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28525
系统、完整的翻译和出版,填补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我国出版史上的空白
这套“菲茨杰拉德作品全集”包括五部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漂亮冤家》《夜色温柔》《末代大亨》),四部短篇小说集(《新潮女郎与哲学家》《爵士乐时代的故事》《所有悲伤的年轻人》《清晨起床号》,以及一部首次推出全译本的自传性随笔集(《崩溃》),是对国外已出版的菲茨杰拉德作品系统、完整的翻译和出版,填补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我国出版史上的空白。
菲茨杰拉德研究专家吴建国主持翻译工作,并作序
为了保证译文优质,这套丛书前后筹备了整整5年时间,翻译工作由国内首屈一指的菲茨杰拉德研究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建国先生主持。他是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美国派普丹大学,曾在西班牙、丹麦、日本等国家工作,任哥伦比亚洛桑迪斯大学、墨西哥美洲大学、麦德林科技大学、利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客座教授。多次主持国家/省部级/市*科研项目。在他的力邀下,来自上海交大、上海师大、复旦大学等名校,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五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加入了翻译队伍中。
年轻插画师杨猛创作封面插画
为了表现“爵士乐时代”的气质,特别邀请了年轻插画师杨猛创作封面插画。他的创作古典主义和艺术气息浓厚,有一种怀旧的味道但又不缺乏现代感,善于用色彩和场景营造出带有意味的图像,来表达文中的主题或人物细腻的情感,画面往往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个性鲜明且辨识度高。
100幅珍贵照片
在体例上,每本书都安排了两个扉页,英文和中文,英文扉页上是菲茨杰拉德的签名,然后是珍贵手稿照片,其中有菲氏不同年龄段的个人照片、与家人及友人的合照,有作品创作时的笔记、手稿、校样,甚至要求出版商修改书名的电报原文,还有与编辑的通信,初版时的封面设计等等。整套书的这些照片加起来有100幅多幅。
“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颇具艺术功力的短篇精品集
《所有悲伤的年轻人》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铿锵有力、颇具艺术功绩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9个短篇故事:《阔少爷》《冬之春梦》《宝宝聚会》《赦罪》《拉格丝·马丁-琼斯与威尔士王子》《读心人》《热血与冷血》《明智之举》《格雷琴的四十次眨眼》。这些故事主题严肃、内容深刻、结构严谨、文笔舒展,反映了一个天才小说家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代表了菲茨杰拉德已臻成熟的创作思想和已经形成的艺术风格。
阔少爷
一
如果从某一个具体的人开始写起,还没有等你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你就会发觉,你居然已经创作出了一个典型;倘若你从某一个典型开始写起,结果却发觉,你创作出来的居然是个——什么也算不上的东西。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是精神很不正常的怪物,在我们的面孔和声音的背后,我们更是古怪到了不想让任何人了解、自己也不想了解的地步。每当我听到有人标榜自己是一个“平凡、诚实、开朗的人”的时候,我就会非常自信地认为,此人身上肯定有某种确凿无疑的、说不定还是特别吓人的反常之处,这一点他自己也心知肚明,因而想把它隐藏起来——而他之所以坚称自己是一个平凡、诚实、开朗的人,不过是他时刻在提醒自己要把自身所存在的重大问题遮掩好的一种方法罢了。
这里可没有什么典型,也没有多少人物。这里只有这样一位阔少爷,而且这篇小说描写的就是他的生平故事,并不是他那几个兄弟的生平故事。我这辈子就生活在他这几个兄弟的圈子里,然而这位阔少爷却一直是我的朋友。此外,倘若我真要描写他这几个兄弟的话,那我从一开始就应该对所有的谎言逐一加以驳斥,这些谎言有些是穷人在议论富人时说出来的,有些则是那些富人在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时讲出来的——他们营造出的是这样一套荒诞不经的结构,每当我们随手拿起一本描写富人的作品时,总有某种直觉会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你就等着看不真实的东西吧。甚至连那些头脑聪明、充满激情、专门报道现实生活的人,也已把这个属于富人的国家描写得像仙境一样不真实了。
还是让我来讲讲那些大富豪们的情况吧。他们跟你我不一样。他们从小就拥有财富,而且坐享其成,但是这一点或多或少也影响了他们,造成了在我们态度强硬的地方,他们却心肠软弱,在我们深信不疑的地方,他们却冷嘲热讽,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如果不是生来就很富有的话,这一点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总认为他们比我们强,因为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去四处奔波,去寻找生活的补偿和避难所。即便他们深入到我们这个世界里来,或者沦落到比我们还不如的地步,他们也照样会认为他们比我们强。他们这些人就是不一样。我能描写安森·亨特这位青年的办法,就是努力去接近他,把他当作一个外国人,而且还要顽固地坚持我自己的观点。万一我接受了他的观点,哪怕只有那么一小会儿,我都会感到一派迷惘的——我能拿得出手的不过是一部有悖常理的电影而已。
二
安森在六个子女中排行老大,有朝一日,这六个子女将会分割一笔数额达一千五百万美元的财产,况且他也到了开始懂事的年龄了——人应该在七岁就开始懂事了吧?——那时候正好是二十世纪之初,那些爱出风头的年轻女郎已经坐在电动“汽车”里招摇过市地行驶在第五大道上了。在那些日子里,他和他弟弟有一名英国籍的家庭女教师,这位家庭女教师说得一口非常清晰、干净利落也很好听的英语,于是,这兄弟俩说起话来渐渐也跟她一模一样了——他们字字句句都说得清脆利落、字正腔圆,绝不像我们这样呜里哇啦、口齿不清地说话。他们说起话来虽然并不完全像英国人的孩子,却已经学到了一种惟妙惟肖的口音,那是纽约市的时髦人士所特有的腔调。
这年夏天,他们把这六个孩子从坐落在第七十一号大街上的那幢别墅转移到位于康涅狄格州北部的一座大庄园里去了。那里可不是一个时髦的去处——安森的父亲想让他的儿女们尽可能晚一点儿知道人生的这一面。他这个人反正要比他那个阶层的人高明一些,而构成纽约上流社会的也就是他这个阶层的人,也比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要高出一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是以特别讲究派头和已经规约化了的庸俗之风为特色的“镀金时代”。因此,他要让他的儿子们逐步养成凡事都要专心致志的习惯,让他们练就一副健全的体魄,好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身心健康、事业有成的人。他和他太太总是尽其所能地时刻留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直到那两个年龄大一些的男孩子离家去外地上学为止。不过,在规模如此宏大的庄园里,要想做到这一点也很困难——要是在那些面积小一些的,或者中等面积的屋子里,这种事情就简单多了,我自己的年轻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的——我从来没有远远超出过能听得见我母亲的呼唤声的范围,时时都能感觉到她就在身边,知道她是赞成抑或不赞成我的做法。
安森次切身体会到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是在他初到康涅狄格州的这个村落的时候,因为他发觉人们对他表示出的是那种半含着嫉妒的美国式的敬意。跟他一起玩耍的那些男孩子的家长们老是向他的爸爸和妈妈问好,每当他们自己的孩子被邀请到亨特家的豪宅里来做客时,他们都会隐隐约约地有些激动。他把这种情形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因此,每当他在哪一群人里没有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不论在金钱方面、在地位方面,或是在威信方面,他就会变得有些不耐烦——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这种脾性一直都伴随着他。他不屑于跟别的孩子去争夺地位的高低、排名的先后——他指望着别人会把这种优先权拱手相让给他呢,一旦得不到,他便会缩回自己的家中。他家富裕得应有尽有,因为在东部地区,金钱多少还是一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一种形成氏族集团的东西。在势利的西部地区,金钱则会使家族四分五裂,从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
安森十八岁那年去纽黑文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身材高挑、体格健壮了,由于一向在学校里过着井然有序的生活,人显得眉清目秀的,气色也非常好。他的头发是黄色的,而且还颇有些滑稽地长在他的脑袋上,他的鼻子是鹰钩形的——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就使他够不上英俊了——但是他具有一种充满自信的魅力,再加上他在一定程度上又有些桀骜不驯的做派,那些上流社会的人若是在大街上从他身边经过时,用不着向别人打听也会知道,他就是一个阔少爷,而且还在某一所好的学校里就读过。不过,他那极度的优越感却也妨碍了他在念大学的时候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那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性格被人家误解为自恃清高、目中无人了,他不肯怀着应有的敬畏之心去遵从耶鲁大学的校规的表现,似乎就是对所有那些已经在这样做的人的一种蔑视。所以,在离毕业之日还遥遥无期的时候,他就开始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纽约来了。
到了纽约,他就感到如鱼得水了——这里有他自己家的房子,有“你今后恐怕再也寻觅不到的那种用人”,还有他自己的家人——因为他脾气好,又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很快就成了这个家庭的中心。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为刚刚步入社交界的青年男女举行的各种舞会,还有形形色色的男性夜总会里的那种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世界,以及偶尔跟那些风流成性的姑娘们在一起时放浪形骸的狂欢作乐,那种女孩子在纽黑文只有从第五排座位里才能找得到。他的种种抱负全都普通得很——甚至包括他遐想着有朝一日会结婚的那种无可指责的幻影,不过,他的那些抱负倒是跟大多数青年男子的抱负大不相同的,因为他的那些抱负并没有笼罩在迷雾之中,根本没有那种时而被称之为“理想主义”、时而被称之为“幻想”的特点。对于这个到处都充斥着高度聚财和高度挥霍、离婚和放荡、势利和特权的世界,安森都毫无保留地照单全收了。我们这些人的大部分人生都是以某种妥协而告终的——他的人生却是以妥协开始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