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30411
第一章
历史上的创新
第一节 创新:推动人类演化的力量
/
002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上的创新案例
/
006
第二章
技术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生存
第一节 解放体力:石器,火
/
032
第二节 解放脑力:四大发明
/
036
第三节 拥抱世界:电
/
047
第四节 信息革命的发端:晶体管的诞生
/
051
第五节 技术创新的归宿
/
057
第三章
科学的脚步:暗夜中舞动的精灵
第一节 科学启蒙: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
062
第二节 爆发前的地火:电磁学/ 069
第三节 加速的轨道:人工智能/ 075
第四节 科学创新的驱动力/ 084
第五节 知识就是力量?—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086
第六节 科学创新与竞争 / 094
第七节 知识就是力量?—李约瑟难题的科学解/ 097
第四章
体制的力量:笑看风云起天涯
第一节 资本主义登上舞台/ 103
第二节 站在成功的边缘:洋务运动/ 108
第三节 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 115
第四节 体制创新中的领导/ 118
第五节 体制竞争:创新的温床,还是绞架?/ 119
第六节 李约瑟难题的体制解/ 124
第五章
产业的变革:用价值去征服
第一节 第二次浪潮/ 128
第二节 第三次浪潮/ 135
第三节 中国产业创新的七宗罪/ 138
第四节 产业创新的两大困境/ 148
第五节 产业创新的推动力/ 154
第六章
创新可以被教出来吗?
第一节 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的教育解/ 170
第二节 专业很重要?/ 174
第三节 创新从何而来?/ 176
第七章
创新与文化的纠葛
第一节 创新:孤独,还是合作?/ 180
第二节 文化大融合:创新的福音?/ 182
第三节 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解/ 185
第八章
创新:回到概念的本源
第一节 创新与价值创造/ 190
第二节 集约式创新与粗放式创新/ 191
第三节 精致式创新与朴素式创新/ 195
第四节 情趣式创新/ 199
第五节 中国创新在世界上的地位/ 201
写《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这么一本书,有来自三方面的
灵感,或者说渊源。
从2004年开始,我就进行技术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和集群的研
究。十多年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生涯,令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这个国
家需要创新。但是,在创新的理念,尤其是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有
很多需要梳理的地方。2012年,出版了《创新管理》教材之后,不少学校、
课程班采用了这本教材,但是也有很多人问我:“创新只在技术、科学上才
有吗?在商业或者其他领域中,难道就没有创新了?创新过程中到底有什么
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为创新正本清源,让这个社会对创新的概念更加
清晰,我感觉这个责任越来越重。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另一个问
题就冒出来了——怎么做?如果还是用我们学术研究的套路,出教材、出学
术专著,进行观点的阐述,能有好的效果吗?我很怀疑。不讳言地说,科学
精神在我们的民众中还是匮乏的,普通老百姓对于科学、技术、文化、体制、
产业这些基本领域的了解还很不够。虽然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突破了
每年800万人,但是高学历并不意味着就懂得和发扬科学精神了——就拿我
带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很多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框架、思想都是一
无所知的,需要重新进行逻辑思维、整合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导向思维
的培训,而这种情况在中国高校并不鲜见;往大了说,在产业界、政界,甚
至学术界,我们的一些“精英”所做的事情都是不科学甚至反科学、伪科学
的。所以我觉得,在目前这个时期,用学术灌输、说教的方法,不太容易取
得好的效果。怎么办?
2015 年,读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我怦然心动。这本书
是非常“异类”的一本历史书,它对于人类历史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阐述,
然而掩卷沉思,又令人不得不对其中大胆的想象力和自洽的逻辑而赞赏。尤
其是对于“科学—资本主义—帝国”三者的相互增强的关系的探讨,让我这
个从小就对世界史感兴趣的人有了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对诸多史实的全新角度
思考。用这种科普的文笔来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或者说进行个人观点的营
销,是很巧妙的,而且也是需要很深功力的(顺便说一句,《人类简史》中
有关“科学”“技术”“科技”的概念没有梳理清楚。当然,我们也没有必
要对作者求全责备)。并且,由于参与了中国科协的一些工作,我了解到科
协近年来越来越强调科普、科幻的工作。因此,我渐渐意识到,用一种类似
于科普的笔法来撰写这么一本书,应该是有可能得到大众承认的。
第三个方面的渊源,应该说是自己的一点私心——一颗未曾泯灭的当作
家的心。虽然当一名大学教师是很忙碌的(绝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悠闲
自在),而且在中国的高校做老师实在是压力山大,各种考核指标、会议、
表格、评估满天飞——然而这也让我有了足够的动力,保持对新鲜知识的饥
饿感。尤其是我们做创新管理的研究,更需要“不务正业”,要博采百家之
长。近几年,三位作家的书籍让我大呼过瘾。
本书初稿完成之际,《流浪地球》电影还未上映,但是科幻作家刘慈欣
的《三体》早已声名鹊起。建立在费米悖论“Where is everybody (大家都
去哪儿了)”的基础上,并通过逻辑推理(虽然经过中科大校友的分析,逻
辑并不完全严密)建立了“黑暗森林”法则,我认为这个套路是我看过的所
有科幻小说中最为逻辑自洽的,因此也是最“接近真实”的科幻小说;并且
书中还推出了诸如“飞刃”“智子”“水滴”“曲率驱动飞船”“二向箔”
等令人目眩的“黑科技”,还对“黑暗森林”的末世场景进行了正面强攻,
这种写作内容和技法上的创新也是技术上难度极高的。可以说令人脑洞大
开,大呼过瘾。弗·福赛斯的间谍惊悚小说则仿佛教科书一般,不厌其烦地
把间谍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从头到尾进行详细刻画,细节描绘的
丰富简直到了外科手术般令人发指的程度,让人看着他的小说几乎就可以依
样画葫芦地去做一个间谍。马伯庸的《风起陇西》和《三国机密》,用一种
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三国历史,看上去似乎荒诞不经,但是仔细推敲却不无道
理,而且历史的这种可能性是不能绝对排除的,并且这种解读是建立在作者
对正史深刻透彻的参悟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对正史的每一个细节的深刻理解
和反复推敲,是不可能写出这种作品的。在我看来,这三位畅销书作家不仅
在各自的领域做了出色的创新工作,而且还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公众的科学意
识、创新意识、想象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他们做到的,正是我们这
些创新研究学者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
所以,有这三个因素,我便决定用这种科普而不是学术的笔法来进行创
新概念的推广。虽然这本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普书籍,但是行文是异曲
同工的。
我们的公众对于创新往往只知大概,不求甚解。例如技术领域的晶体管
的诞生、科学领域的电磁学理论的发展等。创新到底需要什么特质?需要注
意什么问题?需要规避什么风险?每个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因此,我尝试
用丰富的细节来为公众展示创新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各种问题,引发大家的
思考。在第一章中,关于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引人深
思的案例。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能让热衷于“创新”的全社会都冷静下来,
多思考一些创新的相关问题。若能如此,则心意足矣。
创新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书中也有对一些经
典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例如“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还有对中国产
业创新的“七宗罪”的拷问。
创新的概念是外国人提出的,学术研究的理论也大多是翻炒国外的理
论。本书在最后尝试着提出“集约式创新”和“粗放式创新”的概念,并且
用“精致式创新”去对应学术界已有的“朴素式创新”,试图总结和提炼出
适合中国情境的创新模式。本书还用“情趣式创新”来概括在中国比较普及
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晓蔚编辑的大力支持。本书终于即将付梓,这与
高编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经过千日的酝酿和数易其稿,希望这次创新性的
尝试也能体现出笔者期待的价值。如果没有,那当然不是读者的错,也不是
笔者的错,因为创新的本意就是trial and error(试错),不断地犯错、不断
地纠错。反反复复,寻寻觅觅,有错则改,无错加勉,砥砺前行,才能像生
物进化树那样,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某一条道路走不通,到最后只剩下那一条
走得通的道路,那就是我们最终要走的路。
赵炎
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019 年3 月12 日
者胜利者的丰功伟绩情有独钟,创新则常常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鲜有浓
墨重彩的介绍,以至于社会公众对创新的理解往往仅停留在概念上,除了关
注创新带来的光彩夺目的奖项和花环之外,难以对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
性有深入的了解,难以从思考青史留名的创新故事中获得创新启迪。当今社
会需要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意识,更需要一批“创新网红”潜心创新
故事开发,让创新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让创新故事更加有血有肉,让创新
的艰辛更加鲜活逼真,启迪创新创业者,培育社会创新意识。
赵炎教授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不仅与我是校友,而且有
理科转人文社科的类似经历。赵炎教授秉承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
交融”的校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硕果累累,热心组
织学术活动,积极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年会,对
创新的社会意义也给予了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例如,他对飞机的发明、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工智能发展等名垂史册的创新案例进行了深入
研究,用放大镜来审视创新,尝试从新的视角详细描述一系列有独到见解的
创新故事,对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系统思考,
相信读者能从中看到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甚至没有想过的东西。
创新,并不是神秘的空中楼阁,并不是科学家、工程师的烟雾缭绕的专
属领地,而是社会公众都可以理解并且去体验的领域。希望赵炎教授的《创
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这本书,有助于把创新这个概念从学术研
究的小天地推向广阔的社会公众,引起全社会对创新故事背后深层次影响因
素的思考,并且燃起社会公众攀登世界高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穆荣平
2019 年3 月18 日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知识社会。我们国家的
大众科学素养还需要提升,科学精神还需要加强。一方面,电视里的五花八
门的娱乐节目是无法做到这件事的;另一方面,我们虽然已经有了获得雨果
奖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有了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但是这仍然属于流行文
化,很难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刘慈欣的《三体》和《流浪地球》都曾被职业
科学家拿来进行“科学性挑刺”)。然而,中国的学术圈一方面拿着放大镜
来对流行文化“挑刺”,另一方面又不屑于做这种“下里巴人”的事情,更
多地仍然是在自己的“阳春白雪”天地里自娱自乐。
今天的中国学术界,非常强调“论文导向”“学术导向”。姑且不论这
种导向对不对,实际情况是:几乎没有多少学者关心科学精神的大众普及。
毫无疑问,这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缺少像写出《人类
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的尤瓦尔·赫拉利,缺少写出《时间简史》
的霍金。虽然他们是学者,但是他们把大众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且
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