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408484
《我的书缘》是一部如实记录一位潜心学术四十余载的学者写书、编书踪迹,反映其学术追求和学术思想的著作。作者程中原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影响下,走上学术研究道路,开始编书写书生涯;四十年间,独著、合著、参著的书籍达78部,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我的书缘》收录的145篇文章中,专家学者对其著作的书评53篇,作者本人为他人写的书序、书评29篇,为自己著作撰写的前言后记51篇,回顾总结文章12篇,是其与书结缘的真实生动的写照。
从某种角度看,《我的书缘》不单是学者的个人工作记录,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改革开放年代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成长的案例。
引 言
第一辑 书评书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显著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写作与发表经过
一部全面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信史
——高校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介
重现新中国发展的历程
——读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四卷
一部评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信史
——简评朱佳木新作《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部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历程和成就的力作
——读夏杏珍的《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
填补当代中国文化史著述的空白
——王频著《共和国文化建设之旅》序
冲破禁区 不断求索
——傅兆龙著《求索集》序
张闻天赞颂瞿秋白的一篇至文
——东北书店1946年版《乱弹及其他·出版者后记》评价
为革命前驱树立的一座丰碑
——钟桂松著《沈泽民传》序
学习与研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曹前发著《毛泽东生态观》序
党史人物形象塑造的新高度
——王军电视文学剧本《张闻天》序
全面展现邓小平开辟“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
——读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
从中央委员到领导核心
——张金才著《1945~1978年间的邓小平》序
从开创中国特色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认识和学习邓小平的领导艺术
——王瑞芳著《邓小平领导艺术》序
一部全面评析江泽民远虑观的佳作
——曹前发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江泽民战略决策研究》序
一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宝典
——陈宇主编《中华智圣》评赞
《大众哲学》对我的影响
为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胡乔木谈文学艺术》评介
不知疲倦的“歌者”
——《胡乔木诗词集》简介
一位百岁老人前半生的真实记录
——《邓力群自述:1915~1974》简介
一个新四军女兵的战斗历程
——程兰芬著《往事散记》序
充满爱心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要诀
——王鹏著《挚爱》序言
庄叔炎编著《中国诗之最》序言
附录:刊物品评
《新华月报》,我离不开的朋友
出题·改题·供材料:学习《党的文献》的一条重要办刊经验
《中共党史研究》是我的良师益友
创办《淮阴师专学报》的回顾
主编《江海学刊》的体会
办好《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若干意见
第二辑 前言后语
《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编后记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编后记
张闻天的翻译事业
——《张闻天译文集》编后记
《回忆张闻天》编后记
《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引言、结语
《张闻天论稿》后记
《张闻天论》前言
《张闻天传》初版、再版、三版后记
《伟人之初·张闻天》结束语
《困境中的伟人·张闻天》引言、结束语
《张闻天画传》后记
《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后记
《说不尽的张闻天》后记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引言、后记
《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记
《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1975》后记
《邓小平与一九七五年整顿》后记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写在前面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引言、后记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后记
《前奏》初版、新版、再版后记
《决战》首版、再版后记
《新路》首版、再版后记
《1975~1982难忘这八年》后记
《转折年代:1976~1981年的中国》初版、再版后记
《中国的成功之路》后记
《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前言
《红色地图:党史记忆90年成长地标》后记
《在历史的漩涡中》后记
《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后记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后记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后记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后记
《胡乔木早年诗文》编注书后
《胡乔木集》编者的话
《胡乔木谈文学艺术》编后记、再版后记
《胡乔木诗词集》出版说明、再版编后记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后记
《回忆胡乔木》编后记
《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初版、再版编后记
《胡乔木传》后记
《新四军中两姐妹程桂芬程兰芬自述》编后记
《文章选讲》说明
《文坛寻踪录》后记
《谈谈四重证据法》后记
《鉴赏与讲析》写在前面
《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后记
《毛泽东张闻天与长征胜利》后记
《中共高层与西安事变》后记
《国共合作成立与全面抗战爆发》后记
《活在心中的故事》后记
第三辑 回顾总结
对于“歌特”文章的探究
档案是人物传记创作的基石
——写作《张闻天传》的体会
关于国史、党史人物研究和传记写作的若干问题
三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回顾
——程中原研究员访谈录
改革开放使我走上了党史国史研究的道路
——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张贺的提问(2016年6月2日)
历经风云变幻 不忘赤子初心
——党史研究专家程中原风采
让学术研究的成果为公众所共享
——“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图文版)简要评介…294
历史转折三部曲的形成过程和学术追求
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编写工作的一些体会
《胡乔木传》是怎样写成的?
——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胡乔木传》编写组副组长程中原…316
我的学术生涯
第四辑 专家评议
《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序(茅盾)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序(成仿吾)
“凝固”的历史发生了震荡
——读《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于倩)
贵在适度(许志英)
一瓣心香 一束火炬
——读程中原著《张闻天论稿》(郑乃臧)
存真求实 客观公允
——读《张闻天论稿》(施松寒)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的新收获
——读程中原的《张闻天传》(莫永明)
追求良史品格的传记力作(朱成甲)
《张闻天传》给我的几点突出印象(金冲及)
《张闻天传》与中共党史、共和国史研究(张永)
研究张闻天与长征史的新篇章
——评程中原的《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陈宇)
《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的学术价值(周一平)
程中原的张闻天研究(姬泰然)
全面评述伟大转折历史的三本好书(胡福明)
伟大历史转折的全景式展示
——评《前奏》《决战》《新路》三部曲(邵维正)
一部雅俗共赏的史学专著
——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读后(李捷)
怎样展示历史巨变的魅力
——读程中原等“历史转折三部曲”(陈晋)
深化邓小平研究的三部力作
——读“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陈宇)
一幅伟大历史转折的政治图景
——读程中原等著《前奏》《决战》《新路》系列著作(瞿林东)
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为大众读者接受的好书(张静如)
国史著作的新追求: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统一
——图文版“历史转折三部曲”述评(周一平)
从转折走向新路的历史记录
——读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步平)
历史转折三部曲创造了写史的新形式(侯树栋)
学术研究大众化的有益尝试(罗平汉)
用事实说话,叙述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金冲及)
高视点的历史俯瞰(金春明)
大众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符合时代的要求(章百家)
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高正礼)
动乱中孕育的改革
——评《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1975》(郑谦)
党史研究的关键在于开拓创新
——读《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马连儒)
转折年代的全景式展现
——读《1975~1982:难忘这八年》(张金才)
读《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龚育之)
不得不追叙的邓小平二十四次谈话(黄书元)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英文版序(金冲及)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英文版序([美]傅高义)
一部深刻而生动的信史
——读程中原《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张曙)
视角独到 视野独特 资料独步
——读《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康晓强)
大笔挥洒由乱向治的转折年代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读后(曾景忠)
一部可信耐读的党史作品
——读程中原和他的《转折年代》(胡孝文)
“第一支笔”和党史、国史
——读评《胡乔木传》(陈辽)
胡乔木谈治史理念
——读《胡乔木传》片断(陈铁健)
一部权威而有特色的共和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评(张金才)
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的现实启示(周一平 周龙燕)
让国外学者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
——《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简评(叶维凯)
运用四重证据法 还国史党史真相
——读评《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陈辽)
注重实证 贯通历史
——评介程中原新著《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朱正)
传统考据方法之典范运用与当代发展
——评程中原先生《党史国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荀德麟)
四重证据法:走向历史深处的钥匙
——读程中原新著《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曹守亮)
国史研究要遵从真善美的统一
——《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评介(陈前 曹冬梅 吴敏先)
新中国多少大事,纵横谈举重若轻
——读评程中原的《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陈辽)
一部国史研究名家学术成就及治学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程中原研究员《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读后(张金才)
国史学科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读程中原先生《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李卫民)
浓缩中国女性抗日历程的生动读物
——《新四军两姐妹:程桂芬、程兰芬自述》读后(刘维芳)
评程中原、夏杏珍的《文坛寻踪录》(李德友)
后 记
引 言
从小学四年级起,差不多每学期都要做一篇“我的志愿”“我长大了做什么”之类的作文。我想过要制造纺织机械,要开飞机,要经营果园,却从来没有想过要编书、写书。11岁那年夏天,家乡刚解放,我参加了地下党、团的外围组织“新生少年学习会”,编过一期油印小报《少先通讯》,但并没有引起我舞文弄墨的兴趣。虽说后来读了中文系,实际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读到毕业,也没有写什么东西。
开始编书、写书,完全是因为工作的需要。那是“文革”中复课闹革命的时候,在经过批斗、劳改之后,我被解放出来,恢复了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进修部主任的职务。负责淮阴地区东部和南部六七个县初中、小学教师的函授教育。没有教材,想到自己动手来编一套吧。这就有了我主编的《文章选讲》。自1973年至1974年,两年工夫,竟有9册200万字之多。编、印、发都是自力更生。最多的几册,每册印到两万多本,发行遍及全国。不单报刊加以介绍,省里的出版社也主动前来约稿。他们要我在“鲁迅著作选讲”中挑选一本。这就有了后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的《鲁迅杂文选讲》。这是我主持编辑、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书。就这样,我同编书、写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粉碎“四人帮”之后,淮阴师专以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名义复校。我奉调到那里讲授“文选与习作”“中国现代文学史”,后又创办学报,兼任主编。教学和研究遂成为我的主要业务。尝试做了几个课题,只产生出几篇稍有影响的论文而已。后来,也是为了办好学报的需要,搞了“张闻天早期文学活动”研究,这才真正上路。在《历史研究》《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编了《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茅盾写的序言登在《人民日报》上。茅盾在盛赞张闻天之余,表示完全同意我对张闻天的长篇小说《旅途》的评论。我深受鼓舞。同时被吸收参加了中央批准成立、由邓力群担任组长的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参加了《张闻天选集》的编辑工作。我同书的缘分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我接着编了《张闻天早期译剧集》。创造社元老成仿吾写的序言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在参加编辑《张闻天选集》时,我在中央档案馆馆藏的20世纪30年代初党中央的地下刊物上发现了署名歌特的《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在反对第四次“围剿”的路上》等三篇文章。通过对这三篇文章及其作者的研究,我写出了《“歌特”为张闻天化名考》等有影响的考证文章,这才真正走到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我的第一部专著《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于198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非常幸运,我的初步研究成果及由此显示的潜能,得到几位老同志的器重。他们把执笔撰写《张闻天传》的任务交给了我。张闻天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又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蒙冤受屈。写好他的传记需要做大量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工作,而最为关键的是拿出真实的史料,给予辩证的分析。为此,需要拂拭历史的尘埃,擦洗涂抹的油彩,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为了做好这些澄清事实、刮垢磨光的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下了不少功夫,写了不少论文。把张闻天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长征途中挽救党和红军,到达陕北后领导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转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新中国成立前夕分析东北经济构成、提出经济建设方针等等丰功伟绩;把他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忠言直谏,庐山会议受打击、“文化大革命”遭迫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真理,不倦求索,寻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一一陈述在全国人民面前。他的忠贞不渝,他的辉煌创造,令每一个读他的传记的人感动。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1991年7月,专事研究和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我奉调前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史的编撰、部分专史的著述、人物传记的写作,这三个方面成了我的本职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一卷本高校历史专业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胡乔木传》等著作。
回望走过的路,从1973年到2014年,40年来,我个人独著,与人合著,参与集体编著的书,算起来,一共有78部。这些书的前言、后记,构成《我的书缘》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有阶段性的总结,历史性的回顾,这些文字构成这本书的另一部分。这些书出版以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给予评论介绍,鼓励褒奖,也指出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对我的继续前进很有教益。我把专家学者的这些书评编入本书,成为本书最为精彩的篇章。还有一部分是我为别人写的书评、书序。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我从这些专家、学者的著作中汲取营养,学习他们的作风,借鉴他们的方法。虽然这些文章篇幅不长,但花的功夫不少。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学术观点,我所倾心的治学方法和我所仰慕的学术风格。
此外,我的学术研究工作同学术刊物密不可分。我曾经主编过三个刊物:《淮阴师专学报》《江海学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同时,不少刊物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觉得,我对刊物的品评和编刊的体会,也是《我的书缘》的一部分,因而作为第一辑“书评书序”的附录编入本书。
毫无疑问,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同时,应该看到,这本书还通过一个特定的视角凝聚了当代党史国史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和风范。还应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改革开放年代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个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不单是一个学者工作的记录,也不仅仅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的价值了。
2014年8月6日完稿于常州
2015年8月9日修改于北京
2016年6月6日再改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