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45577丛书名: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山东潍县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年画”,潍县年画以其对比强烈的色彩、质朴明快的风格,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样式:《潍坊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潍县年画的源流、题材内容、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制作工艺,以及在当代的改革与创新。书中还特別介绍了当代著名潍坊木版年画专家张殿英的创作实践与理沦探索。
木版年画概述
潍坊年画之缘起
潍县年画的源流
潍县年画的题材內容和代表作品
潍县年画的形式和艺术特色
潍县年画的制作工艺
潍县年画的销售经营
潍县年画的唱卖
潍县年画的改革
潍县年画的新生
附录一 张殿英的木版年画创作实践.张玉祥
附录二 张殿英在木版年画理论上的探索.张庆祥
附录三 潍县民间木版年画的传统特征.叶又新.
附录四 关注本民族的民间艺术.陈平
附录五 张殿英有关杨家埠年画的主要著作
附录六 国內研究潍县年画的著述
后记
木版年画是装饰新年环境、增强节日气氛、希冀吉祥如意的绘画形式。它们一般出自民间画工之手,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了封建社会,官僚豪绅服冕饰而序尊卑,经纬分明。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意识的观念形态,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阶级不同,创造和享用的艺术也有差异。统治阶级有他们粉饰太平、重教化伦理的宫廷艺术,佛教道教有他们弘扬教义、宣传宗教思想的宗教艺术。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农民,民间艺术则是他们创造并享用的。
一般来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不同阶级相互依存,各自的艺术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是艺术的创造者。在封建专制社会中,统治阶级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支配着社会,对下层劳动群众所创作的民间艺术,毫无例外地,按他们的审美意识加以改造而用之。在先秦,许多民谣收入《诗经》。汉魏乐府也是民歌,唐代发展成了文人诗体新乐府。唐代流行于民间的词,到了宋代也便不只是民间的东西了……
绘画也是如此,先秦它是小人“百工”之事,汉代张衡、蔡邕参与绘事以后,到了南齐谢赫便有“伤于师工,乏其士体”(《历代名画汜》)的评论。
这就是说,由于上层文人开始作画,民间绘画开始受到歧视。作为统治阶级,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又能受到教育,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有能力也有时间,从民间选取优秀的艺术形式,加工提炼,形成艺术性更高的作品.但在这时,画工尚未受到排斥,一代画圣吴道子本来也是孤贫的画丁,召人禁中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唐代以后,文人画兴起,随着历史的演进势力愈增,义把统治阶级的绘画分为文人画和宫廷画(后称院体)两个体系。文院两体互为消长,到元、明、清时,文人画垄断画坛,把院体画都不放在眼巾,民间绘画自然不值一顾.这是明清期间,年画作坊遍布大江南北,年画作品贴满千家万户,而不见于名家收藏、文献著录的根源。
文人画的产生取决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隋唐以后,开兴科举,以文取士,官僚、文人二役一身。他们重诗文,工书法,玩笔、戏墨,以画白娱,在漫长的岁月中,特别是元朝以后,渐渐形成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文入画”。文人画,寄情于山水、花鸟,诗、书、画、印集于一体,相得益彰,表达作者的感受和炎凉,导致五代、两宋山水、花鸟画的勃兴。元朝开始,山水、花鸟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明清两代,人物画进一步退居次要地位。文人画的兴起,是中国绘画历史的必然,它不啻是中国画的主流,乃至现代仍为世界画坛所注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文人画家排斥其他流派和画种,在创作中迷恋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脱离人民群众。尽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多方汲取了民间绘画的营养,但是,文入画家对于民间绘画竭尽诋毁之词,使得民间绘画在明清画坛上没有立锥之地。
面对这种现实,劳动人民无怨无悔,照旧走着自己的道路。散居农村的民间艺人,顺应广大群众的要求,继承祖国的绘画传统,在历代节令画和宗教绘画的基础上,创造了民间木版年画。他们拾遗补阙,把多数文人画家卑视的人物画捡起来,利用唐宋发展起来的雕版印刷技术,为着群众美化新年环境的需要而创作,同文人画的创作道路截然不同。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绪言》中,热情赞扬木版年画的艺人“有力地扶持着中国人物画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在号称‘正统派,的中国绘画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