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284770
(上册倚天卷)目录
论证有效性分析
管理类联考(199科目)
2018年12月真题:选择越多越痛苦?
2017年12月真题:担心精神世界空虚并非杞人忧天
2016年12月真题:利用刑罚就可以治理好臣民?
2015年12月真题:大学生就业难是伪问题吗?
2014年10月真题:生产过剩是假象吗?
2014年1月真题:监督与制衡的作用
2013年10月真题:勤俭节约过时了吗?
2013年1月真题: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2012年10月真题:“四不县长”是否合格?
2012年1月真题:人类真的不必干预自然灾害吗?
2011年10月真题:调整所得税起征点对谁有益?
2011年1月真题:片面的“炒股经”
2010年10月真题:“猴群实验”值得推广吗?
2010年1月真题: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9年10月真题:民主集中制的真正含义
2009年1月真题:知识就是力量,永不过时
2008年10月真题:“孝”能否成为选拔官员标准?
2008年1月真题:中医是否符合科学?
2007年10月真题:“铁饭碗”是褒义词吗?
2007年1月真题:真正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
2006年10月真题:经济发展不会带来道德进步?
2006年1月真题:参与设计A350飞机的意义
2005年10月真题:洋快餐一定会称霸中国吗?
2005年1月真题:管理者都是天生的吗?
2004年10月真题:跑赢对手就够了吗?
2004年1月真题:本土公关公司的发展
2003年1月真题:不科学的“蜜蜂试验”
2002年1月真题:草率的商业计划
经济类联考(396科目)
2018年12月真题:人不如狗?
2017年12月真题:市场竞争有利于谁?
2016年12月真题:做大市场就万事大吉?
2015年12月真题:结婚证应当设立有效期
2014年12月真题:如何解决网络假货问题?
2013年1月真题:如何看待高考英语改革?
2012年1月真题:是否应该彻底取消“黄金周”
2011年1月真题: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
2010年1月真题:迁都之议是否可行?
(下册屠龙卷)目录
论说文
管理类联考(199科目)
2018年12月真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17年12月真题:人工智能
2016年12月真题:企业发展的两难选择
2015年12月真题:教育的作用
2014年10月真题:为富与为仁
2014年1月真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3年10月真题: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013年1月真题:由竞争走向合作
2012年10月真题:自主创新
2012年1月真题:“逐臭”恶习
2011年10月真题:为人民服务
2011年1月真题:如何让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2010年10月真题:受人点水,报以涌泉
2010年1月真题:追求真理
2009年10月真题:团结就是力量
2009年1月真题:三鹿奶粉的教训
2008年10月真题:卷柏带来的启示
2008年1月真题:“原则”与“原则上”
2007年10月真题:为眼高手低正名
2007年1月真题:第一个脚印的魅力
2006年10月真题:高瞻远瞩的管理智慧
2006年1月真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05年10月真题:最重要的事,就在我们身旁
2005年1月真题:丘吉尔的“考文垂决策”
2004年10月真题:滑铁卢之败的教训
2004年1月真题:热爱本职工作
2003年1月真题:读经不如读史
2002年10月真题:穷则变,变则通
2002年1月真题:正确对待压力
2001年10月真题:人才选拔机制
2001年1月真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000年10月真题:要做文章先做人
2000年1月真题:失败是成功之母
1999年10月真题:领导者的素质
1999年1月真题:门采尔的建议
1998年1月真题:儿童高消费问题
1997年1月真题:洋名≠扬名
经济类联考(396科目)
2018年12月真题:毛毛虫实验
2017年12月真题:穿名牌可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吗?
2016年12月真题:是否应该对穷人提供福利
2016年1月真题:延长退休年龄之我见
2015年12月真题:如何确立人生目标?
2014年1月真题:真正的勇气
2013年1月真题:曾国藩“尚拙”
2012年1月真题:茅台酒为何在美国更便宜?
2011年1月真题:“蚁族”问题
前 言
佛教经典《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君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用这段话来形容某些同学在考研中的复习状态,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备考过程中,急需大量的练习实践来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处于一种“极渴须水”的状态,但是呢,却一头扎进了所谓“全真模拟”“抢分必做题”“1∶1绝密预测”“精练50题”“备考秘籍”“高分诀窍”“大招训练”“绝密押题”等圈套中去,而忽视了我们最应该重视的考研真题。这种做法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指雁为羹、缘木求鱼,其备考效果可想而知——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但是最后,都只是训练了些野狐禅式的三脚猫功夫,等到真正上战场的时候,这点花拳绣腿,是没有办法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的。所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切实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我们必须要全面、科学、系统地研读考研真题。那么,我们在研读考研真题的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和策略?换言之,怎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利用考研真题,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和应试能力?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接下来,我对研读考研真题的方法,加以介绍。
研读考研真题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要对开考以来所有真题进行一个概览式的学习,掌握考研真题发展的整体脉络,这样才能对考研真题建立一个全景化的感性认识。由于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年代较早的考研题目,属实存在和现代的备考存在着一个距离感。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些题目已经是老古董,没有任何价值。这些题目存在的价值,就是为我们提示一个历史性的坐标,让我们清楚地了解考试命题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结合每一年的真题和当年的社会条件,总结、归纳、逆推出考研命题的选材方式、命制思路等。所以,一定要对所有考研真题有一个概览式的学习。
第二种方法:采取逆序复习的方法,有层次、有重点、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循序渐进地对考研真题进行研读。这种方法,无疑会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比如管理类联考的论说文,我们就要采取从2017年开始,一年一年,逐渐上溯回1997年的真题,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命题规律,就是管理类联考的论说文,已经突破了单纯局限在管理学范围内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是逐渐地将考查范围扩展到时事热点中来,那么,后者无疑就是我们复习中一个需要重视的热点。所以,为什么采取这种逆序的复习方法?其意义就是在我们全景式概览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近年的热点话题。
第三种方法:对考研真题要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详细化解读与分析,细致地分析命题思路,认真地完成写作要求,在实践演练重难点切实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对待考研真题,不能浮光掠影似的看一遍真题解析,就万事大吉,对待每一年真题,要详细地熟悉考试要求、认真地动手写成一篇文章,之后参照本书的参考答案和范文进行分析对照,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之后的复习中,不断地完善。
第四种方法:对待写作这门科目,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真正正地动手写作。白纸黑字,逐字逐句地写,这是我们研读真题的秘诀。勤学苦练,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考生在复习中,千万要改变“看作文”的误区,以为看到一篇好文章,多看几遍,记住了好的词句和段落,甚至全篇的话,自己的写作能力就提升了,其实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实不可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一定要以写为主,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思路和不足。这才是提升能力的真正的王道。
第五种方法:要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不断地修改或训练,这样的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从不同角度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建议大家,写完一稿后进行修改,之后把修改稿和原稿都保存好,之后相互对照,检查自己在写作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这样就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得到提高。
相信,考生只要掌握了以上五种方法,在研读考研真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该是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的!本书的编写,也是为了这一目标,接下来,对本书的主要特色和内容加以介绍。
本书的主要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管理类、经济类联考写作的考研真题解析,在市面上达到数十种之多。但是,通观这些教材,可谓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百鬼夜行,群魔乱舞。不但是灾梨祸枣,更有甚者的是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有些书籍中的真题题干,直接抄袭网络上的考生回忆版真题,并没有用教育部公布的权威版本进行校勘,题干就存在着大量的讹误,更何谈解析的正确?
——有些书籍因为编者的水平有限,再加之成于众手,所以谬误百出。比如某部教材,在讲解审题立意的时候,只推崇自己采取独创的某种莫名其妙的公式,对于其他立意一概认为不对,这严重影响了考生对于立意能力的训练。
——有些书籍对于考研真题采取一种“避重就轻”的态度——即凡是难题,一律不收录,比如某部真题解析,对于管理类联考中几道用文言文命制的论说文,直接省去或者只保留了题目,不作任何说明。
——有些书籍故作高深,完全置考生的实际需求于不顾,盲目地炫才斗技,看似花样翻新,实则是江郎才尽。比如某部真题解析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短短的几行题干,居然找出二三十处逻辑错误!?但是,仔细阅读材料中罗列的错误,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属于痴人说梦,别说有理有据,自圆其说都做不到。
本书无益于对以上几部教材进行批评,事实上,笔者在这里也只是简要地列举教材编撰的乱象,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读者也不必一一对号入座。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本书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于考研真题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解析。在编撰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标准性:本书所收录的全部真题,都和教育部公布的真题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校勘,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作为一本真题解析最基础的一部分,为了这一部分,我先后对所有真题进行了三遍详细的审阅。保证每字每句,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和考研真题保持完全一致。
2.权威性:本书对于真题进行的解析,以及本书所提供的范文,都是经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亲自审定、修改的,并经过文都教研院各位专家的审核,确保万无一失。
3.全面性:本书收录了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开考以来所有的真题,并对所有真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真正做到了一册在手,考研无忧的境界!尤其是对于考研真题中的“难题”“偏题”“怪题”本书决不避重就轻,而是坚持迎难而上。
4.实践性: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考生迅速地熟悉、掌握考研真题,进而提高考研的应试能力。所以,本书重点关注实践性、可操作性不强。本书在对真题解析的过程中,并不盲目地求新、求怪,而是侧重于在考场上的真实能力。我认为,这才是一本合格的真题解析所应该具有的特征。
5.独创性:本书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编撰的过程中,我详细地咨询了考研的命题组专家、阅卷组专家、业界专家、高分考生等群体,广泛搜集了不同意见进行分析与总结,独创出一种全新的真题解读模式,比如,本文增设的“解析材料”这一栏目,对于题干中重点词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就是本书的独创。
以上五点,是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个题型的所有真题进行解析,接下来,结合本书的具体栏目设置,对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加以介绍。
论证有效性分析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论证有效性分析部分中,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
第一,审读题干。在这里,我提供了最权威、最标准的考研真题题干,作为我们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解题过程中,必须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材料,这样才能对材料中论证的有效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本书所有的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干,都是经过命题专家详细的校勘,确保100%还原考研真题。
第二,解析材料。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干材料,来源非常广泛,往往涉及各科的概念和常识,能否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和常识,对于我们解题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每年都有部分考生,因为对核心概念的混淆,而导致分析的失误,鉴于这种情况,我对题干中设计的经济学常识、管理学常识、历史文化常识、历史人物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题干。
第三,梳理结构。分析评价材料的第一步,就是掌握材料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条分缕析地对材料加以梳理。为了锻炼考生这种宏观的解剖材料的能力,在这一步,我利用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了图表式的分析与总结,便于考生一目了然地分辨出材料中的观点和主要的支撑论据,进而掌握文章整体的论证结构。
第四,分析错误。对于材料中存在的主要逻辑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在这一部分,我对材料中的论证失误之处进行了一个全面解析,考生可以以此作为一把钥匙,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材料的解析,本书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立足于考纲,实事求是地对材料进行解析。
第五,例文评点。在这一部分,我为每年真题提供了一篇参考范文,并对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提出了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选择的例文,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所折射出的缺陷,大家一定要避免,所体现出的优点,大家一定要学习,总之,考生仔细阅读,总结正反经验,一定会有能力上的提升。
第六,高分佳作。在这一部分,我为每年真题提供了一篇高分范文,并对文章的行文逻辑、语言特色等要素进行了分析。考生可以对其进行“解剖麻雀”的分析,逐字逐句地分析、领会文章的高分秘籍,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一定会得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论说文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论说文部分,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
第一,审读题干。和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部分一样,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了和历年考研真题100%一致的题干。确保每一句,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和考研真题完全相同。在论说文中,有些时候,题干中一个字的差距,就会造成考生立意的天差地别,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务必要重视真题的还原度。
第二,解析材料。论说文的题目,涉及的知识面,较之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因此,我对论说文题干中涉及的人名、地名、重要名词进行了注释和分析,这些工作,有助于考生准确地理解题干,为正确的立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参考立意。立意,是决定文章能否写好,能否获得高分的根本。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迅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对文章进行立意的能力。在这一部分,我博采众长,为每年真题题目提供了可供参考,便于写作的立意,考生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进而快速提高自己准确立意的能力。
第四,精选论据。结合材料所包含和容纳的立意,我提供了3~5则论据,这些论据,紧密的围绕着考试中心,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其丰富性,代表性,深刻性,是无可质疑的,在使用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基础材料,进行裁剪加工,丰富自己的文章。
第五,考场佳作。我选择了考场高分作文,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了文章的得分要点,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文章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让考生清晰准确地明白这些文章的“高分秘籍”何在?考生通过学习这些范文,可以知道考研作文的要求与方向。
本书的使用方法
了解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之后,接下来我们对使用本书的方法加以介绍。使用本书时,建议采取“学—抄—背—仿—写”的五步学习法。这个学习的方法,是我在十余年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结合写作这一科目的考题实际和广大考生的复习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经提出,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考研学生的一致好评,接下来作一个具体介绍。
第一步,学习写作方法。先对于每篇范文进行认真研读,这是第一步。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训练自己从例文中归纳出写作思路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盲目地抄写范文,显然是无效的。只有熟悉了写作的思路。才能知道例文中每段什么作用?每句话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解决了这些理论上的基础问题,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步,建议大家多“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悟。
第二步,抄写给定范文。学习完例文的写作思路之后,建议大家动笔抄写真题所附的例文,抄写的时候,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标准的答题纸上抄写。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对于我们卷面的一个重要训练过程。在抄写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每篇范文的具体技巧。相当于习武过程中的演练,必须要通过无数次的演练,才能够把所学会的心法、招数化为己有。
第三步,背诵精彩段落。抄写之后,对每篇例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具体分析每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深记忆,背诵范文中的精彩段落。如果说“抄”是动手练,那么“背”就是动脑练。真正背诵下来范文之后,就会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和思维的模式,这一能力,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靠近标准并且逐渐超越标准。
第四步,仿照范文框架。当范文能够背诵的前提下,自己动手,仿照例文,撰写1~2篇“仿写”的文章,仿写的过程中,千万记住“仿写结构而不要仿写内容”。也就是说,篇章框架参照书中的例文,但是观点、论据、论证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构思完成。这一阶段就是培养考生自己文章特色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用心揣摩,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
第五步,写作冲刺高分。经过前四步,考生肯定会全部掌握每种方法的精髓,在这样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选择书中所附的模拟题,自己动手写作一篇范文。这个时候,考生无论内功还是外功,都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真气所至,草木皆为利刃。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之后,可以忘记这些基本的模式,自创一格,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经过以上五步,考生会对每种方法有切实的理解和掌握,再根据自己的写作特点和学术专长,仔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在本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这样,获得理想的分数并不难,而且十分简单。
致 谢
感谢文都教育。本书的选题策划、出版发行等工作,多蒙文都各位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此对这种专业精神和认真态度表示真挚的谢意!特别是张英丽老师、席飞老师、李玉铃老师等领导,为本书的出版出力尤多,应该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
感谢我亲爱的父母和家人!首先,要感谢我奶奶在八九十岁消费群体内对本书的大力推广;其次,感谢我的爸爸,每次加班熬夜赶稿,爸爸总是给我准备美味的夜宵作为加班餐;最后,感谢妈妈每次都陪着我把这些夜宵吃完。
感谢我的“黄金搭档”——崔瑞老师、常成老师、王珊珊老师,几位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卓越的授课能力、崇高的道德品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几位老师提出了大量细致、准确的修改意见。为本书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感谢东北石油大学王纪同学。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王纪同学承担了资料收集编撰和文字校对两个最为繁琐的工作,可以说是本书出版的最大功臣之一。在此,为王纪同学细致、认真、出色的工作喝彩!
感谢一届又一届亲爱的学员!你们的掌声与喝彩是我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感谢各位同学在教学工作中的信任、支持与配合!感谢一届又一届的“狗哥私生粉”对我的热爱。你们记录总结的《王帅老师语录》,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最后,感谢一切曾经关心本书写作的人们,好人一生平安!
结 语
因为时间、经验、能力有限,本书难免还存在错漏之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