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435065
第1章
数字人文“在语言学中表现为一个集合名词,其特征在于语法家所说的单数一致关系(使用一个单数动词)”。Liu(2016)
第2章
“任何对数字人文的看法,如果排除或否定了对数字保存、编辑和出版的密切而细致的工作,那都是完全错误的”(Deegan,Tanner 2004: 488-93; Smith 2004:577)。
第3章
“哲学家们并没有对我们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是什么’和‘怎么做’之间的区别进行清醒的判断,这两个概念往往被混为一谈。在他们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尽管一直关注对真理或事实的发现,但是他们要么会忽视对做事情方式和方法的发现,要么将其简化为事实的发现。”(Ryle 1945)
第4章
Tim Berners-Lee发明的万维网使用的HTML语言基于SGML,但并没有严格遵守SGML规则,它允许表示标记与逻辑标记混合使用。为解决不严谨问题,万维网联盟于1999年提出了可扩展标记语言,现在被广泛用作各类应用程序(如微软的Office)的文件格式。
第5章
“我们在数字人文和大学中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的基础设施不愿或没有能力支持那些它声称想做的、有价值的工作,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Leon 2016)
第6章
“在大数据环境下,如果数据足够多、足够描述我们的叙事场景的话,其实理论建构并非不可或缺。”(Chris Andersen)
第7章
“图表使统计信息具体化,使它看起来很确切……大多数人文学者毫不犹豫地向其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的同事表示在制图过程中愿意使用标准公制,并愿意遵循传统惯例”(Drucker 2012:89)。
第8章
我们作为数字人文学者,必须“严肃地质疑,甚至质询……人文学术领域,我们在计算和数字媒体的合法化和制度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要维护计算实践的合法性(或倡导其“显而易见”的优势)”(Bianco 2012:100)。
译者前言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共识,这是现代社会继信息化转型之后的新一波浪潮,也是信息文明进一步发展的体现。与信息化革命相比,数字化浪潮的深度和广度,正借助移动终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讯、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技术的突破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同历史上的惯常一样,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与生产关系,也改变了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基本理念。
自2009年以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来,数字人文的论文、著作和研讨会都与日俱增,以数字人文命名的学术机构也陆续浮现。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大数据视域下的数字人文研究”也入选2018年度“十大”学术热点,这些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数字人文在经历过孕育起步期后,正在迈入繁荣发展期。
与西方人文学界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的人文学者对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相关研究项目才陆续出现。此后,尽管人文领域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一直都未间断,但是直到2009年,数字人文的概念才被正式引入大陆学界。至此,被西方学界誉为“下一个大事件”的数字人文研究也逐渐受到中国大陆学者的关注。数字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逐渐被发展成一种新型的学术范式。数字方法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科研活动的基本理念。面对“数字人文”这个现代信息技术与古老的人文学科的交叉衍生事物,学界的支持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鼓噪着有之,更多的恐怕是审慎的观察者。不管学者的态度与立场如何,“数字人文”作为一个时代性概念和全球性趋势,已经不容人文学者回避和忽略。
不管何种类型知识的生产和思想的创造都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对时代需求的回应。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人文学科一直都在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类的生存意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中国”和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背景下,中国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的发展似乎赋予了更多的学术期望和践行路径。面对数字社会的来临,人文学术研究的范式,从问题提出、材料选择、成果表现,到交流渠道,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传统人文到数字人文,数字资源和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不仅仅拓展了人文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教学方式,也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研究的问题、空间和场景。如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扩大人文研究的场域和大众的兴趣,是这个时代的学界同仁不容回避的历史责任。
该书的翻译从一开始就遵循了数字人文的基本理念——协作,也就是说,为了实践数字人文研究常见的行为理念,我们并没有选择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完成该书的全部翻译工作,而是由一个团队,通过协作的方式承担翻译任务。本文原文分为八章,因此,我们的翻译团队也由八位学者组成,每人翻译一章。在翻译之初,由王晓光发起并确认了每一章的翻译责任人,并首先翻译完成了本书的索引表,以便于统一术语的使用。
本书第一章由武汉大学王晓光翻译、第二章由中山大学韦景竹翻译、第三章由南京理工大学赵宇翔翻译、第四章由四川大学范炜翻译、第五章由中国人民大学牛力翻译、第六章由南京大学裴雷翻译、第七章由武汉大学周力虹翻译、第八章由北京科技大学黄明玉翻译,最后由王晓光审校定稿。
数字人文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部分术语的中文翻译尚未定型,所以不当之处请读者指出。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东北财经大学的刘东威编辑的邀请和协助,没有她的慧眼和细心工作,就没有本书中文版的面世。此外,我们还要感谢本书的两位作者大卫·M.贝里和安德斯·费格约德,正是他们的精彩创作,才让我们有幸对数字人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大的信心与期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