寿,为什么还是感到不安
长寿食品和长寿地区真的存在吗
消费者和研究者更关注坏结果
越危险的结果越能显出专家的权威,越能引人注目
越曝光名声越坏
二、否定的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
多种化学物质过敏症(MCS)
合成调味料过敏症
三、对未知的恐惧使我们变得脆弱
因为不了解,所以很恐惧
我的身体中堆积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相互作用——鸡尾酒效应
四、健康的食品公司研究员和长寿的CEO
几个认知错误的常识
Part2 为了健康和减少浪费,马上揭晓合成添加剂的秘密
第五章 人工合成添加剂的本质
一、天然与合成的差异只是纯度和溶解度
天然甜味剂与人造甜味剂
天然调味料与合成调味料
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
天然香料与合成香料
天然防腐剂与合成防腐剂
二、人类早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盐
“低钠少盐”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亚硝酸盐的使用始于希腊罗马时代
初乳中富含亚硝酸盐的原因
一氧化氮既是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也是补精剂
三、豆腐不是长在树上的
四、有机农作物的营养成分高吗
第六章 美味的食物就是“健康的食物”吗
一、让我们开心地享受美食吧
我们都喜欢美味的食品
素食未必就健康
熟悉的食物能带来安全感
韩式拉面(方便面):韩国人的传统食物
廉价食品未必就是不好的
为什么新上市的冰激凌不容易受欢迎
二、我们已经做到对食物精挑细选了
身体需要的才是正确的
特别的饮食习惯真的会危害健康吗
三、“如何吸收”是重要的
骨质疏松与碳酸饮料有关吗
自然发酵食品和工厂发酵食品的成分不同吗
过于洁净的环境反而会导致疾病吗
第七章 感觉——大脑制造的神奇体验
一、我们是如何感觉味道的
身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能“感受”到美味
相同的感受体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可以通过感觉区分“毒”和“药”吗
味觉是不存在的
二、色、香、味是大脑制造出的“幻觉”
痛苦和快感一样是大脑的感觉
感觉是不可或缺的
三、我们身体中的“生存感觉”
超越感觉的极限
第八章 致癌食品真的存在吗
一、了解癌症的本质很重要
二、我们常吃致癌物和有毒食物吗
虾酱是一级致癌物
烧烤、炭烧都是危险的烹饪方式
三、抗癌药都不能预防癌症,食物就能做到吗
每天喝两杯咖啡真的能预防癌症吗
对待癌症的正确态度—— 平常心
我们能够在残酷的地球上艰难生存下来的秘密
后记 食品是文化的产物
写给深陷不良食品困扰中的消费者们
我曾经出版《不良知识把我摧毁》一书,这是我为了让食品业界不再受不良知识摆布而采取的行动。在写《不良知识把我摧毁》一书期间,我接到了出版社的建议,开始构思现在您手里的这本书。借助人们对食品类书籍的关注,本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食品”这个主题上,力求可以解决大家提出的所有疑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消除消费者对食品的误会,希望可以为各位读者揭示食品的本质,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浪费。
可以说,如今是过度不安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关于食品的所有问题。消费者们不仅谴责食品添加剂,而且对日常食品同样充满质疑。“不吃面粉就可以预防100种疾病”“想长寿不能喝牛奶”“来自玉米的‘袭击’”“一匙盐都会威胁我们的健康”之类的话题充斥在我们耳边,有时真的不知道究竟应该吃什么。近食品业界在消费者希望去除添加剂、增加食品成分标注、加强生产卫生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努力的结果不仅没让消费者安心,反而增加了不安感。
可以看出,这一现象与肥胖问题如出一辙。
从1930年起,美国开始出现肥胖问题;1980年,美国政府发表宣言要与肥胖战斗到底。虽然运用了所有的科学知识试图解决肥胖问题,但结果却恰恰相反——越是想要减肥,肥胖越严重。正如如果不减少食物总量所有减肥都会失败一样,不考虑“量”的问题,单纯地把食品分成“好”与“坏”,不恰当地夸大食物的危险或功效,终的结果只能是让消费者更加不安。关于食品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吃多少”的问题。食品成分哪有那么多“好”与“坏”的差别,这样片面的观点正是不良知识的来源。
在本书的部分中,我为各位读者整理了一些有关过分夸大食物功效和危害的观点。无论是过分夸大食物的功效,还是过分夸大食物的危害,都是错误的。食物并不具备明显的药理作用,所以我们常吃的食物并没有特别卓越的功效。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危险的敌人是疾病和毒素,其次是药物,再次是功能性食品,后才是日常食物。所以食物能够多吃,而药物则必须根据医生的处方在必要时才服用。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夸大功效都会造成误用和滥用。比如有些食品本来是补品,但过多食用后却成为致病的元凶。盲目地多吃会造成不良后果,听信夸大的信息会造成金钱上的浪费,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要被媒体刻意夸大的食物功效迷惑。通过专家的研究和介绍,我们每天都吃的普通食物突然就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这可能吗?那些专家表面上是在强调科学,实际上只是单纯地运用了听起来高大上的科学用语,食物本身的功效远没有那么神奇。恰恰相反,过量食用不饱和脂肪、抗氧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对身体并没有好处。
夸大食物的功效,导致饮食的危险性提高了。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1 000万种植物中选择了25种作为农作物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虽然我们食用的食物在烹调方法、味道、外观、形态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它们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些食物能够被人类筛选出来,漫长的岁月足以证明它们是安全的,这比获得奥林匹克比赛冠军更加难得。
“加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是有害的”“绿色食品对身体是有益的”,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虽然我们一直认为“从纯天然食物、传统食品、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就是安全的”,但也只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很多不能被检验的成分,其中包括很多毒性强的物质。食物中毒、重金属沉积、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等问题全部是食用天然食物引起的。天然食物之所以被认为是安全的,是因为毒性小且人体可以承受,而不是因为它们没有毒性。
食品添加剂是从3 000万种化合物(95%以上来自植物)中精心挑选,并使用了数十年以上的物质。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是存在于自然物质中的,人们只是模仿其成分大量制造而已。如果在自然环境中发现了比现用的食品添加剂更加安全有效的物质,那么现今的食品添加剂就会随时被取代。但是那种物质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很难找到比现在的食物更安全的食物了。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曾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开销。
通过本书的第二部分,读者们可以了解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费用。现在媒体报道的新闻中有一半是关于医疗或健康的,可见人们对健康是多么关心。但是这些报道并不可靠,常常今天一个观点、明天另一个观点,不同的人观点又不一样。比如卵磷脂,作为大豆成分时它是健康的,作为乳化剂时它就成了有助于吸收有害成分的添加剂;又比如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中它是长寿物质—— 抗氧化剂,作为添加物时它就成了应该被去除的色素。一方面以科学作为依据阐述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功效,另一方面又以科学作为依据阐述它的危害,在这样混乱的信息洪流中,我们如何辨别信息的正确性呢?
我同意以上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显而易见,但又不是的。若是人工色素有害,那就用天然色素好了;若是合成调味料不好,那就改用天然调味料吧。比起深究“哪种更好”,我更加提倡应该强调“适当的量”。能够满足需求量就可以,没有必要一味探究其来源,正如没有必要追究人体必需的葡萄糖从何而来一样。食物真正的价值是能带来享受美味的乐趣,只有享受到食物带来的乐趣才能健康。法国美食能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它是健康食品,而是因为它能给我们留下人与人之间重要、美丽的瞬间,同时还能传承文化。
餐桌的主人是您,而不是医生、食品学者或营养专家。对食物颇多挑剔的人未必会特别健康和长寿,而在食物上不太花费心思、只吃酱汤的人却比一生都在研究健康和长寿的人活得更长久。我们现在吃的食物已经够安全、够营养了,只要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的身体去完成吧!
当下我们需要的不是慢餐,而是关于食物的知识和食品文化。
我希望读者们可以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此书:
——100年前,人们生活在100%的自然环境中,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0岁。现在的韩国人生活在充满污染和加工食品的世界中,平均寿命为什么反而提高很多呢?
——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是世界上毒性的天然毒素,它怎么就具有美容功效了呢?我们脚下的土壤中也具有很多天然毒素,我们怎么就这么安然无恙地在此生活呢?
——为什么美国废除了“食物中不允许含有致癌物”的规定?为什么即使有害物质存在,只要达不到危害人体的标准就不会被报道呢?
——为什么韩国有名的抗癌中心在抗癌治疗过程中不让患者食用以下食物:冬虫夏草、甲壳质、深海鱼油胶丸、维生素、人参、灵芝、山参?目前还没有能够预防肿瘤的药物,那“抗癌食品”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接触食品添加剂多的人是食品公司的研究员,接触化学香料多的则是香料师。他们接触的人工化合物是普通人的几千倍。几位著名的外国香料师年龄都超过了退休年龄,而且他们都很健康。那么,香料师这个职业是危险职业,还是长寿职业呢?
——为什么总说某种食物健康或不健康,却对“健康食物”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呢?为什么做健康讲座的教授很多,却没有设立关于健康的学科呢?
市场上有数万种健康用品、健康秘诀、健康食品,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又怎么会经常被取代呢?现在是饮食过量的时代,也是某种食品只要能减肥就被认为是好食品的时代。即使是假药,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也会起到真药30%以上的效果,所以没有完全无效的药。于是,无论是多么荒诞不经的健康方法或者产品,都会有想要尝试其“神奇效果”的体验者。如果把这一点与市场营销手段相结合,就可以打造出畅销商品,会有越来越多好奇心强的人开始试用其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购买者无法得到期待中的理想效果,随着感到没有效果的人数增加,畅销商品的负面评价开始增多,这个商品就会从市场上渐渐消失。但马上会有其他产品取代它的位置,因为健康永远都是人类关注的话题。
无论健康秘诀是事实上有效的,或者心理上有效的,还是根本无效的,好趁着对身体尚未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的时候停止使用,晚了可能就要危害健康。某知名大学的博士团队在2011年做了两个关于吸烟者的验,其中一个试验表明吃复合维生素的吸烟者吸烟量增多了,因为吸烟者相信“复合维生素会守护自己的健康”;而另一个试验则表明服用了维生素C的人群的吸烟量达到了未服药人群的2倍,因为即使吸烟,他们也会认为由于自己服用了维生素C而减少了香烟对身体的伤害。越到试验的尾声,观察对象的吸烟量越大。心理学家称这样的现象为“许可效应”,即如果人们事先做了对的行为,之后会认为自己有做错误行为的权利。简单来说,在我们的思想中总是存在着正反两方,好的一方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比如人们经常认为如果周一到周五不喝酒,那么在周末就可以多喝一些。
纯素食就一定是健康的吗
很多人认为吃肉对身体不好,而吃素对身体有益。素食主义者并不承认吃肉对身体有益,然而其吃肉后,无端的疲乏和疼痛消失了、精神状态变好了、饱腹感也增强了。在欧洲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地区和国家,开展奖励素食等活动的原因是脂肪摄入量过多(占总能量的40%~50%)。占世界人口1/15的美国人的食肉量曾经占全世界肉类生产总量的1/3,是世界人均食肉量的5倍。美国人现在少吃肉、多吃蔬菜,身体自然健康。但亚洲居民的脂肪摄入量远低于美国人,因此,适合美国人的素食未必同样适合亚洲人。但目前,符合美国人的素食热潮正传往亚洲。
纯素食的问题在于植物的纤维素损伤肠胃内壁、妨碍消化、妨碍肠内矿物质的吸收。我们还要知道,长期食用蔬菜有引起亚硝酸盐摄入过量、贫血、结石的可能。喝蔬菜汁一度很流行,但不良反应也不少,例如每天饮用240毫升西柚汁的人患肾结石的概率会增加44%。
只在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的营养素是胆固醇和维生素B12,钙、铁、锌也是很难通过素食充分摄取的营养元素。植物蛋白中缺少一种以上的必需氨基酸,蔬菜中的矿物质含量也各不相同。但在牛奶、鸡蛋、肉类这三种食物中,从任何一种食物中都能获得充足的必需氨基酸或矿物质。一定要吃素的话,好慎重地考虑菜谱。不建议孕妇、哺乳期女性、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老人长期素食。
素食主义者中有瘦人,也有胖人,可见人的胖瘦并不取决于吃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吃了多少。即使是素食主义者,不限制地多吃也会引起肥胖。素食主义者中瘦人居多,不是因为水果、蔬菜是低热量食物,而是因为他们都有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素,重要的是自身是否适合吃素。如果不适合吃素的人完全不吃肉的话,反而容易生病。有资料显示,一半以上韩国人的体质是需要吃肉的。
让不适合吃素的人吃素,对其是非常痛苦的。以下是一些人的体验:
“素食主义盛行时,我6个月没有吃肉,身体疲乏又无力,什么事都做不了。吃肉后反而有气力了,身体也变好了。”
“我在练瑜伽时吃素,结果却过敏了。”
“吃素后身体无力,体温降到35.5℃,过敏反应加重。在经历了这些痛苦后,我每天吃少量的肉,体温正常了,过敏现象也减轻了。但谁都不相信我的经历,这让我很郁闷。”
研究表明,只吃素的人发生血栓或动脉硬化的概率更高。根据2011年4月美国研究小组发表的资料显示,通过分析过去30年中进行的12项研究结果,发现吃素的人群中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更高,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因为素食主义者容易缺乏铁、锌、维生素B12、Ω-3脂肪酸等一系列重要的营养素,并且血液中半胱氨酸的含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低,所以患心脏病的概率大。
吃素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排卵情况也没有不吃素的女性好。2012年5月,小儿健康和人体发育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以250名18~44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试验量(25~30克)摄取纤维素的女性血液中的雌激素及其他与怀孕相关的激素含量都偏低。尤其是在只摄取水果等高纤维食物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卵巢无排卵的生理周期。
如果错误地食用蔬菜、水果这类本应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物,那么它们也会成为危险的食物。2009年10月,美国公益科学中心(CSPI)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介绍了自1990年后在美国经常引起疾病的危险的10种食品。其中,排在位的是绿色蔬菜,共引起了363起食物中毒事件,患者数达到了13568名。这些绿色蔬菜包括生菜、圆白菜、卷心菜、苦苣菜、菠菜、甘蓝等。
素食的好处被人为夸大了,实际上营养均衡才是健康的。营养物质不会因来源的不同而不同,也不会因其在工业化农场中大量生产而影响其本质。反省素食给动物保护带来多大帮助是非常好的现象,但为了健康而执着于吃素并不是好的方法。无论是吃素,还是吃肉,重要的是食物的量,而不是食物的种类。如果素食有益且符合身体需要,那么可以以素食为主,食用小限度的肉就能解决营养的问题。如果不是非要吃素,好在做好充分的学习和准备后慎重地实行。如同过度食肉有害一样,过度食素也会危害健康。
糙米是十全十美的食物吗
很多人认为糙米是十全十美的食物,但却不知道只吃糙米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糙米中完全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铁和钙的含量也非常低。有位24岁的女性,连续9个月吃完全以糙米为主的饮食,结果身体出现莫名的疼痛,并伴随比重度败血症还严重的症状,终导致死亡。
苹果与碳酸饮料,哪种对我们的牙齿损伤更大
英国伦敦英皇书院牙科研究所以1 000人为研究对象测定牙釉质损伤度,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定期吃苹果的人”和“定期喝碳酸饮料的人”两组进行实验。一罐碳酸饮料的含糖量为8小匙,一个苹果的含糖量约为4小匙。结果表明,定期吃苹果那组人的牙釉质损伤度是定期喝碳酸饮料组的3.7倍。
研究小组称:“比起喝碳酸饮料,吃苹果时果肉与牙齿接触的时间更长,所以吃苹果那组人的牙釉质损伤更严重。”并且苹果碎屑会塞在牙缝中,在刷牙或用牙线清理牙齿前会持续侵蚀牙齿。同样的道理,年糕比糖和巧克力更糟,因为食物残渣会一直残留在牙缝中。
水喝得越多越好吗
水并非喝得越多越好,而是合理地补充才有助于健康。过量的水就是毒。喝过多的水,血液会被稀释,会引起肺水肿、脑水肿或肌肉溶解。若身体快速地吸收过量的水,会引起低钠血症,造成意识不清,甚至死亡。所以,即使大量流汗后也不应一次性摄入过多水分,好同时摄入一定量的盐分。如果一天应摄入水的量是2升,那么其中不仅要包括吃饭时喝的清汤、茶水、饮料,还要包括吃药时喝的水。如果不计算这些水分,额外再摄入大量水分,反而对健康无益。
植物油中没有胆固醇就是健康的吗
随着橄榄油在健康领域备受瞩目,很多人认为多吃植物油就有助于健康,但事实是过多摄入植物油同样会造成营养过剩。虽然植物油中不含有胆固醇,但其会促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瞬间上升到正常值的1.5倍,同样不利于人体健康。
多吃鱼会有害健康吗
随着Ω-3脂肪酸的功效被广泛传播,人们把它看作是灵丹妙药而无条件地大量食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强化Ω-3脂肪酸作用的食品,海鱼也变得很有人气。但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鱼类摄取量为每周2次左右,因为有益健康的鱼油也是有不良反应的,过量摄取反而会威胁免疫系统功能。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每周食用鱼类5次以上的男性患房颤的概率更大。2012年8月,韩国国内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孕妇中,10%的脐带血中汞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许可标准(5.0×10-9),有的甚至超标近3倍(14.8×10-9)。一周吃鱼类3次以上的孕妇脐带血中的汞含量是不吃鱼孕妇的2.6倍。青花鱼、刀鱼、金枪鱼、偏口鱼等鱼类中都含有汞,且汞的浓度没有差异。
众所周知,甲基汞泄漏量的99%以上都被鱼类吸收了。金枪鱼、剑鱼等深海鱼中可能含有甲基汞,所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局于2014年出台了孕妇、育龄妇女、哺乳期女性、幼儿等人群鱼类摄入量的规定,即每周食用1次鱼类,每次100克以下。庆尚大学海洋食品工程学系的崔钟德教授称:“后背是蓝色的鱼,虽然含有Ω-3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健康的成分,但孕妇或病人食用时应该慎重。”
夸大食品的功效难带来期待中的好结果,因为即使是相同的食物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功效。身体需要的,才是正确的。但是想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对血糖高的人而言,若盲目地摄入胰岛素,体内胰岛细胞自生的能力就会降低;若腰痛时只是一味地休息,疼痛反而会加剧。“某某营养不足,那就吃某某东西吧。”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很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