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23763
★内页四色彩印,和英文原书相比,增加了大量独家精彩图片
★布面精装,外加精致护封,装帧精美大气
★中文译本首次面世,翻译流畅准确,值得一读
本书乃是对现代偶像破坏所作的首次全面研究,在过往的两个世纪里头,有许多公共建筑、教堂、雕塑、绘画以及其他艺术作品皆遭到过各类团体还有个人的蓄意攻击,达瑞奥·冈博尼重新探究了包含在这些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委。借助全球性的研究视野,加上其中含有之令人忧乐参半的各种研究案例,《艺术破坏》对有关艺术本身的各种变幻无常且莫衷一是的界说做了阐幽明微的工作。
本书是艺术史学科中关于艺术破坏研究的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作为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专著,作者将研究视点放在艺术破坏这一艺术史研究中鲜有人问津的重要主题之上,在对艺术破坏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观念看法以及行为分类等问题作了历史与理论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原因、动机、行为语境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等方面,对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攻击、破坏艺术作品的行为以及破坏者等案例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该书不仅对我们了解艺术品自创作完成之后的遭际与归宿、观众对艺术品的接受反应特别有价值,而且对于理解现代艺术中有关艺术与非艺术这一基本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 录
译者前言(代译序)◎1
中文版序◎26
致谢◎31
引言◎33
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1
偶像破坏之意象◎1
艺术破坏与艺术史◎5
“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6
方法与学科◎11
类型分类◎12
第二章 历史概述◎16
保护、使用及象征◎16
拜占庭与宗教改革◎19
法国大革命◎23
遗产的保护与朽败◎30
旺多姆柱的倒塌◎32
世界大战◎35
纳粹主义与“颓废艺术”◎38
现代“遗风余习”◎42
第三章 东欧“共产主义纪念碑”的倒塌◎45
断代、分类、地缘◎46
苏联的偶像破坏、宣传、偶像崇拜与艺术◎50
1956年的布达佩斯◎53
巴士底狱、柏林墙与耶稣基督教堂◎56
由下而上,自上而下◎59
徽章和命名,绘画与建筑◎63
相悖的记忆◎67
对待纪念碑的方式◎68
列宁在柏林◎77
评判标准与审美沦丧◎84
第四章 民主社会的政治偶像破坏◎90
卢德和罗卡马杜尔◎90
选举权运动◎93
正义女神喷泉◎100
“文化恐怖主义”◎105
第五章 第一世界之外◎108
中国的社会主义◎108
解放、战争与宗教◎110
手工图像与毁谤画◎113
“屠戮壁画运动”与侯赛因的纪念碑◎115
第六章 偶像破坏与图像泛滥◎120
偶像破坏与大众传媒◎120
独一无二性与偶像破坏◎126
现成品◎129
第七章 自由艺术与“自由世界”◎132
西柏林政治纪念碑◎132
现代艺术与冷战◎134
体制化与挑衅行为◎137
“雕塑大道”◎139
第八章 合法滥用◎145
著作人格权与言论自由◎145
列宁在纽约◎147
艺术中的政治迫害◎151
所有者的插手干预◎154
道貌岸然与“合乎礼”◎157
《倾斜之弧》◎164
意识工业◎175
第九章 公共场所中的艺术毁坏◎182
“汪达尔主义”、理由及意义◎182
1980年,比尔◎183
“粗鄙的趣味”与象征暴力◎195
“新一轮偶像破坏运动”?◎197
第十章 博物馆与病理学◎204
门槛◎204
攻击与反攻击之法◎206
精神病理学与心理学剖析◎209
说辞、文过饰非、寻求关注◎213
基督、艺术家与自诩的创造者◎218
谁惧怕现代艺术?◎223
第十一章 “美化式汪达尔主义”◎230
美观、洁净与彻底砸烂旧世界◎230
形同破坏的重建◎235
扩大化的遗产与选择性保护◎238
“雕塑像癖”◎244
第十二章 教会艺术的革新◎253
艺术、宗教与自律◎253
“圣叙尔比斯艺术”◎256
教堂艺术的现代化◎260
视觉上的渎神◎263
净化◎271
第十三章 现代艺术与偶像破坏◎281
现代主义与反传统主义◎281
互逆的现成品◎287
宛如艺术的艺术破坏◎293
形同批判和抗议的“偶像破坏”◎308
“用来破坏的物品”——“坚不可摧之物”◎316
第十四章 错把艺术当垃圾◎321
“视频盲块”◎321
互惠的现成品◎329
事与愿违的宙克西斯◎339
颠倒的世界◎343
重划界限◎348
第十五章 取消资格与遗产◎351
“去艺术化”◎351
诋毁技巧与总体目标◎353
博物馆与挪移◎359
伪造与变换身份◎364
一枚硬币的两面◎372
质疑物质保护◎377
注 释◎382
参考文献◎477
鸣谢图片提供者◎498
译后记◎500
中文版序
《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中译本行将出版问世,之于我确是件举觞称庆之事。纵使书中——由于缺少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少有提到中国的偶像破坏,然于中国的艺术史之中,偶像破坏乃为其重要一端。
《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1997年出版,自此之后,又发生了不少事,出现了许多出版物。i位于莫斯塔尔的那座古桥从1997年到2003年之间被重建,柏林共和国大厦被拆毁,并在原址上再建了先前那座皇家城堡。ii这些事态发展与本书后面篇章里讨论到的那些事件如出一辙,因此也就无须对我提出的论点作什么修正。1989年柏林墙倒塌,接踵而至的是一股偶像破坏风潮,“艺术破坏”这个研究课题某种程度上就是有感于此才酝酿而生的,这股风潮使那种认为在西方合法政治活动的词典中偶像破坏已不复存在的观点不攻自破。由那时起,故意拿艺术和建筑作为攻击靶标的做法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愈益增强。从2001年3月炸毁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大佛,到2001年9月11日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期间污损萨达姆·侯赛因的雕塑像以及2012年到2013年在马里北部夷平圣人墓地和焚毁古代手稿,再到由被称为“伊拉克与叙利亚伊斯兰国”(达伊沙,Da’esh)的组织在2014年至2017年之间所犯下的大规模破坏行为,iii这些事件,牵扯的参与者形形色色,归咎的因素亦多种多样,它们彼此间又以各种复杂方式相互纠缠,而它们与“不对称冲突”的倍增、伊斯兰政治极端主义的勃然兴起及数字技术的进步之间的联系亦业已明朗化,最后这个方面使瞬息之间制作和散布这些破坏行为的图像成为了可能。iv在当前这种发展演进中,有两个事实凸显而出:首先,偶像破坏行为越来越显示出受破坏活动图像之动机的驱策,借此从其具有的情感冲击中获得一种宣传价值;其次,一种复苏了的反偶像崇拜修辞术赤裸裸地挑战着对遗产的现代“崇拜”之普遍有效性。
当代艺术乃是本书所涵盖的另一个领域。在过去20年间,在这个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激烈活动,偶像破坏、汪达尔主义与破坏行为已在当代艺术中扮演起了跟主旨、主题及创作方式不相伯仲的重要角色。再稍举几个突出例子。1997年,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里,俄罗斯行为艺术家亚历山大·布雷纳(Alexander Brener)给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的一幅至上主义画作喷上了一个绿色的美元符号;2003年,英国艺术家杰克和迪诺斯·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在一场名为“被强暴的创造力”(The Rape of Creativity)的展览中——以《变本加厉》(Insult to Injury)为题,展示了对弗朗西斯科·德·戈雅铜版组画《战争的灾难》(The Disasters of War)的一次恶搞,他俩先是购入这套系列版画,尔后以“矫正”式绘画的方式对其加以丑化;而在2010年,另一位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兰迪(Michael Landy),把南伦敦画廊(South London Gallery)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艺术垃圾箱”(Art Bin),邀请艺术家和收藏家们将那些被他们视作失败的作品当众扔到里面。vi在仿效二十世纪早期先锋派偶像破坏及其在二十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余波而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一位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他通过让古代陶器砸落在地以及用工业漆给它们涂上艳俗色彩的方式,曲折隐晦地戏仿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还通过将取自因城市发展的商业逻辑而被葬送了的古寺庙与古宅的物质遗存掺入到其作品中的方式,揭露了“美化式汪达尔主义”的野蛮粗暴。
这种向破坏的艺术乞助伴有对其源头怀有的一股学术兴趣,这些源头包括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艺术中的破坏”研讨会的与会者,尤其是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他在2017年临终前又意想不到地重新声名鹊起。viii这种重新发现并非是在一味地赞颂,也可能意味着一种对乌托邦式“激进主义”的批判性矫枉。譬如,瑞典艺术家菲利克斯·戈默林(Felix Gmelin)创作的系列作品《艺术破坏分子》(Art Vandals)。ix 一些展览也意在记录和分析偶像破坏冲动对现代主义的至关重要性,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打破偶像:超越科学、宗教与艺术中的图像之战”展(Iconoclash: Beyond the Image Wars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Art)(卡尔斯鲁厄,2002年),在这一展览中,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试图证实这种存在于偶像破坏与偶像癖、摧毁图像和制造图像之间的深厚关联,还试想让破坏从一种资源手段变成为一种主题。
当我在20世纪80年代着手研究偶像破坏时,对于艺术史而言,偶像破坏还属于一个边缘性的研究课题,而看到它逐步成为该学科中至关重要且备受瞩目的论题之一是件让人惊喜不已的事。这一显著成就一定程度上同社会史与接受研究的发展进步是分不开的:偶像破坏是反应的一种极端形式,且始终都对将艺术卷入其中的社会网络和社会互动发挥阐幽抉微之作用。xi是故,偶像破坏不只是艺术接受的终点,对它的研究几乎遍及了从最具理论性到最具实践性的方方面面,从提出艺术理论、美学、艺术法则中的重大问题,到有关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再到博物馆研究及遗产研究。偶像破坏行为在十足物质性的层面上改变艺术作品这一事实,便已在人文学科当下的“物质性转向”这一语境中赋予了它以不容小觑之地位。最后,人类学、科学研究以及全球化进程对艺术史学科(跟其他所有学科一样)起到的影响,已进一步让偶像破坏研究登上了这种新的显要位置。xii偶像破坏不仅会以各种形式和出于各种原因发生在所有文化和社会当中,而且它会随着文化传播而发生在社会与社会的遭遇碰撞中。xiii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该大会举办了“禁忌与教化”(Art and Taboo)分会场,从而证实了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该论题具有启发探索的无尽潜力。
此刻,我希望《艺术破坏》中译本能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新的思考和研究。在此,我谨就中译本的问世,向郭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力促其成致以诚挚的谢意。
2018年1月
于日内瓦
“任何想要拥护和弄懂现代艺术之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冈博尼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做了卓有成效的勘查工作。”《泰特杂志》
“冈博尼这本著作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在于,他不让自己仅限于去研究那些耳熟能详的攻击公共雕塑之行为……而是同样也探讨了那些更加深藏不露且更为合法化的偶像破坏形式,即由艺术家、修复者及博物馆管理人员们自上而下实施的破坏。”《独立报》
“从头到尾,冈博尼都显得特别关心于权力和地位的问题。他考察了攻击者与被攻击对象间的关系、与阶级有关的恃强凌弱效应以及特定人工制品或重望高名所具有的习见价值……《艺术破坏》为其所要论述之问题树立了一个新的高标准。”《美国艺术》
“冈博尼的著作博学而又妙趣横生,乃是一部艺术中奇闻异行的绝佳指南”《格拉斯哥先驱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