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15697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的风风雨雨证明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美两国正确的选择。对两国而言,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任何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美共同努力、构建不同于旧时代大国关系的新型建设性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世界大势,有着重大的全球影响和深刻的时代意义。本书选取了中美关系从启动到定调到充实到推动的发展过程中的九个故事,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必然性、困难性和可能性,具体生动地传递这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所散发的正能量。
前言 未来的中美关系:挑战与前景
第一章 首访华盛顿
第一节 热情会见
第二节 亲切接见
第三节 白宫会晤
第四节 雾谷赴宴
第五节 重要演讲
第二章 鼓岭的故事及其他
第一节 啊,鼓岭!
第二节 难忘当年情小镇会旧友
第三节 “他赢得了美国人的心”
第三章 庄园会晤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又一重要篇章
第二节 庄园会晤第一天
第三节 庄园会晤第二天
第四节 会晤成果
第五节 落下帷幕
第四章 瀛台夜话
第一节 会晤前的紧张互动
第二节 从中南海瀛台到人民大会堂
第三节 更有希望的开端
第五章 白宫秋叙
第一节 太平洋有时不太平
第二节 一次举世瞩目的访问
第三节 当北京遇上西雅图
第四节 白宫秋叙
第五节 成果丰硕,给世界带来惊喜
第六章 “十万强计划”与中美人文交流
第一节 “十万强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十万强计划”的进展
第三节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
第四节 的人文外交
第五节 “十万强计划”的升级版
第七章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一节 启动:第一、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二节 充实: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三节 推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四节 调整: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五节 提升: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六节 深化: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七节 拓展: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八章 卡特与中美关系
第一节 建交30周年的回忆
第二节 习近平与卡特的重要会见以及卡特中心
第三节 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
第四节 在第八届“鲍一奥讲座”上作演讲
第五节 参加“2014中美青年高峰论坛”
第六节 与病魔作斗争的勇士
第九章 基辛格与中美关系
第一节 与复旦师生对话
第二节 笔耕不止,心系中国
第三节 基辛格与奥巴马访华
第四节 基辛格与习近平访美
附录有关参考引用的资料来源
后记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美共同努力、构建不同于旧时代大国关系的新型建设性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世界大势,有着重大的全球影响和深刻的时代意义。
——《南京日报》
回顾:有所进展,但并不协调
2017年1月1日是中美正式建交38周年。“中美建交38年来,两国关系经历风雨,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双方高层保持密切接触,外交保持战略对话,合作保持良好势头,民间保持频繁往来。经历建交后近40年的风风雨雨,中美关系更趋成熟,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和框架日趋清晰,始终保持积极的发展势头,取得历史性的进展。
中美关系经过1979年至1988年的初步发展、1989年至1999年的大起大落和2000年至2009年的稳定发展后,2010年起出现了新的起伏跌宕,证明中美关系是一个越发展越困难、越成熟越复杂的关系。2010年前后,两个始料不及的情况出现了:一方面,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中美关系结构矛盾突出,面临“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另一方面,中美在核心国家利益问题上的冲突加剧,除了台湾、西藏问题之外,在钓鱼岛、南海和网络问题上双方对立明显激化。中国有不少人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针对中国、遏制中国和围堵中国,而美国的主流意见认为中国赶超德日、迅速崛起是挑战美国、威胁美国和取代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形成了新一轮的战略猜疑。为了抑制住这一战略猜疑势头、维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1月访问美国,与奥巴马总统达成共识,于2011年1月19日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共同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2012年美国大选,中国换届,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2012年初,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趁热打铁,从2月14日起对美国进行了一次特殊的重要访问。习近平正式向美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习近平指出,中美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或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习近平说:“中国有句流行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相信,中美双方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维护和发展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建设积极合作关系树立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典范。”这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阶段。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加州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具有开拓意义。习近平当时已任国家主席,他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三条原则: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奥巴马总统表示,通过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美中双方能够为今后两国新的合作模式打下基础。习近平主席还就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二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
2014年11月11日,北京APEC会议结束后,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短暂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邀请他当晚在中南海瀛台叙谈,第二天举行正式会晤。这次习奥北京会晤是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一次重要契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拓了新思路。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交谈,双方在27个领域达成共识获得进展,如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快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加强两军交流与合作和放宽彼此的商务、旅游签证等。
2015年9月22至25日,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庆典之前,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公开表示,中美应不冲突、求合作、谋稳定,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主席重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两国应努力做到“互敬、互信、合作”。这次访问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注入了动力。
五年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2012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启步,2013年6月7日庄园会晤定调,2014年11月11日中南海瀛台夜话开拓,2015年9月24日白宫秋叙推动。在双方努力下,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有一些积极进展,“取得不少早期收获”。
然而,由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加上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社会模式、发展阶段、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差异,在其过程中出现问题、产生矛盾不足为怪。2013年6月习奥庄园会晤后,笔者在美待了一段时间,处处感受到美国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表现出的乐观情绪,但是随着其过程的深化,触发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之后笔者又去了几次美国,发现原先的对中美关系比较乐观的气氛渐渐消退,在美国方面出现“三不”现象:一是在对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态度上,表现出不主动;二是在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上,表现出不接受,认为“相互尊重”只是中方要求美方尊重其核心国家利益,美方无法接受;三是在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行动上表现出不相信,不相信双方在台湾、西藏、钓鱼岛、南中国海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上能做到合作共赢。笔者做了一个统计,从2012年2月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到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他先后在32个场合反复强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奥巴马正面回应的仅8次,从时间段来看,大多是在前面两年,以后就基本上不提了。
2015年9月25日,在习近平主席结束对美访问之际,双方拟公布一份成果清单,但分歧出现了,无奈,中方只得单方面公布一份清单,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边务实合作”“亚太地区事务”“国际和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五个方面列举了49项成果,题为《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访美中方成果清单》。中美双方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问题上不协调的情况可见一斑。
现状:困难不少,但仍需坚持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世界历史上自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来2400多年来回,无先例可循,无前车可鉴,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在构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曲折,应在预料之中。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发生摩擦和冲突,更不可避免。很明显的是,奥巴马政府后期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上从原先的“不说少做”到“不说不做”,形成一头热一头冷,一头积极一头消极,一头主动一头被动的局面。从笔者多次去美国调研的情况来看,美国政界、决策层、精英层和智库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上没有得到统一、取得共识。这两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状虽有收获,但并不理想,主要纠结在三个问题上:
,“安全困境”。中美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和布署“萨德”导弹问题,以及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上,基本上处于一种非良性的安全困境。
第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含义仍是主权问题。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冲突,实质是主权的冲突,即中美两国在主权问题和“航行自由原则”上处于对立,互不相让。美国指责我国南海岛礁“军事化”问题,不承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拥有,中国也不认可美国的“航行自由”“飞越自由”等。美方强调美国在南海有重大利益,中方则坚持南海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
第三,“修昔底德陷阱”。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美国认为其世界领导地位遭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导致新一轮的相互战略猜疑。中美面临“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是严重的,不是轻度的。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时说:“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新华社美国西雅图2015年9月23日电。现实是,中美之间确实存在战略误解和误判,但麻烦的是双方难以确定哪些是战略误判,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是不是挑战美国、挤压美国?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不是针对中国、遏制中国?如果中美之间存在的一些战略误判发展下去,两国有朝一日就有可能跌入“修昔底德陷阱”。
以上三个问题造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障碍。习近平主席指出:“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他从大局出发,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在2014年和2016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两次发表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用积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携手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努力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6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对中国态度强硬。在2016年11月当选后他和他的执政团队又连续在台湾问题、两国贸易关系和南海问题上发表一些错误的挑衅言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还会保持连续性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还会继续下去吗?关心中美关系的人们自然会提出这些问题。习近平主席不改初衷,他的回答是明确的,又是巧妙的,体现了他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历史担当。2016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强调:“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我高度重视中美关系,期待着同你一道努力,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拓展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没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只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个原则,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比直接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还要明智和睿智。这里,习近平主席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传递的不仅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而且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2016年12月初,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来北京参加中美关系研讨会。12月2日,习近平主席接见他时指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中美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要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两国间的一些不同看法和分歧。当前,美国进入新旧政府更替阶段。我们愿意同美方共同努力,确保中美关系平稳过渡,并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稳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双方要正确理解彼此战略意图,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这时,习近平主席直接向基辛格博士提出要“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实际上是间接向特朗普表达中方坚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愿和决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