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77098丛书名: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系列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逻辑1001题》是由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书内含码 码上有课
本书配备2011年~2019年逻辑真题的高清微视频,考生扫码即可听课,课程生动直接,让考生告别无声读书时代。
2.32大逻辑要点 实用性强
本书对逻辑部分的考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32大类逻辑考试重点,而且在“解题核心要点”部分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方法,大部分都以口诀或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简单易记,实用性较强。
3.配套习题 提升能力
本书在“实战提升训练”部分设置了与真题难度相仿的模拟题,考生可以通过练习这些题目来检验自己所学,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4.三大方法 告别蛮力
本书总结了三大复习方法,即“考点记忆法”“技巧演练法”“实战训练法”,帮助考生明确记忆和理解规律,轻松掌握知识点,告别毫无技巧的蛮力备考方式。
5.移动自习 随时随地
购书享有研究生考试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备考资料轻松学,免费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真题精讲系列:逻辑1001题》是由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将逻辑部分核心考点细分为32大类,每一类考点下都包含“解题核心要点”“经典真题详解”“实战提升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四个模块。其中,“解题核心要点”部分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经典真题详解”部分列出了2011年~2019年逻辑考试真题;“实战提升训练”部分挑选了部分与真题难度基本契合的练习题,并在“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目 录
考点一对当关系的推理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概念间的关系与三段论(图解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三段论(规则的应用)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四基本复合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五否定命题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六复合推理(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七二难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八模态命题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九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简单句)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一列表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二排序法与组队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三代入排除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四语义分析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五归纳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六因果关系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七求异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八数据分析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九削弱结论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削弱论证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一加强结论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二加强论证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三解释(最能解释)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四解释(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五假设(隐含性)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六假设(必须)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七结构类似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八逻辑漏洞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九论证方式方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论战焦点与论证有效性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一一题多肢(必然性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二一题多肢(可能性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概念间的关系与三段论(图解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三段论(规则的应用)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四基本复合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五否定命题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六复合推理(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七二难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八模态命题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九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简单句)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一列表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二排序法与组队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三代入排除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四语义分析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五归纳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六因果关系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七求异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八数据分析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十九削弱结论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削弱论证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一加强结论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二加强论证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三解释(最能解释)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四解释(综合)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五假设(隐含性)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六假设(必须)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七结构类似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八逻辑漏洞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二十九论证方式方法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论战焦点与论证有效性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一一题多肢(必然性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三十二一题多肢(可能性推理)
解题核心要点
经典真题详解
实战提升训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免费在线读
一、对当关系的推理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也即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四种常见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下图:
【示例】“所有学生是党员”和“有的学生不是党员”是矛盾关系。
当“所有学生是党员”为真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假;当“所有学生是党员”为假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真。即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一假。
【示例】“有的学生是党员”和“有的学生不是党员”是下反对关系。
当“有的学生是党员”为假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真;当“有的学生是党员”为真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的真假情况不能确定,可真可假。即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且可能同时为真。
所以,不难归纳出具有对当关系的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特点,具体如下表:
一个命题前面加“并非”,等值于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即:
并非“所有A是B”=有的A不是B;并非“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
并非“所有A不是B”=有的A是B;并非“有的A是B”=所有A不是B
可简记为:“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
在考试中,当题干给出几个直言命题并且告知这几个命题中为真或为假的个数,却不知道具体哪个命题为真或为假时,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具有对当关系的一对命题,然后绕开这对命题的真假,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从而得出答案。
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它包括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
1.换质推理
又称“换一个说法”,根据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肯定的命题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或者否定的命题用肯定的方式来表达。即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质推理的规则为:将“是”改为“不是”或将“不是”改为“是”,同时还要把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示例】“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质为“所有商品都不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可以换质为“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有些人是自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人不是不自私的”。
“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领导人是不廉洁的”。
2.换位推理
通常又称“倒过来说”,就是通过交换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位推理时,“所有A不是B”和“有些A是B”可以通过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直接得到换位后的命题,但是“所有A是B”换位后只能得到“有些B是A”;而“有些A不是B”不能进行换位。
【示例】“所有苹果都是水果”显然不能换位为“所有水果都是苹果”,而只能得到“有些水果是苹果”;而由“有些亚洲人不是中国人”显然不能换位为“有些中国人不是亚洲人”。
特殊量词如“少数”“大部分”“一半”等作为量项引导命题时,在换位后,由于这些量词所修饰的词项改变,因此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示例】“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换位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在这个示例中,第一个“大部分”修饰的是男生,而第二个“大部分”修饰的是“考上大学的”。
1.【2017年第27题】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人认识,而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人有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B)有些结果的出现可能毫无规律。
(C)那些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必然有规律。
(D)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E)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
【答案】B。解析:由“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得出“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即D项正确;由“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认识”,可以得出“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即E项正确;由“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可以得出“任何结果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即“任何结果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毫无规律的”,因此B项错误;由“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可以得出C项正确;A项,关于人是否有可能认识所有事物,题干中没有论述,有可能为真。
2.【2014年第34题】学者张某说:“问题本身并不神秘,因与果也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每个凡夫俗子一生之中都将面临许多问题,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却很少有人掌握,无怪乎华尔街的大师们趾高气扬、身价百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张某的观点?
(A)有些凡夫俗子可能不需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B)有些凡夫俗子一生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不多。
(C)凡夫俗子中很少有人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D)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多数人来说很重要。
(E)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大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答案】B。解析:考查反驳张某的观点。通过题干可知,张某的观点为: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找反驳,可以找张某观点的矛盾命题。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即所有凡夫俗子都面临许多问题,“所有……是……”的矛盾是“有些……非……”,B项正确;A项,题干没有涉及“不需要”的问题,不能反驳,不选;C项,完全符合张某的观点,不能反驳,不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重要”的问题,不能反驳,不选;E项,符合张某的观点,不选。
3.【2013年第33题】某科研机构对市民反映的一种奇异现象进行研究,该现象无法以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助理研究员小王由此断言:该现象是错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使小王的断言不成立?
(A)有些错觉可以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B)有些错觉不能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C)错觉都可以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D)所有错觉都不能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E)已有的科学理论尚不能完全解释错觉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C。解析:题干隐含的假设为:如果无法用科学理论解释则是错觉。C项等价于“不可以用科学理论解释的都不是错觉”,说明题干论证的假设不成立,说明了小王的断言是不成立的。
4.【2013年第50题】根据某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统计可知:有的国家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有三个以上的国家不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何一国家结盟。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
(B)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结盟。
(C)有些国家之间希望建交但是不希望结盟。
(D)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
(E)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建交,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
【答案】A。解析:由题干的“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可得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涉及“结盟”“不建交”的都无法确定。
5.【2012年第28题】经过反复核查,质检员小李向厂长汇报说:“726车间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所以不合格的产品都不是726车间生产的。”
以下哪项和小李的推理结构最为相似?
(A)所有入场的考生都经过体温测试,所以没能入场的考生都没有经过体温测试。
(B)所有出厂设备都是检测合格的,所以检测合格的设备都已出厂。
(C)所有已发文章都是认真校对过的,所以认真校对过的文章都已发表。
(D)所有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所以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
(E)所有不及格的学生都没有好好复习,所以没有好好复习的学生都不及格。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直言命题间的推出关系。“所有A是B”可以等值为“所有非B是非A”。故“726车间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可等价为“所以不合格的产品都不是726车间生产的”。选项D具有与此完全类似的结构。该题还可以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分析。题干属于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有效推理,即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D项也是如此。其他选项都与题干的结构有区别,如选项A为充分条件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推理,也是无效的推理。
6.【2012年第48题】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影响非常大,某高校就业中心的陈老师希望广大同学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预期。他在一次就业指导会上提出,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还不够准确。
如果陈老师的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不一定为真?
Ⅰ.不是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准确。
Ⅱ.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
Ⅲ.有些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
Ⅳ.所有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
(A)仅Ⅱ和Ⅳ。(B)仅Ⅲ和Ⅳ。
(C)仅Ⅱ和Ⅲ。(D)仅Ⅰ、Ⅱ和Ⅲ。
(E)仅Ⅱ、Ⅲ和Ⅳ。
【答案】E。解析:题干断定“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还不都准确”,即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所以,Ⅰ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一定真。Ⅱ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不一定真。Ⅲ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不一定真。选项Ⅳ“所有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不一定真。因此,Ⅱ、Ⅲ、Ⅳ三项都不一定真。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也即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四种常见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下图:
【示例】“所有学生是党员”和“有的学生不是党员”是矛盾关系。
当“所有学生是党员”为真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假;当“所有学生是党员”为假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真。即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一假。
【示例】“有的学生是党员”和“有的学生不是党员”是下反对关系。
当“有的学生是党员”为假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必然为真;当“有的学生是党员”为真时,“有的学生不是党员”的真假情况不能确定,可真可假。即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且可能同时为真。
所以,不难归纳出具有对当关系的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特点,具体如下表:
一个命题前面加“并非”,等值于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即:
并非“所有A是B”=有的A不是B;并非“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
并非“所有A不是B”=有的A是B;并非“有的A是B”=所有A不是B
可简记为:“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
在考试中,当题干给出几个直言命题并且告知这几个命题中为真或为假的个数,却不知道具体哪个命题为真或为假时,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具有对当关系的一对命题,然后绕开这对命题的真假,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从而得出答案。
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它包括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
1.换质推理
又称“换一个说法”,根据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肯定的命题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或者否定的命题用肯定的方式来表达。即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质推理的规则为:将“是”改为“不是”或将“不是”改为“是”,同时还要把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示例】“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质为“所有商品都不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可以换质为“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有些人是自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人不是不自私的”。
“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领导人是不廉洁的”。
2.换位推理
通常又称“倒过来说”,就是通过交换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位推理时,“所有A不是B”和“有些A是B”可以通过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直接得到换位后的命题,但是“所有A是B”换位后只能得到“有些B是A”;而“有些A不是B”不能进行换位。
【示例】“所有苹果都是水果”显然不能换位为“所有水果都是苹果”,而只能得到“有些水果是苹果”;而由“有些亚洲人不是中国人”显然不能换位为“有些中国人不是亚洲人”。
特殊量词如“少数”“大部分”“一半”等作为量项引导命题时,在换位后,由于这些量词所修饰的词项改变,因此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示例】“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换位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在这个示例中,第一个“大部分”修饰的是男生,而第二个“大部分”修饰的是“考上大学的”。
1.【2017年第27题】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人认识,而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人有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B)有些结果的出现可能毫无规律。
(C)那些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必然有规律。
(D)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E)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
【答案】B。解析:由“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得出“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即D项正确;由“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认识”,可以得出“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即E项正确;由“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可以得出“任何结果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即“任何结果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毫无规律的”,因此B项错误;由“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可以得出C项正确;A项,关于人是否有可能认识所有事物,题干中没有论述,有可能为真。
2.【2014年第34题】学者张某说:“问题本身并不神秘,因与果也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每个凡夫俗子一生之中都将面临许多问题,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却很少有人掌握,无怪乎华尔街的大师们趾高气扬、身价百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张某的观点?
(A)有些凡夫俗子可能不需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B)有些凡夫俗子一生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不多。
(C)凡夫俗子中很少有人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D)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多数人来说很重要。
(E)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大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答案】B。解析:考查反驳张某的观点。通过题干可知,张某的观点为: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找反驳,可以找张某观点的矛盾命题。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即所有凡夫俗子都面临许多问题,“所有……是……”的矛盾是“有些……非……”,B项正确;A项,题干没有涉及“不需要”的问题,不能反驳,不选;C项,完全符合张某的观点,不能反驳,不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重要”的问题,不能反驳,不选;E项,符合张某的观点,不选。
3.【2013年第33题】某科研机构对市民反映的一种奇异现象进行研究,该现象无法以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助理研究员小王由此断言:该现象是错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使小王的断言不成立?
(A)有些错觉可以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B)有些错觉不能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C)错觉都可以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D)所有错觉都不能用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E)已有的科学理论尚不能完全解释错觉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C。解析:题干隐含的假设为:如果无法用科学理论解释则是错觉。C项等价于“不可以用科学理论解释的都不是错觉”,说明题干论证的假设不成立,说明了小王的断言是不成立的。
4.【2013年第50题】根据某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统计可知:有的国家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有三个以上的国家不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何一国家结盟。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
(B)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结盟。
(C)有些国家之间希望建交但是不希望结盟。
(D)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
(E)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建交,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
【答案】A。解析:由题干的“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可得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涉及“结盟”“不建交”的都无法确定。
5.【2012年第28题】经过反复核查,质检员小李向厂长汇报说:“726车间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所以不合格的产品都不是726车间生产的。”
以下哪项和小李的推理结构最为相似?
(A)所有入场的考生都经过体温测试,所以没能入场的考生都没有经过体温测试。
(B)所有出厂设备都是检测合格的,所以检测合格的设备都已出厂。
(C)所有已发文章都是认真校对过的,所以认真校对过的文章都已发表。
(D)所有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所以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
(E)所有不及格的学生都没有好好复习,所以没有好好复习的学生都不及格。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直言命题间的推出关系。“所有A是B”可以等值为“所有非B是非A”。故“726车间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可等价为“所以不合格的产品都不是726车间生产的”。选项D具有与此完全类似的结构。该题还可以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分析。题干属于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有效推理,即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D项也是如此。其他选项都与题干的结构有区别,如选项A为充分条件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推理,也是无效的推理。
6.【2012年第48题】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影响非常大,某高校就业中心的陈老师希望广大同学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预期。他在一次就业指导会上提出,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还不够准确。
如果陈老师的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不一定为真?
Ⅰ.不是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准确。
Ⅱ.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
Ⅲ.有些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
Ⅳ.所有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
(A)仅Ⅱ和Ⅳ。(B)仅Ⅲ和Ⅳ。
(C)仅Ⅱ和Ⅲ。(D)仅Ⅰ、Ⅱ和Ⅲ。
(E)仅Ⅱ、Ⅲ和Ⅳ。
【答案】E。解析:题干断定“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还不都准确”,即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所以,Ⅰ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一定真。Ⅱ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不一定真。Ⅲ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准确”不一定真。选项Ⅳ“所有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都不够准确”不一定真。因此,Ⅱ、Ⅲ、Ⅳ三项都不一定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