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48880
序言
代序
部分 犯罪的社会因素研究
急剧的社会变迁·社会整合与犯罪(1988)
经济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犯罪问题(1998)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再度兴起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006)
都市化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原因分析(2010)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的六大关系研究(2011)
卖淫女性被害及社会保护研究(2012)
论制度环境差异与企业家犯罪类型的差异(2014)
【杂文】浅论黑社会与黑色经济(2012.1)
【杂文】中国的家庭病了吗(2012.7)
【杂文】贫富差距扩大与犯罪增长高度相关(2012.12)
【杂文】恶性凶杀案件折射社会冲突(2011.12)
第二部分 犯罪学理论与研究思考
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剖析犯罪原因(1984)
犯罪学冲突理论的研究与评价(2005)
中国犯罪学研究历程中的庆幸与遗憾(2013)
“恢复性司法”的颠覆性价值(2013)
社会学视角下的犯罪生物学评价(2013)
异质文化冲突中的犯罪现象研究(2014)
弱势群体犯罪及其政策反思(2014)
【杂文】中国犯罪学的批判与梳理(2011.7)
【杂文】中国社会治安黄金期的原因新发现(2012.2)
【杂文】艾绪强的杀人“心结”与农民工的心理冲突(2012.2)
【杂文】法律绕行伦理底线(2012.3)
【杂文】职业盗窃与职业销赃的犯罪链(2011.12)
【杂文】化学阉割与环境改善的性犯罪治理(2014)
第三部分 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研究
中国社会秩序报告(1991)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看北京社会治安六十年(2008)
中国维稳现状·挑战与策略选择(2011)
公共安全问题突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012)
社会变迁中的我国群体性事件状况与国家治理研究(2014)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安防控(2014)
日本社会治安管理机制与犯罪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思考(2015)
社会治安防控法治化中问题、挑战及对策(2016)
【杂文】大治安与小治安(2011.10)
【杂文】城市化推进中的个性化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2011.10)
【杂文】中国的“天眼工程”与英国的“零容忍”改革(2012.4)
【杂文】宪法好使——异国他乡对话警察的治安管理(2012.8)
第四部分 未成年人保护与青少年犯罪研究
重新认识我国青少年犯罪发展变化的阶段划分问题(1986)
中国青少年社会问题研究(1989)
日本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模式研究(2005)
未成年人社会福利与犯罪预防(2013)
【杂文】泸州“父债女还”事件不宜提倡(2011.12)
【杂文】校车之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之痛(2011.12)
【杂文】“未成年人不宜观看”标示的现实意义(2012.1)
【杂文】城市化不能把乡村的孩子们丢下(2012.6)
【杂文】李某一案件不应承载太多(2013.3)
第五部分 监狱矫治与社区矫正研究
试论对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1987)
日本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建设及对我们的启示(2011)
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特色与问题点分析(2013)
中日两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比较研究(2016)
【杂文】“二八定律”与抑制重新犯罪的社会担当(2012.9)
【杂文】去“标签化”:预防重新犯罪的价值所在(2012.12)
第六部分 实地调查与研究报告
天津市流失生与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1983)
社会应当重视对劳改释放人员的接续教育(1985)
豫北棉纺厂治理犯罪问题的调查(1986)
犯罪学视角下的永城经验研究(2011)
【杂文】白领犯罪与街头犯罪的不同研究路径(2013.2)
后记
一个人既然有了远大的理想,就应坚守并为这个理想前行,只要信念不变,不论终走向何方,都可以欣赏到沿途的人生风景。而当回首流失的岁月时,一定会因这种坚守而心生自豪。三十年来,张荆背负着远大的理想,与犯罪学结下的缘分永远也挥之不去。
张荆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批大学哲学系毕业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工作。报到当天,研究所领导即征求张荆的意见,可在劳动就业研究和青少年犯罪研究二者间自主选择。这两个同样具体、鲜活的概念,让满脑哲学概念的张荆一时无法选择,在父亲“青少年犯罪研究更有‘嚼头’”的建议下,张荆坚定选择了青少年犯罪研究,并且一步步地体验着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成功与快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刚刚起步,除了中共中央的《关于提醒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等相关文件外,可供参考的资料太少,对国外的各种学术流派及其研究成果更是不得而知。更艰难的还是当时的研究环境,青少年研究所和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斗争”,一到“运动”的当口,各种犯罪原因论总要被拉出来抖落抖落,只是因为许多人的观念中青少年犯罪研究容易“给社会主义抹黑”。
1982年底,张荆参加京津地区关于流失学生的一项调查,撰写并提交了《天津市流失生与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关《内参》,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内参的有关建议也被政府采纳。1982~1992年,张荆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课题“青少年犯罪学”和“七五”重点课题“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与社会问题”研究,先后负责辽宁和云南等地的调研工作。作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荆协助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研讨会、第三届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研讨会,曾请缨登台阐述学术观点—“现代化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原因”,却遭“犯罪增长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结果,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结果”的批判,但张荆坚信学术研究的价值,“大胆假设,小心论证”。1989年,他将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撰写《社会变迁·社会整合与犯罪》一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第3期,首次提出社会转型、社会整合与犯罪增长的关系,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十年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此期间,他出版了发行量高达6万册的研究青春期与越轨行为的著作《金色的忧虑》,并发表了诸多有影响的调研报告和论文,系统研究了青少年犯罪的变化规律,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特点和原因,青少年犯罪者更生教育与保护等。
凭着一腔热血,张荆从青涩稚嫩,走向成熟稳重,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相信实证研究的价值,相信手材料,他曾一头扎进监狱与少管所,一年之中小半年的时间是在监狱与少管所中度过的。那是一段充实、难忘的研究时光,成为他一生中珍贵的记忆,而对罪犯的真实感受无疑为他日后的犯罪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凡古今中外,因潜心研究而经济富有者凤毛麟角,冀望视学术科研为人生乐趣的学者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对于张荆而言,无论是在三十年前学术研究相对艰苦的日子,还是今天相对安定的学术研究环境,他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抱定以青少年犯罪学研究作为终身事业的信念,保持一种享受学术研究的心态,他不仅享受成功的欢乐,更享受探索的过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