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822289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两大部分。理论篇以0MRON的*小型机CP1H为样机,介绍了PLC的基础理论、硬件系统、指令系统、编程软件CX—Programmer 7.0以及通信与网络;以OMRON的*Ns系列可编程终端为背景,详细阐述了CX—Designer功能对象的使用方法及简单应用。应用篇以项目式教学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编程及硬件接线练习,把PLC的理论知识、设计步骤和方法等综合地运用到实践中。
考虑到项目式教学还处在过渡时期,本书仍然把PLC相关的理论知识集中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来构建教材内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项目式教学的过渡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
考虑到项目式教学还处在过渡时期,本书仍然把PLC相关的理论知识集中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来构建教材内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项目式教学的过渡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
目 录
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础理论
节 概述
第二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第五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思考题
第二章 CP1H的硬件系统与接线
节 概述
第二节 CP1H的基本结构与规格
第三节 CP1H的继电器及分配
第四节 布线
第五节 中断功能
第六节 CPU单元的工作模式
第七节 CPU的异常及确认
思考题
第三章 CP1H的指令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时序指令
第三节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第四节 数据比较指令
第五节 数据传送指令
第六节 数据移位指令
第七节 自加/自减指令
第八节 运算指令
第九节 数据转换指令
第十节 逻辑运算指令
第十一节 特殊运算指令
第十二节 子程序指令
第十三节 中断控制指令
第十四节 工程步进控制指令
第十五节 特殊指令
第十六节 任务控制指令
习题
第四章 编程软件
节 CX-Programmer7.0软件简介
第二节 CX-Programmer7.0常用界面
第三节 CX-Programmer7.0软件的基本操作
思考题
第五章 通信与网络
节 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节 工业控制局域网
第三节 CP1H的通信功能
思考题
第六章 触摸屏
节 概述
第二节 CX-Designer软件简介
第三节 功能对象介绍
第四节 编程软件的使用
第五节 NT链接
第六节 PT的外观与外围设备
第七节 NS10-TV01-V2型触摸屏的应用
思考题
第七章 任务编程
节 概述
第二节 任务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循环任务编程
思考题
第八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项目一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项目二 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项目三 电动机的定时、计数控制
项目四 通风机监视系统
项目五 大小球分拣系统
项目六 电动机的星一三角降压启动控制
项目七 钻深孔机床的控制
项目八 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控制系统
项目九 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
……
附录 指令的功能分类
参考文献
节 概述
第二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第五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思考题
第二章 CP1H的硬件系统与接线
节 概述
第二节 CP1H的基本结构与规格
第三节 CP1H的继电器及分配
第四节 布线
第五节 中断功能
第六节 CPU单元的工作模式
第七节 CPU的异常及确认
思考题
第三章 CP1H的指令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时序指令
第三节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第四节 数据比较指令
第五节 数据传送指令
第六节 数据移位指令
第七节 自加/自减指令
第八节 运算指令
第九节 数据转换指令
第十节 逻辑运算指令
第十一节 特殊运算指令
第十二节 子程序指令
第十三节 中断控制指令
第十四节 工程步进控制指令
第十五节 特殊指令
第十六节 任务控制指令
习题
第四章 编程软件
节 CX-Programmer7.0软件简介
第二节 CX-Programmer7.0常用界面
第三节 CX-Programmer7.0软件的基本操作
思考题
第五章 通信与网络
节 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节 工业控制局域网
第三节 CP1H的通信功能
思考题
第六章 触摸屏
节 概述
第二节 CX-Designer软件简介
第三节 功能对象介绍
第四节 编程软件的使用
第五节 NT链接
第六节 PT的外观与外围设备
第七节 NS10-TV01-V2型触摸屏的应用
思考题
第七章 任务编程
节 概述
第二节 任务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循环任务编程
思考题
第八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项目一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项目二 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项目三 电动机的定时、计数控制
项目四 通风机监视系统
项目五 大小球分拣系统
项目六 电动机的星一三角降压启动控制
项目七 钻深孔机床的控制
项目八 多路智力竞赛抢答器控制系统
项目九 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
……
附录 指令的功能分类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础理论
节 概述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之前,工业生产自动控制是用各种各样的继电器实现的。在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中,需要成百上千个各种各样的继电器,设计、安装和调试等工作量都很大。在系统运行时,如果有一个继电器损坏,甚至一个继电器的某一对触点接触不良,都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元件多、线路复杂,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都十分困难,尤其是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都需要作相应的改动,缺乏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而且系统的改造往往是费用高、工期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这些缺点,给日新月异的工业生产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1968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由此提出了新型电气控制的十条技术指标(GM十条),在社会上公开招标,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1.GM十条
GM十条内容如下:
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
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
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
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2.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节 概述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之前,工业生产自动控制是用各种各样的继电器实现的。在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中,需要成百上千个各种各样的继电器,设计、安装和调试等工作量都很大。在系统运行时,如果有一个继电器损坏,甚至一个继电器的某一对触点接触不良,都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元件多、线路复杂,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都十分困难,尤其是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都需要作相应的改动,缺乏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而且系统的改造往往是费用高、工期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这些缺点,给日新月异的工业生产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1968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由此提出了新型电气控制的十条技术指标(GM十条),在社会上公开招标,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1.GM十条
GM十条内容如下:
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
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
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
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2.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