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845885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张家驹所著《沈括(张家驹宋史人物传记)》,正是为了纪念这个杰出学者的诞生而写,对沈括的生平和科学贡献,试作一番综合研究,使我们对他的成就和贡献,得到比较真实而全面的认识。
目 录
《张家驹宋史人物传记》前言
序言
**章 时代、家世和早期活动
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沈括生活的年代
初入仕途,整治沭水
有关圩田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章 从举进士到提举司天监
沈括在司天监
几个卓越的天文学说
主持修《奉元历》
改制新观象仪
《浑仪》等三议: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第三章 参加王安石的变法运动
沈括的政治思想
参预变法运动
疏浚和测量汴渠
相度两浙农田水利、差役、兼察访
巧谏登记民车、官卖蜀盐
察访河北西路
推行义勇、保甲
兼判军器监
后期与王安石的关系
第四章 在对辽交涉中取得了胜利
宋辽统治阶级的矛盾
代北风云的再起
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使命
针锋相对,争辩不屈
沈括使辽误朝辨
第五章 任三司使时的贡献
察访淮浙
改革陕西盐钞法
沈括的货币论
减免下户役钱议
其他政绩
第六章 在西北战场上效力
起用知延州
厉兵株马,五路出击
顺宁之战和诸寨的占领
『应付边事有劳』
筑永乐城议
永乐和绥德保卫战
第七章 晚年居住润州,著《梦溪笔谈》
谪居期间编绘《守令图》
晚年隐居梦溪
《梦溪笔谈》:一本内容丰富的学术著作
《笔谈》反映了当时*新的科技水平
《笔谈》揭露了社会矛盾的现实
《长兴集》《良方》及其他
第八章 沈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天文记载和地磁偏角的发现
《十二气历》的发明
隙积术、会圆术
对磁学、光学、声学的研究
地质学上的卓越见解
气象观察和物候记录
动、植物和生理学
沈括的医术和医理
第九章 沈括在人文科学方面的造诣
历史研究的宝藏
人文地理的记述
乐理、乐曲的研究
美术鉴赏与批评
第十章 值得学习的艰苦踏实作风
艰苦踏实的治学精神
沈括成就的局限
附录:沈括事迹年表
序言
**章 时代、家世和早期活动
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沈括生活的年代
初入仕途,整治沭水
有关圩田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章 从举进士到提举司天监
沈括在司天监
几个卓越的天文学说
主持修《奉元历》
改制新观象仪
《浑仪》等三议: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第三章 参加王安石的变法运动
沈括的政治思想
参预变法运动
疏浚和测量汴渠
相度两浙农田水利、差役、兼察访
巧谏登记民车、官卖蜀盐
察访河北西路
推行义勇、保甲
兼判军器监
后期与王安石的关系
第四章 在对辽交涉中取得了胜利
宋辽统治阶级的矛盾
代北风云的再起
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使命
针锋相对,争辩不屈
沈括使辽误朝辨
第五章 任三司使时的贡献
察访淮浙
改革陕西盐钞法
沈括的货币论
减免下户役钱议
其他政绩
第六章 在西北战场上效力
起用知延州
厉兵株马,五路出击
顺宁之战和诸寨的占领
『应付边事有劳』
筑永乐城议
永乐和绥德保卫战
第七章 晚年居住润州,著《梦溪笔谈》
谪居期间编绘《守令图》
晚年隐居梦溪
《梦溪笔谈》:一本内容丰富的学术著作
《笔谈》反映了当时*新的科技水平
《笔谈》揭露了社会矛盾的现实
《长兴集》《良方》及其他
第八章 沈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天文记载和地磁偏角的发现
《十二气历》的发明
隙积术、会圆术
对磁学、光学、声学的研究
地质学上的卓越见解
气象观察和物候记录
动、植物和生理学
沈括的医术和医理
第九章 沈括在人文科学方面的造诣
历史研究的宝藏
人文地理的记述
乐理、乐曲的研究
美术鉴赏与批评
第十章 值得学习的艰苦踏实作风
艰苦踏实的治学精神
沈括成就的局限
附录:沈括事迹年表
在线试读
沈括不以史学名家,但也曾写有《春秋机括》《左氏记传》等历史著作,两书现在都已失传,只有残存的《乙卯人国奏请》《入国别录》,保存着宋辽交涉一段实录,是至今流传的历史著作。此外还有《梦溪笔谈》,内容多载当世掌故,也是一本历史资料的汇辑。沈括这部著作,虽不以历史为名,但却采取了严谨的史法。他主张要认真鉴别史料,一则说“天下地书,皆不可坚信”。再则说“小说所记,各得于一时见闻,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误”。他对司马迁是很推崇的,认为“凡《史记》次序说论,皆有所指,不徒为之”。这样他的主张,前者说明选择史料的重要性,后者说明研究历史必须和实际联系,真是一时的卓见。同时沈括的著作,它的历史价值也就可知了。 《梦溪笔谈》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有丰富的科技知识,虽不是一本完整的系统历史,实际上却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史总汇。此外关于李顺农民起义军的记载,可以从《太宗实录》张舜卿奏事的内容,得到证实。又如对于典章制度、财政经济政策、民族关系等部分,书里面都占了充分的篇幅。研究北宋历史的,固然在所,就是研究唐代历史的,也有参考的必要。典章制度的叙述,是《笔谈》内容重点之一。被编人“故事”一栏的,内容有官制、礼制、舆服、仪卫、文牍、掌故等等,包罗很广,多半追溯至唐代。所记录的材料,有许多可以根据正史或其他书籍证实:如驾头、扇篦等皇帝仪仗,都见于《宋史·仪卫志》,章悖改行翰林学士见丞相礼节,则见于《宋史·职官志》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诸如此类,数目还多。换句话说,沈括因为参加过典礼、法令的编修工作,所记的制度都有结实的根据,可靠性是很大的。 也有一些材料,不见于别的记载,或即使见于他书而详略不同,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参证。如唐代宣召学士礼仪,是翰林院重大典故,《唐书·百官志》《唐会要》等书都没有很好注意,唯独沈括在《笔谈》一书里作了详细的叙述。幞头是宋人通常所穿戴,《宋史·舆服志》只记了它的演变、形式和制造原料;沈括*说明幞头分五等,和穿戴者的不同身份。枢密院公文用“宣”和“头子”的起源,沈括和宋敏求都进行过研究,一载于《梦溪笔谈》,一载于《春明退朝录》,两者可以互相参证,并对《宋史》可作补充。经略使是地方的大员,《宋史·职官志》着重记述沿革,沈括却阐明了职权和统属关系;同条说他自任郎延经略使,却是《宋史》本传中所不载。其余如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职事可称学士,被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所征引;宋代开始用长人做殿门文武官,被清俞樾的《茶香室三钞》所征引;宋代校书官不认真任事,被清编《历代职官表》所征引。这些事实说明《笔谈》所记,确有许多值得珍贵的资料。 其中又有若干能够纠正史志谬误的。例如首条提到他所编著的《南郊式》,《宋史·艺文志》却说是王安石所著,是史志明显的错误。《宋史·舆服志》记载,士人普遍穿着紫衫、凉衫,以及三省、枢密院改用银印,都是在南渡以后事,不知沈括著作《笔谈》时代,已自如此。在硫酸铜溶液中取铜的技术,曾被宋人用在造币上,《宋史·食货志》将这件事系在1143年(绍兴十三年)后,似乎这种方法南宋时才开始;但是《笔谈》首先记载了烹胆矾成铜和熬胆矾的铁釜,日子长久也化成铜的事实,知道北宋时便是这样。 在财政经济史方面,因为沈括亲自参加了变法运动,又曾做过权三司使,从事管理财政工作,得见政府所藏档案图籍,所以留下可靠资料很多。在《笔谈》里,他评介了一些有名的理财措施,如刘晏的均输法、范祥的盐钞法、茶的三说法、本朝茶法等等,使我们能正确了解它的详细内容。同时,他又记录了北宋时一些财经数字,如盐课、茶利、铸钱额、岁运上供米、吏禄支出等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史参考资料。又如所载秦、汉度量衡制,唐、五代的钱陌法等,同样地有很大参考价值。记载水利的发展,所占篇幅也特多。《万春圩田图记》叙述圩田历史,可以上溯到南唐以前。真州水闸的建筑,提高了淮南漕运率数倍。昆山至和塘和长堤的修建,改善了水利灌溉的状况,免去了人民跋涉的劳苦。这些重要史实,都是《宋史》所未载。此外沈括自己在三司所执行的政策,都详记在他的《自志》里面,成为历史家的主要根据。 《宋史》记载民族关系,偏重以汉族为主体,对于各族本身的发展多半语焉不详。沈括的著作虽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他出使过辽朝,镇守过西北边疆,所见所闻既广,留下的记录也就增多。而且私人著作,取材和官书往往不同,能够补充正史缺略的很多,并很有可信的价值。我国历史上“回回”名称的由来,从现存的文献记载看来,以《梦溪笔谈》出现*早。这对我国维吾尔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又他所记西夏史事,得之于自己亲见亲闻,其中有许多是《宋史·夏国传》所失载。例如关于元昊之死,沈括说是元吴的儿子宁令受,接受母亲的指使,入室向元昊行刺,因伤致死。这事可用王称《东都事略》作印证,补充《宋史·夏国传》的缺略。不过宁令受《东都事略》作宁令哥,但据《宋史》宁令哥是谅祚小字,似乎应以沈说为是。至于发动这次宫廷阴谋的原因,沈括认为因元昊另纳新后,生子谅柞为元昊之所偏爱,似较王称说因元吴新后没移氏起先想纳为宁令妻,为*近情理。此外,《笔谈》有关谅祚后梁氏事迹,多半是《宋史》所未收。梁氏当权和沈括在陕西恰巧同时,其中围攻顺宁寨一条,*是他亲身的阅历,这部分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 P205-P20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